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乙肝大国」。但是,大家并不知道的是,在肝炎家族里面,按甲乙丙丁的排序,这里面,有一个「隐匿的杀手」,是乙肝病毒的「兄弟」——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就叫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丙型肝炎」或「丙肝」。由于丙型肝炎大多发病隐匿,几乎没有任何症状,因此不像乙型肝炎那样「备受关注」。 2007 年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发起的丙型肝炎认知调查显示:仅有 1% 的人对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有正确的认识;仅有 5% 的被调查对象进行过丙型肝炎病毒筛查。 但是这个疾病非常凶险。 目前全球 HCV 感染约为 1.6 亿,每年导致 25 万人死亡。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全国约有 4 000 万名丙型肝炎患者,人群中每 100 人,有 3.2 人被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而且,每年还有超过 10 万人被新感染。丙肝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为帮助读者了解丙型肝炎,本文将就丙型肝炎的常见认识误区、临床诊断方法和最新治疗进展进行介绍。 1. 丙型肝炎:肝脏的隐匿杀手,隐蔽、没有症状: 感染 HCV 后,病人一般不会出现任何症状。而且慢性化程度非常高,只有不到 20% 的病人可以自发清除病毒。如不治疗,大多数病人体内将终生存在 HCV。 悄无声息地进展:慢性丙型肝炎会悄无声息的缓慢进展约 10%~20% 的病人在 20 年内出现肝硬化。一旦进展为肝硬化,病人的 5 年生存率就会下降为 50%,也就是说,每 5 年就会有一半病人因为丙肝肝硬化死去。而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癌年发生率也高达 1%~4%,也就是说每 100 名丙肝肝硬化患者中每年将会有 1~4 人出现肝癌。 发现时为时已晚:丙肝病人一旦出现症状,往往已经进展为肝硬化甚至出现肝癌了。因此,同其他原因的肝炎相比,丙型肝炎绝不能单靠症状来发现,而是更应强调早期筛查。
2. 哪些人需要筛查丙型肝炎 献血: 丙肝曾经主要通过输血传播,我国自 1993 年对献血员筛查抗 HCV 后,该途径得到了有效控制。 静脉吸毒: 目前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成为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其中以静脉注射毒品导致 HCV 传播最为常见。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也是经血传播的重要途径。一些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和血液暴露的传统医疗方法(如针灸)也与 HCV 传播有关;共用剃须刀、牙刷、纹身和穿耳环孔等也是 HCV 潜在的传播方式。 性行为: 与 HCV 感染者性交及有性乱行为者感染的危险性较高,同时伴有其他性传播疾病者,特别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者,感染 HCV 的危险性更高。 母婴传播:
感染 HCV 的母亲也可以在分娩时传染新生儿。因此,需要筛查的高危人群可以简单总结为下面的表格。
3. 新药使丙肝成为「可以治愈的疾病」 以往,丙型肝炎的标准治疗方案能治愈 50%~60% 以上的丙肝病人,但这种标准治疗方案使用的药物是一种干扰素,这种干扰素的副作用比较多,使很多病人难以完成疗程。 另外,如果遇到已经进展为肝硬化的病人,干扰素对这类病人又禁忌使用,这样一来,大量已经进展为肝硬化的丙肝病人失去了治疗时机。 现在,欧美国家上市了一种能直接抗病毒药物。 这种新药专门负责扰乱病毒的复制过程,病毒复制需要合成蛋白,则这种药物直接抑制 HCV 的蛋白酶;病毒的遗传物质需要聚合在一起才能显效,而药物又同时抑制病毒的 RNA(病毒的遗传物质)聚合酶。 总之,通过不让病毒顺利复制,使治愈率提高到 95% 以上,丙型肝炎亦因此成为一种可以根治的疾病。 相对于传统的治疗方案,这类新药副作用较小,也可以用于丙肝肝硬化患者的抗病毒治疗。非常值得高兴的是,这类新型抗 HCV 药物已在我国开展Ⅲ期临床试验,正式上市也指日可待。
4. 肝功正常的丙肝病人也需要治疗 之所以将这个疾病称为「双面杀手」,除了因为它隐匿、危险以外,其实还因为它目前有治愈的希望。正因为如此,与乙型肝炎中肝功能正常的所谓「健康」携带者不需要立即治疗不同,丙型肝炎在治疗人群的选择方面更为广泛,只要丙肝病毒核酸(HCV RNA)检测阳性,证明被这个病毒感染,就应该积极治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