管理群1:85933517护士长 群1:113865183
医护交流群:87220027加微信拉入VIP管理微信群
微信号:ZGHLZS- 01或15572600275
互联网不是让人们之间冷漠了,而是交流方式发生了改变! 访谈专家: 边燕杰: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阎晓辉:心理咨询师,神经语言程序学导师 申玲玲: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转发自: 自从互联网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就不断颠覆着我们熟悉的各种事物。“互联网+”倒逼传统行业转型升级,而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正是为了我们人类的生存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这个过程中,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不断发生着改变:互联网时代,无处不在的网络,浸润到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商场、餐厅、公交车……,只要是有人的地方,你随时都能看见专注于手机屏幕的人。 互联网到底有什么魅力,改变了传统的交往方式,让我们如此依恋? 技术的魅力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就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这一观点认为,媒介是人体感官能力的延伸和扩展,例如,文字印刷媒介是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延伸。他认为,媒介改变了人的存在方式,重建了人的感觉方式和对待人的态度。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一种新的媒介——“网络”,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把这个观点演绎得淋漓尽致。 在新媒体的“武装”下,我们从互联网获取各种资讯,方便地与世界各地的人交流互动。个人兴趣的多元化、消费需求的多面化、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在互联网时代,关系所受的社会结构和时空关系的制约被冲破了:只要你有一台联接了网络的智能终端,你也许和你的邻居并不熟悉,但你的朋友却可以是不曾蒙面的泰国人、美国人;通过虚拟空间,你很容易找到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可以发展以兴趣、价值、情感、性格等等为基础的人际关系。你也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进入某个“圈子”或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退出某个“圈子”。这也是互联网特有的“圈子文化”。与传统的“关系”相比,群体的选择性大大提高了。 所以,很多人都能会体会到,互联网渐渐成为了一种归属群体,因为在这个虚拟空间中,人们得到从实体群体中想得到、但是不容易得到的情绪释放、意见宣泄、心理慰藉、社会包容。 弥补现实的缺失 35岁的李天,是一名普通的公司职员。他常常感到与亲人交流的无奈。父母永远只关注养生和锻炼。而7岁的儿子,对iPAD的兴趣,远远高于他。只有在网络空间,他的妙语连珠、奇思妙想,被网友频频点“赞”时,他才能获得些许慰藉。李天也许只是我们周围无数人的影子。 心理学认为,个体内心的孤独感,很大程度上源于以亲子、夫妻、朋友等形成的“社会支持系统”的障碍。而这个“社会支持系统”的障碍,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例如,激烈的社会变革、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系统的偏颇等等。每个人都有被尊重、被理解的愿望,当“社会支持系统”出现障碍,没有了信息分享的尊重,必然会导致内心的孤独。而海纳百川的网络,便为我们提供了畅所欲言的空间。在互联网上,你不用担心你有特殊爱好而被耻笑,也不用担心你的观点“离经叛道”而被指责,因为你随时都可以找到和你有着共同爱好,共同兴趣的人,酣畅淋漓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与此同时,心理学家发现,国内网民对网络的使用情况也有着与之相应的社会历史背景。国内当今普遍的社交状态是呈年龄节点分布的:比如50岁的人喜好直接与人面对面沟通;35-45岁的人爱打电话,因为操作更方便;而80后,90后则明显地爱好使用网络。他们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只是其中一个原因。以“80后”这一群体为例。他们是第一代独生子女,经历了大学扩招、自主就业,步入社会后,又面临激烈的职场竞争和高昂的房价。不知不觉,在焦虑中,他们已经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又是伴随互联网大规模发展的第一代人,网络为现实的焦虑找到了更可靠的排解空间。同时,这一代人思想更加开放,崇尚个性自由,更加注重内心的感受,不愿意为传统所束缚,互联网的自由开放,恰恰满足了他们的这些需求,弥补了现实中的缺失。 因此,当“数字移民”甚至“数字难民”,指责“数字原住民”因为网络而变得疏于沟通或者更加淡漠时,是不是简单地把少数个体的行为看成整体的呢?或者是忽略了背后的原因,而简单地为两者画上等号呢?甚或是对互联网时代,各种不适应的一种天然抗拒心理呢? 互联网中的“关系” “紫色茉莉”是陕西安康供电局一名普通职工的网名。七八年来,她通过自己在网络上创办的“茉莉爱心俱乐部”,联系起世界各地的爱心人士,资助近千名山区贫困地区的孩子上学。在这个过程中,她也和很多爱心网友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紫色茉莉”和这些爱心网友通过互联网建立的关系,社会学称之为“弱关系”。但是,这些“弱关系”却发挥了很强的作用。互联网上类似的爱心捐助、寻找拐卖儿童等“弱关系”发挥强作用的事例层出不穷。 关系强度是社会网络分析的重要概念之一。我们学习、工作、生活时间的绝大部分是在与亲朋好友、熟悉的同事和邻里等的强关系的交往中度过的。由强关系联系起来的人们,特征相似、目标接近、相互信任、内聚力强,团结合作的几率高。一般性交往的弱关系则不同,其数量大,范围广,个人情况差异大,异质性高。但弱关系连接着不同的群体、不同的组织,起着信息桥梁、信任中介、资源交换、知识创造、科技创新、机会拓展的非凡作用。互联网为发展弱关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互联网建立的人际关系,绝大部分都是弱关系。弱关系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情感,缺乏信任,无论多么熟悉,也存在不确定性。这也是很多人认为网络关系“不靠谱”的重要原因。但是,通过互联网,无数的“弱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却可以发挥出现实中的“强关系”不能发挥的巨大能量。正如“紫色茉莉”和她的网友,虽然在网络上萍水相逢,却为了共同的目标守望相助,转化成比较稳定的强关系。 同时,网络的普及应用,使得很多对“强关系”与“弱关系”的传统界定,并不那么明确。而“线上”与“线下”也往往是交替融合的,不过是沟通交流的方式发生改变罢了。谁能说,通过微信联系的同学、朋友的关系就不如每天见面或打电话的人呢? 的确,正如麦克卢汉所言,媒介改变了人的存在方式,重建了人的感觉方式和对待人的态度。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每个人的存在方式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发生了改变,这也需要我们客观地探究虚拟社会和实体社会的网络关系,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充分享受到网络的自由。 |
2022年卫生技术人员职称改革护理专业能力及成果代表作范围与要求… [阅读全文]
Copyright © 2012-2015 护理之声(http://www.zghlz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若有转载或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E-mail: zhonggo123@163.com
本网名称及标识均在国家版权商标部门注册,原创图文保护知识产权
举报电话:李老师 15802485829 微信: lizanw20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护理之声 桂ICP备1801213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