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组织,职责明确。 |
(1) 成立院科两级护理质量管理组织,职责明确
注;1、建立专项护理质量组,建立静脉输液质量组 |
(2) 两级护理质量管理组织年制定工作计划,病人安全目标,实行质量目标管理,有工作记录
(3) 建立不良事件报告无惩罚机制
注;1、科室有落实护理部的项目
2、危重病人护理组是必须的
3、无惩罚报告机制有表格及处理流程 |
*(3) 护理质量管理组织定期召开会议,针对本部门的质量现状进行分析、反馈、整改、组织落实并有记录
注:1、护理部、护理单元每月有质量反馈和安全教育及反馈
2、科室安全月讨论有讨论项目,有讨论分析、有主持人总结 |
有护理质量控制的流程,有可追溯机制。 |
(1)有基础护理、专科护理质量检查标准 |
(2)按照卫生部“单病种质量监控指标”的要求,制定质量控制标准
注:根据医疗开展病种
|
*(3) 有护理缺陷管理制度,如各类导管脱落、患者跌倒、压疮、给药错误、意外事件等
注;有管理制度、应急处理流程、发生了护理记录,病例讨论。 |
*(4) 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工作落实到位,并有考核和记录 |
注:1、业务学习和检查要有专科护理项目,提高专科护理质量
2、安全措施:跌倒、压创、药物外渗、坠床、发错药
安全提示:防滑、安全用电、安全用氧
3、建立特殊用药护理单 |
有护理质量标准的效果评价,质量管理工具科学有效 |
*(1) 定期与不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考核,有结果分析、评价、反馈并记录 |
*(2) 有护理质量考核标准修订记录,体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
*(3) 按照卫生部“单病种质量监控指标”的要求,开展护理质量评价活动,有改进措施记录 |
(4) 三级甲等医院能够使用适宜的管理工具,发现问题和改进工作流程,提高护理质量的常识并有记录
注;护理部质量控制有专科疾病护理评价
各项检查标准及记录表格化
统计分析工具化 |
规范重点护理环节 |
*(1) 护理部有针对薄弱环节、重点环节制订的相应的护理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
(2) 有各环节运行间(主要指患者住院期间科室变更)的护理交接记录 |
(3) 采集及送检血标本有时间记录,标本运送安全 |
*(4)特殊护理单元和重点科室有兼职的院感监控护士,加强重点环节的日常监控
注:1、修正问题及讨论制度化
2、修正问题改正措施流程化
3、开展临床护士质量自控活动 |
有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预防及处理规范。 |
* (1) 有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有持续质量改进记录 |
(2) 护理人员熟练掌握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
(5) 护士技术操作规范
注;血管收缩药物外渗指引、高渗药物外渗指引、静脉炎外渗指引 |
建立护理查房、护理会诊、护理病例讨论制度,落实病历书写规范 |
(1) 有护理查房、护理会诊、护理病例讨论制度
注:1、对危重患者24小时内有上级护师查房指导,对于疑难病历48小时内有病例讨论。
2、护士长掌握查房程序及方法
3、开展高年资护士查房
4、训练高年资护士查房能力
5、查房能解决病人及责任护士实际问题
|
(2) 护理查房、护理病例讨论、记录侧重上级指导建议及对责任护士问题指导、前沿信息指导 |
(3) 设有专业护理组,对疑难护理问题进行护理会诊并有记录 |
*(4) 按照卫生部《U病历书写基本规范U》及各省有关要求书写护理文书,定期质量评价
注;建立专科、专项、监护、临时医嘱记录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