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
护理的作用是什么?
在诊治伤病的同时,护士应观察、判断和处理病人伤病的反应,尽量满足和缓解伤病或治疗过程给病人在情感、心理、功能等整体方面所带来的个性化需求和改变,才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才能使护理回归其本质!
我在很多医院查房时,经常问护士:“护理的作用是什么?”
“照顾病人!”她(他)们回答。
“满足病人的需要!”有人说。
“还有什么?”我继续问。
很少有人回答了。对于护理在安全和疗效上的作用,无人谈及。
这不禁使我想起了南丁格尔,她之所以成为举世公认的护理奠基人,是因为她所创建的护理将战场上伤员的死亡率从42%下降到2%,伤员恢复速度明显加快,她给伤员们带来的心灵抚慰令伤员们甚至争相亲吻她被油灯映照在墙上的身影。正是这种护理让护士从此有了职业的荣誉感和“白衣天使”的称号,起到如此作用的护理才是真正的护理!
我国近年来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就是为了实现这种护理。但是时至今日,很多医院在优质护理工作的总结会议上,谈的都是他们做了什么,比如如何实施整体护理、如何进行责任制排班、如何推行层级管理或能级评定等等过程和方法,却鲜有人用数据或案例来证明这些过程和方法是否减少了重大并发症,加快了病人恢复,改善了医患关系,提高了护士的积极性。
据我观察,这个现象的背后有两种原因:
一是有些医院通过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优质护理的目的,即改善了安全、疗效和医患关系。但是,这些医院虽然尝到了优质护理的“甜头”,在继续推行的时候却又遇到了瓶颈。由于这些医院缺乏对实施效果的调查统计,更谈不上宣传奖励,结果大家只看到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却不能清楚地看到优质护理的作用,比如重大并发症减少了多少,平均住院日下降了几天等等,导致大家越做越迷茫,不知道以后的工作该如何继续开展。
二是一些医院推行优质护理并没有起到预想的作用。究其原因有以下3种情况:
(1)不懂也没做,也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做优质护理,光是喊在嘴上,写在纸上,实际上没做;
(2)做了却不懂,虽然按照要求做了一些优质护理的工作,但由于不知道为什么做,结果流于形式;
(3)懂了不会做,虽然理解了为什么做优质护理,但不知道具体怎么去做。
想将优质护理顺利地开展下去,我们必须把护理工作聚焦在医疗安全、治疗效果,病人感受和护士的积极性上来,不仅要懂、要做,还要会做。只有这样,才能在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使护理专业的责任与价值回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