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之声管理咨询学院

讲课录音分享视频分享区

【李冰】如何成为受尊重的管理者

护理资源下载

PPT课件资源

优质护理职业提升临床护理

管理群1:85933517护士长 群1:113865183

医护交流群:87220027加微信拉入VIP管理微信群

微信号:ZGHLZS- 01或15572600275

搜索
查看: 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确保 AI 个性化照护计划符合老人实际需求的实操方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确保 AI 个性化照护计划符合老人实际需求的实操方案
       护理之声  老年护理专家组
一、源头:以真实 + 全面的数据夯实需求基础,避免 AI “无米之炊
AI 计划的准确性依赖数据真实性,需通过 老人确认 + 家属佐证 + 人工复核三重校验,剔除偏差数据,确保数据与老人真实状态一致:
1. 核心数据 双人确认,修正设备误判
老人现场校准设备数据
AI 设备采集的健康、行为数据,由老人结合自身感受修正,示例:  - AI 手环显示 老人日均步行 1500 ,老人反馈 实际仅在房间缓慢挪步,未走这么多,护理员核查发现手环将 翻身、抬手误计为步行,修正数据为 日均 400 步(低强度活动)AI 据此调整康复计划(从 户外快走改为 室内扶栏慢走);  - 智能餐盘记录 老人晚餐剩余 30% 主食,老人解释 并非食量小,而是米饭太硬难咀嚼,而非 不喜欢,修正数据标签为 咀嚼功能弱,需软烂主食AI 后续生成 晚餐供应小米粥、软烂面条的饮食计划。
家属补充 隐性数据
家属填写《老人过往生活习惯清单》,补充 AI 无法捕捉的历史需求与禁忌,示例:  - 家属告知 老人年轻时因胃病忌生冷,夏天也不喝冰水AI 在饮食计划中删除 凉拌菜、冰镇饮品,新增 温凉汤品;  - 家属提到 老人对噪音敏感,夜间听到脚步声易醒AI 调整护理计划(如 夜间翻身、协助排泄时轻手轻脚,避免拖拽物品发出声响)。
2. 特殊群体数据 定制采集,覆盖失能 / 失智老人需求
失智老人:家属 + 护理员 联合画像
家属提供 老人熟悉的生活场景(如爱听京剧、喜欢摆弄花草,护理员观察 老人对刺激的反应(如看到老照片会安静,听到嘈杂音乐烦躁),共同补充数据:  - 示例:家属反馈 老人以前习惯早上喝红茶,护理员观察到 老人闻到红茶香味会主动伸手AI 晨间红茶纳入饮食计划,替代默认的 白开水;  - 避免 AI 老人无法表达生成 通用型计划(如默认提供绿茶,导致老人抗拒)。
失能老人:身体感受 + 功能状态双维度采集
护理员通过 触摸、观察记录老人身体感受(如 左侧肢体受压时会皱眉),家属补充 老人在家时的照护习惯(如喜欢右侧卧睡觉,左侧卧会疼AI 据此制定 2 小时翻身,优先右侧卧,左侧垫软枕的护理计划,避免因 仅看功能等级(如失能二级生成 机械性翻身计划(如左右侧卧交替,导致老人不适)。

二、核心:老人与家属 全流程参与,让需求从 被动接受转为 主动定义
结合你正在阅读的 老人和家属参与方法,需将参与贯穿计划生成、验证、优化全阶段,确保需求不被遗漏:
1. 计划生成前:需求共创,明确老人偏好与禁忌
老人:用 低门槛工具自主选择需求
参考 需求选择清单(图文版)”“场景化访谈,让老人用 勾选、点头、指认表达偏好:  - 饮食:列出 粥、面条、鸡蛋羹图文选项,老人勾选 + 鸡蛋羹AI 不默认生成 面条计划;  - 康复:访谈时问 你想上午还是下午让护士帮你活动胳膊?想坐着还是躺着活动?,老人回答 上午、坐着AI 据此调整训练时段与姿势,避免 默认下午训练,导致老人因想午休抗拒
家属:隐性需求专项补充,规避 AI 盲区
参考 过往生活习惯清单”“家庭场景访谈,家属补充 “AI 无法识别的细节:  - 示例:家属提到 老人不喜欢陌生人碰私人物品(如假牙盒)AI 在计划中标注 仅固定护理员协助整理假牙,避免 任意护理员操作,导致老人抵触;  - 家属反馈 老人睡前习惯听儿子读报纸AI 护士用方言读新闻纳入心理关怀计划,替代默认的 安静入睡
2. 计划试运营:反馈验证,及时修正适配偏差
老人:简易工具实时反馈感受
每日照护感受卡”“即时反馈按钮让老人无负担表达不适:  - 示例:老人在 感受卡中勾选 翻身时有点疼,护理员反馈后,AI 翻身间隔从 2 小时调整为 2.5 小时,并增加 翻身前轻揉受压部位步骤;  - 老人按 语音反馈按钮粥太烫AI 次日调整 粥品出锅时间(提前 15 分钟盛出降温),避免 持续供应烫粥,导致老人拒食
家属:周度评估会 + 试运营报告确认,提出优化建议
参考 周度效果评估会,家属基于 探望观察”“老人反馈提建议:  - 示例:家属反馈 老人说中午的菜太咸,吃完口渴AI 调整餐饮计划(盐量减少 20%);  - 家属确认 试运营报告时发现 老人训练后膝盖发红,建议 增加冷敷环节AI 在计划中新增 康复训练后冷敷膝盖 10 分钟,避免因 仅看训练完成率’” 忽视老人身体反应。
3. 计划迭代:动态响应,匹配需求变化
老人:实时反馈触发计划调整
老人随时向护理员反馈需求变化(如 今天冷,想把房间温度调高”“不想喝豆浆,想换牛奶),护理员录入系统,AI 即时调整:  - 示例:老人说 今天有点冷AI 指令空调将温度从 22℃调至 24℃;  - 避免计划 僵化(如默认 22℃,导致老人受凉)。
家属:绿色通道快速响应特殊需求
参考 家属反馈 APP”“紧急需求直连机制,家属提交需求(如 老人最近咳嗽,想把户外康复改到室内”“生日想加一碗长寿面),AI24 小时内响应:  - 示例:家属在 APP 上提交 老人膝盖旧伤复发,训练强度需降低AI1 小时内推送调整建议,护士确认后将 训练阻力从 5kg 降至 3kg”;  - 避免因 “AI 未察觉突发情况导致计划 不合时宜(如继续高强度训练,加重老人伤情)。

三、保障:试运营验证 + 动态迭代 + 人工兜底,规避 AI 局限性1. 试运营:小范围测试,观察 真实适配性
设定 “7 天试运营期
仅执行核心照护项(如翻身、饮食、基础康复),重点观察:  - 身体适配:如 2 小时翻身是否导致老人皮肤发红(过频)或压疮风险(过疏),调整为 1.5 小时翻身;  - 心理适配:如 记忆唤醒训练用老照片时,老人是否情绪波动(如看到已故配偶照片落泪),后续改用 家庭视频;  - 环境适配:如 户外晒太阳雾霾无法执行,AI 自动触发 室内窗边晒太阳替代方案。
双维度指标评估效果
主观感受:老人反馈 舒服”“不疼”“喜欢;  - 客观指标:如压疮风险降低、进食时间缩短、睡眠时长增加,确保计划 既让老人舒服,又能改善健康
2. 迭代:定期更新 + 应急调整,匹配需求变化
月度 数据复盘 + 需求调整
结合老人健康变化(如 血糖控制变好,可适当放宽饮食限制)、季节变化(如 冬季增加保暖护理),调整计划:  - 示例:老人血糖从 “8-9mmol/L” 降至 “6-7mmol/L”AI 每日碳水 130g” 调整为 “150g”,新增 少量水果(如苹果);  - 避免计划 一成不变(如长期严格限制碳水,导致老人营养不良)。
应急 快速响应机制
AI 监测到 异常数据(如血压骤升、老人抗拒照护),自动暂停常规计划,推送 应急建议至人工:  - 示例:老人血压骤升至 180/110mmHgAI 触发预警,建议 暂停康复训练,服用降压药,30 分钟后复测,护理员执行后反馈结果,AI 更新计划为 未来 2 天以休息为主
3. 人工兜底:专业人员 校准计划,规避 AI 算法盲区
医疗相关内容:医生 专业审核
AI 生成的用药、康复、慢性病饮食计划,需经医生审核:  - 示例:AI 建议 老人每日服用 2 片硝苯地平,医生审核发现 老人近期肾功能下降,需减量至 1 ,修正计划并标注 3 天监测肾功能;  - 避免 AI 仅看历史数据忽视 当前健康风险(如肾功能变化)。
执行环节:护理员 现场调整
护理员发现 老人不适时,可临时调整计划并反馈 AI:  - 示例:AI 计划 老人每日喝 200ml 无糖酸奶,护理员喂食时发现 老人乳糖不耐受(腹泻),立即暂停并改为 益生菌饮品AI 更新 饮食禁忌,后续不再生成 酸奶计划;  - 避免因 “AI 未察觉个体差异导致 照护伤害(如持续喂食酸奶,加重腹泻)。

关键原则:让 老人感受成为核心评判标准
1.不唯数据论:即使 AI 数据显示 老人步数达标、饮食足量,若老人反馈 不舒服(如 走多了腿疼”“饭太硬难咽),需优先调整计划;
2.简化参与门槛:避免让老人和家属填复杂表格、学新工具(如反馈卡仅 3 个问题,APP 操作仅 拍照 + 文字描述),确保参与无负担;
3.及时反馈结果:老人和家属提出的建议,24 小时内告知 是否采纳 + 调整时间(如 已将睡前泡脚纳入计划,明天开始执行),避免 提了没用打击参与积极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 小黑屋 - Archiver - 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2-2015   护理之声(http://www.zghlz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若有转载或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E-mail: zhonggo123@163.com

本网名称及标识均在国家版权商标部门注册,原创图文保护知识产权

举报电话:李老师 15802485829 微信: lizanw20

QQ号客服:63449363 雨蓓老师 370294532 程老师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护理之声   桂ICP备18012132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