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之声管理咨询学院

讲课录音分享视频分享区

【李冰】如何成为受尊重的管理者

护理资源下载

PPT课件资源

优质护理职业提升临床护理

管理群1:85933517护士长 群1:113865183

医护交流群:87220027加微信拉入VIP管理微信群

微信号:ZGHLZS- 01或15572600275

搜索
查看: 292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医养,让我的再就业之路充满阳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5 20:47: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ysb19008 于 2019-12-15 21:44 编辑

学习医养,让我的再就业之路充满阳光

2019年医养师B班yysb19008

    光阴似箭, 转眼间,我的医养师的学习就要结束了。非常感谢李冰老师为我们创造了这个机会,搭建了这个学习的平台。

    2019年6月,我加入了退休护士的行列,为了不浪费37年护理经验的积累,我应邀到了一家养老机构工作,新的工作对我是新挑战,在我迷茫之际,我向李冰老师请教医养结合方面的知识,她指导我参加了医养师培训班的学习。缘于对李冰老师的渊博知识及人格魅力的敬仰,我决定报名参加这个培训班。

    刚开始学习的时候觉得很吃力,因为新的工作环境的压力以及新的学习方式的不适应,让我一度很彷徨,但还是战胜了自己,调节好自己的心态,认真学习每一节课、做好每一课的笔记,完成每一次作业。通过几个月的学习后,发现自己的学习是快乐的,觉得自己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

    首先让我最感动的是我们B班这支优秀的队伍。我们的班主任马老师,是一位非常敬业负责的老师,每次课程都提前为我们做好安排,还要时时在群里提醒我们,不懂的问题要为我们讲解,平日里我还经常咨询和麻烦她,但她从来没有过一点埋怨,总是非常有耐心的给我们解答和处理问题,我非常尊重她。马老师还为我们建立知识共享群,鼓励大家分享新的知识,让我们收获多多。还有我们学习委员聂伟琳老师,尽职尽责,不厌其烦的为我们提供服务和帮助,经常对我们学习进行指导和提醒。李冰老师非常辛苦,关注我们的成长,抽时间对学员进行指导,真的非常感动。我们班的各位老师都非常优秀,她们都是养老领域和护理管理方面的专家,她们知识面广,管理经验丰富,管理思路清晰、分析问题的能力强,从她们身上我看到很多闪光点,也从她们身上得到了很多收获。能结识这么多优秀的老师,与这样的一支队伍一起学习和交流分享真的感到好荣幸也好感动。

    其次授课形式比较灵活,采取理论+实训的模式进行,老师会结合学习情况适时调整实训课的模式,让我们能有效的获得知识和经验。听课学习大部分课后都有作业,让我们去查资料,以巩固所学知识,了解更多医养结合相关的信息。每月一次的实训课,指导老师们就典型的案例要求每一位学员发散思维发表观点,并出具国家相关制度、规范和文献论证自己的观点,增强应急管理意识,且熟知了国家相关政策规范、养老发展状况等。老师们的精彩分享,使我们受益匪浅,让我们拓宽了思维,同时还让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再有培训班的教学内容比较全面和实用。李冰老师为我们解读了相关政策,分析了当前养老产业的严峻形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讲授了医养结合管理人才应有的品格、特质、能力培养;如何读懂医养老、准确定位(分析了我国医养管理现状、讲述了医养服务的核心与发展趋势和医养的概念与国际发展趋势);医养结合政策与实践等相关理论,同时非常详尽地为我们讲解了医养结合机构开业前后的管理程序,让我对医养相关的政策文件、标准和规范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医养这个行业有了更有更深的了解。还有其他几位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医养机构应急预案与安全管理、新常态下养老护理员的培训;解读了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养老机构的服务标准和服务规范、老年人能力评估以及养老护理核心制度、各类表格文书书写规范等。这几位老师都是护理管理和养老服务管理方面的专家,她们为我们传授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指导我们很多管理方法和技巧,这些内容对我目前在颐养院开展管理工作都非常有指导意义。

    除此之外,马老师还邀请了国内外的养老及护理专家与我们在线交流,让我们了解国内外先进的养老及护理经验,也明白了我国与国外先进国家养老事业的差距。通过半年的学习,打开了我的思路,拓宽了我的视野,每一次学习都有不同的收获。通过与各位老师的交流和学习,才发现自己与她们的差距太大了。她们是我们护理界和养老行业的精英,才思敏捷、知识渊博,她们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管理经验,她们的口才是那么的好、发言是那么的精辟、分析问题透彻,她们身上值得我学习的东西太多了。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社会对养老服务专业人才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一.我国面临严峻人口老龄化态势: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很多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一般一个国家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达到7%以上或者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 口达到10%以上,就可以定义为进入老龄化社会了。60岁以上人口达到7%就为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达到14%为深度老龄化。达到20%为超级老龄化。中国从1990年到2035年短短45年,跨越为超级老龄化社会。随着我国现阶段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矛盾重重,由于一些“老年病”的常发、 易发和突发性,患病、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治疗和看护问题困扰着千家万户。“医养结合”就是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其中、“医”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 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养”包括生活照护服务、精神心理服务、文化活动服务。利用“医养一体化”的发展模式,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等为一体,把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首 要位置,将养老机构和医院的功能相结合,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的新型模式。

    二.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医养工作

    1.十九大报告特别指出: 医养结合是养老服务最核心内容,也是最基础的服务模式,医疗是养老 的基础,在健康中国战略下,医养结合将是养老服务业发展最大的机遇。

    2.政策力挺“医养结合”

    (1) 医养结合是近几年逐渐兴起于各地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由于其将现代医疗服务技术 与养老保障模式有效结合,实现了“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养老保障模式创新,成为市 场关注的热点。

    (2)  医疗机构牵手养老机构建立医养联盟,打通了养老机构与医院之间资源割裂的状态, 可以形成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

    (3)  养老机构可以整合医院的医疗资源,提高为老人服务的能力。

    (4) 医院可以树立社会公益形象,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及医疗服务的覆盖面。

    (5) 老有所医和老有所养,可以减轻老人亲属及子女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

    截至2017年我国涉及“医养结合”的重点政策解读
  
     2013年9月 《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 干意见》推动医养融合发展。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支持 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医疗机构要积极支持和发展养老服务;探索 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
2013年9月 《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 干意见》 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等加强合作。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业 务协作机制;推动二级以上医院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 之间的转诊与合作。

    2014年9月 《关于加快推进健康与养老服务 工程建设的通知》 具备餐饮、清洁卫生、文化娱乐等服务的养老院和医养结合服务设施。

    2015年2月 《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 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或与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协议,为老年人提 供优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扶持和发展护理型养老机构建设。

    2015年3月 《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 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 通知》 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等加强合作。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设置养老床位; 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业 务协作机制。

    2015年5月 《关于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 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 发展中医药特色养老机构;促进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支持养老机构开展融 合中医特色健康管理的老年人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护理服务。

    2015年11月 《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 相结合指导意见》 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 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鼓 励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

    2016年4月 《关于做好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许 可工作的通知》 支持医疗机构设立养老机构,支持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 。

    2016年6月 《关于确定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 合试点单位的通知》 确定北京市东城区等50个市(区)作为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

    2016年底前每省级至少启动1个升级试点。

    2016年7月 《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 点的指导意见》 积极鼓励和长期支持护理服务机构和平台建设,促进长期护理服务产业发展。

    2016年7月 《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 划》 统筹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布局,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重点发展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增加养护型、医护型养老床位。

    2016年9月 《关于确定第二批国家级医养结 合试点单位的通知》 确定北京市朝阳区、天津市南开区等40个市(区)作为第二批国家级医养结 合试点单位。

    2016年12月 《关于全面开放养老服务市场提 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 建立医养结合绿色通道,支持养老机构开办老年病院、康复院、医疗室等医 疗卫生机构。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 “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重点任务分工的通知:大力发展医养结合服务 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鼓励多种形式的签约服务、协 议合作。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按相关规定申请开办康复医院、护理院、中医医 院、安宁疗护机构或医务室、护理站等,重点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所需的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护服务。

    三.老年人是社会财富 老龄产业推动社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 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老龄化是挑战,也是机遇。老年人不是社会的负担,而是社会的资源。积极应对老龄化,就要消除“衰退”、“退化” 和“丧失”等消极的老年形 象。让老年人通过互助养老贡献社会、实现自我,从“健康”、“保障”和“参与”三大维度重塑世界卫生组织界定的“积极老龄化”概念。

    卫生部门牵头和衔接出台了《“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关于进一步 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服务业等领域消费的意见》。这说明现在的养老服务业已经向幸福产业扩展,包括旅游、文创、健康、养 老,都属于幸福产业。

    “十三五”规划老龄工作重点到2017年,初步建立医养结合的政策体系和标准规范,建成一批兼具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能力的医疗卫生或养老机构。到2020年,基本实现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有序共享,让所有医疗机构都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

    2016年12月 《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建立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审批绿色通道。支持养老机构开办老年病院、康复院、医务室 等医疗卫生机构。2017年10月《十九大报告》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医养结合让老人安心养老、快乐养老,医养模式让更多老人获得健康老年。

    养老服务人才是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所以,我们选择医养师的学习是非常正确的,我们有很大的职业优势,我们会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我们将会在未来养老服务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通过学习和冰老师的引导和鼓励,让我在今后养老机构的工作中信心更足,当然需要我学习和提升的知识和能力还很多,我会坚持不懈努力去学好医养,更好地在医养结合事业中发挥我的优势和自身价值!

    最后再次感谢中国护理之声为我们搭建了这个平台,让我能有机会参加医养师的学习;感谢李冰老师带领我们进入医养领域,指明了我们的职业发展方向;感谢各位老师让我有了颇多的收获。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与大家一起共同学习,为医养结合事业而努力奋斗,祝愿自己在第二个职业生涯里再创佳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9-12-22 15:53:23 | 只看该作者
遇见医养,不一样的职业规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0-2-2 22:51:40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总结的很好,感谢你的认真和信任,祝福你在现有岗位不断成长,成为我国养老高端人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0-7-8 13:41: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老师总结的太棒了,讲述了自己学习的经历以及各位专家老师的耐心指导,国家对未来医养发展的政策,国内外养老行业的经验分享,即便不从事医养,也从中受益匪浅,广阔的视野,丰富的内容,先进的管理理念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很荣幸能加入这样的队伍。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 小黑屋 - Archiver - 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2-2015   护理之声(http://www.zghlz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若有转载或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E-mail: zhonggo123@163.com

本网名称及标识均在国家版权商标部门注册,原创图文保护知识产权

举报电话:李老师 15802485829 微信: lizanw20

QQ号客服:63449363 雨蓓老师 370294532 程老师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护理之声   桂ICP备18012132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