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之声管理咨询学院

讲课录音分享视频分享区

【李冰】如何成为受尊重的管理者

护理资源下载

PPT课件资源

优质护理职业提升临床护理

管理群1:85933517护士长 群1:113865183

医护交流群:87220027加微信拉入VIP管理微信群

微信号:ZGHLZS- 01或15572600275

搜索
查看: 20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等级医院评审资源] 经验|JCI与HIMSS:外来的和尚如何念好本地的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2 15:52: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经验|JCI与HIMSS:外来的和尚如何念好本地的经?
近日,由HIMSS大中华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CHIMA共同主办的“2015HIMSS大中华区年会暨第二届中美医疗信息化高峰论坛”上,针对JCI与HIMSS的评审,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王建安,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主任夏慧敏,上海儿童医疗中心江忠仪,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姜杰,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陈东风,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常务副院长董军同与会者进行了经验分享,医策君特此整理,以飨读者。

无论是JCI还是HIMSS,其研发标准皆来自于美国。虽然有其国际版本,但在文化、医保支付体系、患者的认识等方面仍与与国内大不相同,若将JCI或HIMSS引入中国该如何使其具有更适合中国医院属性的特点?


董军:这是每家医院在进行医院评审与管理中都会遇到的问题。我认为,首先,JCI的标准不是仅局限于国外而非本土化的标准。从JCI版本的不断升级,它已越来越像中国的标准。如今国内共有50家医院通过JCI的认证,因此国内医院存在的问题,它已越发了解,其模板的针对性相较于国内的评审标准也越来越强。

其次,在JCI管理认证的过程中,国内本土化的评审标准也在不断地学习JCI评审标准,尤其是它的精髓:安全、质量、持续质量改进。安全与质量是医院管理永久的话题,患者的知情同意与隐私权等理念由JCI带入国内,将会刺激国内医院更加重视这些方面。这就是我们在进行JCI的评审中会借鉴的地方,利用其来管理医院,服务患者。

王建安:JCI中对患者照顾的基本要求应该是全世界通用的标准。如果说因为地域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标准,那患者就失去了其应该得到的标准性地care,其医疗质量与安全性就会下降。

但同时,任何医疗都是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中国也有其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如果生硬地拿JCI的某些标准来套用的话确实存在困难。新事物的发展是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而逐渐完备起来的,中间需要一个过程。所以JCI的标准在推行之时,也应深入研究中国的文化特征,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标准并持续改进。针对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特殊的医疗环境,JCI的评审做一些适度的修改,这样将更有利于中国人去追求质量与安全。

正因为JCI的引进,使得我国的政府、卫生计生委审视审度自己的评审标准。我们应以开放的心态迎接JCI标准的进入。

夏慧敏:虽然目前中国已有不少医院通过JCI评审标准,但我认为他们通过JCI标准后将其坚持下来是很难的。要达到JCI的标准,如同把医院所有员工绑在一起走,同时要求大家步调一致,做同样一件对的事情,说同样一句话,这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患者安全是医院永恒的主题,医疗的本质。应当是医院去适应标准来改变自己,而不是改变标准来适应自己,这也是中国医疗改革核心的目的所在,同时也是JCI标准在中国存在的意义所在。

江忠仪:对JCI我们虽然崇尚但绝不迷信。近年来,国内的很多评审标准与JCI的评审标准日益融通,相似性也越来越高。不过除了评审标准外,评审主体于方法同样重要。国内的评审主观因素成分颇多,因此JCI评审标准值得借鉴。

JCI评审是保证质量安全与规范的体系,如果在体系的基础上加入模块化的评审,那么会更完整。

JCI的标准如此之多,如何让其更好的落地?

姜杰:质量与安全文化的建立是医院通过JCI评审的关键之一。

若想将JCI的评审标准固化为医院的日常执行,信息化的划线走路非常重要,即通过信息化固定下来的合理东西必须要遵循。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做法是将质量考评部门与JCI办公室相结合组建了质量管理部,其主要职能就是将JCI的全部条款作为今后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的规章条例对医院进行指导。部门中的11个委员会与JCI的委员会相衔接,各司其职。所有信息的采集与质量的管理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的循环完全按照JCI的标准执行。所有的考核,包括科主任的考核、科室的考核、绩效的考核全部与JCI联系在一起。

此外,质量管理部还会依据具体实践,将JCI中某些过于繁琐且增加医护人员负担的内容进行简化,确保医护人员在完成JCI目标的同时减轻负担,赋予了JCI更多的生命力。

JCI虽有固定的标准,但没有固化医务人员的行为,只要所做的一切能够达到JCI的要求,其行为就是被认可的。
贯彻JCI重要的一点,就是将国外的先进理论与国内的实际相结合,创造出符合中国特色的道路,实事求是。

陈东风:如何落实,我认为最关键的就是对标准的理解。

JCI看中的是持续改进的能力。医院要让医护人员理解JCI的标准,知道标准所做产生的效果是什么样的,工作是否得到提升,患者是否受益,将标准理解到位有助于促使他们自觉地采取行动。

JCI评审与HIMSS评审相比的话,哪一个更难?两者有什么区别?

董军:虽然两者都有难度。但相比较而言,JCI的难,是一次比一次更难。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医院会更多的了解到自己的不足,这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文化的形成。评审员在进行第三次评审时收集信息的落脚点便是医院文化,尤其是医院的安全文化。而所谓的文化是一种标准,一种制度的建立,是指所有人的行为都已依据制度或标准形成了良好的习惯。文化的形成对医院来说是最难的。在这一点上,HIMSS也不例外。

但HIMSS的难与JCI又有点不同。在准备JCI评审的过程中,医院对其组织构架,标准的理解相对容易一些。而HIMSS中所涉及的信息系统,桥梁式的人物即既懂得医疗又懂得信息化建设的人才,医院是最缺乏的。其次,信息部门与实际应用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沟通的裂隙很大。既缺乏桥梁式的人物又缺乏良好的组织构架来保障其沟通,使得整个信息化建设难上加难。
国内现在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许多医院在学习JCI或是在用JCI的标准进行改进,但这些医院并不参与JCI评审,各位院长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江忠仪:不参加评审同样可以参照JCI标准进行医疗质量与安全的改进,但经历了JCI的评审过程,会更利于在限定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目标,我认为,自我加压比自我革命的效果会更好。
王建安:针对提到的现象,依照JCI评审的标准去做已然做得很好,但并不参与其评审正如我们踢足球,练习好所有步骤唯独不射门,这样难免有点自娱自乐。其实只有真正参与比赛才能对真实水平做出一个衡量。

董军:对院长来说,JCI评审就是医院建设最好的抓手,特别是其目标的管理,它不仅是医院质量与安全的建设,更是一种文化,一种团队的精神。出现了问题就要面对,在这个过程中,拥有改进思想、系统行为的能力往往更重要,这是体现医院凝聚力,团队精神的较好的方式。所以针对存在的现象,如果问我要不要参与JCI认证的话,我肯定要参与。

参与HIMSS从6级到7级的评审我们仅用时半年,这个飞跃告诉我们:一个目标的确定能使你过去3年,5年做不到的事情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做到。

医院质量改进的需求不断地被提出,所以对IT技术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医院应该建立一种怎样的机制保证医院的资源持续地投入IT?

江忠仪:信息投入机制的标准我无法定出。但首先我会以问题为导向,即针对信息化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进行投入。在众多有需求的建设中,我对信息化的支持是比较容易的。因为,经历了JCI的评审后,面对医院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信息化建设已变得非常重要。依据我们医院的经验,信息化多投多得。

王建安:IT肯定需要投入。但在信息化建设中,价格往往相差很大,以CDR为例,其搭建者提供的价格从500万到3000万不等。如何衡量一个项目的真实价值对院长来说通常比较困难。同时与引进医疗设备及人才相比,如何发挥IT投入的价值也是比较困难的。

姜杰:诚如王院长所讲,盖楼、买设备可以对其投入产出做评估,它是可视性的。唯独信息化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但信息化的时代,什么都依赖于信息,医院信息化建设更是大势所趋,关于投入规模,我的观点是医院的管理需要信息化,需求会引领供给。

当下,政府对公立医院的差额补偿机制需要院长精打细算会“算账”,在此我也有一个原则:喂鸡要喂母鸡,因为母鸡会下蛋。

夏慧敏:信息化的投入我认为基于三个方面,一是基于其国际化的标准,即要通过HIMSS7级。二是基于医院的定位。如果医院定位为研究型的医院,医院就要确定专业特长及相关数据的收集。三是基于患者的感受。依从患者的感受确定实施信息化的方向。

基于以上综合的战略考虑,如果信息规划符合医院战略、定位及目标的话,在此基础上再考虑信息化建设的钱应该怎样花。

针对出现的现象,我认为没有经过JCI的历练锻炼不出一只好的队伍。经过这个过程,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考验,是一种压力,这期间,其学习与进步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陈东风:我觉得信息化的投入以需求为导向这一点非常重要。要以医院管理的需求为导向并与医院的顶层设计相结合。

以患者身份识别为例,患者在医院内唯一身份的识别标示就是“患者姓名+ID号”,如果医院要做这个的话,就必须实现全院信息系统的统一,打破以往以模块搭建的信息系统,将CT科,病理科等科室所做的患者不同的登记进行统一,将患者的门诊号,住院号等统一。这样统一之后就会对信息化形成良好的促进。同时医疗的连续性及可及性要求打破信息孤岛,此种情况下,,将所有的信息集中于统一接口。

此情况下的信息化建设就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信息搭建。

如果不是以需求为导向而纯粹只拿技术来硬套的话,技术也只会荒废。这就是有些医院为什么买进很好的软件后却用不起来的缘由。以需求为导向再结合JCI的标准来建立我们的信息系统的话就会实现“双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 小黑屋 - Archiver - 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2-2015   护理之声(http://www.zghlz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若有转载或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E-mail: zhonggo123@163.com

本网名称及标识均在国家版权商标部门注册,原创图文保护知识产权

举报电话:李老师 15802485829 微信: lizanw20

QQ号客服:63449363 雨蓓老师 370294532 程老师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护理之声   桂ICP备18012132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