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理键康的十大标准---关爱老人,从心开始![color=rgba(0, 0, 0, 0.298)]原创: [color=rgba(0, 0, 0, 0.298)]雨青 [url=]积极后半生[/url] [color=rgba(0, 0, 0, 0.298)]2018-04-23
[color=rgba(0, 0, 0, 0.298)]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人均寿命的逐渐延长,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也日益增加截止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已经达到2.3亿,占总人口的16.7%,预计2050年60岁以上人口会达到4.8亿。
国际标准认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显然,我国已经进入典型的老龄化社会。
老年人作为一个相对弱势且迅速扩大的群体,其生存状况和身心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健康是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老年人个人幸福和生活质量,也涉及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加强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使老年人能够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度过晚年生活。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十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学点老年心理学,可以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也可以帮助身边的老人及时发现问题,并通过自我调节得到修正,调整心态或积极治疗,拥有健康的心理,幸福度过晚年。
心理健康的十大标准:
一、充分的安全感。
安全感需要多层次的环境条件,如: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工作环境、家庭环境等等,其中家庭环境对安全感的影响最为重要。家是躲避风浪的港湾,有了家才会有安全感。 二、充分地了解自己。 就是指能够客观分析自己的能力,并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能否对自己的能力作出客观正确的判断,对自身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 如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勉强去做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常常会得不到想象中的预期结果,而使自己的精神遭受失败的打击;过低的估计自己的能力,自我评价过低,缺乏自信心,常常会产生抑郁情绪。 三、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家庭条件及相应的社会环境来制定生活目标。生活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实际,还要留有余地,不要超出自己及家庭经济能力的范围。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曰:“乐莫大于无忧,富莫大于知足。” 四、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 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包括三个方面,即与自然、社会和人的接触。 老年人退休在家,有着过多的空闲时间,常常产生抑郁或焦虑情绪。如今的老年活动中心、老年文化活动站以及老年大学为老年人与外界环境接触提供了条件。 五、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 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个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生活中才能体验出幸福感和满足感。 例如一个人的能力很强,但对其所从事的工作无兴趣,也不适合他的性格,所以他未必能够体验成功感和满足感。相反,如果他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但能力很差,力不从心,也会感到很烦恼。 六、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为了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就必须不断学习。 比如:不学习电脑就体会不到上网的乐趣;不学健康新观念就会使生活仍停留在吃饱穿暖的水平上。学习可以锻炼老年人的记忆和思维能力,对于预防脑功能减退和老年痴呆有益。 七、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形成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的心理因素。情感方面的联系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在人际关系中,有正性积极的关系,也有负性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八、能适度地表达与控制自己的情绪。 对不愉快的情绪必须给予释放或称为宣泄,但不能发泄过分,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另外,客观事物不是决定情绪的主要因素,情绪是通过人们对事物的评价而产生的,不同的评价结果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 有一位老太太,大儿子是晒盐的,小儿子是卖伞的。老太太总是发愁,阴天她为大儿子担心,晴天为小儿子担心。一位心医生对老太太说:“您真有福气,晴天您的大儿子赚钱,雨天您的小儿子赚钱。”老太太一想很有道理,便高兴起来。 九、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 一个人的才能与兴趣爱好应该对自己有利,对家庭有利,对社会有利。否则只顾得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兴趣,而损害了他人或团体的利益,就会引起人际纠纷,而增添不必要的烦恼。 十、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情况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当个人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愉快感和幸福感。但人的需求往往是无止境的,在法律与道德的规范下,满足个人适当的需求为最佳的选择。 愿所有的朋友们身心愉快,健康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