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之声管理咨询学院

讲课录音分享视频分享区

【李冰】如何成为受尊重的管理者

护理资源下载

PPT课件资源

优质护理职业提升临床护理

管理群1:85933517护士长 群1:113865183

医护交流群:87220027加微信拉入VIP管理微信群

微信号:ZGHLZS- 01或15572600275

搜索

护士人数5年翻一倍 医院依然喊缺人

2011-11-25 12:09| 发布者: libingccmb| 查看: 395| 评论: 0

摘要: 护士人数5年翻一倍 医院依然喊缺人 2011-11-25 9:39:33 作者:叶清 来源: 南京日报 访问量:27 次  发表资讯 打印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朋友 近年来,随着各大医院规模快速扩张,南京地区护士数量也快速增长。从20 ...

护士人数5年翻一倍 医院依然喊缺人

2011-11-25 9:39:33 作者:叶清 来源: 南京日报
访问量:27 次 

近年来,随着各大医院规模快速扩张,南京地区护士数量也快速增长。从2005年到今年初,南京地区各级医院(部队医院除外)护士人数从1万人左右增长到近1.96万人,增长近一倍。

    如此迅猛的增长,各大医院却仍面临护士人手短缺的问题。护士配置的关键指标——床护比,依然低于国家要求及国际通行标准。

    一边是人手不够,另一边却是大量的护士流失。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最近两三个月,城区某三甲医院一个科就流失了6名护士,让本已短缺的人手,更加捉襟见肘。

    有业内人士打了个形象的比方,护理行业就像一个破了洞的水桶,一边拼命蓄水,一边却是桶中的水不停地流走。这“破洞”来自护理行业发展的深层次制约因素:有些因素出自护士职业的本身特性,而有些因素则深埋在医疗体制深层。

资料图片
   
床护比不达标、队伍不稳定……护士数量5年翻了一倍,医院依然喊缺人

    护士工作强度大,部分大医院输液大厅的护士每天重复上述动作上千遍。

    鼓楼医院护理部主任陈湘玉前不久刚忙完今年的护士招聘工作。该院在过去5年新进592名护士的基础上,今年又招了100人左右。

    加上这一批新进员工,鼓楼医院现有护士已超过1300人,5年内新进人员接近一半。这在我市各大医院中并不是孤立现象。市儿童医院一共拥有697名护士,2011、2010、2009、2008四年新招护士分别为140人、91人、73人和61人,5年内新进护士超过一半。

    由于护理要求提高及大医院床位扩张,近年来我市护士人数大大增加。身兼南京市护理协会理事长的陈湘玉告诉记者,2005年时,南京地区各级医院(部队医院除外)护士总数约10000人左右,到今年初已达19577人,增长 了近一倍。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即便护士队伍以如此规模快速扩张,各大医院却仍喊人手不足,距离卫生部的床护比要求也有不少差距。目前,南京市属三级医院平均床护比是1:0.61(一张病床配备0.61个护士),低于卫生部要求的1:0.7,更低于国际通行的1:1。如果考虑到大医院病区常态性的加床,这一比例还将更低。

    由于人手不足,卫生部要求的“优质护理服务”面临挑战。省卫生厅7月发布的《2011上半年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进展情况的通报》显示,三级医院优质护理病房覆盖率仅47%。

    问题还不仅在于人手的缺乏。《通报》指出,全省二、三级医院5年以内年轻护士普遍占比30%以上,知识、技能、经验严重缺乏,不具备独立工作能力,是临床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也是阻碍和制约优质护理全面、深入推行的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一些护士感觉待遇、社会评价与高强度付出不成正比而选择离开,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护士荒”。据了解,我市“金字塔尖”的医院护士队伍比较稳定,例如鼓楼医院和儿童医院护士年流失率不到1%。但效益差一些的三级医院及二级医院流动比较大,部分达到了10%以上。

    工作苦、压力大、收入低,“重医轻护”仍然普遍存在

    工作苦,收入低,坚持在岗位上的男护士很少。

    事实上,“护士荒”现象并非江苏独有,它甚至成为一个行业的普遍现象。在香港,公立医院资深护士离职现象严重,每名白班护士要照看12到16名病人,夜班护士照看22到24名病人。超出国际标准数倍;在上海,近年来流失6000多名护士,流失率超过10%;在宁波,患者与护士的比例不到1:0.4;在杭州,每千人只有3名护士,不到应有数值的一半。

    今年“国际护士节”前夕,国家卫生部公布了一项对全国696所三级医院护士流失率的调查结果,接受调查的三级医院,护士平均流失率5.8%,而最高者达到了12%。“护士荒”,已成为全国性的普遍现象。

    业内人士认为,这与护士这一职业本身承受的压力有关。而中国内地特殊的医疗体制,更加剧了这种压力。

    一级护理费每天10元,不到钟点工半小时工资


    陈湘玉说,近几年临床对护士的要求大大提高。以往护士的工作就是“打针、发药”,而现在要做好病人的生活照顾,要协助诊疗、沟通协调,还要执行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甚至心理护理。尤其是实行责任制护理后,护士不仅要保证在班8小时的护理质量,还要把下班后的护理安排好,要督促护理计划落实,上班后还要检查,工作量增加很多。然而,护士奖金却比不过医院任何一个医疗专科,也比不过药师、检验师。

    儿童医院护理部主任王媛说,在该院,护士挨打是常有的事。常常一针没扎好,家长的巴掌就上来了,“护士的心理压力比较大。”

    在百度“护士吧”里,弥漫着对护士这一职业的悲观情绪。网友zhaeang说,他是一名护理本科毕业的男生,不看好在医院“三查七对”的工作,想转行做医药代表,“我也想在医院很伟大地救死扶伤,可是生活中自己却头破血流!”他说。

    在他的主贴下面,有网友这样回复:“作为一个男生,就是你自己创业,开个小餐馆也比做护士赚钱。”“医院的压力多大啊,有多累啊,夜班催人老啊……”

    问题不仅是工作苦、收入低。一位业内专家向记者分析,护理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强的专业,护士无法像医生一样永远向着医学高峰攀登,沿途收获一个又一个荣誉;护士的职业前景和受尊重程度,是无法与医生相比的。

    “都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但在现实中,护理还是被放在从属于医疗的位置。”一家大医院的脑科护士长向记者表示,“重医轻护”现象在医院仍然普遍存在,“比如卫生部要求5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要配备一名护理出身的院长,但南京很少有哪个护士做到院长的。所以在医院这个层面来说,你根本就没有参加讨论的机会。”她说。

    在政府部门的定价体系中,护士的价值也未得到完全体现。记者了解到,我市一、二、三级护理费用分别是每天10元、6元、3元,已多年没有调整。现在普通保姆都要2200元/月,“金牌月嫂”甚至一个月5000多元,护士受到的专业护理训练远远超过保姆,收费却比保姆还要低。

    临床需求猛增培养跟不上,医院也不愿多进护士

    “护士荒”的产生,除护士职业本身的原因之外,与医疗事业的迅猛发展以及特殊的医疗体制也密切相关。

    陈湘玉说,该院每年都新招护士,但由于秉承“宁缺毋滥”原则,每年计划名额都招不满。

    记者了解到,最近几年,因为大医院规模急剧扩张,护理需求增长很快,不少高校纷纷兴办护理专业,个别高校的护理专业由1个班扩张到8个班,民办、职业学院也纷纷涉足。学生激增,但是教学质量却没有同步跟上,部分学校护理专业就业率仅有30—40%。一位三级医院护士长告诉记者,新护士进入他们医院,都要经历长达一年的培训才能胜任基本职责,达到专科护理或责任护理要求则耗时更长。

    也有医院尝试从其他医院“挖”成熟护士。某医院曾在两年中集中引进100多名成熟护士,大多数来自二级医院及部队医院。但医院很快发现,这些人在原岗位养成了固定工作节奏,可塑性反而不及刚毕业学生,不少人承受不了压力又辞职离开。

    部分医院不愿意多招护士,是另一个原因。出于成本核算的考虑,多进一名护士就意味着多增加一份工资、奖金、保险支出,而普通护理一天最高收费也不过10元钱,引进护士带来的“经济效益”远没有引进医生或购置一台设备那样明显。

    加大对护理的财政投入,真正体现护士劳动价值

    如何破解护理行业面对的种种困境?卫生主管部门已经有所考虑。今年初,省卫生厅制定下发《江苏省护理事业建设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大对医院护理的投入力度,并要求各医院加大引进护士的人数。到2015年底,三级综合医院总床护比要达到1:0.8,二级医院总床护比要达到1:0.6。

    然而,部分业内人士认为,仅仅加大投入并不能触及制约护理发展的根本瓶颈,改革应充分体现护士劳动价值。

    陈湘玉说,在国外,护士也是很“赚钱”的职业。她举了一个真实事例:她一个在美国的朋友,孩子被仓鼠咬了一口,到医院看急诊,护士简单用棉签、创可贴处理了一下,开了一点点药,一周后收到账单:合计1100美元。“以中国人的惯常思维我们会觉得,又没做什么检查没开多少药,凭什么这么贵?”原来,费用构成分别是看医生费用780美元、护士护理费用230美元。“不是说美国的医疗收费就100%合理,但是这种收费结构体现了医生和护士的劳动价值。它让人知道,不仅仅是药品值钱,医生、护士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也很值钱。”

    业内专家分析,由于长期“以药补医”的畸形体制,老百姓对“看病贵”反映强烈,物价部门出于控制医疗总费用过快增长的考虑,对护理等医院收费项目上涨控制较严,本身有一定道理。但是,医疗收费项目“政府指导”,而医护人员的工资、奖金却“市场化”,在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医院为生存,不得不从其他地方开辟财源,导致大处方、大检查愈演愈烈,医疗收费结构性的不合理日益加剧,不仅难以真正遏制医疗总费用上涨,反而打击了医护人员的积极性。

    业内人士认为,“护士荒”的根本扭转应寄望于公立医院改革,“打破‘以药补医’旧体制,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调升护理和其他医疗收费项目,降低药品价格、大型检查费用,在控制医药总费用涨幅的前提下,体现医护人员劳动价值。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QQ|手机版 - 小黑屋 - Archiver - 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2-2015   护理之声(http://www.zghlz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若有转载或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E-mail: zhonggo123@163.com

本网名称及标识均在国家版权商标部门注册,原创图文保护知识产权

举报电话:李老师 15802485829 微信: lizanw20

QQ号客服:63449363 雨蓓老师 370294532 程老师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护理之声   桂ICP备18012132号-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