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之声管理咨询学院

讲课录音分享视频分享区

【李冰】如何成为受尊重的管理者

护理资源下载

PPT课件资源

优质护理职业提升临床护理

管理群1:85933517护士长 群1:113865183

医护交流群:87220027加微信拉入VIP管理微信群

微信号:ZGHLZS- 01或15572600275

搜索

现代医院发展的九个管理要素

2015-9-28 11:2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053| 评论: 0|来自: 中国护理之声

摘要: 医院的经营性质,使得医院成了世界上最难经营的单位,而新时期的医院院长是经营单位中最难当的领导。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不仅医院管理的要素有了新的改变,而且对要素管理的观念和方法也发生了变化。从某种 ...
医院的经营性质,使得医院成了世界上最难经营的单位,而新时期的医院院长是经营单位中最难当的领导。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不仅医院管理的要素有了新的改变,而且对要素管理的观念和方法也发生了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所谓管理,其实就是管理才对某种问题进行哲学选择的过程。本文根据医院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针对人、财、物、时间、信息、专业、质量、科研、文化九个管理要素,结合医院的实际,总结自己在管理中的实践和创新经验,提出用哲学思维管理的方法。

1 人才管理

人才的本质和特征有四种,即:进步性、社会性、创造性和贡献性。所谓人才管理,就是对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

1.1 又红又专,是选拔人才的基本条件

选拔人才是指领导者出于管理目标的需要,对人群或人才群进行识别考察,选拔出有才能或高才能人的过程,这是人才管理的第一个任务,关系到人才后续管理的成败。无论以后使用到哪个岗位,选拔的基本标准必须是又红又专。红,就是政治合格、医德高尚;专,就是理论扎实、技术过硬。又红又专,就是二者条件必须具备,只红不专不行,只专不红也不行。

1.2 多法并举,是培养人才的基本方法

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必须培养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在人才培养上,必须采用多法并举的基本方法,给人才“吃五谷杂粮”。在内容上,既要培养专业能力,也要培养管理能力。在方法上,既要注重提高理论水平,又要强化业务技能。在时间上,既要长期系统学习、改善学历,又要短期专项研修、提高能力。

1.3 人尽其才,是使用人才的基本原则

对人才的合理使用,是人才管理的目的。选拔人才、培养人才难,使用人才更难,要把人才使用好,让其发挥更大的效益,必须遵循人尽其才的基本原则。既要做到知人善任,又要体现唯才是用,还要达到能级对应。这就要求领导者在对人才的使用时,既要能够“用人之长”,又要能够“容人之短”。对人才的“长处”和“短处”,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既不能为了用其“长处”而忽视原则性的“短处”盲目使用,也不能由于有非原则的“短处”而放弃对其“长处”的使用。

2 经济管理

医院的经营性就产生了经济活动,也就需要经济管理。医院的经济管理,主要是核算管理和财务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讲,核算管理是制定政策,财务管理是执行政策。当然,核算政策的制定也必须遵循财务管理的法规。在这里探讨的经济管理,主要是指核算管理。

2.1 加大收入是经济管理的首要任务

加大医院的医疗收入就是所谓的“开源”,这是经济管理的首要任务。作为经济管理工作,首要任务就是要为提高医疗收入创造条件,所制订的管理制度,必须围绕提高经济收入这个目标,鼓励科室,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拓展渠道,加大创收,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经济实力。

2.2 控制成本是经济管理的主要职能

控制医疗成本就是所谓的“节流”,这是经济管理的主要职能。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要建立节约型医院,绝不能以加大资源的消耗作为增加医疗收入的代价。从医院的经济运行规律来看,收回来的钱是毛收入,节省的钱却是纯的,如果纯收入是毛收入的1/4,节约1元钱,就等于收了4元钱。因此,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各种规章制度来约束医疗成本的增长,包括对过度医疗、过度使用药品耗材等行为的监督及处罚。

2.3 促进质量是经济管理的重要功能

随着现代社会医疗质量概念的变化,经济管理与医疗质量的关系更加密切。要增加医疗收入就需要提高医疗质量,要减少医疗成本更要靠提高医疗质量。只有医疗质量提高了,收入才会高,成本才会低。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提高医疗质量,这就使得经济管理在对促进医疗质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 物资管理

物资是医院的重要资源,是医院建设必不可少的要素。对物资的管理,是医院管理者一项重要任务。随着国家对医院政策的调整和医院经营模式的变化,对物资的管理更加具有特殊意义。

3.1 物资管理是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

物资是医院的资产,处于管理的需要。医院的外在硬实力,其实就是经济实力和资产实力之和。因此,作为医院管理者,一定要纠正:重财轻物的观念,像财务管理那样来重视物资管理。

3.2 物资与经济是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物资与经济的关系,不难看出二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购买物资需要经费,在资产增加的同时,也是财务支出的过程,“此(物资)长彼(财务)消”。另一方面,物资可以创造价值,在使用(消耗)物资的同时,也是财务增加收入的过程。“此(物资)消彼(财务)长”,医院的效益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此消彼长”来实现的。当然,只有“此(物资)消”的值大于“彼(财务)消”的值时,医院才有利润。

3.3 物资管理的关键是提高物资的利用率

使用物资的过程,就是创造价值的过程,使用率越高,创造的价值就越好。如果有物资不使用,不但不会创造价值,而且还在损耗其价值,这就是极大的浪费。因此,医院管理者对物资的管理,除了执行国家规定“买低”、“卖高”获取利润外,主要任务就是要想尽办法提高物资的利用率,以争取更大的效益。

4 时间管理

所谓时间管理,就是管理者对时间的利用技巧。包含两个意思:一是利用时间的有效性;二是在固定的时间区间做更多的事情。

4.1 要有“瞄准机遇”的观念,抓住工作的时效性

时间有顺序性特征,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发展的机遇往往“稍纵即逝”。在医院建设的项目上,如不抓住工作的时效性,往往就会出现“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了”的失败局面。作为医院的决策者,在关系到医院建设的有些问题上,一定要果断决策,抓住机遇,趁势而上。千万不能患得患失,议而不决,坐失发展良机。

4.2 要有“提高效率”的观念,实现工作的高效率

提高工作效率有两个概念:一是单位时间不变,增加工作件数;二是工作件数不变,缩短单位时间。医院的发展也是如此,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医院的规模等硬件发展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医院管理者应当以缩短住院日、加快周转等方式来提高工作效率,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4.3 要有“借用时间”的观念,利用工作的时间

差借用时间,就是指面对同一时间段的诸多工作,分清轻重缓急,调整投入精力的先后或分量,充分利用工作的时间和空间,以达到时间效率的最大化。“相对论”的产生,使空间概念增加到了广义时间的概念,也使时间的借用成为可能。医院的工作千头万绪,在同一时间、节点上,有许多工作需要处理,如果站在各自的角度,都很重要,但如果站在全局上看,就可以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中,从时间顺序上找出急需要办的(先)、可以缓办的(后),从精力和力量投入上,找出重点投入的(分量大点)、一般投入的(分量小点),此时,如果调整工作时间顺序:急办的借用缓办的时间,或工作投入精力分量:分量重的借用一般的时间,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信息管理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的社会,与物质、能源一样,信息已经被视为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三大资源之一。信息的定义,综合学术界各种说法,可以定义为:是人们通过眼、耳、鼻、舌、身所感受到的客观存在的有形或无形的信号。医院的建设,需要各类信息,对信息的管理,就是指对信息的收集、开发和利用。

5.1 信息的获取和收集

获取和收集信息,是信息管理的第一步。医院信息来源,从产生上有内源性和外源性之分,从渠道上有公开性和内部性之分,从传播上有直接性和间接性之分。面对非常庞杂的信息,获取收集时,必须遵循目标计划性、准确可靠性、合理科学性和时间时效性四个原则。获取和收集信息是一种艺术,其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信息的价值。根据我们的体会,获取收集信息可以采取观察咨询法、回顾检索法,也可以通过相互交流法,有些则必须通过有偿购买法才行。

5.2 信息的加工和存贮

要使获取的信息变为医院建设有参考和指导意义的信息,就必须对获取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并贮存。信息加工,就是对从不同渠道得来的、非常零散的、不系统的、相互孤立的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没有经加工的信息,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一种“资料”。要使获取收集来的“毛坯”信息变为“精品”,需要通过筛选、分类、分析、统计、编写5个步骤。信息的存贮,就是对加工过的“精品”信息,在应用的同时,作为信息资料存贮在某种载体中以备后用。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存贮载体非常多样化、全方位。但无论如何,存贮信息时也要通过登记、分类、编号、审核、归档5个步骤。使存贮的信息内容要有价值、调用非常方便、手段要现代化。

5.3 信息的应用和反馈

信息只有通过应用才能体现出来价值,信息才能发挥效能,才能不断发展,做到资源共享。对信息的应用情况,反映了管理水平。在信息的应用过程中,经过信息反馈,又会产生新的信息,这就形成了一个信息拥有-应用-再拥有-再应用这么一个循环过程,在信息发展与社会发展同步的同时,又发挥信息指导社会发展的作用。

6 专业管理

专业是医院建设的“主业”,关系着医院的品质[5],决定着医院兴衰存亡。专业管理,就是指医院管理者对医院学科专业发展的观念、思想和方法。

6.1 选准重点

专业是专业管理的思想基础学科是医院建设的根本,学科建设搞不好,专业技术就上不去,医院就没前途。但医院的专业面非常广,不同的医院等级、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发展时期专业的发展方向就有不同,各家医院可能都有自己的优势,但并不可能把所有专业全都能发展好。作为医院管理者,在专业发展上一定要选准适合自身发展的优势专业,不能企望所有专业都“齐头并进”发展。在同一区域的医院,最为有效地是应该走“专业差异性发展”的道路,根据自身优势和本区域其他医院的优势,选出一批具有自己特色的优势专业,重点发展,与同行良性竞争。切不可与其他医院一对一的建设,“硬碰硬”的竞争,以免造成“劳民伤财”、“两败俱伤”的结果。

6.2 培育优势

专业是专业管理的主要任务选准医院发展的重点专业后,就必须对其进行全方位培育,包括人、财、物、政策等方面的倾斜,使其尽快形成优势,产生学科专业技术的竞争力。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好钢用在刀刃上”,重点专业一旦确立,就要集中力量,重点投入,管出效果,形成优势,产生效益。如果医院管理者在对专业的培育上,对所有专业都像“撒胡椒面式”的面面俱到,其结果是什么都没得到。

6.3 拓展新型

专业是专业管理的最终目的与其他事物一样,医学专业也是不断发展进步的。现代医学的进步,使宏观上渗透发展,微观上更细更精。医学观念的更新,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新领域、新方法的拓展,工程技术的应用,有力促进了医学诊疗的观念、途径、模式的创新。这就要求医院管理者,要时时处处掌握动态,及时有效地拓展新型专业,创建新型学科,以适应医学专业的发展,使学科优势始终可持续性的发展下去。

7 质量管理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一个永恒的主题。反映医疗质量的内容很多,在管理上,不论是对基础质量的强化,还是对环节质量的监控和对终末质量的评价,都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管理体系和机制,在管理中重点解决规章制度的问题。

7.1 完善制度,解决无章可循的问题

人命关天,从某种意义上讲,医院是规章制度最健全的机构。但随着发展和观念的更新,医疗服务也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这就造成原有的规章制度覆盖面不够,或在规章制度执行过程中又产生了新的矛盾,使工作人员在医疗服务活动中无章可循。这就要求医院管理者,一定要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完善相关规定制度,使大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7.2 严格督导,解决有章不循的问题

有章不循是医院的一大顽症,常常是禁而不止,纠而复生。有些是不知道,有些是知道但不执行。有些是管得紧了执行,管得松了不执行。有的是领导在执行,领导不在不执行。只要分析一下医疗纠纷的原因,都能或多或少地找到规章制度不落实的影子。因此,医院管理者,对于制度的督导一定要严格,要形成一种监督机制,确保规章制度的落实。

7.3 赏罚分明,解决执法不严的问题

深究医院规章制度总是落实不好的问题,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管理不到位,执法不严。要么是管理人员视而不见,要么就是见而不管,甚至是管而不罚,放任自流。执行规章制度是很严肃的事,是医疗质量的保证。对于那些有章不循的要管,医院领导对那些执法不严的管理干部更要管,要出重拳、下猛药,赏罚分明,对那些责任心强,敢于管理的管理人员要表扬奖励,对那些不履行管理职能、执法不严的管理人员要处罚,甚至调整岗位。

8 科研管理

医院是技术密集型单位,科研工作是医院一项不可缺少的任务,科研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科研工作要靠医务人员去做,但科研成果的产生和推广应用却必须靠科研管理。

8.1 科研工作的规划和计划

医院的医学科研管理工作,首先要有科研规划和计划,没有规划和计划的医学科研是盲目的,不可能产生成果。规划和计划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又有着一定的联系。规划是从“战略”目标来体现战略决策,具有全面性、长期性。计划是从“战术”安排来体现行动方案,具有明确的目标手段和较短的时间限制,包括计划目标、实施方案和保证措施。规划决定计划,计划实现规划。制订的规划必须符合国家规划,要求起点要高、重点突出、统筹系统、适用查行。制订的计划必须科研程序齐全、资源配置合理,要求目标正确、任务科学、技术先进、实现可能。

8.2 科研成果的申报评审

对科研成果的申报和评审,是科研管理工作中最为艰巨的任务。科研管理水平的高低,就看对科研项目结题后的申报和评审工作,如果申报评审工作失败,就宣布了科研工作的失败。这就要求科研管理人员,不仅要熟悉申报资料的填写、撰写内容等内在要求,还要重视申报资料的整理、装订等外在质量,也要掌握申报的程序和规矩。否则,还没有进入正式评审,就有可能被淘汰。

8.3 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

对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使科研成果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这是科研工作的最终目的,也是科研管理的宗旨。如果科研工作只获得了成果,没有得到转化,不仅没有意义,甚至还是劳民伤财。然而,目前大多数医院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是成果转化率不高。作为医院管理者,不仅要通过高水平的科研管理水平多出成果,更重要的是要全力以赴地促使成果的转化。没有取得成果是科研工作的失败,获得了成果但没有转化应用,也是科研管理工作的失败。

9 文化管理

医院文化是医院主体和服务客体在医疗实践互动中,塑造出的适合医院发展和医院战略实施的一种资源,是在医疗实践中逐渐培养起来并被广泛认同的观念形态、价值体系和文化形式的总和,也是医院工作人员恪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医院文化建设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是一项永无止境、一直处在建设状态的项目。因此,在医院文化建设上,一定要解放思想,创新观念。

9.1 在内容上,要不断补充完善和创新医院文化内容

医院文化是医院在发展历程中长期沉淀的结果,有一个承前启后的过程。随着医院面临的新情况和存在的新问题,医院文化也要有新的发展。既要对医院的传统文化进行整理提炼,又要根据发展变化补充新的内容,还要对医院文化不断进行创新,力争使医院文化丰富多彩、生机勃勃,既体现出医院文化的多元化,又保持医院文化的独特性。

9.2 在服务上,不断加强责任心教育以提升医院形象

服务质量是医院建设永不放弃的任务,服务态度是服务质量的前提,责任心是服务态度的基础。医院文化就是要通过对服务态度的引导和规范,来展示医院风貌、树立医院形象。既要用正确的文化理念引导服务理念,又要用道德文化规范服务行为,还要用管理文化创立医患互动的文化体系。

9.3 在技术上,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以增加病员的信赖

技术水平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医疗技术好,社会上的群众才会信赖,就有病人资源,也就有利于医院的发展。过硬的医疗技术来源于学习和训练,与医院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先进的医院文化可以促进医疗技术的提高,高超的医疗技术也是对医院文化先进性的体现。医院文化对医疗技术上的促进,主要是营造好“学习进取”、“精益求精”和“创新发展”的医院文化氛围。就是要通过医院文化营造的这些氛围,引导大家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开展新业务、应用新技术,解决新问题。使医疗技术水平在一个良性环境中,持续发展。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QQ|手机版 - 小黑屋 - Archiver - 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2-2015   护理之声(http://www.zghlz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若有转载或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E-mail: zhonggo123@163.com

本网名称及标识均在国家版权商标部门注册,原创图文保护知识产权

举报电话:李老师 15802485829 微信: lizanw20

QQ号客服:63449363 雨蓓老师 370294532 程老师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护理之声   桂ICP备18012132号-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