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群1:85933517护士长 群1:113865183
医护交流群:87220027加微信拉入VIP管理微信群
微信号:ZGHLZS- 01或15572600275
日本「小规模多机能养老」:家里也能有专业服务,机构成为社区的一部分笔者按: 日本自2000年实施介护保险制度后,发展出多样化的居家(上门)照护服务,为不少长者提供了更多选择。然而,随着人口老化急速增长,社会整体对照护服务的需求亦提高许多。特别当家中长者的行动或自理能力变弱,或是患有中度至重度认知障碍症的话,并非每天都有居家照护服务或未能满足长者需要,坚持「居家安老」对长者及家庭照顾者可能导致「双输」局面。 所以,「把希望在家中安老的长辈送到养老院」成为不少家庭无奈的决定。虽然一些完全具备设施和服务的养老院,能够提供全天候安心的照料,但对于不少人来说,「居家安老」仍然是他们的心愿。可是,面对庞大的需求,各地的养老机构都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岑啟灝 1 —— 小型养老机构提供「弹性服务」 十多年前,日本出现了一种名为「小规模多机能型居宅介护(下称:小规模多机能)」的复合式照护服务,为许多国民实现「居家安老」的心愿。「小规模多机能」的出现,冲击了一直以来「养老院」、「居家」二择其一的服务模式。 「小规模多机能」揉合了「日间」、「居家(上门)」及「暂住」三种服务模式,应长者情况随机调节,因此称为「多机能」。 「小规模」,顾名思义就是服务人数少,每个单位的全体使用者登记人数限定在30人以下。由于服务模式具弹性,对长者及照顾者而言提供了许多方便。 不到十年间,「小规模多机能」服务提供者数目由不到200个增至近5000个。 「小规模多机能型居宅」 图/大部分「小规模多机能」服务单位的外观跟一般住宅没大分别,不少甚至是由民宅改建而成。 「小规模多机能」的概念图
2 —— 弹性服务模式 让照顾者喘息 复合照护服务的互相调整及配合,为服务使用者及家庭照顾者提供「安心」的生活。由于是「小规模多机能」,所以服务单位的床位并不多,最多只有9张,大部分长者都安在家中。 「小规模多机能」以「日间服务」为中心,应使用者身体状况,提供各式「居家服务」,担当守护角色。若在使用「日间服务」期间,发现长者情况不适合回家,须由专业照护人员24小时守护,便会安排在服务机构暂住。这种弹性的照顾模式,除了让长者安心于家中生活,三种服务模式的配搭也让照顾者得到喘息的机会。 3 —— 强调与社区的连系 「小规模多机能」同时着重机构与社区的紧密连系,属于社区嵌入式照护。以「日间照料服务」为中心模式,除了为长者提供康复服务外,并让机构人员观察长者的身心状况,也是为了让「长者」与「社区」能有更多互动。 为了制造更多互动及交流,不少「小规模多机能」服务单位都会各施奇法打破机构与社区的「围墙」。当中有机构真的把外墙打碎,说的就是位于神奈川县鼎鼎大名的「葵照顾」。
路过的居民会到机构里跟长者们打个招呼或喝一杯咖啡,小朋友也会走到机构跟长者们玩耍,偶尔会有人带午餐饭盒跟长者们一起吃。 这里既没有物理的「围墙」,也没有无形的「围墙」,机构与社区亦自然地融为一体。
4 —— 过百岁仍能居家安老 以一个真实情况为例,一名护理程度为重度,且患有认知障碍症,102岁的女士,照顾者为其女儿,二人一同居住,而女儿已是一名75岁的长者。平常母亲使用「看护小规模多机能」的服务,实现了「居家安老」的心愿。 母亲一星期有两天会暂住在小规模多机能机构,另外有两天接受「居家看护」服务。根据母亲的情况,「暂住」的日数亦会有相应调节。在「双老照护」的情况下,服务一方面容许年过百岁且几乎失去自理能力的母亲「居家安老」,也大大减轻同为长者的女儿的身心负担。 「看护小规模多机能」的概念图
5 —— 国内有尝试的勇气吗? 日本「小规模多机能」的兴起,为不少家庭实现「居家安老」的心愿。其「扎根社区」的理念亦是把长者的生活与熟悉的地区紧密连接,让社区的每个人都成为「照顾者」,分担了传统家庭照顾者的负担。 相比起大型养老机构或统一的照顾模式,这种「小规模」的机构或许能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服务,也让长者不必远离自己熟悉的社区,继续安心地「居家安老」。 笔者相信,「小规模多机能」的弹性模式,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或许是未来大型机构的出路。 问题是,我们有尝试的勇气么? -END- 关于作者: 岑启灏 出身于香港,曾赴京都修读硕士学位,研究日本长者福祉政策、同时在京都老人院工作两年。希望将日本的护老理念及值得参考的例子带回,与大家一起应对人口老化带来的各种挑战。 |
2022年卫生技术人员职称改革护理专业能力及成果代表作范围与要求… [阅读全文]
Copyright © 2012-2015 护理之声(http://www.zghlz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若有转载或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E-mail: zhonggo123@163.com
本网名称及标识均在国家版权商标部门注册,原创图文保护知识产权
举报电话:李老师 15802485829 微信: lizanw20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护理之声 桂ICP备1801213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