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之声管理咨询学院

讲课录音分享视频分享区

【李冰】如何成为受尊重的管理者

护理资源下载

PPT课件资源

优质护理职业提升临床护理

管理群1:85933517护士长 群1:113865183

医护交流群:87220027加微信拉入VIP管理微信群

微信号:ZGHLZS- 01或15572600275

搜索
查看: 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I 技术支持下老人个性化照护服务的实现路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5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AI 技术支持下老人个性化照护服务的实现路径
      护理之声    老年护理专家组

一、第一步:多维度数据采集 —— 构建老人 专属数字画像(个性化基础)
通过 AI 感知设备与智能系统,全面采集老人 健康状态、生活习惯、照护偏好、环境适应力四类核心数据,确保画像精准度,为后续个性化方案提供依据:
[size=11.0000pt]数据类别
[size=11.0000pt]采集维度与技术手段
[size=11.0000pt]核心采集内容(示例)
1. 健康状态数据(核心)
[size=11.0000pt]- 生理体征:AI 可穿戴设备(腕式血压计、胸贴心率仪)、毫米波雷达(非接触监测呼吸 / 体温);- 疾病与用药:对接电子健康档案(EHR)、AI 用药管理系统;- 功能能力:AI 动作捕捉(评估步态稳定性、肢体活动度)、压疮风险传感器;
[size=11.0000pt]- 体征:高血压老人每日晨起收缩压 150-160mmHg,餐后 2 小时血糖 8-9mmol/L- 疾病:失智老人(中度认知障碍,近期记忆衰退明显)、失能老人(二级,需协助翻身 / 进食);- 用药:每日 7:00 服用降压药(硝苯地平),需 100ml 水送服;- 功能:步态缓慢(步速 0.8m/s),左侧肢体活动度低于右侧(抬臂高度差 15cm)。
2. 生活习惯数据(关键)
[size=11.0000pt]- 作息规律:AI 智能床垫(监测入睡 / 起床时间、睡眠深度)、光照传感器(判断活动时段);- 饮食偏好:AI 智能餐盘(记录进食种类 / 量)、语音交互(喜欢吃软烂的面条,不喜欢芹菜);- 活动偏好:AI 手环(统计步行 / 康复训练时长)、摄像头行为识别(每天 10 点喜欢在花园晒太阳);
[size=11.0000pt]- 作息:固定 21:00 入睡、6:30 起床,夜间易醒 1-2 次(多因夜尿);- 饮食:早餐偏爱粥 + 水煮蛋,晚餐需少盐(味觉减退),拒绝生冷食物(肠胃敏感);- 活动:每日愿进行 20 分钟康复训练(如握力器锻炼),但抗拒高强度肢体拉伸。
3. 照护偏好数据(人文适配)
[size=11.0000pt]- 交互偏好:语音助手记录(喜欢护士小王协助洗澡,沟通时语速慢一点);- 环境偏好:AI 环境传感器(房间温度 24℃最舒适,光线需柔和(避免直射));- 隐私需求:问卷反馈 + 行为识别(洗澡时需拉严隔帘,不希望外人在场);
[size=11.0000pt]- 交互:照护操作前需 提前告知(如 “5 分钟后帮您翻身),不喜欢突然触碰;- 环境:睡前需关闭房间大灯,保留床头小夜灯(亮度 15lux),喜欢听舒缓戏曲入睡;- 隐私:协助排泄时需遮挡,记录数据时不希望被旁人看到。
4. 环境适应数据(补充)
[size=11.0000pt]- 空间适应:AI 定位手环(记录 常活动区域为房间、一楼花园,极少去二楼公共区);- 应急反应:模拟场景测试(突发警报时会紧张,需护士安抚后才能冷静);
[size=11.0000pt]- 空间:因楼层高差(无电梯),仅在一楼活动,需将康复训练安排在一楼场地;- 应急:对声光刺激敏感,火灾演练时需专人陪同,避免拥挤。
二、第二步:AI 智能分析建模 —— 定制 一人一策照护方案
基于老人数字画像,通过 AI 算法(如决策树、LSTM、协同过滤)分析需求优先级,生成涵盖 日常护理、康复训练、饮食营养、心理关怀的个性化照护计划,并标注核心适配点:
1. 核心算法与建模逻辑
健康需求优先建模:采用 风险 - 收益决策树,优先解决高风险问题(如压疮、跌倒、血糖波动),示例:  对 失能二级 + 压疮高危老人,AI 分析 2 小时翻身可降低 80% 压疮风险,将 定时翻身设为一级照护项,同步结合 老人左侧肢体活动度差,定制 翻身时优先向右侧侧卧,左侧垫软枕支撑
习惯适配建模:用协同过滤算法关联 相似习惯老人的照护方案,再结合个体差异调整,示例:  对 喜欢晨起喝粥 + 糖尿病老人,AI 匹配 同类老人常用杂粮粥(燕麦 + 小米)方案,再根据其 餐后血糖偏高,调整粥品配比(燕麦占比提升至 60%),并限制分量(每餐 200ml);
动态调整建模:用 LSTM 时间序列模型预测需求变化,示例:  对 失智老人AI 分析 近期记忆衰退速度加快(每周忘记家属姓名 1-2 次),预测 “1 个月后需增加记忆唤醒训练频次(从每日 1 次增至 2 次)

2. 个性化照护方案示例(分群体)示例 1:失能二级 + 糖尿病老人(张爷爷,78 岁)
照护模块
AI 定制方案(核心适配点)
技术支撑
日常护理
- 翻身:每 2 小时 1 次,优先右侧卧(左侧垫软枕),记录 翻身时皮肤状态(是否发红)- 排泄:基于 夜间 2:004:30 易起夜预测,护士提前 15 分钟上门协助,避免尿失禁;- 用药:7:00 降压药 + 7:30 降糖药,AI 语音助手提前 5 分钟提醒 需准备 100ml 温水,服药后记录 “30 分钟后血压变化
- 翻身:AI 床垫压力传感器监测 左侧受压超 1.5 小时自动提醒;- 排泄:LSTM 模型预测排泄时间,推送至护士移动端;- 用药:智能药盒自动弹出对应药品,体征仪同步监测服药后数据。
康复训练
- 肢体训练:每日 10:0015:00 20 分钟,以 左侧肢体被动训练(抬臂、屈膝)为主,强度从 “5kg 阻力逐步提升(每周增加 0.5kg,避免不适);- 平衡训练:因步态不稳,仅在一楼扶手旁进行 扶栏慢走,每次 10 分钟,陪同护士需在左侧保护(左侧肢体支撑力弱)。
- AI 动作捕捉摄像头实时纠正 抬臂角度不足问题;- 智能手环记录步行步数,超 100 步自动提醒 休息 2 分钟
饮食营养
- 主食:早餐杂粮粥(燕麦 60%+ 小米 40%200ml),午餐杂粮饭(50g / 餐),晚餐软烂面条(荞麦面为主);- 配菜:每日蛋白质≥60g(以清蒸鱼、豆腐为主,避免油炸),蔬菜选 冬瓜、南瓜(易咀嚼,升糖指数低);- 加餐:15:00 补充 1 小块无糖酸奶(100g),避免低血糖。
- AI 智能餐盘自动称重,超量时亮红灯提醒;- 餐饮系统标注 张爷爷专属餐,分餐时优先配送(避免凉透)。
照护模块
AI 定制方案(核心适配点)
技术支撑
示例 2:中度失智 + 独居老人(李奶奶,82 岁)
照护模块
AI 定制方案(核心适配点)
技术支撑
日常护理
- 作息:固定 21:00 入睡,睡前 1 小时播放 越剧选段AI 根据其历史播放记录,优先选择《梁山伯与祝英台》);- 认知训练:每日 9:3016:00 15 分钟 记忆唤醒(用老照片、旧物件引导回忆,如 这是您年轻时带孙子的照片);- 防走失:定位手环设置 仅允许在一楼园区活动,超出范围时震动提醒,同步推送预警至护士。
- 语音助手自动播放预设戏曲,音量根据老人睡眠深度调整;- AI 相册自动筛选 老人高频关注的老照片- 手环结合出入口人脸识别,双重防走失。
心理关怀
- 陪伴:每日 14:00-14:30 由固定护士(李奶奶信任的王护士)陪同聊天,话题优先选 其子女近况、过往生活经历AI 记录 李奶奶对带孙子话题最感兴趣);- 情绪干预:AI 通过语音语调识别 情绪低落(如语速变慢、音量降低),自动推送 需安抚提醒至护士,建议 播放其喜欢的戏曲或展示家庭视频
- 语音助手记录聊天关键词,分析兴趣点;- 情绪识别模型实时监测语音、表情(摄像头),准确率≥90%
三、第三步:动态执行与调整 —— 让个性化方案 落地适配
通过 AI 辅助工具确保方案执行中贴合老人需求,同时持续收集反馈数据,动态优化方案,避免 方案与实际脱节
1. 执行环节:AI 辅助工具适配个性化需求
照护操作智能提醒AI 语音助手按 老人偏好推送指令,示例:  协助李奶奶翻身时,语音提醒 李奶奶,现在帮您翻个身,咱们还是向您喜欢的右侧躺,好吗?,而非机械指令;
异常情况智能适配AI 实时调整方案,示例:  张爷爷康复训练时,AI 动作捕捉发现 左侧抬臂时皱眉(可能疼痛),立即提醒护士 暂停训练,检查左侧肩关节状态,后续将训练强度从 5kg 降至 4kg
隐私保护适配AI 记录系统隐藏敏感信息,示例:  记录老人排泄数据时,平台仅显示 排泄时间、是否协助,隐藏 排泄量、性状等细节,仅医生可查看完整数据。
2. 反馈优化:AI 驱动方案动态迭代
反馈调整(每日):收集 老人即时反馈 + 设备数据,优化细节,示例:  李奶奶反馈 睡前戏曲音量太大AI 自动将音量从 50 分贝降至 35 分贝;张爷爷餐后血糖超 9mmol/LAI 分析 午餐杂粮饭分量 50g 偏多,次日调整为 40g
中期反馈调整(每周):基于 照护效果数据优化方案结构,示例:  张爷爷每周压疮风险评估显示 右侧卧时右侧臀部皮肤压力偏高AI 调整翻身方案为 右侧卧与平躺交替(各 1 小时),并增加 右侧臀部垫气垫
长期反馈调整(每月):结合 健康状态变化重构方案,示例:  李奶奶认知评估显示 记忆衰退减缓(每月忘记家属姓名 1 次)AI 记忆唤醒训练频次从每日 2 次降至 1 次,新增 简单手工活动(折纸),提升其动手能力与成就感。

四、关键保障:平衡 技术适配人文关怀
1.参与决策AI 生成的方案需经老人(或家属)确认,示例:  对 抗拒康复训练的老人,AI 提供 “2 种训练方案(握力器 / 太极扇),由老人选择 太极扇,提升配合度;
2.避免技术依赖AI 方案需保留 人工调整空间,示例:  排泄预测偏差时,护士可手动记录 实际排泄时间AI 将该数据纳入模型优化,而非强制按预测执行;
3.隐私与安全保障:采用 数据脱敏 + 权限分级,示例:  老人数字画像中,姓名、房间号替换为 唯一编码,护理员仅可查看 与自身照护相关的数据(如翻身时间、用药提醒),不可查看完整健康档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 小黑屋 - Archiver - 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2-2015   护理之声(http://www.zghlz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若有转载或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E-mail: zhonggo123@163.com

本网名称及标识均在国家版权商标部门注册,原创图文保护知识产权

举报电话:李老师 15802485829 微信: lizanw20

QQ号客服:63449363 雨蓓老师 370294532 程老师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护理之声   桂ICP备18012132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