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茁
【摘 要】近年来,衰弱综合征是老年医学领域中的新课题,现已成为临床和基础研究焦点之一。衰弱综合征是老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危险因素,早期筛查衰弱综合征是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的重要手段。相对于未患有衰弱综合征的老年人来说,衰弱综合征老人平均死亡风险增加15%~50%[1],采取干预措施可延长预期寿命。
【关键词】衰弱综合征;预防;干预
1 衰弱综合征的定义及流行病学特点
目前,老年衰弱综合征的定义有多种提法,其主要核心概念是在衰老、疾病和其他原因作用下,出现以多脏器功能减退及生理储备耗竭为特点的“人体易损状态”。国外资料显示,衰弱综合征流行特点与老年(>75岁)、女性、社会经济地位低、多种并发疾病、失能、认知障碍、抑郁、营养状况不良等因素有关,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2]。
2 评估标准仍然缺乏共识
目前,老年衰弱综合征的评估标准仍然缺乏共识。研究人员通常以衰弱表型评估作为各种评估法的基础,包括五项,即体重减轻、步速减慢、身体活动量下降、自诉疲劳感、握力下降,每项都有具体量化标准。具备3项及以上者可评定为衰弱,具备1-2项者称为衰弱前期,5项皆无者可除外衰弱。国内外学者提倡在老年人群中进行普遍筛查,常用方法有多种,多属于表型法的细化发展。如常用的5项法,包括疲劳、耐力(独立上下10级台阶)、走路(独立行走100米)、疾病(患5种以上慢性病)、最近1年体重下降5%以上,根据上述5项英文词语的字头连续排列,将此法命名为FRAIL法。有些研究人员将心理、智能、社交等方面有关的67项健康变量作为评估指标,把老年人个体在某一时点潜在的不健康测量指标占所有测量指标的比例,称作累积缺失指数评估,又称“衰弱指数(FI)”。另有6项问卷、8项量表、9项评估法、10项症状综合评估等也可评估老年人衰弱程度。目前,多种评估衰弱的方法都在应用,有待今后优选统一。
3 衰弱综合征与相关疾病
3.1 衰弱综合征与糖尿病
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糖尿病人群衰弱综合征患病率为非糖尿病人群的2.18倍[3]。此外,还有研究发现,衰弱综合征患者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有所增加。
3.2 衰弱综合征与心脑血管病
有调查发现,在心血管病患者中,衰弱综合征发生率为25%~50%[4]。老年患者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影响较大,脑卒中是导致老年人躯体功能障碍及失能的重要病因,长期卧床可引起肌肉萎缩,容易发展为衰弱综合征[5]。
3.3 衰弱与肌少症
肌少症以广泛的骨骼肌质量及肌力下降为特征,已被证实是衰弱综合征发生的核心要素之一[6]。提高骨骼肌质量及肌力,有助想延缓衰弱综合征病程进展。
4 衰弱综合征的预防和干预
预防和干预衰弱综合征,需要积极管理好现患疾病,特别是重视可逆转疾病的处理。目前,主要通过危险因素干预、运动干预、营养干预、药物干预等措施预防和延缓衰弱综合征的发生。
4.1 危险因素干预
对患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危险因素者进行干预,需帮助患者控制血糖、体质量等指标。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平均血糖水平和衰弱综合征之间明显的U形关联与血糖和死亡率之间的关联相一致,支持通过控制老年人血糖水平进而预防衰弱综合征的观点[7]。
4.2 运动干预
长时间(≥5个月)多组成训练、每周3次、每次持续30min~45min,对于老年衰弱综合征患者具有较好疗效[8]。
4.3 营养干预
老年衰弱综合征患者需要摄取足够蛋白质和充足能量。意大利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每日能量摄入≤21kcal/kg者衰弱综合征患病率为正常能量摄入者的1.24倍;蛋白质、维生素及叶酸的较低摄入与衰弱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9]。还有研究发现,简易营养评价法得分越低(<24分)、常规步行速度越慢(<0.6m/s)的社区老年衰弱综合征患者,营养干预后,其生理功能与短暂身体活动能力改善越明显[10]。患者家属需要注意患者的膳食结构,主动向医生反馈营养干预后的身体状况,以便及时调整营养方案,改善营养状况。
4.4 药物干预
目前认为,仅有部分药物对老年衰弱综合征有一定的影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通过改善骨骼肌结构和生物化学功能,延缓患者肌肉力量减退程度,提高人体运动储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11]。雄性激素可以改善患者肌肉力量和肌肉强度,但是会使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发生不良后果的风险增加[12]。维生素D虽然可改善肌力,用于治疗衰弱综合征却存在争议。
5 小结
老年衰弱综合征患者,早期症状常不典型,多数需要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尽早确诊,及时采取相关干预措施,降低不良健康事件发生风险,有助老年衰弱综合征患者延缓病情,改善身体状况,提升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Shamliyan T, Talley KM, Ramakrishnan R, et al. Association of frailty with survival: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J].Ageing Res Rev,2013,12(2):719-736.
[2]范利.老年肌少癥与衰弱综合征之间的关系[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4,16(06):415-416.
[3]Garcia-Esquinas E, Graciani A,Guallar-Castillon P, et al. Diabetes and risk of frailty and its potential mechanisms: a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older adults[J].J Am Med Dir Assoc,2015,16(9):748-754.
[4]Afilalo J, Karunananthan S, Eisenber MJ, et al. Role of frailty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J].Am J Cardiol,2009,103(11):1616-1621.
[5]董勝莲,邢凤梅,吴庆文等.脑卒中后老年人居家不出现状及相关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01):212-213.
[6]Cheng H, Gurland BJ, Maurer MS. Self-reported lack of energy (anergia) among elders in a multiethnic community[J].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2008,63(7):707-714.
[7]Zaslavsky O, Walker RL, Crane PK, et al. Glucose levels and risk of frailty[J].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2016,71:1223-1229.
[8]Theou O, Stathokostas L, Roland KP, et al. The effectiveness of exercise interven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frailty:A systematic review[J].Journal of Aging Research,2011,2011(3):569194.
[9]Bartali B, Frongillo EA, Bandinelli S, et al. Low nutrient intake i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frailty in older persons[J].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2006,61(6):589-593.
[10]Kim C. Predicting the efficacy of protein-energy supplementation in frail older adults living in community[J].J Nutr Health Aging,2013,17(1):S510.
[11]Schaufelberger M, Andersson G, Eriksson BO, et al. Skeletal muscle change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ith enalapril[J].European Heart Journal,1996,17(11):1678.
[12]Basaria S, Coviello AD, Travison TG, et al. Adverse events associated with testosterone administration[J].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0,363:109-1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