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群1:85933517护士长 群1:113865183
医护交流群:87220027加微信拉入VIP管理微信群
微信号:ZGHLZS- 01或1557260027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计划单列市、南京市卫生局,本部直属单位: 今年五月召开的全国首届护理工作会议,认真总结了建国以来护理工作的经验教训,重点讨论研究了护理队伍建设,以及在改革中加强护理工作领导,理顺管理体制,震兴护理事业等问题。会议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怀和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胡耀邦、赵紫阳、李先念、陈云、袁真、田纪云同志以及邓颖超、陆定一、康克清同志都为之题词或写了贺信。强调护理事业是崇高的事业,关系到四化建设和人民群众健康,要求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充分认识护理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号召全社会都要重视和支持护理事业。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为振兴护理事业指明了方向。根据中央领导同志指示精神,与会代表对《关于护理队伍建设的五年规划》和《关于加强护理工作领导,理顺管理体制的意见》作了讨论和修改并予通过。现连同顾英奇同志在会上作的题为《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振兴护理事业》的报告发给你们,请参照当地情况贯彻执行。 在执行中有何经验和问题,望函告我部。 附件:1、《关于护理队伍建设的五年规划》 2、《关于加强护理工作领导,理顺管理体制的意见》 3、顾英奇同志关于“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振兴护理事业”的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 卫生部 1986年8月27日 附件一关于护理队伍建设的五年规则 (1986-1990) 一、队伍现状 建国以来,我国护理队伍不断发展、状大,护士人数较解放初期增长近20倍,但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求仍很不适应。主要问题是护士数量严重不足。1985年全国有护士63万多(含护师,下同),病床与护士之比为1:0.28。医院病床与护士平均按1:0.4匡算,缺编约24万;“七五”期间预计发展病床40万张,约需增加护士16万;以百分之三自然减员率预测,1985至1990年间,约减少护士10万,三项合计,共需补充护士50万,才能基本实现上述比例要求。当前,护理队伍存在的另一突出问题,是护士素质差。主要表现在基础和专业训练不足。现有六万多名护师以上人员,据部分省、市县以上医院抽样调查,具备大专学历者不足1%其中一半以上已接近或超过退休年龄,或调离护理岗位。当前在临床第一线直接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训练不足或未经系统训练的占30%左右,县及县以下医院比例更高,有的高达100%;全国现有25万多名护理员,绝大部分都在当护士使用,严重影响了医疗护理质量和护理专业的发展。 二、指导理想 当前护理队伍的主要矛盾是缺乏人才,远远不能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在指导思想上必须明确: (一)本着面向现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和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原则,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采取多种方式发展、提高和稳定护理队伍,改善队伍结构,调整医护比例,保证护士的合理编制,逐步使护理队伍与人口、病床的增长相适应。 (二)从改革护理教育入手,实行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办学。立足于挖掘潜力,扩大招生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 (三)抓住薄弱环节,大力发展在职教育,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结构的护理进修教育体系。开展自学考试,鼓励自学成才。 (四)解决护理人才缺乏的问题,要根据各个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加以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分层次、有步骤地逐步解决。 三、奋斗目标 (一)补充护士30万。扣除自然减员外,至1990年护士总数发展到83万,净增20万。使全国病床与护士比例平均提高到1:0.32。补充的30万名护士中,中等卫生(护士)专业学校,每年招生规模由现在的3万余人扩大到4万余人。“七五”期间争取培养毕业生20万人,其余10万人,主要从现有护理员中培养、选拔。通过职工中专或自学考试等途径取得学历。 (二)争取培养选拔护师3万。其中大学本科和专科毕业生及在校生约1.5万人(包括护理专修科、夜大学在内)。通过自学考试取得大专学历,选拔约1.5万人。 (三)除继续充实、加强设在协和医科大学的全国护理中心外,要积极争取,在其他有条件的省、市设有护理系的医学院校建立护理中心,使之承担培训在职护理教学师资和管理骨干、开展科学研究、护理质量控制和技术指导等任务。条件好的省、省市护理中心,应向边远省、市开放,协助他们培训护理骨干。 (四)争取在全国地、市以上有条件的医院逐步推行责任制护理,以提高护理质量。 四、具体措施、政策 (一)努力提高中等卫生(护士)学校培养能力,扩大招生规模。对现已设有护士专业的439所全日制中等医药学校,要千方百计地改善和充实基本办学条件,特别是教室、实验室和生活用房等,以适应扩大招生的需要,同时,利用学校现有条件,在 完成国家招生计划的前提下,采取委托代培、办自费走读护士中专班和不包分配的职业高中等多种形式办学。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积极稳步发展数量。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要积极创造条件,至少办好一所重点护士学校,扩大招生名额,使之成为本地区的护理教育示范、指导中心。 (二)大力提倡医院办护校、医院联合或医院与卫校联合办护校。医院办护校是行之有效的办学形式,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过去积累了不少经验。有条件的医院,经过批准,都要积极办校。为了使学生能较早、较快地熟悉 本专业,可以试行在教学改革中,增加生产实习时数,使不同学年的学生,不同程度地担负和完成一定范围与层次的护理工作任务,在实践中加强训练,也可以缓解护士数量不足的矛盾。同时,要研究和制订对不同学年的生产实习学生发给不同标准劳务补贴的办法。医院联合办校或医院、卫校联合办校(基础课在卫校上,临床课及实习在医院)都是行之有效,节约人力、物力、 财力,有利于培养人才的好形式。工矿企业医院亦可采取上述方式办学。或委托代培以补充临床护理人员的数量。 (三)积极发展多层次、多渠道、多规格的成人教育,为在职护理人员广开学路。这是培养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多出人才的捷径。也是从我国实际出发,发展护理教育事业的根本出路。在“七五”期间,应争取逐步做到,现有职工医学院、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和卫生职工中专都创造条件开设护理专业。 (四)稳步发展高等护理教育。提倡有条件的医学院校,继续开办护理系。现有北京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 学、协和医科大学、山东医科大学、中山医科大学、北京中医学院、天津医学院、南京医学院等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的招生数量应在原有基础上逐步增加。其余部属医学院校及有条件的省、市医学院校,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开设护理专业,培养大学本科和专科毕业生。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医学院校或职工医学院校,开设护理专业的夜大学、函授大学、电视大学及专业师资进修班,加速培养高级护理人才和师资队伍建设。 (五)鼓励自学成才。要在制定护理专业高、中两层次自学考试方案和实施办法的基础上,经全国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或省、市自学考试部门核准后,对现职的护理人员开展护师、护士的自学考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卫生厅(局),都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争取省、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尽快开考。各地可积极组织面授、函授、刊授、电视教育等多种形式的辅导网,按统一的教材及大纲进行辅导。 (六)为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组织力量,开展护理学教育制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究,提出改革方案。 (七)争取增加护理教育经费。 建议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把增加护理教育经费和投资纳入计划,使之逐年有所增加。并可采取多方集资的办法发展护理教育事业,改善办学条件。 (八)为鼓励学生报考护理专业,巩固护士专业思想,要加强对护理专业科学性和重要性的宣传教育,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逐步改善护理人员工作、学习、生活条件,进一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九)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重点支持各级护理人员的在职培训,保证一定的培训经费。举办各类培训班时,适当降低收费标准,以鼓励、支持护理人员的学习提高。 (十)加强立法工作,从法律上明确护士的地位、作用、以及从事护理工作应具备的资格和应尽的义务等。 附件二关于加强护理工作领导理顺管理体制的意见 切实加强护理工作的领导,理顺管理体制,是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提高护理质量和发展护理学科的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卫生部在总结建国后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当前实际情况出发,于1979年先后发布《关于加强护理工作的意见》、《全国医院工作条例》等有关文件,对护理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通过各级卫生部门和医院的贯彻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目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均有一名厅(局)长分管医疗和护理工作。除个别省、自治区外,普遍在医政处有专人负责护理管理。有的地(市)卫生局和县卫生局也配备了专职人员。绝大多数县和县以上医院指定了分管护理工作的副院长,少数医院还配备了专职的护理副院长。300张床以上的医院普遍建立了护理部;300张床以下的医院配备了总护士长。一个由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负责,或总护士长、护士长两级负责的护理指挥系统已初步形成,为进一步加强护理工作领导,理顺管理体制奠定了基础。由于长期以来实行科主任负责制,把护理工作置于从属的地位,对护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必须保证其独立的管理体制这一点,还没有普遍被接受,护理部有职无权的情况还较为普遍。许多医院至今仍强调护士长由科主任领导和管理。有的医院甚至取消护理部,削弱对护理工作的领导。为了进一步加强护理工作领导,理顺管理体制,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护理工作的领导,关心、重视护理工作的发展和规划,定期听取护理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地(市)以上卫生厅、局医政处、科,都要配备一名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临床护理经验和组织管理能力的主管护师(或主管护师以上技术职务),全面负责本地区的护理管理。建议按处、科级干部待遇。 二、为研究、制定护理专业的政策、法规、质量标准,加强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要重视和加强各级护理学会的工作,支持他们积极开展学术活动。还可在卫生厅(局)领导下,组织有关专家成立“护理专业技术管理委员会”,人员可兼职,协助卫生行政部门搞好护理管理。 三、县和县以上医院都要设护理部,实行院长领导下的护理部主任负责制。300张床以上的医院要逐步创造条件设专职的护理副院长,并兼任护理部主任,另设护理部副主任2—3名;病床不足300张,但医、教、研任务繁重的专科医院,设护理部主任1名,副主任1—2名;其他300张床以下的县和县以上医院,设总护士长1名。护理部主任或总护士长由院长聘任,副主任由主任提名,院长聘任。护理部正、副主任应选拔精通护理专业技术、管理经验丰富、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科护士长或护士长担任。护理部的职权范围是,负责全院护理人员的培训、院内调配、考核、奖惩等。护士的调出、调入、晋升、提级、任免及护校毕业生的院内分配,均由护理部提出意见,会同人事部门决定。 四、100张床以上或3个护理单元以上的大科,以及任务繁重的手术室、急诊科、门诊部,设科护士长一名,由护理部主任聘任,在护理部主任领导和科主任业务指导与配合下全面负责本科的护理管理,有权在本科范围内调配护理人员。科护士长应选拔具有相应的专科护理及业务知识、护理技能,有一定的教学和组织管理能力的护士长担任。 五、病房护理管理实行护士长负责制。病房护士长由护理部主任聘任,在科护士长领导下,和病房主任医师共同配合做好病房管理工作。病房护士长应选拔具备专科业务知识,熟悉护理技术,有一定教学、管理能力,有临床护理经验的护师或护士担任。 护理员由护士长领导。配膳员、卫生员分别由营养部和后勤部门领导,其在病房的业务工作,接受护士长的管理和指导。 六、为加强护理技术管理和护理科研工作,护理部主任参加医院学术委员会,下设护理学术组,为护理业务技术提供咨询,并对护理科研成果及护理人员的晋升晋级进行评议。 七、为保持护理队伍稳定,防止技术骨干流失,必须严格控制中、青年护士改行。已经改行的中、青年护士,能归队的要尽量动员归队。 八、医疗和护理工作,是医院完成医、教、研任务不可分割的两个主要部分。医护人员既要明确分工,又要密切合作。在加强护理工作领导,理顺管理体制的同时,应当进一步加强医护配合,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附件三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振兴护理事业 ——卫生部副部长顾英奇在全国首届护理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同志们: 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今天开幕了!召开这样的会议建国以来还是第一次。这次会议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亲自为大会题词和写来贺信,这不仅使会议增添了光彩,而且也给我们以巨大的支持、鼓舞和鞭策,令我们十分振奋,非常激动,使我们更加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也使我们感到重任在肩!我们一定要开好这个会。会议以后,要以百倍的努力去工作,才不辜负中央领导同志对我们的殷切期望。 这次会议得到了江苏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在各方面给予方便。今在,省委副书记、副省长陈焕友同志亲临会议,使我们深为感动。江苏省卫生厅为会议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借此机会,我代表卫部向江苏省委、省政府、省卫生厅,以及参加大会准备工作的全体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次会议的目的,是要认真总结建国以来护理工作方面的经验教训,以改革的精神讨论研究《关于加强护理队伍的五年规划》,以及如何在改革中加强护理工作的领导,理顺管理体制,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服务态度等问题。力求更有效地调动各有关方面的积极因素,逐步解决护士数量严重不足、素质不高的问题,努力振兴护理事业,以适应“四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现在,我代表卫生部,讲几点意见。 一、建国以来护理工作回顾 我国护理工作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早在40多年前,毛主席就写下了“尊重护士,爱护护士”、“护士工作有很大的政治重要性”的题词;周恩来总理曾多次亲切接见护士代表;邓颖超同志历任中华护理学会名誉理事长,经常关心、过问护士的工作、学习、生活,使广大护士深受教育和鼓舞。建国30多年来,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建设和医疗事业的发展,护理事业也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是: (一)护理队伍不断壮大。解放初期全国仅有护士3万余人,现已发现到63万余人,增长20倍。现在城乡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护理骨干力量,绝大多数是建国后培养出来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补充进护理队伍的中专毕业生大约有18万人,这批年轻的护士正在茁壮成长,有的已成为临床护理技术骨干。广大护理工作者承担着全国近6万所医院、卫生院220多万张病床的临床护理任务,还要承担大量的防病保健工作,有力地配合了医疗、预防、康复、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对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随着临床医学的迅速发展,护理专业水平相应提高,护理技术范围也有所扩大。如大面积烧伤、器官移植、断肢再植、重症监护等专科护理,中西医结合护理以及家庭护理等方面进展都很快,有的还具有民族的特色,为我国护理学科增添了新的经验。 (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护理工作得到加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通过贯彻卫生部发布的《关于加强护理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有关文件,加强了护理工作的领导,认真进行整顿恢复,建立健全护理指挥系统和各种护理制度、质量标准、操作规范等,培训护理人员,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改革中许多医院落实了技术责任制,实行了责任制护理, 提高了护理质量,护理工作的管理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 (四)通过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和创建文明医院活动,进行思想、道德、纪律教育,护理队伍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全国有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评选优秀护士活动,涌现了一大批医德高尚、技术精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代表,受到了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表彰。 (五)停办多年的高等护理教育已经得到恢复。1984年教育、卫生两部在天津召开护理学专业教育座谈会,决定恢复高等护理教育后,已有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山东医科大学、中山医科大学、北京中医学院、天津中医学院和南京医学院等高等医学院校开设护理专业并正式招生。一些省市和单位还举办了大专水平的进修教育或夜大学,有 计划地培养青年护理人才和教学师资,使护理学的教育体系日趋完善。与此相适应的高级护理科技人员的技术职务序列也已确立,从而拨正了护理专业的发展方向。这些措施必将对护理学科的发展与提高产生深远的影响。 (六)积极开展学术活动,出版学术刊物。中华护理学会以及各地分会、在各级科协和卫生部门的领导与支持下,1977年以来召开全国性护理学会议16次。护理杂志已由过去的一种发展到5种。这对于交流学术经验,开展学术争鸣,促进护理技术的发展与提高,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七)对外交往正在不断扩大。为加强国际学术交流,由卫生部和中华护理学会先后7次组派护士代表团、组,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菲律宾等国家和香港考察访问;邀请国外护理专家来华办班或讲学10期;选派护士出国进修和出席国际性会议30余人。1986年3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中美护理学术会议,美国护理界出席90多人,我国有100多人出席,盛况空前,效果很好。初步开僻了一些国际交流渠道,有利于了解国际护理水平和吸收先进经验。 (八)在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和改善护士的生活待遇方面各地也作了许多努力,特别是1985的工资、改革,国家对护士的工资待遇作了一定改善,并确定护士同中、小学教师一样,实行特殊职业津贴。卫生部还决定,1986年“5.12”国际护士节向长期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颁发“荣誉证书”和“证章”。这对于稳定护理队伍,鼓励护士热爱本职工作,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三十多年来我国护理工作的进展很大,成绩显著。但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护理事业发展也几经曲折,甚至受到过严重挫折。十年内乱的破坏,使护理教育停顿,骨干改行,造成护士数量严重不足、水平不高、青黄不接等情况,至今仍十分突出。护理工作与“四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很不适应,跟国际现代护理学水平相比差距更大。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护士数量严重不足,比例失调。据1984年15省市41,328所不同类型医院调查,病床与护士平均为1:0.29,医生与护士平均为1:0.42,较《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所规定的比例(病床与护士平均为1:0.4,医生与护士平均为1:1.5)相差极为悬殊。按《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所定比例测算,加上当年自然减员应补充的人数,缺额195729人。而该15省市全年全部护士(卫生)学校毕业生只有14016,扣除减员人数后仅剩4112人,平均每10所医院才能分配到1名护士。应当指出,我国所定的护理人员编制在国际上来讲是低标准的,发达国家的标准比我们要高得多。据美国、日本、西德部分医院资料,病床与护士一般在1:0.53-1:1.2之间,医生与护士一般在1:5.6-1:8.4之间。护士与人口的比例较发达国家距离更大。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年报,美国1976年每万人口有护士67.4人;西德37.1人;日本34.8人。我国1985年每万人口才有6.3名护士。在护士严重缺乏的情况下,还有不少人在编不在岗。据15省市151所医院资料,这种情况约占23%,其中有1/3被抽调改做党、政、工、团等工作或实验室技术员,更加剧了护士紧缺的矛盾。 (二)护士素质较差,护理质量不高。据北京、四川、安徽、山西4省市24所医院实地调查,护士基本了解病人情况,认真执行三级护理者仅占23%;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者仅占18%;其中23所医院的静脉输液头皮针、管仍用酒清浸泡,且不计时间,也不测浓度。肌肉注射没有严格做到一人一药一管,差错事故屡有发生,仅就11省市91所医院不完全统计,1980-1984年因护理不当,发生事故72起,死亡19人,占事故的26.3%。护理质量低,必然导致医院陪护人员多。据部分地区调查,一般省级医院陪护率高于15%,地、市级医院高于30%,县医院高于50%,有的竟高100%,严重影响了医院秩序和社会劳动生产力,群众意见很大。护理质量上不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护士素质较差。当前在临床第一线直接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训练不足或未经系统专业训练的约占30%,县及县以下医院更高。全国现有25万多名护理员,多数都在当护士用。由于缺乏严格系统的专业训练和医德教育,加之社会上轻视护士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以致有些人不热爱护理专业,工作不安心,服务态度不够好,直接影响了护理质量。 (三)护理教育跟不上,严重落后于实际需要。人才需求与质量提高都与教育密切相关,任何一门学科,只有进行积极的智力投资,才能保质保量地不断地不断开发和补充人力资源。而护理学由于多年不被重视,对护理教育造成了不良影响。在我国,培养中等水平的护士,是补充护理人才的主要来源,而现有护士(卫生)学校数量既少,条件也较差,普遍存在经费不足,校舍、教学设备缺乏而陈旧,师资数量少,水平低,教学质量不高以及实习基地不能满足要求等实际问题。加之办学办法多变,护校时办时停,招生不恒定,时有时无,学制一时2年,一时3年或4年;入学程度时而高中毕业,时而初中毕业,给教学工作增添了不少困难。当前各地普遍反映,护理专业招生志愿报名者甚少,为完成招生计划,往往采取降低入学标准的办法,这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四川中医学护校1984年招生,城市无一人报名。江西10所卫校护理专业招生1424名,有63.4%系降分录取。这对提高护士素质和护理质量十分不利。 二、主要经验教训回顾过去30多年来的护理工作,有很多经验教训需要认真加以总结。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是为了统一思想,分清是非,避免重犯过去的错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我国护理工作引向健康发展的轨道。我们的主要经验教训是: 首先,必须明确认识护理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在整个生命科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在国外早已被确认,而我国长期以来则未能在认识上很好解决。任何一门学科是不是被承认,能否受到尊重和扶植,对这门学科的发展会有很大影响。 护理学是人类在与大自然和疾病斗争的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学科,与医疗有着密切的关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国历来就有“三分治七分养”之说,所谓“养”,主要内容是护理。人们患病后,不仅需要正确的诊断和良好的医药,还需要合适的休养条件。病后体内一些脏器或肢体功能发生变化,肉体痛苦,精神紧张,思想抑郁,都需要妥善的照料和安慰,恢复受损的功能,战胜疾病。换言之,护理工作除配合医疗执行医嘱外,更多、更主要的是对病人的全面照顾,促进其身心恢复健康。祖国医学十分重视环境、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将病因分为“六淫”和“七情”,实际是指体外环境和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关系。这正是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护理学就是要研究社会条件、环境变化、情绪影响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对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寻求正确的护理方式,消除各种不利的社会、家庭、环境、心理等因素,以促进病人康复。由于护理的对象是病人,还需要掌握相当的医学知识,了解病理生理变化、药物作用等。实际上,人类从胚胎时开始到生、老、病、死全过程都需要护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护士将逐步由医院走向社会,更多地参与防病保健。因此护理学有其明确的研究目标和领域,在卫生保健事业中与医疗有着同等重要的位。 必须指出,长期以来,由于对护理学科的科学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不但妨碍了护理学科的发展,也给整个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与提高带来了严重影响。我们过去办了不少蠢事,例如取消高等护理教育;停止医院办护校;提倡“护改医”、“护学医”;推行“医护一条龙”等,都是因为对护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缺乏认识造成的。直到现在,仍有不少人轻视护理工作,把护理看成是简单的技能和辅助性劳动,形成了一种传统偏见。这种偏见,不仅在社会上比较普遍存在,以致护校招生相当困难,也反映在卫生部门和医务人员之中。有的医院院长都不重视护理工作,甚至护士本身也有不少人轻视护理,不安心本职工作。应当看到,这是当前护理队伍不稳定,护理质量上不去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是一条极为重要的教训,我们应当牢牢记取,并要向社会大声疾呼,大力纠正轻视护理学科的世俗偏见和错误认识。 其次,一定要有计划按比例地培养护理人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有计划按比例地协调发展,这是一条重要规律。历史的经验证明,违背了这条规律,社会主义事业就要受到损失。卫生战线各类卫生技术人员的培养,也必须遵循这条规律,使医疗、护理、药剂、检验及其他各类人员保持合理的比例,协调发展。医护比例、医务人员与病床的比例不是空想出来的,而是经过大量实践得出的结果。只有保持各类人员的合理比例,才能协调发展,否则,工作就要受影响。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这一点,对人才需求缺乏预测和合理安排,以致造成医护比例严重失调和倒置。由于护士不够,一些新建、扩建医院床位不能全开,护士工作日益简化,忙于应付打针、给药,大量临床护理依靠陪护人员去做,不少医院为应急需连续招收护理员,缺乏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使护理质量无法保证。另一方面,有些医院因医生超编或招工过多,挤占了护士名额,尽管急需补充护士,有了毕业生也进不去。如有一个省1982年护校毕业生约1000人,由于医院人数超编,有500人分配不出去,只好放到农村基层,但那里又养不起,很多人改了行,学非所用;有的甚至弃护从商当了营业员。由此可见计划比例失调带来的后果。 第三,培养护士要处理好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关系。我国解放前和建国初期,培养护士主要采取医院办护校的办法,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学方式,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当时,医院正式编制的护士并不很多,由于各年级学生都要进入临床,不同程度地担负一定范围和层次的护理工作,接触病人多,实践机会多,操作能力强,掌握知识较牢固,毕灶时已具备独立工作能力。据了解,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香港,至今仍沿用这种培训方法。为适应医院工作需要,英国每年招生6次,香港3次,每次人数不多,入学后即列入护士编制,不同年级分别承担规定的护理工作,给予不同工资待遇。各阶段课程密切联系实际,都有教师带教和辅导,护理质量和教学质量都较高。我国自50年代后期取消医院办护校,改为卫校办护理专业,将理论课集中前两年在学校上,最后才进入临床实习,理论与实际脱节,且因实践机会有限,技术不熟练,毕业后不能很快独立工作。目前,虽然有些医院恢复了护校,但招生常不固定,往往是需要人时开班或多招,不要人时不招或少招,造成护理队伍年龄、知识结构不合理,不能形成正常梯队,使工作、学习、生活安排都有困难。护理教育已经到了非改革不行的时候了。 第四,护理管理体制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护理工作有其专业特点和需要,要求有健全的管理体系,这在国内外都已充分证明。在我国,这方面同样走过弯路。长期以来,护理工作领导不力,管理体制不健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没有设立专业机构和专人负责护理工作,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有所改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关于医院的护理管理体制,也有过多次反复。护理部曾几起几落,对护理质量造成了不良影响。五十年代初期学习苏联,医院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取消护理部,把护理工作置于从属的地位,削弱了护理工作的领导。60年代初期总结了经验教训,恢复了护理部,加强了领导和管理。护理工作刚刚开始走上正轨,“文革”期间又彻底取消了护理部,护士长一律都“靠边站”,护理工作几乎无人过问,使病人遭受了不应有的痛苦和损失。直到1978年重新恢复护理部,狠抓了护理工作的整顿,情况才有了好转。总之由于护理部几经起落,使我们吃过不少苦头。历史的经验证明,护理作为一门专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护理管理体制是否健全,对护理工作的好坏、质量的高低关系极大。当前在医院改革中,一些试点单位的经验证明,凡是领导思想明确,确实加强了护理管理,确保护理部有职有权发挥其职能的医院,护理工作就有条不紊,质量就有提高,否则护理工作就要受到影响。这次,我们请了协和医等单位介绍他们在改革中加强领导,理顺管理体制的经验和成效,也是想统一一下这方面的认识,切实把护理管理体制健全起来。 三、关于今后工作的几点意见 从1986年开始,我国已进入了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1985年党的全国代表会议通过的关于“七五”计划的建议,特别强调了经济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协调进行,物质文明建设必须与精神文明建设同时进行。适应全面改革的新形势和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阶段的新的需求,积极发展护理事业,既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发展护理事业,当前有许多事情要做,其中极关紧要的问题是必须抓好两件事:一是要大力加强护理队伍的建设,逐步解决人才缺乏的问题;二是要推进改革,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护理质量。为此我们初步起草了两个文件,一个是《关于护理队伍建设的五年规划》,另一个是《关于加强护理工作领导,理顺管理体制的意见》,请大家讨论修改。下面我想就今后的工作讲几点意见: 第一,要制订规划,积极培养护理人才。上面已谈到,当前护理工作的主要矛盾是缺乏人才。据初步匡算,要解决护士严重缺编和“七五”期间病床发展的需要。去掉自然减员的因素,大约需增加50万名护士才能基本满足需要。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按目前的实际情况,要想在五年内培养出50万护士是不可能的。在这个问题上,既不可操之过急,又必须采取积极的态度。从实际需要和可能出发,我们提出一个争取补充30万名护士的五年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如能实现,扣除自然减员的人数,到1990年护士总数可达83万人,比1985年净增20万人。预计可使病床与护士比例由现在的1:0.26提高到1:0.3,人口与护士的比例由现在的0.63‰提高到0.8‰。可以看出,即使实现了这个目标,病床与护士、人口与护士的比例并没有多大变化,只是略有改善。我们希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要参照这个主要奋斗目标,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搞好护理人员的供需调查和预测,制订各自的发展规划,并且把它纳入当地的“七五”规划之中,努力促其实现。 第二,要抓紧改革护理教育。解决护士数量、质量问题,关键在于教育。搞好护理教育则要立足于改革,实行多规格、多层次、多种形式办学。继续办好现有的护士学校和卫校的护理专业,是改革和发展护理教育事业的重点。要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充分挖掘潜力,尽可能扩大招生。在完成国家招生计划的前提下,允许学校利用现有的条件招收代培生和自费走读生,也可以采取各种联合办学的形式,培养中级护理人才。 医院办护校是行之有效的办学形式,有利于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应当大力提倡。各地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医院的具体条件有计划地发展。有条件的医院经过批准可以单独办护校,也可以医院联合或医院与卫校联合办护校。医院办护校招生应纳入中专招生计划。招生的办法、教学和实习的安排以及学生的生活补贴办法,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革。各地可选择一、二所医院先行试点,进行一些改革的探索和尝试,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广。 在职护理人员的进修教育仍是一个极为薄弱的环节,必须予以重视和加强。要积极发展多渠道、多层次、多规格的成人教育,通过职工医学院校、夜大、函授、刊授、电视大学等多种形式,为在职护理人员广开学路。由于高等护理教育停办30多年,现有为数甚少的大专水平的高级护理人员多已年逾花甲,发展高等护理教育,培养新的高级护理人才乃当务之急。这项工作关系到护理学科的发展和护理事业的长远建设,必须积极给予扶植。已经开办护理系的几所医学院校,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建设,编好教材,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尚未开办护理系的几所部属医学院校及有条件的地方医学院校,都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尽快开办护理专业。 第三,要尽快开展护理专业的自学考试,鼓励自学成才。关于高等护理专业的自学考试。拟在有条件的省、市先搞大专水平的自学考试试点,以便摸索经验,逐步推广。中等护理专业的自学考试,黑龙江等少数省、市已经开始,希望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做好准备,争取尽快开展起来。 通过自学考试,可为一大批训练不足的护理人员开辟一条自学成才的途径,办法得当,势在必行。希望各地要多做工作,特别要主动争取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和自学考试部门的领导与支持,努力把这件事情办好。 第四,要改革、健全护理管理体制,加强对护理队伍和护理工作的科学管理。护理工作的改革,要有利于加强管理,调动积极性,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更好地为病人服务。为了使护理工作更有成效地进行,医院的护理指挥系统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培养一批符合“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要求的护理部主任、总护士长和护士长,造就一批既有现代化科学技术知识,又有管理才能的中青年护理管理干部。 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执行责、权、利相结合的岗位责任制。在有条件的医院,应逐步推行责任护理,以提高护理质量。同时要尽可能地不断学习,采用新的技术,开展技术革新和科学研究,推动护理技术的进步。 第五、坚持用革命理想、道德、纪律武装护理队伍,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护理事业是崇高的事业。护理工作十分艰苦,又十分高尚。护理工作者担负着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的特殊重大的责任,她们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病人生命的安危和千家万户的幸福或悲痛。人们常把护士誉为“白衣天使”、“生命的守护神”,称赞她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些美好的赞誉,既反映了护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又反映了人们对护理工作者的崇敬、尊重和期望。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首要的问题就是要有一种崇高的理想,以高尚的道德风貌,无私的“奉献”精神和精湛的护理技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在我国60多万护理大军中,绝大多数同志是好的和比较好的,她们常年战斗在防病治病的第一线,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保障四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也确有少数同志表现不大好,她们鄙薄自己,自以为“低人一等”,工作涣散,纪律松弛,不求上进。个别人甚至玩忽职守,严重不负责任,以致发生差错事故,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我们应当帮助这些同志尽快摆脱世俗偏见的束缚,努力端正思想,振奋精神,自尊、自重、自爱、自强,以高度的自觉性和搞好本职工作的实际行动做一名真正合格的护士。应当看到,自从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方针以来,广大护理工作者纷纷响应中央的号召,广泛开展了建设精神文明的群众性活动,使理想、道德、纪律教育在护理队伍中日益普及和深入,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形势确实很好。我们必须因势利导,通过一切可能的途径,采取一切有效的方法,用革命的思想和革命的精神振奋起广大护理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巨大热情。 第六,关于加强领导。小平同志说过,领导就是服务。我们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的领导,都要重视并切实做好为60多万护理大军服务的工作,以保证她们在防病治病第一线坚持战斗,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要做到这一点,有许多事情要做,当前特别要抓好以下三点:一是要把护理工作列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领导的议事日程,经常关心、过问,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配备和充实护理管理干部,地市以上卫生行政部门都要有专人负责护理业务的管理,各级医院也都要健全护理管理体制;二是要在护理人员中进一步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关心护理人员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要注意倾听护士的呼声,关心她们的进步,帮助她们解决实际生活上的困难,解除她们的后顾之忧;三是要加强规章制度建设。除了要继续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外,要抓紧研究起草护士法,使各项工作都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我国已进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最近召开的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了“七五”计划,提出了深入进行改革和建设的新的战斗任务。我们伟大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灿烂前景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在“七五”期间,经济要振兴,教育科学要振兴,我们的医疗和护理事业也必然要振兴。让我们团结起来,发奋图强,以改革和开拓前进的精神,为振兴护理事业,开创护理工作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
2022年卫生技术人员职称改革护理专业能力及成果代表作范围与要求… [阅读全文]
Copyright © 2012-2015 护理之声(http://www.zghlz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若有转载或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E-mail: zhonggo123@163.com
本网名称及标识均在国家版权商标部门注册,原创图文保护知识产权
举报电话:李老师 15802485829 微信: lizanw20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护理之声 桂ICP备1801213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