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之声管理咨询学院

讲课录音分享视频分享区

【李冰】如何成为受尊重的管理者

护理资源下载

PPT课件资源

优质护理职业提升临床护理

管理群1:85933517护士长 群1:113865183

医护交流群:87220027加微信拉入VIP管理微信群

微信号:ZGHLZS- 01或15572600275

搜索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

2011-11-4 11:18| 发布者: 秋天童话| 查看: 1191| 评论: 11

摘要: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 临床应用抗生素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基本原则:(一)严格掌握适应证凡属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而且除考虑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的针对性外,还必须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体内过程与疗效的关系。 ...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   

临床应用抗生素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严格掌握适应证凡属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而且除考虑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的针对性外,还必须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体内过程与疗效的关系。

(二)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除病情危重且高度怀疑为细菌感染者外,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抗生素,因抗生素用后常使致病微生物不易检出,且使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响临床确诊,延误治疗。

(三)病毒性或估计为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抗生素对各种病毒性感染并无疗效,对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是无害无益的。咽峡炎、上呼吸道感染者90%以上由病毒所引起,因此除能肯定为细菌感染者外,一般不采用抗生素。

(四)皮肤、粘膜局部尽量避免反应应用抗生素因用后易发生过敏反应且易导致耐药菌的产生。因此,除主要供局部用的抗生素如新霉素、杆菌肽外,其它抗生素特别是青霉素G的局部应用尽量避免。在眼粘膜及皮肤烧伤时应用抗生素要选择告辞适合的时期和合适的剂量。

(五)严格控制预防用抗生素的范围在下列情况下可采用预防治疗:

1.风湿热病人,定期采用青霉素G,以消灭咽部溶血链球菌,防止风湿热复发。

2.风湿性或先天性心脏病进行手术前后用青霉素G或其它适当的抗生素,以防止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发生。

3.感染灶切除时,依治病菌的敏感性而选用适当的抗生素。

4.战伤或复合外伤后,采用青霉素G或四环素族以防止气性坏疽。

5.结肠手术前采用卡那霉素,新霉素等作肠道准备。

6.严重烧伤后,在植皮前应用青霉素G消灭创面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或按创面细菌和药敏结果采用适当的抗生素防止败血症的发生。

7.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扩张症患者,可在冬季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限于门诊)。

8.颅脑术前1天应用抗生素,可预防感染。

(六)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人体防御机制的重要性,不能过分依赖抗生素的功效而忽视了人体内在的因素,当人体免疫球蛋白的质量和数量不足、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或吞噬细胞性能与质量不足时,抗生素治疗则难以秦效。因此,在应用抗生素的同进应尽最大努力使病人全身状况得到改善;采取各种综合措施,以提高机体低抗能力,如降低病人过高的体温;注意饮食和休息;纠正水、电解质和碱平衡失调;改善微循环;补充血容量;以及处理原发性疾病和局部病灶等。

1,使用抗生素前做细菌培养及染色

2评估可能之病原菌做经验性用药

3评估副作用及观察疗效

4,待细菌培养结果出来

5,判定是否为有意义之培养

6,根据培养结果在调整用药

抗生素,顾名思义是抵抗致病微生物的药物.是由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物质.用于治病的抗生素除由此直接提取外,还可用人工合成及部分人工合成(称半合成抗生素)的方法制造而得.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抗生素品种繁多,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十大类
.
β-
内酰胺类这类药物品种最多,用量最大,治疗病种最广,是疗效最好的抗感染药,也是抗生素中的主力军
.
这类药物主要包括两部分
:

青霉素类,这是最早的β-内酰胺类,其疗效确切,价格低廉,常用的品种有青霉素钠盐或钾盐,氨苄西林钠(氨苄青霉素钠),氧哌嗪青霉素(哌拉西林钠),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
.
头孢菌素类,这类药物疗效高,毒性低,过敏反应较青霉素类少,广泛用于各类感染性疾病,常用的品种有头孢氨苄(先锋),头孢唑啉钠(先锋),头孢拉定(先锋),头孢曲松钠(菌必治)
.
氨基苷()类常用的品种有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小诺米星(小诺霉素),阿司米星(阿司霉素)
.
四环素类常用的品种有四环?土霉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
.
氯霉素类常用的品种有氯霉素,甲砜霉素,
.
大环内酯类常用的品种有红霉素,罗红霉素,琥乙红霉素,麦迪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吉他霉素(柱晶白霉素)
.
林可霉素类常用的品种有林可霉素(洁霉素),克林霉素(氯洁霉素)
.
其他主要抗细菌的抗生素常用的品种有去甲万古霉素,磷霉素,多粘菌素,卷曲霉素,利福平等
.
抗真菌抗生素常用的物品种有两性霉素B,灰黄霉素,克念菌素,制霉菌素,曲古霉素等

抗肿瘤抗生素常用的品种有丝裂霉素,阿霉素,表阿霉素,放线菌素D
.
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环孢素(环孢灵,山地明
).
合理使用抗生素

1928
,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这是人类医学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的里程碑
.
70
年来,以青霉素为代表的抗生素,从病魔手中挽救了数以万计的生灵,为人类健康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直到今天,抗生素仍然是人们抵抗各种病菌的有力武器
.
近年来,由于对抗生素的过分依赖和滥用,使抗生素在治病的同时,又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而引起社会的严重关注
……
触目惊心耐药菌

21
世纪人类将面临三大病原微生物的威胁:耐多药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医院感染的耐药菌株,其中耐药菌的发展速度令人触目惊心
.
据全军医院感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304医院感染控制科主任张延霞介绍,二十年代,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链球菌.而到了九十年代,产生了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肠球菌,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真菌等多种耐药菌.喹诺酮类抗生素进入我国仅仅20多年,但耐药率已经达到
60% 70%.
大量耐药菌的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条件致病菌感染的机会越来越多,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费用越来越高.如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过去对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等药品都很敏感,现在几乎"刀枪不入".绿脓杆菌对阿莫西林,西力欣等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达100%,肺炎克雷伯氏菌对西力欣,复达欣等16种高档抗生素的耐药性高达51.85%-100%.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除万古霉素外已经无药可治
.
张延霞主任说,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滥用抗菌素已经使人类付出了沉痛的代价.20世纪五十年代在欧美首先发生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这种感染很快席卷全球,形成世界大流行,5000万人被感染,死亡达50多万
.
人类与致病菌的较量从未休止,致病的病原菌与消灭病原菌的抗生素是一对永恒的矛盾.从细菌的耐药发展史可以看出,在某种新的抗生素出现以后,就有一批耐药菌株出现.医学工作者开发一种新的抗生素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而一代耐药菌的产生只要2年的时间,抗生素的研制速度远远赶不上耐药菌的繁殖速度.目前,临床上很多严重感染者死亡,多是因为耐药菌感染,抗生素无效
.
许多专家忧心忡忡地说:"抗生素的滥用将意味着抗生素时代的结束".人们不能不担心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种对所有抗生素都具有耐药性的细菌出现,也就是说人类将重新回到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之前没有抗生素的年代,这将是人类的悲剧
.
滥用抗生素谁之过

304
医院呼吸科主任文仲光介绍说,尽管合理使用抗生素也会产生耐药菌,但至少可以延缓耐药菌的发展速度.在美国,买一支枪非常容易,而买一支抗生素却非常困难.抗生素是严格控制的处方药,医生乱开处方会受到处罚,患者必须持处方才能购买到抗生素.而在我国,人们到药店很随便就可以买到抗生素药品,滥用抗生素十分普遍
.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国际范围内多中心调查,住院患者中应用抗生素药物的约占30%,抗生素药费占全部药品支出的15%-30%.我国某医院2000年对该院住院患者使用抗生素情况进行调查,住院患者中使用抗生素的占80.2%,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联合使用2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大大超过了国际平均水平

滥用抗生素危害

   *
诱发细菌耐药。病原微生物为躲避药物,在不断地变异,耐药菌株也随之产生。目前,几乎没有一种抗生素不存在耐药现象。据文献报道:耐红霉素的金黄色葡葡球菌已超过50% ,耐头孢菌素的菌株已达40%以上,耐喹诺酮的菌株在35%右。
   *
损害人体器官。抗生素在杀菌的同时,也会造成人体损害。如喹诺酮类可致年幼动物软骨损害,使承重骨关节出现水泡,少数病人出现关节痛和炎症。此外,四环素、利福平、红霉素均可引起肝损害;氯霉素服用后难以灭活,可引起儿童心血管衰竭的"灰婴综合症",严重者可致死。
   *
导致二重感染。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口腔、呼吸道、肠道部都有细菌寄生,寄殖菌群在互相抵抗下维持着平衡状态。如果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敏感菌群会被杀灭,而不敏感菌群则乘机繁殖,未被抑制的细菌、真菌及外来菌也可乘虚而入,诱发又一次的感染。
   *
浪费医药资源。抗生素的生产有天然、半合成、合成三种办法,其中前两种都需粮食作培养基;同时,新的抗生素(价格昂贵,滥用则造成资源浪费和治疗费用居高不下。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  
肝脏损害,通常抗生素吸收后在肝脏代谢,故肝脏易受抗生素损伤。
   *
肾脏损害,通常药物经肠道吸收,吸收后均以原型或代谢物经肾脏排泄,故肾脏最易受到药物损害。有报道说, 25%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由药物引起。
   *
神经系统损害,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听力、视力、周围神经系统病变以及神经肌肉传导阻滞作用等。氨基糖苷类对听力的损害已引起高度重视,我国每年新增聋哑儿3万名左右, 50%与药物有关,其中怀疑氢墓糖苷类药物引起者高这83%
   *
血液系统损害,各类抗生素在长期和大量应用时都会影晌血细胞的生成,致使血细胞减少,包括白细胞及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全血细胞减少即再生障碍性贫血。
   *
消化道反应。
   *
二重感染或菌群失调。
   *
过敏反应,此反应最严重或最常见,为抗原和抗体相互作用而致。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在被称为抗生素黄金时代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世界每年死于感染性疾病的人数约为700万,而这一数字到了1999年上升到2000万。美国1982年至1992年间死于传染性疾病的人数上升了40%,死于败血症的人数上升了89%。造成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是耐药菌带来的用药困难。上世纪二十年代,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链球菌。而到了九十年代,产生了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肠球菌,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真菌等多种耐药菌。大量耐药菌的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导致病菌感染的机会越来越多,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费用越来越高。如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过去对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等药品都很敏感,现在几乎无效。绿脓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西力欣等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达100%,肺炎克雷伯氏菌对西力欣、复达欣等16种高档抗生素的耐药性高达52%~100%。
  滥用抗生素第一次用药可以把细菌杀死,第二次细菌可能只受一点损伤,以后再用药就基本不管用了,这就是耐药性。所以,治疗一开始就选择高档、先进的抗生素,结果就是细菌们对抗生素越来越有抵抗力。从细菌的耐药发展史可以看出,医学工作者开发一种新的抗生素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而一代耐药菌的产生只要2年的时间,抗生素的研制速度远远赶不上耐药菌的繁殖速度。
  
  毒副作用残害儿童器官
  
  由于儿童身体内的各种器官发育不成熟,而抗生素本身的毒副作用和杀灭人体正常菌群的危害性,很容易残害或者潜在地残害儿童的身体器官,例如许多抗生素都是通过肝脏代谢的,滥用抗生素就容易造成肝脏功能的损害,又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容易造成儿童的耳聋和肾损害;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等对儿童软骨有潜在损害;氯霉素则可导致骨髓抑制和儿童灰色综合征。对儿童滥用抗生素,最恶劣的影响是造成儿童体内正常菌群的破坏,降低儿童机体抵抗力,进而引起二重感染。
  
  农业用抗生素的危害
  
  在农业中使用的抗生素种类已经囊括了人类自身使用的全部抗生素。饲养动物使用抗生素,可以导致耐药菌株的出现。这些耐药菌又通过食物或动物与人的接触,传播给了人。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土壤和农田地下水中的细菌从来自猪的肠道菌里获得了耐受四环素的耐药基因。耐药基因长期存在于土壤和水生细菌中,而且可能传播到那些毒性很强的细菌身上。如果人饮用这样的水,毒性很强的耐药细菌也会传播给人。而人类消费排泄的废物污染环境和食物链,自然环境中的细菌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大量抗生素,由此产生了耐药性,导致抗生素的耐药基得以蔓延:细菌耐药性扩散的链条由此形成。大量抗生素被生产出来,并不都是用在了人类身上。动物与人一起使用抗生素,因为使用抗生素可以使它们生长更快,商家生产产品更多,获利更多。近年来,发达国家意识到在动物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的危害性,从1996年开始立法禁止在动物饲料中使用抗生素。但欧盟的科学家披露,即使如此,美国生产的抗生素还是约有70%用来饲养动物。我国仅喹诺酮这一种抗生素就有一半用于养殖业。这导致中国地区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的耐药性已达到60%。

滥用抗生素第一次用药可以把细菌杀死,第二次细菌可能只受一点损伤,以后再用药就基本不管用了,这就是耐药性。

  

抗生素配伍禁忌

   配伍禁忌,是指两种以上药物混合使用或药物制成制剂时,发生体外的相互作用,出现使药物中和、水解、破坏失效等理化反应,这时可能发生浑浊、沉淀、产生气体及变色等外观异常的现象。

  临床常见注射用抗生素有青霉素、硫酸链霉素、硫酸卡那霉素、硫酸庆大霉素等,其中青霉素G钾和青霉素G钠不宜与四环素、土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磺胺嘧啶钠、碳酸氢钠、维生素C、维生素B1、去甲肾上腺、阿托品、氯丙嗪等混合使用。青霉素G钾比青霉素G钠的刺激性强,钾盐静脉注射时浓度过高或过快,可致高血钾症而使心跳骤停等。

  氨苄青霉素不可与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盐酸氯丙嗪、碳酸氢钠、维生素C、维生素民B1、50g/L葡萄糖、葡萄糖生理盐水配伍使用。

  头抱菌素忌与氨基苷类抗生素如硫酸链霉素、硫酸卡那霉素,硫酸庆大霉素联合使用,不可与生理盐水或复方氧化钠注射液配伍。

  磺胺嘧啶钠注射液遇PH值较低的酸性溶液易析出沉淀,除可与生理盐水、复方氯化钠注射液、200ml/L甘醇、硫酸镁注射液配伍外,与多种药物均为配伍禁忌。

 药物学上将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氨基糖分子并有配糖链相互连接的一类抗生素,统称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这类药物是治疗革兰氏阴性细菌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败血症及其他类型的化脓性感染的常用药,特别是妥布霉素与丁胺卡那霉素是治疗耐药性绿脓杆菌所致严重感染的重要药物。由于它们在化学结构上颇为相似,都具有氨基糖甙结构,所以它们的药物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等方面有多种共同之处。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等
。在临床药物配伍应用时,这类药物与某些药物合用会使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毒性及不良反应增加。
  因此,使用时应予以高度注意。
  1.强利尿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强利尿药(如呋喃苯酸、利尿酸等)联用能加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耳毒性副作用,可致严重暂时性或永久性耳聋。
  2.红霉素红霉素在长期大量及静脉快速滴注给药时也可发生耳毒性作用。因此,红霉素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用时也可使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耳毒性副作用加强。合用需慎重。
  3.头孢菌素、头孢菌素、洁霉素、二性霉素B、右旋糖酐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上述药物联用可加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肾毒性,引起肾损害甚至急性肾小管坏死。
  4.乙醚、地西泮、肌松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这些药物合用时可致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加强,引起骨骼肌麻痹。所以,对进行手术麻醉或术后恢复期的病人以及正在服用地西泮药物的病人,应慎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5.碱性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碱性药(如碳酸氢钠、氨茶碱等)联合应用,抗菌效能可增加,但同时毒性也相应增加,因此,合用时必须慎重。
  6.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宜与其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两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联合抗菌谱不扩大,并因共同的毒性基础,反可增强对第八对脑神经和肾脏的毒性,特别是易引起永久性耳聋。

中药与抗生素合用时的禁忌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等西药,不能与含钙、镁、铝等金属离子的中药合成。
  这类中药有牛黄解毒片()、珠层片、明矾、磁石、滑石、牡蛎、瓦楞子、珍珠粉等。
  西药中的四环素主要用于消炎,它易于与钙、镁、铁等无机物结合,形成难以吸收的结合物而降低疗效。
  有的医生或病人,为了增强消炎效果,在用西药抗菌素生素的同时加用牛黄解毒片,结果适得其反。
  因为牛黄解毒片的主要基质是石膏,而石膏的主要成份是硫酸钙,这两种中西药一合用就失去了消炎的作用。
  同样,红霉素、四环素、土霉素、利福平等不能与甘草及其制剂合用。
  合用则会影响抗生素的吸收,使疗效下降。
  也不能与含鞣酸成分的中药,如石榴皮、五倍子、地榆、山楂丸、保和丸、五味子丸、冰霜梅苏丸、虎杖片、四季青等合用,否则会相互发生反应,产生沉淀或失败。
  凡抗生素类的药物都有抑制微生物及酶的作用,故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不宜服用含神曲、豆豉、山楂、银翘解毒丸、保赤万应散等中药或中成药。
  否则中药的作用会被彻底破坏,同时抗生素的抗菌作用也大大降低。
  兽药配伍歌盐酸林可霉素
和甲硝唑配伍,疗效增强。
  和罗红霉素,替米考星配伍,疗效降低。
  和磺胺类配伍,混浊,失效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和链霉素,新霉素,多粘菌素,喹诺酮类等配伍,疗效增强。
  和替米考星,罗红霉素,盐酸多西环素,氟苯尼考配伍,疗效降低。
  和Vc,罗红霉素配伍,会沉淀,分解失效。
  和磺胺类配伍,会沉淀,分解失效。
  硫酸新霉素,庆大霉素 氨苄西林,头孢拉定头孢氨苄,盐酸多西环素,TMP等配伍,疗效增强。
  和Vc,抗菌减弱。
  和氟苯尼考配伍,疗效降低。
  和同类药物,毒性增加。
  罗红霉素,硫氰酸红霉素,替米考星
和新霉素,庆大霉素,氟苯尼考等配伍,疗效增强。
  和链霉素,盐酸林可霉素配伍,疗效降低。
  和卡那霉素,磺胺类配伍,毒性增加。
  遇氯化钠,氯化钙,会沉淀,析出游离碱
金霉素,强力霉素
和同类药物,TMP配伍,疗效增强
遇三价阳离子,会形成不溶性络合物
氟苯尼考
和新霉素,盐酸多西环素,硫酸粘杆菌素等配伍,疗效增强。
  和氨苄西林,头孢拉定头孢氨苄等配伍,疗效降低。
  和卡那霉素,链霉素,磺胺类,喹诺酮类配伍,毒性增加。
  和VB12配伍,会抑制红细胞生成。
  诺氟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
和氨苄西林,头孢拉定

8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9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蓝天の燕子 2011-11-4 11:26
收藏,学习,谢谢童话
引用 576371097 2011-11-4 11:39
老师学习了太好了受益匪浅
引用 河北护理凡凡 2011-11-4 15:50

呵呵
引用 蓝色天空 2011-11-4 15:57
学习,谢谢童话老师
引用 蓝色天空 2011-11-4 15:59
学习,谢谢童话老师
引用 rzlr 2011-11-5 08:04
收藏了,谢谢!
引用 月满西楼 2011-11-7 08:45
需要静下心来认真进行学习,感谢童话老师的分享
引用 提灯之神 2011-11-7 09:45
先收藏了,谢谢你的无私奉献
引用 fujingjing 2011-12-10 15:47
收藏了谢谢老师
引用 yangmin 2011-12-21 07:25
学习了,谢谢童话老师
引用 何飞飞 2011-12-29 15:28
虽然现在限制了抗生素的使用,可是还是有好多医生滥用抗生素!

查看全部评论(11)

QQ|手机版 - 小黑屋 - Archiver - 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2-2015   护理之声(http://www.zghlz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若有转载或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E-mail: zhonggo123@163.com

本网名称及标识均在国家版权商标部门注册,原创图文保护知识产权

举报电话:李老师 15802485829 微信: lizanw20

QQ号客服:63449363 雨蓓老师 370294532 程老师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护理之声   桂ICP备18012132号-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