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群1:85933517护士长 群1:113865183
医护交流群:87220027加微信拉入VIP管理微信群
微信号:ZGHLZS- 01或15572600275
体温是重要生命体征之一,对体温的观测有助于明确诊断、判断病情和分析疗效。因此,测量体温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临床多采用腋温或口温法监测病人体温,对消瘦或不能合作的病人则难以取得准确的数据。笔者1998年10月至1999年2月,通过对100例病人自身腋温和背部体温(简称背温)测量观察对照,探讨测量背温的临床实用价值和可行性,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100例icu病人,其中男63例,女37例,年龄20~83岁。 1.2 方法 采用病人自身对照法将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腋温按常规法[1]测量1~5次;背温法将病人置仰卧位,温度计水银端置于脊柱与肩胛骨之间斜方肌部位,背部皮肤与床褥紧贴,测量1~5次,每次10 min,室温保持在23~25℃。 2 结果 100例病人背部平均体温(37.10±1.39)℃;腋温平均体温(37.08±1.42)℃。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u检验,u=0.4435,p>0.05,背温和腋温无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3.1 人体各部位温度并非完全恒定一致。深部温度相对稳定,体表温度易受环境、衣着等影响,极不稳定。生理学所述体温系指平均深部体温,临床常用口腔、直肠、腋窝温度反映深部体温。虽然体表温度不稳定,但由于机体主要产热组织为躯干肌肉、内脏器官和脑,故头部、躯干部皮肤温度相对变化较小,温度也较四肢等部位高。icu病人长时间卧床,背部皮肤与床褥紧贴亦可形成一相对密闭环境,使背部散热少。因此,也能反映病人体温,尤其对昏迷或不宜用口腔、腋窝测量体温者更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实验中对行机械通气或约束上肢的病人测腋温时需专人守护,使其腋窝密闭才能测得正确体温,而背温测量无需专人守护。经100例病人自身对照测得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证实背部测量卧床病人体温是可行的。 3.2 血液循环是体内传递热量的重要途径,凡能影响血液循环的因素都会影响背部温度,如环境温度、情绪等。温度过低、情绪紧张则皮肤血管收缩,机体深部体热不易带到表层;环境温度为31~32℃时人体主要通过汗腺分泌蒸发散热[2],使背部相对密闭系统的导热度增大,增加散热机会。因此,为增加体温的稳定性,病人需处于安静状态,室温以23~25℃为宜。实验中有1例创伤性休克病人2次测得腋温均高于背温0.3~0.4℃。因此,对外周循环衰竭的病人不宜采用背温法。 3.3 测量背温时,应避免可能导致散热加快的因素。如病人暂停床上活动及翻身,以免空气对流而增加散热;体温计与床褥贴紧,保持床铺整洁干燥,以减少传导散热。由于深部体温需通过血液循环途径传导至背部,为使背温达到相对稳定值,测温时间至少需10 min,对于活动较频者应适当延长测温时间,以保证数值准确性。对躁动不合作者不能采用背温测量法,以免折断体温计造成损伤。该组排除了汗液较多者,因此,对于背部有汗者需擦干汗液后几分钟才能测量,需作进一步探讨。 |
2022年卫生技术人员职称改革护理专业能力及成果代表作范围与要求… [阅读全文]
Copyright © 2012-2015 护理之声(http://www.zghlz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若有转载或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E-mail: zhonggo123@163.com
本网名称及标识均在国家版权商标部门注册,原创图文保护知识产权
举报电话:李老师 15802485829 微信: lizanw20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护理之声 桂ICP备1801213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