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群1:85933517护士长 群1:113865183
医护交流群:87220027加微信拉入VIP管理微信群
微信号:ZGHLZS- 01或15572600275
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在生育期间把病毒传播给下一代,这种传播方式称为母婴传播或垂直传播。母婴传播是我国乙型肝炎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估计30%~50%的感染者是因母婴传播而感染。在没有接受乙肝疫苗预防的情况下,乙肝妈妈所生的孩子60%在两年内可感染上乙肝病毒,乙肝“大三阳”的妈妈新生儿感染风险约70~90%,“小三阳”的妈妈新生儿感染风险约10~40%。在我国,有8%的孕妇是乙肝病毒感染者,其中50% 以上为e抗原(+)的“大三阳”感染者。因此,母婴传播是乙肝流行的重要问题。 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有三个途径:宫内感染,产时感染,产后感染。宫内感染是指胎儿在母亲体内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母亲体内乙肝病毒的感染;产时感染是指母亲在分娩的时候,新生儿吞咽了含有乙肝病毒的母血、羊水、阴道分泌物,或在分娩过程中因子宫收缩促使少量母血渗漏入胎儿血循环引起婴儿感染;产后感染实际上属于HBV感染母亲和孩子的水平传播,主要是通过哺乳和生活中密切接触传播。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在没有使用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母婴阻断的情况下,产时感染占绝大多数,约为80%~85%,产后感染约10%~15%,宫内感染约5%~10%。因此,产时感染是乙肝母婴传播中最主要的途径。 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最大危害是使感染慢性化。科学家们发现,年龄是感染乙肝病毒后发展成慢性病毒携带者的重要相关因素。胎儿在子宫内感染,出生后几乎100%发展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新生儿期感染,则有90%的孩子转为慢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比率很快下降,<2岁时为75%~80%;3~5岁时为35%~45%,6~14岁时为25%;成年以后,绝大多数人体都能抵御乙肝病毒感染,清除病毒或只表现为急性肝炎,只有3%~5%免疫力低下者才会转为慢性。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母婴阻断方法。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指出:“单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阻断率为87.8%。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12小时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剂量应≥100 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 μg重组酵母或20 μg中国仓鼠卵母细胞(CHO)乙型肝炎疫苗,在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也可在出生后12小时内先注射1针HBIG,1个月后再注射第2针HBIG,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10 μg重组酵母或20μg CHO乙型肝炎疫苗,间隔1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 乙肝疫苗的作用是刺激婴儿的免疫系统产生对乙肝的免疫力,也就是乙肝表面抗体。乙肝表面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可清除和中和乙肝病毒,使婴儿免遭乙肝病毒感染。但是,新生儿在出生后立即注射1针乙肝疫苗后,抗体产生较少,而且最早也需要在接种半个月后出现。而乙肝妈妈在分娩过程中母婴传播的危险性最大(产时感染),因此,单用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的母婴传播,预防产时感染的乙肝病毒常常是来不及的,阻断母婴传播的有效率只有87.8%。 乙肝免疫球蛋白就是乙肝表面抗体,在婴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把这种抗体直接注射到婴儿体内,可以立即清除或中和从母血污染进入婴儿体内的乙肝病毒,在乙肝疫苗发挥作用之前起到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作用。因此越早使用越好,最好在出生12小时以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的剂量是100单位或200单位,200单位的剂量效果当然更好一些。这种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联合免疫的方法可使乙肝母婴阻断率可提高至95%。 少数母婴阻断失败者其主要原因胎儿在母亲体内的宫内感染。乙肝病毒的宫内感染主要发生在妊娠晚期,与母亲血液中病毒大量复制有关。因此,母亲HBV DNA>106或107拷贝/ml的母亲,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在怀孕7个月左右服用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或替诺福韦,把乙肝病毒复制的水平抑制下来,就可以明显减少乙肝病毒的宫内感染。 |
2022年卫生技术人员职称改革护理专业能力及成果代表作范围与要求… [阅读全文]
Copyright © 2012-2015 护理之声(http://www.zghlz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若有转载或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E-mail: zhonggo123@163.com
本网名称及标识均在国家版权商标部门注册,原创图文保护知识产权
举报电话:李老师 15802485829 微信: lizanw20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护理之声 桂ICP备1801213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