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之声管理咨询学院

讲课录音分享视频分享区

【李冰】如何成为受尊重的管理者

护理资源下载

PPT课件资源

优质护理职业提升临床护理

管理群1:85933517护士长 群1:113865183

医护交流群:87220027加微信拉入VIP管理微信群

微信号:ZGHLZS- 01或15572600275

搜索
查看: 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脑出血GCS评分护理及肢体 / 言语障碍日常护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6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脑出血GCS评分护理及肢体 / 言语障碍日常护理
         护理之声   外科专家组整理

一、脑出血相关核心护理1. GCS 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用于评估脑出血患者意识障碍程度,从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运动反应三方面计分(总分 3-15 分):
睁眼反应(1-4 分):自主睁眼 4 分、呼唤睁眼 3 分、疼痛刺激睁眼 2 分、无反应 1 分;
语言反应(1-5 分):正常对话 5 分、回答错误 4 分、语无伦次 3 分、仅发声 2 分、无反应 1 分;
运动反应(1-6 分):遵嘱活动 6 分、疼痛定位 5 分、疼痛躲避 4 分、疼痛屈曲 3 分、疼痛伸直 2 分、无反应 1 分;
意义:≤8 分提示重度意识障碍,需加强气道管理;13-15 分为轻度障碍,需密切观察意识变化。

2. 常见护理诊断
急性意识障碍 与脑出血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颅内压增高有关;
颅内压增高 与脑出血后脑组织水肿、血肿压迫有关;
有受伤的危险 与意识障碍、肢体活动障碍导致坠床、跌倒有关;
自理能力缺陷(进食、沐浴、排泄) 与意识障碍、肢体功能障碍有关;
潜在并发症:脑疝、肺部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

3. 并发症脑疝的诊断及处理1)诊断依据
早期症状:剧烈头痛(进行性加重)、频繁喷射性呕吐、烦躁不安;
典型体征:瞳孔变化(一侧瞳孔先缩小后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GCS 评分下降≥2 分)、生命体征紊乱(血压升高、脉搏减慢、呼吸深慢,即 库欣反应);
晚期表现: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呼吸心跳衰竭。
2)紧急处理
立即降颅压:快速静脉滴注 20% 甘露醇(125-250ml30 分钟内滴完),必要时加用呋塞米;
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分泌物,吸氧(2-4L/min),昏迷者尽早气管插管;
对症干预:限制液体入量(每日 1500-2000ml),避免躁动(遵医嘱用镇静药),监测颅内压(有条件时);
术前准备:确诊后尽快完善头颅 CT,做好手术清除血肿或去骨瓣减压的准备。

二、肢体障碍、言语障碍病人护理融入日常护理的方法
1. 肢体障碍护理融入日常
体位护理(每日晨间 / 翻身时落实):卧床时保持 良肢位,如偏瘫侧上肢外展 30°、肘屈 90°(垫软枕),下肢屈膝垫枕(防止足下垂);每 2 小时翻身 1 次,翻身时同步活动偏瘫肢体(如被动屈伸肘、膝、踝关节,每个关节活动 5-10 次)。
进食 / 洗漱时训练:协助患者用健侧手持勺进食、握毛巾洗漱,同时指导偏瘫侧手做 抓握训练(如握软球),逐步提升肢体控制能力。
下床活动时辅助:病情稳定后,日常下床时用手杖 / 助行器辅助,护理人员在偏瘫侧保护,从短距离行走(如床旁到卫生间)开始,每日 2-3 次,逐步增加活动量。
2. 言语障碍护理融入日常
沟通场景融入:日常交流时用 简单化沟通,如喂食时问 吃一口吗?(单句、短句),配合手势(如指食物);患者表达困难时,提供写字板、图片卡(如 喝水”“如厕图示),鼓励用非语言方式回应。
碎片化训练:晨间护理时引导患者发 ”“等单音,擦拭口腔时轻按舌面(促进舌运动);家属探视时,鼓励患者复述简单词语(如 妈妈”“谢谢),护理人员及时纠正发音,每次训练 5-10 分钟,避免疲劳。
生活指令配合:日常操作(如翻身、穿衣)时,边做边说 我们先抬左手,引导患者用语言或动作回应,强化语言与动作的关联,逐步提升言语理解和表达能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 小黑屋 - Archiver - 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2-2015   护理之声(http://www.zghlz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若有转载或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E-mail: zhonggo123@163.com

本网名称及标识均在国家版权商标部门注册,原创图文保护知识产权

举报电话:李老师 15802485829 微信: lizanw20

QQ号客服:63449363 雨蓓老师 370294532 程老师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护理之声   桂ICP备18012132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