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之声管理咨询学院

讲课录音分享视频分享区

【李冰】如何成为受尊重的管理者

护理资源下载

PPT课件资源

优质护理职业提升临床护理

管理群1:85933517护士长 群1:113865183

医护交流群:87220027加微信拉入VIP管理微信群

微信号:ZGHLZS- 01或15572600275

搜索
查看: 19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球感染性疾病发展趋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15:49: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全球感染性疾病发展趋势
()多重耐药细菌感染增多
医院中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医院内消毒隔离措施的失误以及旅游业的兴王,使致死性多重耐药株感染可以在医院内外,甚至超国界传播。1993Soares等报道1株多重耐药肺炎链球菌由西班牙传到了冰岛;1998Sousa等报道,由分子指纹分析技术发现1MRSA由巴西传到葡萄牙。全球性多重耐药菌常见有耐甲氧西林/苯唑西林葡萄球菌(MRS)、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一内酰胺酶(ESBLs)的和产AmpC酶的革兰阴性杆菌以及产碳青霉烯酶的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如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另外,近年耐药的念珠菌和曲霉、毛霉感染亦有增多之势。以上多重耐药菌感染是临床难治性感染原因之一。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流行
1998WHO报道1997年全球死亡人数中结核病死亡人数达291万,仅次于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结核感染率随地区不同而异,在发展中国家有13人口(17亿)感染结核(美国6%)199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我国结核患病率达52310万人口,涂片阳性者达13410万人口。19861993年在国外居住的美国公民中新增结核病例由22%增至30 96,至1997年高达40%。结核病的回升与艾滋病有关,非洲近4年来在HIV抗体阳性人群中结核病比率从15%升至455%,亚洲HIV抗体阳性人群中,活动性结核达10%
医院内结核病的聚集与流行导致医务人员和病人的高感染率。传染源主要是未被诊断的传染性结核病病人,可以是单一传染源,也可以是多个传染源。多重耐药株传播和免疫缺损者的高罹患率是处理十分棘手的问题。医院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聚集在实验室、护理院、救济院、口腔诊断()、药物治疗室、观察室、门诊部和住院部,以住院部最主要。
19651995年美国至少有21起医院内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暴发报道:发生科室以内科和艾滋病区中最多,ICU(5)和急诊科(2)也是好发科室。医务人员感染率达12%100%,发病率33 96,活动性结核45例。住院病人191例发病,艾滋病区发病率408%,其中一篇报道肾移植病房13例感染,9例发病。21起事例中,10起为单一传染源,菌株对抗菌药物敏感,感染者多为非免疫缺损者,疫隋自限;11起涉及多个传染源和复杂传播途径,菌株多重耐药,免疫缺损病人发病早,又成为新传染源,未能及早诊断和隔离,故疫情难以控制。21起事例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传播,少数是意外事件引起直接种植、支气管纤维镜污染传播和供体器官致受体感染等。有报道暴露于传染源,至结核菌素阳转估计时间最短不超过4小时;肾移植一组病人感染和发生活动性肺结核的可能暴露时间为1215小时;而病理科5例感染者暴露时间仅为10分钟至3小时。活动性结核发病潜伏期多数在213个月时间,但肾移植一组仅511(中位潜伏期75)。通风不良、病室紧靠传染源、疏于个人防护等被认为是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SoroPCR方法检测结核病房空气,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高达47%,用其阳性标本接种豚鼠,20%动物发生感染。
()与全球气候变暖相关的感染性疾病增加
1995年,国际气候变化研究组预测,21世纪全球平均气温会上升1℃~3.5℃。这一变化速度远远超过过去1万年以来的任何气温变化。气温升高将导致冬季变暖而夏季更热,极地冰川融化而使洪水泛滥,海平面上升,携带感染性疾病的昆虫迁移。其结果是导致地方病地理区域发生变化,虫媒传播性疾病(如疟疾)增加,水传播的感染性疾病也增加。
疟疾与全球变暖有关。疟原虫对生活温度要求比较苛刻,如恶性疟原虫的最低生长温度是16℃~18℃,间日疟原虫的最低生长温度是14℃~16℃。目前全球每年有3亿~5亿人次感染疟原虫,如果全球气温明显变暖(增加3),这一数字将增加34倍。低海拔国家(如孟加拉国)已经面临经常性洪水泛滥,可能还会进一步遭受因海平面上升所致的水传播性疾病(如霍乱)的增加。如果公共卫生手段失误,痢疾也将增加。
总之,全球平均气温略有上升,将会对某些感染性疾病产生大的影响,许多现今的热带病将在亚热带甚至温带国家流行。热带地区以外的人们对治疗这类感染(特别是耐药病原体引起的感染)药物的需求将更加紧迫。
()新的人畜互通性感染发生与增加
这类感染以新的病毒引起者为多,如艾滋病、埃博拉热、SARS、狂犬病、尼派病毒脑炎、西尼罗河病毒脑炎、猴痘以及禽流感等,均为动物传染病。由于病毒缺乏独立酶系统,易受周围环境特别是宿主细胞内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异传播到人类。如Science报道:中美科学家通过对SARS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揭示SARS病毒是从动物感染人类的进化过程。20022003年间,SARS流行分为早、中、晚三期,在最早期,与SARS病毒接触者感染率为3%,此时的SARS病毒与野生动物的病毒一样;但当与人体冠状病毒基因重组产生突变后进人第二阶段,接触者感染率达70%;病毒通过人与人传播至第三阶段病毒进一步突变达到稳定,适应了在新的物种(人类)中传播。SARS进入中后期时,病毒变异趋缓,但传播力却提高,病情加重。突破物种的变异病毒,人对之无免疫力,往往传播快病死率高,造成对人类的灾害性袭击。除了病毒以外,人畜共患的新发病还有巴尔通体病(如猫抓病)、莱姆病(伯氏疏螺旋体所致)、变异型克雅病(朊毒体所致人类疯牛病)等。
()生物武器所致恶性传染病的威胁
1.生物武器特点:①致病性强、传染性大;②污染面积大(可直接喷洒)、危害时间长;③传播途径多;④成本低,称廉价原子弹;⑤使用方法简单,难以防治;⑥局限性:易受气象(雨、雪、烈日、大风)影响,且使用不当可危及使用者自身。
2.生物武器种类至今生物武器已发展到628种。常用的有下列几种:
(1)炭疽芽胞杆菌:是最简便使用的可直接喷洒的生物武器,肺炭疽病死率80%,肠炭疽病死率50%
(2)天花:病死率30%,传播快。目前在俄罗斯与美国各有一个实验室保留了毒种。2003年美国首次暴发猴痘,也曾报道特纳河痘病例,两者与天花病毒同属正病毒科,一旦完全适应于人类则后果不堪设想。
(3)鼠疫耶尔森菌:传播快、病死率高(败血症达100%、肺鼠疫50%90%)。借助老鼠、蚤类进行生物战。
(4)肉毒杆菌毒素:属神经毒素,致死量为0002 mg。以喷雾形式施放,只要03μg就能致死。
()相继出现的新传染病
与医院感染有关的新的传染病有Ebola出血热(埃博拉病毒)、肾综合征出血热和肺出血热株(汉坦病毒)、O139霍乱(O139霍乱弧菌)、猫抓病(巴尔通体)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 小黑屋 - Archiver - 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2-2015   护理之声(http://www.zghlz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若有转载或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E-mail: zhonggo123@163.com

本网名称及标识均在国家版权商标部门注册,原创图文保护知识产权

举报电话:李老师 15802485829 微信: lizanw20

QQ号客服:63449363 雨蓓老师 370294532 程老师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护理之声   桂ICP备18012132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