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群1:85933517护士长 群1:113865183
医护交流群:87220027加微信拉入VIP管理微信群
微信号:ZGHLZS- 01或15572600275
WHO 关爱生命、预防自杀指南摘要 2021 护理之声编辑部编辑 每年有超过70万人死于自杀。到2030年将全球自杀死亡率降低三 分之一,这既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世卫组织《2013-2030年 精神卫生综合行动计划》的一项指标,也是一项具体目标(唯一一 项有关精神卫生的具体目标)。世卫组织《2019-2023年第十三个 工作总规划》包含了同样的指标,即到2023年将全球自杀死亡率降 低15%。 世界并未按计划向2030年减少自杀目标迈进。世卫组织倡导各国 最好通过国家预防自杀综合战略,采取行动预防自杀。各级政府和 社区可通过实施“珍爱生命”战略(世卫组织启动预防自杀工作的 方法),为预防自杀作出贡献,以便各国能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制 定国家预防自杀综合战略。该指南面向所有国家,而无论其目前有 无制定国家预防自杀战略。 A部分.?“珍爱生命”战略的核心支柱 珍爱生命”战略的核心支柱包括以下几项:? • 情况分析 • 多部门协作 • 提高认识和宣传 • 能力建设 • 筹资 • 监视、监测和评价。 A部分通过提出“是什么?”、“为什么?”、“在哪里?”、“何时?”、“ 谁?”以及“如何?”等问题,逐一审查这些核心支柱。每个支柱对应 一个表格,列明应包含哪些要素,方框载列了世界各地的实例,同 时,各小节均以“实施小贴士”结尾。 情况分析提供自杀和预防自杀的背景和现状。因此,对为规划和实 施预防自杀活动提供信息至关重要。分析工作应由一个由专家、 利益攸关方和有自杀经历的人组成的专门工作组在预防自杀工作 开始时在国家、区域或地方一级进行。该工作组收集数据(如自杀 率和自残率、所用方法、诱发因素或保护性因素、立法、服务和资 源),进行情况分析,编制报告并与决策者、政策制定者和资助者分 享,以影响资源调动和/或行动授权。主要关切事项包括确保保密 性,保护人们的隐私以及避免鼓励自杀。 多部门协作是必要的,因为自杀的风险因素涉及诸多领域。“整个 政府参与”或“全社会参与”的做法牵涉多个政府部门或部委,也包 括了非政府组织和社区团体。在政府的领导下,这种做法为共享 知识、交流方法和经验教训以及分享自杀相关数据和研究提供了 便利。它还有助于提高透明度和问责制。这种协作必须尽早开始, 政府和合作伙伴均需确保已做好准备。多部门办法依赖于协作愿 景和商定的参与常规评价的方法。如果非卫生部门认为自杀只是 一个卫生相关事项,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必须明确界定各利益攸 关方的作用并商定要采取的行动,以防利益攸关方发现难以履行 其职责。 提高认识和宣传有赖于以公众为目标受众的有组织的传播过程。 提高认识即提请人们注意一些事实,如自杀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公 共卫生问题。宣传则旨在引起非犯罪化等变革或推动国家预防自 杀战略。预防自杀相关提高认识和宣传活动可以是单个社区的活 动,也可以是全国性的公共宣传活动,可以连续举行、定期举行或 每年举行(如世界预防自杀日),由“倡导者”牵头开展公共宣传活 动。重要的是,应确定想要传播的信息,使其适应目标受众,选择传 播手段并事先检验信息的可接受性和潜在影响。各项举措应有明 确的重点和行动呼吁,例如将人们与支助服务联系起来,而不是从 总体上解决自杀问题。 可以在国家层面协调开展能力建设,或是在社区一级进行。可通过 将预防自杀纳入卫生工作者的职前培训或继续培训来进行能力建 设,也可在出现高自杀率或污名化等问题时,触发能力建设。活动 可面向卫生工作者、紧急服务人员、教师和青年工作者以及理发师 或调酒师等常与客户聊天的其他人员。对非专业卫生工作者和社 区卫生工作者而言,可使用世卫组织《精神卫生差距行动规划干预 指南》中的自残/自杀模块及相关培训材料。建议采用培训员培训 模式,以增加可用于提供培训的人力资源。面对如此广泛的受训人 员,有一点至关重要,即培训应适应社会文化背景,并能加强受训 人员对自杀及其预防的认识。 由于经济条件差、未将自杀作为一个严重问题予以优先考虑以及 没有认识到自杀是可预防的等因素,为预防自杀开展的筹资活动 往往少之又少。应将资金需求的重点放在制定和实施各项政策、战 略和计划上,而不仅仅是发展各项服务。本指南就如何为预防自杀 筹集资金提出建议,并指出这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本指南描述 了预算确定工作的各个阶段,以及如何研究和确定潜在资助者、编 制提案及维护与资助者的关系,而无论其决定如何。鼓励有关团体 分享报道,展示资金充足的预防自杀干预措施的影响。 监视工作可提供自杀和自残数据,以指导“珍爱生命”干预措施。本 指南重点强调了民事登记和生命统计、卫生记录和警察记录、死因 推断和基于人口的调查等数据来源,不过,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之前开展过多少自杀和自残监视工作。应优先考虑从几个具有代 表性的地点获取优质数据,而不是在全国范围内获取劣质数据。 包括自杀和自残的比率和趋势在内的主要结论可帮助指导预防活 动。因此,必须定期发布报告,以便为行动提供信息。 监测和评价工作应审议一项干预措施是否有效,有无按预期实施 以及就资金效益而言是否高效。检测自杀率变化的工作具有挑战 执行摘要 性,但对评估“珍爱生命”战略是否正在达成其减少自杀和自残的 预期结果十分必要。监测和评价工作很可能会要求设立一个专门 小组(例如可包括流行病学家、统计学家和数据采集员),与学术机 构合作会有所帮助。需要界定各项成果并确定指标,主要目标则是 降低自杀率和自残率。本指南强调,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指标, 将难以显示进展,因而更难证明资金的合理性。 B部分.?“珍爱生命”战略:预防自杀的关键 有效干预措施 本指南中介绍的干预措施包括: • 限制获取自杀手段的机会 • 与媒体沟通以便对自杀事件进行负责任的报道 • 培养青少年社会情感方面的生活技能 • 及早识别、评估、管理和跟踪任何受到自杀行为影响的人。 就A部分的核心支柱而言,B部分针对每项干预措施,都提出了“是 什么?”、“为什么?”、“在哪里”?、“何时?”、“谁?”以及“如何?”等 问题。 限制获取自杀手段的机会是一种普遍的预防自杀的循证干预措 施。视国家不同,这可能意味着禁止高危农药、限制火器、在“跳楼 点”设置障碍、限制使用绑扎点或采取其他措施,加大获取自杀手 段的难度。大多数有自杀行为的人会对生存或死亡产生矛盾心 理,而且,许多自杀行为都是对急性应激源的一种反应。使致命自 杀手段变得不那么容易获取可以为困境中的人们争取时间,以便 其在采取致命行动之前度过急性危机。本节的重点是杀虫剂,据估 计,在全球所有自杀事件中,杀虫剂占五分之一。在有大量农村居 民从事农业劳动的地方,杀虫剂尤其成问题。 为限制获取杀虫剂的机会,所有相关利益攸关方(包括卫生部、 农业部、监管机构和登记人员以及社区领袖)需开展多部门协作。 全国性多部门办法的原则同样适用于其他自杀手段(如运输部门 和设置障碍方面的需求)。在个人层面,当家里人有自杀风险时,可 要求家庭成员移除家中的各种自杀手段(如杀虫剂、火器、刀具、药 物)。重要的是,有证据表明,限制一种自杀方法并不必然导致更多 地使用其他方法。 与媒体沟通以便对自杀事件进行负责任的报道意义重大,因为媒 体对自杀的报道可能会导致模仿自杀的现象增加,当报道涉及名 人或描述了自杀方法时尤其如此。国家层面的目标是与全国性媒 体(和社交媒体)机构合作,地方层面则致力于与当地报纸或广播 电台等当地媒体机构合作。本指南建议对有关自杀的报道进行监 测,并提议介绍名人事例,分享他们成功应对精神卫生挑战或自杀 念头的故事。它还建议与社交媒体公司合作,提高它们的认识,并 完善其识别和删除有害内容的规程。 培养青少年社会情感方面的生活技能是世卫组织《帮助青少年茁 壮成长指南》的重点。青春期(10-19岁)是获得社会情感技能的关 键时期,同时也是开始出现精神卫生问题的风险期。 《帮助青少年 茁壮成长指南》并未明确关注自杀问题,而是建议各项规划采用积 极的精神卫生方案。其他建议包括培训教育工作者、采取举措确保 安全的校园环境(如反欺凌规划)、与支助服务建立联系、发现自杀 风险时为工作人员提供明确的政策和规程以及提高家长对精神卫 生和风险因素的认识。应提醒教师或护理人员,与年轻人谈论自杀 问题并不会增加自杀风险,而是意在让年轻人在有需要时感觉更 能向他们寻求支持。此外,还应确保工作人员的福祉。 及早识别、评估、管理和跟踪任何受到自杀行为影响的人。这项 建议旨在确保有自杀风险或自杀未遂的人得到他们需要的支持和 照顾。它适用于卫生工作者和包括家庭成员在内的其他人,他们都 可能会接触到有自杀风险的人。该建议还适用于卫生系统,卫生系 统需将预防自杀作为其核心组成部分,以便在发现人们有自杀风 险时及早进行干预。此外,应向自杀未遂的人和那些因自杀行为而 失去亲人的人提供支持。由于预防自杀通常不是公共卫生优先事 项,本指南建议与政策制定者一起开展预防自杀宣传活动,提高社 区意识,并提供有关预防自杀工作有效性和成本效益的证据。 一系列四个附件提供了:1)预防自杀相关部门和利益攸关方名 单;2)30个描述国家预防自杀活动的方框(指南正文中另有43个描 述性方框);3)列出了“珍爱生命”战略各项目标、成果和指标的“珍 爱生命”战略指标框架;以及4)世卫组织和非世卫组织的预防自杀 资源清单,清单内容分为以下几类:情况分析、多部门协作、提高认 识和宣传、能力建设、筹资、监视、监测和评价、限制获取自杀手段 的机会、与媒体沟通以便对自杀事件进行负责任的报道、培养青少 年社会情感方面的生活技能以及及早识别、评估、管理和跟踪任何 受到自杀行为影响的人。 |
2022年卫生技术人员职称改革护理专业能力及成果代表作范围与要求… [阅读全文]
Copyright © 2012-2015 护理之声(http://www.zghlz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若有转载或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E-mail: zhonggo123@163.com
本网名称及标识均在国家版权商标部门注册,原创图文保护知识产权
举报电话:李老师 15802485829 微信: lizanw20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护理之声 桂ICP备1801213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