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正在提升老年人的养老质量。如果一位老人独自在家,做完饭忘记关煤气,传感器就会发出警报并自动切断开关;智能卫浴能够自动检测老人尿液、测量血压血糖,并把检测数据直接传送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医院……利用物联网实现老人智能养老的场景很快就将在国内一些城市推广,信息技术在养老护理方面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
医生和护士可以通过RP-7远程诊断机器人进行会诊,该机器人装配有照相机和屏幕,可使远程医生观看患者的病情状况,机器人还能连接听诊器、耳镜和超声波扫描器。
居家养老很便捷
信息化技术手段作用于居家养老的成果在发达国家已经频繁显现。
从2011年开始,美国洛杉矶的许多老人已经在享受数字化远程医疗监护保健带来的好处。每天上午10点整,87岁的朱厄妮塔·伍德通过敲击手机上的一个键,启动一套会自动测量她血压的装置,并能将信息发送到她就医的诊所。上午10点半,她的丈夫、91岁的阿瑟会启动放在身边的装置,这台机器在计算了他的血糖、血压和体重后,也会将信息发送出去。如果检测的数据有问题,社区保健医生会及时上门采取措施。在美国弗吉尼亚州,有4.9万家门诊都安装了“远程医疗”网络用于改善服务,其中75%的服务对象是老年人。根据政府机构的统计,弗吉尼亚州家庭慢性病患者的监护费用每年为1900美元,而家庭护理费用则高达77000美元。远程医疗既为这些患者节约了护理费用,又提供了生命安全保障。 英国从2012年起,在社区医院和家庭普及使用机器人护士。这种机器人与网络连接,其头部安装有多台激光和热成像摄像机,在声音识别技术的辅助下,能够完成日常护理的功能。它的腹部安装有一个红外线感应器,可以随时监测病人的体温,所有的监测结果会传送到负责该老人健康的社区医生手机上。机器人还能接受医生的指令,与老人互动式交流,向老人提供保健咨询、建议,并将老人的要求转告给社区医生。
移动通信和远程医疗监护保健设备,不仅可减轻老人的病痛,而且节省了大笔医疗费用。由于这种设备24小时与网络连接,家属可以随时掌握老人的健康状况。
老有机器人作陪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许多老年人在晚年都没有人陪伴。如今,孤独的老年人可以拥有一个忠实的伙伴——机器人,它不仅能与人交谈、报告新闻、讲故事、唱歌、回答保健咨询、在紧急情况下自动报警,还能帮老人做一些日常事务。对日本65—80岁老年人的调查显示,75.5%的老人宁愿有一个机器人来帮他们洗澡,而不是依靠另外一个人。
在许多国家,触感柔和的人性化机器人已被列入下一代机器人的研发课题。日本富士通公司正在研制能够帮助老人连接互联网和实现同外界聊天的机器人。这种机器人会说多国语言,会下载电影、音乐和各种信息,还可以根据老人的口述,形成自己的回忆录或写成稿件通过电子邮件寄给报刊编辑部。
由日本筑波大学研制的专为肌肉萎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设计的“机器外套”已成功在日本推广,使老年人的行动和护理人员的工作变得更加简单。它可以绑在人的胳膊上、腿上和后背上,由电脑、动力装置和可以识别电子信号的传感器组成,将人想要运动的大脑信号转换成电子信号,由传感器接受,然后电脑开始工作,启动动力装置帮助使用者完成动作。
现代信息技术变革传统医疗护理模式是大势所趋。美国加州大学教授、现代传播学专家弗雷·费罗曼博士在其专著《变革中的医院》中指出,当现代信息技术最大限度用于传统医院时,一门新的学科——信息医学必将十分普及,人们将真正体会到新技术对保证健康是多么重要。
我国养老的必然途径
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仅需要护理的老人就达千万以上,养老服务市场的需求在4万亿元人民币左右,但目前的服务能力只能满足1万亿的市场需求,可见市场潜力巨大。国家民政部宣称将投入数千亿元来支持养老服务市场,且将养老服务信息化作为养老业四项重点工作之一,显示出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视。国家卫生部决定,将加强物联网技术在医疗保健、公共卫生、药品、血液等方面的应用。同时,构建“电子医疗”体系,实现远程医疗和自助医疗,还可以对血液进行自动识别和跟踪治理,对医疗废物进行电子监管,对问题药品实现快速跟踪和定位等。总之,信息化是有效解决我国养老护理矛盾的必然途径。
物联网用于养老护理在我国已开始普及。江苏省通过服务热线、紧急救援系统、数字信息管理系统等形式,建立和完善机构养老管理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无锡市人民医院计划建立医疗废弃物物联网系统,对“医疗垃圾”实施全程严密监控,今后,物联网技术将扩大到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乃至全院。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医生在巡床时,只要利用轻便小巧的移动数据终端扫描病人的腕带,便可获知该病人入院后的所有给药、治疗、医嘱、病情等实时信息,再扫描输液的药品,即可获取病人用药的准确时间,既保证了病人的安全,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借助物联网,信息化医疗系统可以通过使用简单的家用医疗传感设备,对行动不便的老人的生理指标进行监测,以便对病患中的老人进行及时救助,并能实时更新电子健康档案。对于一般的病症,医生可通过远程操作智能机器进行干预,省去了患者往返于医疗机构的麻烦。对于危重的病症,患者在家或者在赶往医疗机构的路上,就已经得到了相应的服务,同时,根据实时获得的患者体征数据做好接收患者的准备,患者到达时可直接进入诊治阶段,为生命救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居民就诊就医模式,既有效减轻了大医院的压力,也方便了社区居民。人类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理应让老年人充分享受这个时代的信息化成果和乐趣,信息技术将让老年人生活得更美好。
日本研发出一种护理机器人,它可以协助病人起身并对周围情况作出反应,并能识别特定声音和面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