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版内科护理学呼吸系统疾病通用护理问题及措施 护理之声 李冰编辑整理 一、呼吸系统通用主要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
[size=11.0000pt]护理问题 | [size=11.0000pt]通用相关因素(依据第七版《内科护理学》P58-62,结合案例提炼) | | [size=11.0000pt]1. 气体交换受损 | [size=11.0000pt]肺通气 / 换气功能障碍(如案例中 COPD 致肺气肿、肺部炎症,PaO₂58mmHg、PaCO₂65mmHg);气道分泌物堵塞;呼吸肌疲劳 | [size=11.0000pt]类似试卷第 2 题 “机构核心属性明确”,护理问题锚定 “血气异常、体征异常” 等客观指标,避免泛化 | [size=11.0000pt]2. 清理呼吸道无效 | [size=11.0000pt]气道分泌物黏稠(案例中 “咳嗽、咳痰”);咳嗽反射减弱(老年患者 + COPD 长期气道刺激);呼吸肌力量不足 | [size=11.0000pt]参照试卷第 10 题 “九防” 风险锚定逻辑,问题需关联 “症状 + 病理机制”,如试卷第 10 题 “跌倒关联活动能力” | [size=11.0000pt]3. 低效性呼吸型态 | [size=11.0000pt]气道阻力增加(COPD 致气道狭窄);呼吸肌协调性下降(案例中 R28 次 /min,呼吸浅快);缺氧 / CO₂潴留刺激呼吸中枢 | [size=11.0000pt]对标试卷第 4 题 “养老服务优势需‘症状 - 措施’对应”,问题需匹配 “呼吸频率 / 节律异常” 具体表现 | | [size=11.0000pt]肺部感染(案例中 T38.1℃、双下肺炎症);机体炎症反应激活(白细胞升高,案例隐含) | [size=11.0000pt]呼应试卷第 3 题 “没有异味” 的感染防控理念,问题关联 “体温 + 感染证据”,如试卷第 3 题 “压疮关联护理措施” | [size=11.0000pt]5. 知识缺乏(患者 / 家属) | [size=11.0000pt]对疾病认知不足(案例中 “未规律用药、长期吸烟”);缺乏自我管理技能(如正确吸氧、排痰方法);对并发症风险认知不足 | [size=11.0000pt]参照试卷第 5 题 “职业道德需‘需求 - 指导’对应”,问题聚焦 “行为误区 + 认知盲区”,如试卷第 5 题 “老人信息掌握不足” | 三、呼吸系统通用护理措施;依据第七版《内科护理学》P62-66)1. 改善气体交换(针对 “气体交换受损 / 低效性呼吸型态”)• 氧疗护理:参照试卷第 12 题 “灭火器‘步骤化操作’”,明确 “方法 + 标准”: ◦ 遵医嘱予低浓度吸氧(COPD 患者 1~2L/min,氧浓度 28%~30%),避免高浓度氧抑制呼吸中枢; ◦ 每日监测动脉血气(案例中 pH7.32,需动态观察 PaO₂≥60mmHg、PaCO₂≤50mmHg),若 PaCO₂升高>70mmHg,及时调整氧流量; ◦ 用鼻导管吸氧时,每日更换鼻导管,保持鼻腔清洁(呼应试卷第 3 题 “没有异味” 的感染防控)。 • 呼吸功能训练:提供可落地方法: ◦ 缩唇呼吸:用鼻吸气 2 秒,唇缩成口哨状呼气 4 秒,每日 3 次,每次 10~15 分钟(案例中呼吸浅快,需改善呼气效率); ◦ 腹式呼吸:一手放腹部、一手放胸部,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凹陷,每次训练 5~10 分钟(增强呼吸肌力量)。 2. 促进呼吸道通畅(针对 “清理呼吸道无效”)• 排痰护理:”分步骤实施: ◦ 有效咳嗽:指导患者坐直,深吸气后屏气 3 秒,用力咳嗽 2~3 次(排出深部痰液,案例中咳痰困难需此方法); ◦ 胸部叩击:手指并拢、稍向内合掌,由下向上、由外向内叩击背部,力度以患者不疼痛为宜,每次 5~10 分钟(餐前 1 小时或餐后 2 小时进行,避免呕吐); ◦ 雾化吸入:遵医嘱用生理盐水 + 沙丁胺醇雾化,每日 2~3 次,每次 15~20 分钟(稀释痰液,缓解气道痉挛)。 3. 感染控制与体温管理(针对 “体温过高”)• 体温监测:明确 “频次 + 干预”: ◦ 每 4 小时测体温 1 次,体温>38.5℃时,采用温水擦浴(擦拭前额、腋窝、腹股沟),避免酒精擦浴(老年患者皮肤薄脆); ◦ 遵医嘱用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服药后 30 分钟复测体温,记录降温效果(案例中 T38.1℃,需动态监测感染控制情况)。 • 环境管理:营造适宜环境: ◦ 病室温度 18~22℃,湿度 50%~60%(避免干燥加重气道刺激),每日通风 2 次,每次 30 分钟(降低室内菌量)。 四、呼吸系统通用并发症预防;依据第七版《内科护理学》P66-68)
[size=11.0000pt]并发症 | [size=11.0000pt]通用预防措施(结合案例提炼) | | | [size=11.0000pt]① 持续监测呼吸频率(正常 12~20 次 /min,案例中 R28 次 /min 需警惕)、节律,若出现呼吸浅慢、意识淡漠,立即报告医生;② 严格控制氧浓度(COPD 患者≤30%),避免氧中毒;③ 遵医嘱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改善通气 | [size=11.0000pt]参照试卷第 10 题 “九防‘紧急风险优先’”,将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列为首位,如试卷第 10 题 “跌倒优先于文娱意外” | | [size=11.0000pt]① 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如案例中需警惕烦躁→嗜睡→昏迷),每日记录意识评分;② 监测血氨、电解质(避免低钾低氯致代谢性碱中毒加重脑病);③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致腹压升高,加重呼吸困难) | [size=11.0000pt]类似试卷第 12 题 “灭火器‘禁忌操作’提示”,明确 “需警惕的症状 + 监测指标”,如试卷第 12 题 “避免倒置拔销钉” | [size=11.0000pt]3. 肺部感染加重 | [size=11.0000pt]①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如雾化器、吸痰管一次性使用);② 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 1500~2000ml,稀释痰液,案例中咳痰黏稠需此措施);③ 进食时取半卧位,避免呛咳误吸 | [size=11.0000pt]呼应试卷第 3 题 “没有异味” 的感染防控核心,如试卷第 3 题 “压疮预防需‘无菌操作’” | 五、呼吸系统通用健康教育内容;依据第七版《内科护理学》P68-70)1. 疾病认知教育(针对 “知识缺乏”)• 核心内容:用通俗语言解释疾病机制(如 “COPD 就像‘肺的弹性变差’,呼气时空气排不出去,所以会气短”,案例中患者需理解疾病本质); 2. 自我管理技能指导• 用药指导:参照试卷第 15 题 “系统记录‘可追溯’”,明确 “方法 + 注意事项”: ◦ 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使用方法:摇匀后深吸气同时按压喷头,吸气后屏气 10 秒,每日 3 次,每次 2 喷; ◦ 告知药物副作用(如心悸、手抖),出现时及时告知医护(避免患者自行停药)。 • 生活方式指导:对标试卷第 3 题 “健康管理理念”,提供具体方案: ◦ 戒烟:告知吸烟危害(“每多吸 1 支烟,肺功能损伤加重 1%”),推荐戒烟方法(如使用戒烟贴、避免接触吸烟环境); ◦ 饮食:高蛋白(如鸡蛋、牛奶)、高维生素(如新鲜蔬菜)饮食,避免辛辣刺激(减少气道刺激),每日饮水量 1500~2000ml(案例中咳痰黏稠需强调); ◦ 活动:根据体力制定计划(如从每日散步 10 分钟开始,逐渐增加至 20 分钟),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呼吸困难加重)。 3. 复查与应急指导• 复查计划:参照试卷第 2 题 “机构‘核定床位数’等固定信息”,明确 “时间 + 项目”: ◦ 稳定期每 3 个月复查肺功能(FEV₁/FVC<70% 提示病情进展),急性加重期出院后 1 周复查胸部 CT、血气分析; • 应急处理:对标试卷第 11 题 “火灾‘紧急应对’”,提供可操作流程: ◦ 出现 “喘息加重、口唇发绀、意识模糊” 时,立即卧床休息,吸氧(按日常氧流量),拨打急救电话,告知医生 “COPD 病史 + 当前症状”(避免延误救治)。 六、与试卷核心逻辑的适配说明
[size=11.0000pt]护理模块 | | [size=11.0000pt]适配要点(严格遵循试卷逻辑) | [size=11.0000pt]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 | | [size=11.0000pt]每个问题均关联 “案例症状 + 病理机制”,如 “气体交换受损” 关联 PaO₂/PaCO₂异常,类似试卷第 2 题 “机构属性关联具体数据” | | | [size=11.0000pt]氧疗、排痰等措施均含 “方法 + 频次 + 标准”,如 “低浓度吸氧 1~2L/min”,类似试卷第 12 题 “灭火器‘提 - 拔 - 握 - 压’步骤化” | | | [size=11.0000pt]按 “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感染加重” 优先级,类似试卷第 10 题 “跌倒优先于文娱意外” 的风险管控 | | | [size=11.0000pt]指导内容含 “具体方法 + 可操作工具”,如 “缩唇呼吸‘吸 2 秒呼 4 秒’”,类似试卷第 5 题 “职业道德需‘动作化落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