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之声管理咨询学院

讲课录音分享视频分享区

【李冰】如何成为受尊重的管理者

护理资源下载

PPT课件资源

优质护理职业提升临床护理

管理群1:85933517护士长 群1:113865183

医护交流群:87220027加微信拉入VIP管理微信群

微信号:ZGHLZS- 01或15572600275

搜索

医生为什么该拒绝免费咨询

2016-1-25 17:22| 发布者: zhouhaifa| 查看: 384| 评论: 0|来自: 新浪微博

摘要: 医生为什么该拒绝免费咨询来源:新浪微博 作者:万博 (医生不应该无条件地为患者提供免费服务,这虽然刻画了医生的“天使形象”,但也滋生了许多无效需求。免费咨询产生的效用十分有限,而医生投入的“机会成本 ...
医生为什么该拒绝免费咨询 


来源:新浪微博     作者:万博

    (医生不应该无条件地为患者提供免费服务,这虽然刻画了医生的“天使形象”,但也滋生了许多无效需求。免费咨询产生的效用十分有限,而医生投入的“机会成本”(时间和精力),本可以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这其中也包括去帮助更有需要的患者解决更严重紧迫的问题。所以这个免费的交易行为导致了社会资源的流失,对患者和医护人员都是巨大的损失,它从一开始便是低效的。

       医疗领域的政策也如此,不能给予医护充分价值肯定的任何改革,也更不可能改善当前的严重短缺和矛盾)在我接受免费咨询的几年里,工作量一路飙升。除掉电话和会面,除掉每日碰面被亲朋好友追问,除掉诸如打车时司机师傅的搭讪后一路问,直到2016年1月,我平均每天还要接到23条文字咨询。也就是说,如果每条咨询花费我10分钟的话,每条我要花费超过三小时回答这些问题,正在进行的工作,娱乐,休息,学习也不得不被打断。

      一周前,我做了个小游戏:我将咨询起价定在了30元(心理咨询80元)。一周以来,咨询数锐减为每天3个。那么问题来了,原本每天该有23个问题,其他的20个问题去哪了?我思考了很久。让我们阐述一个简单的经济学原理:来访者愿意为某次咨询支付的价格,叫做“支付意愿”。也就是说,以往我每日接到的23个问题里,只有3个问题的支付意愿在30元以上。惊人的真相是,还有20个问题,在来访者看来,还不值30元人民币。这是什么概念呢?在这每天的20个人看来:“这问题没啥要紧的,我宁可拿这30块钱买一个麦辣鸡腿堡套餐,宁可去街边理发店洗剪吹,宁可去买几张彩票……

      总之,问这货的问题跟这些比起来都没那么重要”。于是我骤然发现,我花费了巨大的时间精力解决的问题,不过是别人的“随口问一句”而已。经济学的分析常常是越来越理性,也越来越犀利,越来越刻薄的。

       但对于真相的好奇让我不得不收起自己的玻璃心,继续往下思考:为什么来访者会追着我问这些“随口问一句”的问题呢?答案很简单:“因为你免费啊”,“因为咱俩关系好啊”。所以,有不少人愿意打断我的生活,消耗我的时间精力,去解决他们的,或他们家三姑六婆的“没那么重要的问题”?而更残酷的一个现实是:尽管这些问题甚至不值30元,他们也愿意因此消费我们之间的感情。在他心中,我的劳动,我们的感情,还不值这“不到30元的小问题”。我心寒地发现:我每天的能量都在试图解决这些认为我的劳动不重要、认为我们的感情不重要的人提出的,在他们看来也不太重要的问题。而且这样的人,这样的问题一天比一天多。

      是的,就像医疗改革后花费全由政府买单的英国,就诊人数突然翻了好几倍,药品生产供不应求。难道是人们更容易生病了?不是的。经济学原理中最核心的一条叫做“人们面临激励作出反应”,如果你非要理解成“人们爱贪小便宜”那也随你,反正我可没这么说。

      免费极大促进了需求的增长,也刺激了许多无效的需求:许多人“突然”想要进医院找医生了,而某些需要近期手术的患者却被排到了一年以后;许多药品在一些家庭的抽屉里存放至过期,与此同时还有许多人拿不到救命药。这些“免费惹的祸”都是笔者在英国的所见所闻,也被许多经济学家论证批判过: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真正需要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帮助。

       扯完了高大上的腐国医改,说回我的小游戏:30元的定价是怎么来的呢?这是我对每次给予咨询所投入的成本的衡量,也意味着:在我心里,这被压榨走的10分钟,每天3个多小时“本能为社会创造出的其他价值”,在经济学上叫做“机会成本”。或许我本能去安抚一个因失去孩子而悲痛万分的母亲,让她可以不再恐慌地睡上一觉;或许我本能去翻译一篇论文摘要,帮助一个博士顺利毕业;或许我本能去敬老院做三小时义诊;本能学习更多先进理念运用到工作中造福患者;本能跟家人散步聊天,让我和他们都感觉到温暖幸福。

      是的,每天的三小时,我本能为这个世界贡献太多,而我却把他们花费在解决这些无关痛痒的问题上。更可恶的是,其实是我的“免费”制造出了这些问题,激励了无效的需求。我害大家多了这么多“本没有的问题”,而我被拉进坑里,忘记了坑外还有更多我更应去做的事。

      我才发现,几年来我每天耗竭了自己,也消耗了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可能。当然,我说的是那每天消失的20个人。我想愿意看到文章此处的你,一定不会是那“20个”提问者。那么下次提问时,亲,可不可以就问那些配得上30元(80元)咨询费的问题呢?所以我做出了一个决定:一切免费咨询到此为止。

      网络咨询有许多的局限性,极易造成延误和漏诊。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法律政策风险,目前国内的所有卫生法律都限定:医患行为不得在非医院场所开展。

      换句话说,只要是不在医院里,医生稍有不慎越轨,被吊销执照甚至踩进法院是分分钟的事。所以我鼓励所有来访者到医院就诊,到咨询室面谈。如果你实在惧怕医院,也欢迎你在线咨询,但在咨询前,请你仔细阅读责权声明好吗?也请你自觉支付好吗?当然,如果你经济困难,请你大胆告知,我为你免单,相信不少医生会为你免单。

      我当过病人,也当过病人家属,十分清楚每次就诊过程都无比曲折。曾有一次带家人看病,在自己呆过的医院里,一共排了11次队,每次平均17分钟,排错队4次,开错单,退单,重开单,余额不足,问询无果,被指错路,电脑故障各1次,被预约和收费处吼2人次,被插队9人次,被排在后面的患友催3人次,目睹患友与工作人员吵架2人次(有一次还摔东西差点打起来),在此过程中还不断被急匆匆的路人撞,耳旁满是嘈杂的噪音或哭吼。当时我烦躁至极,见人就想骂,见门就想踢。所以我尤为理解每一个病患和家属的急切、焦虑,每一份渴望被安抚的恐惧和哀伤。但是残忍的我还是要残忍地说一句:请不要让我做任何形式的导诊、插队、加号、也不要让我安排医生、住院或手术。原因很简单:医院充满过剩的需求和过少的资源,充满医护人员的超负荷运转。

       每一个人医生,特别是年轻医生都在永不停歇地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没有节假日和周末,连着值班几夜没睡,耗竭着生命在工作,拿着微薄的薪水,承受着非议和质疑,甚至是人身安全。在这样的氛围下,我们多年沉淀出了特殊的同事友谊,师生情谊。我们理解各自的不易,不愿为相互增加负担。

       这份来之不易的感情需要悉心呵护,经不起你们几次折腾或爽约。希望你们理解我。我妈在我耳旁发表重要讲话,她说:“你为了30块钱写那么多东西,你是没钱花了吗?快删了别丢人啦!”我说不对,我为的是所有医护人员的劳动都获得尊重!为的是不论何种职业的知识技能都得到价值肯定!为的是每一个善意的行为,都真正为社会创造出它本应有的价值!仅此文,献给理解和支持我的家人,献给培养帮助我的老师和同事,献给每一位奉献在医疗前线的医生护士和他们的家庭。

(作者:万博,运动医学、骨科学研究生,国家心理咨询师,英国神经病与神经外科医院、英国皇家国立骨科医院Clinical Attachment,德国Oberlinhaus骨科医院Fellowship)微信公众号:drwanbo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QQ|手机版 - 小黑屋 - Archiver - 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2-2015   护理之声(http://www.zghlz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若有转载或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E-mail: zhonggo123@163.com

本网名称及标识均在国家版权商标部门注册,原创图文保护知识产权

举报电话:李老师 15802485829 微信: lizanw20

QQ号客服:63449363 雨蓓老师 370294532 程老师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护理之声   桂ICP备18012132号-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