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之声管理咨询学院

讲课录音分享视频分享区

【李冰】如何成为受尊重的管理者

护理资源下载

PPT课件资源

优质护理职业提升临床护理

管理群1:85933517护士长 群1:113865183

医护交流群:87220027加微信拉入VIP管理微信群

微信号:ZGHLZS- 01或15572600275

搜索
查看: 23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功能制护理,请走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4-25 22:13:3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4G031聂素琴 于 2019-4-25 22:20 编辑

功能制护理,请走远!
2019hgsa 2-1
中国护理之声咨询管理学院  聂素琴整理

    2019年4月18日20:00-22:00,在2019hgsA班群里,各位老师围绕张中南教授的著作《唤醒护理》中的一个案例展开了第二次实训,大家就功能制护理背景下此案例发生的原因,表述了自己的看法。
【案例资料】
    当时我在一家大医院做手术,一天上午完成了一例双膝关节置换手术,下午出门诊。那天的门诊病人很多,门诊结束后我才回到病房探望这位手术病人,这时已是晚上9点钟了。到了病房,我发现病人纺丝不动地躺在床上,身边没有心电监护仪,也没有医护人员,只有一个病人家属坐在一旁。我问病人感觉如何,病人完全没反应,倒是家属说了句:“没事儿,他睡着了。”
此时,如果我听信病人家属的解释,不去打扰这位“熟睡”的病人,他将永远不会再苏醒。
然而,我注意到,这个病人的体外引流血已高达1600ml,他绝对不是睡着了!我使劲推了一下病人,他还是没反应,赶紧压他的眼眶,没有反射,再一摸颈动脉,脉搏也摸不到了。这可把我吓坏了,赶紧跑出去找值班护士。这时候护士正在巡视病房,值班医生在急诊室处理病人。“你赶快跑步把静脉切开包拿来!”我冲着护士大喊。因为病人的静脉输液管已经不滴液体了,这时穿刺恐怕扎不进去,必须做静脉剖开。
    护士跑着拿来静脉切开包之后,我顾不上常规消毒,也没戴手套,抓起刀片一刀割下去,差不多一寸来长的刀口,竟然还是找不到静脉。为什么?因为血管已经不出血了,也就是说,他的血液循环此时已停止了,濒临死亡了。后来好不容易找到静脉,立刻插进管子,也顾上不结扎,只能捏着让护士往里面挤压液体。但是女护士力气小,挤压液体的速度很慢。这时我急中生智,让护士一屁股坐在输液袋上,这时只见液体像箭一样射入病人的静脉,仅用10分钟便输进了1500ml液休,病人终于悠悠地醒转过来。
    病人的血压和心跳也逐渐恢复,再加上一系列其他措施,一条生命从鬼门关被拉了回来。直到今天,这位患者还在满世界地跑,尽管距那个生死时刻已经过了16年。

【讨论话题】
    本案例发生的历史背景是在1996年,功能制护理的前提下发生的,按常理说在病人在出血≥200ml~500ml的时候,就应该有人观察到,有人报告,及时输血和处置,但是却没有,为什么?

【原因】
一、护理模式是短板:
1、功能制护理的工作模式类似于流水作业,是以疾病为中心,将护理活动分解成若干任务,根据各个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分工,各项任务由专门的护理人员承担。在功能护理模式管理下,护士工作缺乏主动工作的动力,比较被动,护理工作缺乏积极性,工作内容也比较单调,就是医生怎么说,护士就怎么做;未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医疗工作中来,对患者的病情和护理缺乏整体概念,患者所获得的护理缺乏连贯性。
2、在这种护理模式下,护士长的排班也是功能性排班,这样的排班制度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护士不了解病人的全面情况,就没有证据对病人进行评估,更不能在此基础上指导和护理病人,二是病人方面,一天见到不同班次的护士,感觉护士像走马灯似的,自己并没有受到特别的关注。

二、分级护理落实不到位
1、病本位医疗的年代,手术做好了,大夫职责完成,没有给护士足够的强调;护士也么有给家属讲解注意事项,没有让患者参与安全管理;护士巡视病房不够,大夫也没有巡视。
2、功能制护理下的病人发生的病情变化,首先是护士没有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及时的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没有真正做到按病情按要求巡视病人,或者是巡视病人时走马观花、马马虎虎,不认真观察,巡视不到位。   3、分级护理不当,影响工作的严谨性。护理人员少,劳动强度大,无法按护理级别要求巡视,护士经常觉得医生开出的护理级别与患者实际情况不符,长期以往护士对不按相应的护理级别执行司空见惯,对护理规范和制度产生麻痹思想。降低了对巡视时间,病情观察等必要的护理措施的重视,使真正需要一级护理的患者不能得到相应的护理,一级护理流于形式,导致护理质量下滑。

三、护士知识储备欠缺
    护士的专科专业知识不足,疾病知识掌握不够,没有风险预警的判断能力,风险意识差,病情观察大都依赖医生,在当时的情况下还没有专科护士的出现。对于患者术后的伤口引流液,特别是血性的,第一个小时就超过200毫升的话,就要及时通知医生;护士对于病情掌握、手术后的观察、注意事项、并发症及防范等方面知识欠缺;对于膝关节置换后出血的观察,多少为之正常范围,多少即危险,如果护士不能全面掌握,那么在功能制护理的前提下,也无法告知家属需要注意哪些。所以会导致并发症的出现,因为护士专业知识不足,即使在病人身边也可能出现问题。同时,病人及家属的法律意识淡薄且医学知识匮乏。

四、健康宣教不到位,缺乏有效沟通
    护士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不及时到位,特别是术后相关的健康教育根本没有落实;护士过度依赖患者家属或是呼叫器,而过度依赖家属的同时对术后患者的宣教只流于形式,未详细交待术后病人置管的注意事项、患者家属如何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等等。
五、护士缺乏责任心、,缺乏慎独精神。
护士觉得我已经交待了家属,要是有什么问题的话,家属会过来告知,要是家属不来说,那就觉得什么都是好的,久而久之,会让护士觉得只要什么都正常,对于这个巡视、观察病人,做不做都无所谓。

五、护士人员不足及责任分工不明确
1、护理人员缺编及分工不明确,患者的治疗一般以输液为主,在一名护士值班时,全部时间都用来做治疗性的操作,根本没有时间巡视病房,然后还有部分护士认为护士长排班分工不够明确,奖惩不兑现,即使巡视病房得不到表扬,不巡视也没受到批评,导致工作积极性降低。
2、护士各班职责落实不到位、交、接不清楚,未按医嘱巡视、观察病情和测量生命体征。这种病人是需要记录出、入液量、引流量的,但是,我们的护士根本就没有观察、也没有记录。
3、这起事件发现的时间是在晚上9点,在白班护士与夜班护士交接班的时候是否存在交接不到位的情况,在交接班的时候有没有去关注这个出血量,接班后对当班内哪些病人是重点病人是否了解,是否加强关注了。医生发现出血量过多后去找护士时护士正在巡视病房,那如果该病人已经巡视过,护士没发现异常;如果是还没有巡视到该病人,那前一次巡视是什么时候,是否按要求巡视了。这些种种如果都存在问题,那患者是得不到高质量的服务的,发生这起案例是必然的。
4、如果护士是一人值班的话,有时可能会存在到了要巡视病人的时间了,而那时刚好在做着其他治疗,就想着等我把这个治疗做完再去巡视,而等治疗做完了,就又会觉得,巡视都过了好久,这个时间段就不巡视了,等下次再一起巡视好了等等心理;也可能会存在当班护士和管床护士分工不明的情况,两者就你看我,我看你,当班护士就会觉得管床护士自己在的,她自己床上的病人会去巡视,而管床护士会觉得是你值班,这些是你该去做的,最后就演变成了一个都不去巡视的结果等等。

六、医护合作的问题
1、医护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差:对这样一个术后病人,医生应该是要下病危、心电监护的,也许是医生未下医嘱,护士也未提醒医生,或者是护士太忙,未给病人上监护,护士的执行力太差。  
2、 病人手术后回到病房,没有医嘱。手术医生,住院医生,护士,整体的衔接都有问题;没有监护仪,那么生命体征有没有动态测量,大夫医嘱如何下的,护士又是如何执行的。

七、护理人员思维局限
1、病本位医疗模式下,医护人员奉行的是“病本位”的服务理念—将救死护伤作为工作目标,也就是说,医护人员在这种医疗模式下更多的是关注病员的健康问题,护士更多的是机械的执行医嘱,缺乏对病员疾病引起的反应的观察和判断处理。简单的说是理念的缺失。
2、作为管理层面,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者对危重、术后病人重视程度不够,对于一个双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病人,应该安排在监护病房或者是抢救室,便于值班医生、护士首先在意识上引起重视,然后再关注病人。
3、当时的护理可能仅仅关注生命体征测量,打针发药,输液处置……对病情缺少风险防范能力,没有人本位整体护理的理念,没有对病人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没有高度关注病人;没有对病人进行及时、全面、动态的,不间断的观察;没有对病人进行生活护理。将一切生活护理交给家属,本来可以从生活护理中发现病情变化的蛛丝马迹,因为全是家属的照顾,而失去了发现病情变化的先机。
【反思】
    当我们改革护理制度了,是否可以完全杜绝此类事件发生,可以思考2个问题:
1.当责任细化,督查各班,严格执行各班巡视,问题还会发生吗?
2.值班人员情绪因素对此类事件的发生有多大影响?
    我们的护士是否做到了以下几点呢?1、能做治疗,2、能做健康教育,3、能做心理护理,4、能积极、主动观察病情变化。
    需要我们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加强管理,督促护理人员加强学习,提高工作满意度,促进护患沟通,加强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改进护理质量。同时加强各级人员的专科知识、责任心的培训及警示教育,要警钟长鸣,时刻警惕,同时关注各班护理人员工作情绪,发现不良情绪,及时沟通、处理,同时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要求护理人员积极、主动观察病情变化,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的护理服务。这样才能有效解决此类事件发生。
本文观点来自于2019护管师A班实训发言内容,在此,对各位学员及老师表示感谢!
中国护理之声原创作品,转摘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 小黑屋 - Archiver - 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2-2015   护理之声(http://www.zghlz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若有转载或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E-mail: zhonggo123@163.com

本网名称及标识均在国家版权商标部门注册,原创图文保护知识产权

举报电话:李老师 15802485829 微信: lizanw20

QQ号客服:63449363 雨蓓老师 370294532 程老师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护理之声   桂ICP备18012132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