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群1:85933517护士长 群1:113865183
医护交流群:87220027加微信拉入VIP管理微信群
微信号:ZGHLZS- 01或15572600275
养老机构老年人衰弱研究进展、
(评估表、干预措施、预防措施、高龄衰弱护理难点)
护理之声 李冰 仅供参考 一、引言 在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养老机构内老年人的数量持续增长。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养老机构中老年人衰弱患病率约为 44.3%,远高于社区人群 。衰弱作为一种与年龄增长紧密相关的老年综合征,严重影响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增加跌倒、失能、住院及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给养老机构的照护工作带来巨大挑战。深入探究养老机构老年人衰弱问题,对提升其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二、研究进展 2.1 衰弱机制研究深入 近年来,针对养老机构老年人衰弱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炎症反应在衰弱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备受关注,长期慢性炎症状态可促使肌肉蛋白分解代谢增强,导致肌量减少、肌力下降,进而引发衰弱 。氧化应激失衡也被证实与衰弱密切相关,过多的活性氧自由基损伤细胞结构与功能,加速细胞衰老,影响多个器官系统正常运转 。此外,肠道微生物群失衡可改变肠道屏障功能、免疫调节及代谢产物生成,通过肠 - 脑轴、肠 - 肌肉轴等途径参与衰弱进程 。 2.2 多维度衰弱研究兴起 传统衰弱研究多聚焦于身体衰弱,现今逐步向认知衰弱、心理衰弱、社会衰弱等多维度拓展。养老机构老年人因社交圈相对狭窄、活动受限,社会隔离感强烈,易引发心理问题,导致心理衰弱 。认知衰弱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功能下降等,与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关联紧密 。多维度衰弱相互影响、协同作用,全面评估与干预成为研究新方向 。 2.3 衰弱干预研究成果初显 在养老机构老年人衰弱干预方面,多项研究证实多模式干预效果显著。如运动联合营养干预,既能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身体功能,又能补充营养、维持肌肉质量,比单一干预效果更佳 。此外,远程健康管理结合智能化设备,可实时监测老年人健康指标,为及时调整干预措施提供依据,为养老机构衰弱管理开辟新途径 。 三、评估表介绍 3.1 衰弱指数(FRAIL) 该量表包含体重减轻、握力下降、步速减慢、疲乏和体力活动减少 5 个条目,每个条目 1 分,总分 5 分,得分越高衰弱程度越重 。在养老机构中,工作人员可通过简单询问与观察完成评估,如询问老年人近期体重变化、日常活动时的疲劳感,测量握力、步速等。其优势在于简便易行,适用于大规模筛查;但存在特异性欠佳问题,易将近期因疾病导致短暂功能下降的老年人误判为衰弱 。例如,某老人因感冒发烧近期体重减轻,并非真正处于衰弱状态,却可能在 FRAIL 量表评估中被误评。 3.2 简短衰弱量表(Short Physical Performance Battery,SPPB) 涵盖坐立试验、起立 - 行走试验和定时起立 - 行走试验 3 个项目,主要评估老年人躯体功能,得分越低衰弱程度越重 。养老机构可定期组织老年人进行测试,评估其躯体功能状况。该量表信度和效度良好,能较准确反映躯体衰弱程度,但因测试项目局限,难以全面涵盖衰弱涉及的认知、心理等多维度问题,对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但躯体功能相对尚可的老年人,可能低估其衰弱程度 。 3.3 临床衰弱量表(Clinical Frailty Scale,CFS) 通过观察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共病情况、认知功能等,将衰弱程度分为 1 - 9 级,1 级为非常健康,9 级为终末期 。养老机构医护人员可依据日常照护中对老年人的了解进行评估。此量表为客观临床评估工具,能直观反映老年人整体衰弱水平,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广泛,但使用时需注意,若被评估者当前健康严重不适,应评分 2 周前情况;要相信被评估者表述,并通过家属等证实信息可靠性 。 3.4 养老机构专用衰弱评估量表(Nursing Home - Specific Frailty Assessment Scale,NH - SFAS) 针对养老机构老年人特点设计,除包含躯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条目外,还纳入社交活动、心理状态等内容 。例如,评估老年人参与养老机构集体活动的频率、与其他老人交流互动情况、情绪状态等。该量表更贴合养老机构实际需求,可全面评估老年人健康状况,但因涉及维度多,评估耗时较长,对评估者专业要求较高 。 四、干预措施 4.1 运动干预
4.2 营养干预
4.3 心理与社交干预
4.4 多学科团队协作干预 由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组成多学科团队,共同为养老机构衰弱老年人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 。医生负责疾病诊断与治疗,护士监督护理计划执行,康复治疗师开展运动康复训练,营养师制定营养方案,心理咨询师提供心理支持 。定期召开团队会议,评估干预效果,及时调整方案 。例如,针对一位同时存在身体衰弱、营养不良、心理抑郁的老人,多学科团队共同会诊,制定综合干预计划,包括运动康复训练、营养补充、心理疏导等,持续跟踪调整,取得良好效果。 五、预防措施 5.1 健康生活方式倡导
5.2 慢性疾病管理
5.3 早期筛查与干预
|
2022年卫生技术人员职称改革护理专业能力及成果代表作范围与要求… [阅读全文]
Copyright © 2012-2015 护理之声(http://www.zghlz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若有转载或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E-mail: zhonggo123@163.com
本网名称及标识均在国家版权商标部门注册,原创图文保护知识产权
举报电话:李老师 15802485829 微信: lizanw20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护理之声 桂ICP备1801213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