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群1:85933517护士长 群1:113865183
医护交流群:87220027加微信拉入VIP管理微信群
微信号:ZGHLZS- 01或15572600275
目的是探讨肝性脑病患者的护理措施。一般通过加强对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实施整体护理并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并消除谤因及潜在危险因素,能阻止病情发展,为治疗提供依据。 主要原因: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通过对入院的肝病并发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患有该病的患者男性数量多于女性,平均年龄在46岁左右,病程2~20年,平均9.8年。 2. 病情观察 2.1 早期征象注意有无欣快或冷漠、行为异常(当众叫喊、哭泣),近期记忆力和理解力是否减退以及有无扑翼样震颤,注意观察患者的思维及认知的改变,有无幻觉及意识障碍。 2.2 基本病情观察生命体征及瞳孔的变化、消化道症状、出血倾向、意识障碍的程度等。观察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情况,准确记录24h出入量,注意有无低钾、低钠和碱中毒。 2.3 并发症的观察观察原发肝病的症状、体征有无加重,及时发现有无上消化道出血、感染(自发性腹膜炎、肺部及肠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对症处理。 3. 护理措施 3.1 基础护理给予低流量吸氧以提高脑组织供氧,改善脑细胞缺氧状况;加强口腔护理,每日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以减少口腔异味,防止口腔感染;加强皮肤护理,衣服柔软宽松,及时更换被污染的衣物,及时清洁皮肤,定时翻身,防止褥疮和感染的发生;保持病室环境安静、整洁,减少不良刺激。 3.2 饮食护理肝昏迷早期患者应限制蛋白质摄入,给予低盐、高热量、高维生、适量植物蛋白、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可口服蜂蜜、葡萄糖、果汁、面探索肺结核大咯血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条、稀饭等;昏迷患者鼻饲25%葡萄糖供给热量;神志清楚后可逐渐增加蛋白质饮食,短期内不能超过40~50g/d,以植物蛋白为主。同时限制脂肪摄入,因其可延缓胃的排空。维生素供给应充足,以利于解毒。有腹水者限制钠盐的摄入,以250mg/d为宜,同时控制水的摄入。营养不足时,可静脉补充营养。伴有肝硬化者避免辛辣、刺激、粗糙的食物。 3.3 肠道护理保持大便通畅,尽量减少粪便在肠道停留时间,可口服乳果糖或乳梨醇,维持稀便或软便(1~2次/d)。必要进用生理盐水或弱酸性溶液(生理盐水1 00~l 50mL~H用食醋30mL)灌肠,或口~E33%硫酸镁导泻。忌用肥皂水灌肠,因其为碱性,可增加氨的吸收。灌肠过程中注意患者的面色和呼吸,询问有无不适。 3.4 昏迷的护理患者取仰卧位,头略偏向一侧,防止呕吐或舌后坠阻塞呼吸道;对眼睑不能闭合角膜外露患者用生理盐水纱布覆盖眼部;尿潴留患者留置导尿,并记录尿量、颜色、气味#给患者做肢体的被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及静脉血栓形成。 3.5 用药护理应用谷氨酸时,注意监测血清离子浓度及尿量的变化,尿少时少用钾剂,明显腹水和水肿时慎用钠剂;应用精氨酸时滴注速度不宜过快,否则易引起面色潮红、流涎、呕吐等反应。精氨酸呈酸性,不宜与碱性溶液配伍使用;服用新霉素的少数患者可出现听力和肾功损害,用药期间监测肾功及听力,服用时间以不超过1个月为宜;慎用安眠药,其有可能诱发肝性脑病的发生。 3.6 安全护理对烦躁不安的患者安排家属24h1~护,并加强病房巡视,去除病房内的不必要设备和危险物品,必要时加床栏,使用约束带约束四肢。 3.7 心理护理此病常发生在各种严重肝病基础上,患者及家属常出现抑郁、焦虑、烦躁、恐惧等各种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具有细致的观察力,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鉴别是因疾病产生的心理问题还是出现精神障碍的表现。还应重视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让其了解此病的特点,做好心理准备。 3.8 健康指导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肝脏疾病有关知识和肝性脑病的各种诱发因素,指导病人严格遵医嘱服药,了解药物副作用。教给他们避免各种诱发因素的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如戒烟酒、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保持大便通畅、不滥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避免进食粗糙、刺激性食物。让他们认识到有效的自我保健可使病情稳定,延缓病情发展,疾病恢复后定期复诊。 少部分患者因高蛋白饮食而引起肝性脑病,经过限制蛋白质摄入量,静点精氨酸和六合氨基酸,患者病情恢复率有75%;极少数患者由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引发,经及时止血,输入新鲜血,并在出血停止后采用弱酸性溶液清理肠内积血等有效措施,50%的患者病情得到控制;部分患者由于感染诱发,经及时给予控制感染,采取物理降温等措施治疗后病情得到改善。 5. 结语 通过对本组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我们体会到严密细致的临床观察,能及早发现先兆症状,及时进行护理评估,增强护理问题的预见性,及时配合医生采取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措施,能降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
2022年卫生技术人员职称改革护理专业能力及成果代表作范围与要求… [阅读全文]
Copyright © 2012-2015 护理之声(http://www.zghlz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若有转载或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E-mail: zhonggo123@163.com
本网名称及标识均在国家版权商标部门注册,原创图文保护知识产权
举报电话:李老师 15802485829 微信: lizanw20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护理之声 桂ICP备1801213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