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之声管理咨询学院

讲课录音分享视频分享区

【李冰】如何成为受尊重的管理者

护理资源下载

PPT课件资源

优质护理职业提升临床护理

管理群1:85933517护士长 群1:113865183

医护交流群:87220027加微信拉入VIP管理微信群

微信号:ZGHLZS- 01或15572600275

搜索
查看: 11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筑医养梦 行医养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7-30 22:41: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筑医养梦 行医养路
           -医养师学习心得
       yysa19004
  6个月前,报名参加中国护理之声医养学习,初衷是为了调整一下自己的学习节奏,因多年来的学习大多限于护理本职相关得学习,对“养老”的理解和话题关注觉得离自己遥远的退休未来去了。但通过近6个月的比较系统医养学习,内心不由得筑起自己的“医养”职业梦,新生了温暖的“医养”情怀。在这段学习之旅即将结束之际,盘点6个月的学习经历和对医养再认识和思考。
一、  感谢同行
感谢中国护理之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型学习平台:创新、开放、灵活,尤其对我们这样一群在职工作者来说,这种学习模式非常受用;感谢李冰老师及各位授课老师的精彩授课,感谢我们的班妈妈马爱兰老师事无巨细的提醒和辛苦指导;感谢医养A班班委同学每次实训课前后的精心组织;感谢我们医养一组的各位小伙伴相携度过的学习时光;也感谢自己的选择和坚持!
二、课程设计独到相宜
(一)内容广泛。课程内容既有目标管理、创造顾客比创造利润等基本管理学理论,重点围绕“医养”推出系列课程:医养管理概论、医养相关政策、国内外医养相关形势、机遇和挑战、医养定位、医养管理者应有的品格、特质、能力培养,医养结合政策与实践、医养服务的核心内容、医养结合机构开业前后的管理程序、以及医养结构的质量管理和建设标准规范、医养机构安全管理等等,既有管理的普遍概念,又有医养相关的专业理论,既有医养有课程既有政策理论层面的讲授、更有授“吾”以“渔”的实训等干货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我们从医养“小白”也能进阶成医养界的“准职场人”了。
(二)新颖实用。该医养课程的特点之一紧跟行业前沿,如管理理论三维理论与护理管理实践、等级医院评审的最新标准、医院质量管理的最新要求、医养行业最新动向如居家养老型态、互联网+医养的最新应用;同时还结合实训课,给我们带来国外医养机构的精细化管理,其中的安全细节和爱老人文我们带来最新的养老理念,我们感非常受用!
三、“医养”相关再认识和思考
  由于我国老龄化快速到来、老年人慢性疾病谱转变等强烈服务需求,而供给侧医院和养老机构的服务特点不同,催生了中国特色的“医养结合”。近年来在国内从试点到逐渐推广,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也还存在养老服务覆盖不均衡(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服务模式不一、实际运营内涵质量参差不齐、机构运行和政府保障供给的可持续性待较长时间才能评价。
(一)医养主要模式
国内医养结合从国家层面相继出台“养老服务”相关有力政策,助推医养结合。目前有一下两大类七小种模式:
1、机构层面的医养结合:1)毗邻建设,即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如养老机构紧邻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医院,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与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点毗邻建设。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增量的新建机构;2)机构对接,即通过协议合作、转诊合作、对口支援、合作共建、建立医疗养老联合体、远程医疗等多种形式,实现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业务对接和服务融合;3)内设机构,即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开设长期护理床位或开设护理型养老机构;4)纳入定点。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纳入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机构,接收医疗机构内转移的需要长期照护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入住。
2、居家社区层面的医养结合:1)家庭医生签约,即推广家庭医生服务,与有需求的老年居民签订服务协议,开展契约式服务,为签约老年居民建立规范的健康档案,为其提供预约转诊、健康查体、保健指导、疾病干预、家庭病床等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2)建设嵌入型小微机构,主要是通过发展社区嵌入式、小规模、专业化的医养护一体化“微机构”提供医养结合服务,比如嵌入护理康复型、嵌入照护型等小微型养老机构。这是一种类似但不同于上文第一类“内设机构”的医养结合模式。3)流动上门,即由轻资产运营的护理型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提供上门服务,或者由医院负责运营、配备了医护人员和专业社工的流动服务车为失能、高龄等老年人提供诊疗、护理、精神慰藉等方面的巡回上门服务。
(二)医养需要规避的误区
1、警惕和防范注重医养结合的实体机构建设,忽视医养合作机制建设的倾向。
医养结合关键是要实现对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的有机整合和高效利用,使原来条块分割的两类资源形成打通使用、一体化服务的机制。实体机构建设和合作机制建设都是“手段”,都是为了实现服务的融合发展,为老年人提供整合、连续、一体化的服务。但是从成本收益的角度看,显然,盘活存量资源的合作机制建设比侧重增量资源的实体机构建设的“投入产出比”更高。在实践中,还需要警惕两种现象:一是部分医疗机构办养老机构,主动给自己“加负”,把养老机构办成“第二住院部”,出现以“养”养“医”的现象;二是部分养老机构办医疗机构,出现各类套取医保行为,发展为“以医养老”的现象。这两种现象都必然导致医保基金支付风险骤升。
2、警惕和防范注重高端服务提供,忽视基本服务需求保障的倾向。
医养结合同样存在公益性和营利性的产业之分。医养结合的初衷是为老年人提供普遍、可及、负担得起的公益性服务,而不是局限于满足少数高收入群体的个性化服务需求。但是,近年来随着大健康产业的兴起和房地产产业的转型,大量的房地产企业、央企、险企凭借资本优势进入医养结合产业,实行跨界融合发展,此举在给产业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也给作为医养结合事业发展主体的民非性质的传统机构带来较大冲击。在此过程中,不排除一些短期投机性资本恶意竞争搅局市场秩序。推进医养结合应注重公益性,并兼顾商业性,应引导增量资源优先发展公益性、普惠性的医养结合服务,对各路资本盲目进入医养结合产业加以引导,对投机资本的短期行为予以防范。
3、警惕和防范注重机构层面的医养结合,忽视居家社区层面的医养结合的倾向。
现有医养结合模式,无论是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内设养老床位,还是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都属于单一的“机构结合”模式,满足的是小众老年人的医养结合需求。由于“机构结合”模式操作简便,短期内成效显而易见,因此也成为各地试点工作的主导模式。但是我国老年人的生活空间布局加国人传统养老心理(不去养老机构)是典型的“金字塔”结构,塔底(居家养老)极宽、塔身(社区养老)较窄、塔尖(机构养老)极小。绝大部分老年人都是生活在家庭和社区,无论是从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还是从服务的受益面来看,都应该将医养结合的重点置于居家社区层面,满足大众老年人的医养结合需求。此外,从降低成本的角度来看,也需要防范将医养结合发展成高成本的“住院模式”。
4、警惕和防范过于依赖医保制度,忽视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建设的倾向。
从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长期照护保险与医疗保险的分工是明确的。长期照护保险的诞生本身就是为了解决医保制度的财务不可持续问题,将原有医保制度支付的部分康复、护理服务划归社会服务性质的康复、护理服务,由相对独立于医保的长期照护保险来支付,从而达到降低服务成本的目的。当前,一些地方在推进医养结合试点时,将医院的部分康复、护理服务转移到医养结合结构,以医保资金来支付服务成本,或者建立依附于医保制度的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来支付这部分服务成本。这种做法本质上仍然是“以医养老”的思路,最终必然的结果是进一步加大医保的支付负担。就制度建设而言,医保资金应该有自己明确的使用范围和支出规定,支付范围过大必然不可持续。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应该相对独立于医保制度,而不是发展成为长期医疗护理保障制度,成为变相的“第二医疗保险”。
(三)医养管理者如何确保实体医养机构保持久生命力
1、敏锐紧跟国家、行业政策、法律法规、规范,规范做好机构发展和运营的顶层设计,借力政策发展、才能不走弯路、不违规、不出事。
2、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养老机构的服务必须得有医疗资源的有机融合,才能满足老者的养老需求,才能有客户源、才能让机构运营有生命力。
3、养老机构主动与居家、社区融合发展,开发多元养老产品服务。机构主动走出去、将养老服务延伸至社区、居家上门,开发日间生活照料、康复治疗及保健、中医养生等多元养老产品,既响应了政府倡导和力推的爱老行动,又为机构赢得更广大的养老市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获益。
4、做好养老院服务内涵质量是永恒的生命线。机构质量与安全体系科学构建、制度规范服务标准完善、加强人员准入培训和使用及激励、日常应用管理工具做好质量安全与的控制与持续改进、做好机构内安全风险控制、坚守消防食品安全等红线、在做好机构质量内控的基础上合理购置商业险来降低机构的安全责任风险和压力。
5、积极跟进“互联网+养老”行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勇于引进信息科技,打造智慧养老,提升对老者的服务能力,减少人力资源成本同时提高机构的运行效率,也为机构带来全新的新时代运营增长点。
6、丰富老年人关爱服务。主动探索“养老服务顾问”模式,发挥养老服务对接指引作用;积极组织老年人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重视珍惜老年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和优良品德,发挥老年人的专长和作用,鼓励其在自愿和量力的情况下,从事传播文化和科技知识、参与科技开发和应用、兴办社会公益事业等社会活动;开展老年教育;让老者老得慢、老得快乐。
(四)当代护理人医养使命和担当
   十九大提出大健康战略,对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吹响了加速度的号角,有机遇,有挑战。医养服务的核心是医养人才,目前养老医疗护理人员缺口大等现状,养老管理人才是养老领域培养重心,有临床经验专业护理人是弯道超车培养医养管理人才最佳途径。自己做为一名护理战线的老兵,尤其通过此次医养班的学习后,要有投身并致力于日后医养事业的使命感和激情,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在祖国“大健康”国策进程中发挥好“主角”作用!在医院康养发展征途中争取做个好参谋者、好建设者!
奋逐医养梦,铿行医养路! 祖国的美好新时代,护理人的未来定会越来越有价值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 小黑屋 - Archiver - 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2-2015   护理之声(http://www.zghlz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若有转载或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E-mail: zhonggo123@163.com

本网名称及标识均在国家版权商标部门注册,原创图文保护知识产权

举报电话:李老师 15802485829 微信: lizanw20

QQ号客服:63449363 雨蓓老师 370294532 程老师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护理之声   桂ICP备18012132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