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之声管理咨询学院

讲课录音分享视频分享区

【李冰】如何成为受尊重的管理者

护理资源下载

PPT课件资源

优质护理职业提升临床护理

管理群1:85933517护士长 群1:113865183

医护交流群:87220027加微信拉入VIP管理微信群

微信号:ZGHLZS- 01或15572600275

搜索
查看: 129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养—我前行的道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1 22:14: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gsa110 于 2018-12-31 22:24 编辑

医养—我前行的道路
ygsa110-学习医养结合心得体会
      我是一名基层医院家庭病床科护士,从事社区护理工作18年,主要是为社区行动不便患者提供“经济、方便、有效、连续、综合”的上门医疗服务。从98年最初的提供居家上门服务,到2001年正式进驻养老院提供医疗服务,已有20个年头。创造出了一支以精湛的技术,热情的服务,高尚的情操,人性化管理的医疗、护理团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有备而老”在国家层面上已经得到高度重视。患病、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治疗和护理问题干扰者千家万户,在应对老龄化过程中,健康是核心问题。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医养融合”概念。2015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84号正式提出医养结合。医养结合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养老、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其优势在于整合医疗和养老两方面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持续性的照顾服务。
       回顾自己这十几年的工作,这些社区卫生上门服务工作不就是医养结合吗?我们为居家老人和十家养老院签约驻点,为患病、失能、半失能1200名老人提供社区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虽然在工作上有了时间的沉淀和经验的积累,但缺乏理论知识的支撑。所以渴望学习的我,一直关注这方面的学习。终于在中国护理之声的网站上,看到了医养结合管理师开班学习的好消息,便报名参加了首届医养管理师的学习培训。通过这半年的学习我主要学到了以下方面的内容:
       读懂医养,准确定位。所谓的“医养结合”就是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其中,“医”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医疗、健康咨询、健康检查、疾病诊治和护理、大病康复以及临终关怀等服务;而“养”包括生活照护、精神心理、文化活动等服务。“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就是把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首要位置,将养老机构和医院的功能相结合,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相融合的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最近,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2018年11月28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汇报,决定开展中国营商环境评价;部署进一步发展养老产业、推进医养结合,提高老有所养质量。会议指出,适应庞大老年群体多样化多层次养老需求,促进养老服务增加供给、改善质量,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有利于扩大就业、提升服务业水平。一要鼓励地方多渠道解决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不足问题。简化和放宽准入,支持各类所有制养老机构规模化、连锁化发展,发挥公办养老机构兜底保障作用,重点为经济困难失能失智老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托养服务。二要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落实新建住宅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要求,对老旧小区和纳入特困供养等范围的老年人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支持养老机构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三要加强养老护理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加快推进长期照护服务发展。对从事养老服务并符合条件的个人和小微企业给予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完善养老服务设施供地政策。四要强化跨部门协同监管,制定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和民办养老机构消防安全达标工程。会议听取了医养结合工作汇报,要求强化支持政策落实,促进现有医疗卫生和养老机构合作,发挥互补优势。简化医养结合机构设立流程,实行“一个窗口”办理。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促进农村和社区医养结合,建立村医参与健康养老服务的激励机制。鼓励医护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并在职称评定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有了政策的支持,更加坚定了我以后职业生涯医养前行的道路。
      养老机构的服务标准,发展养老服务业,关键是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其中重中之重就是补齐质量短板,以标准化建设促进养老服务质量的提升。这也是我国养老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是我国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重要判定依据。规定了养老机构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项目与质量要求、服务评价与改进,适用于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控制。通过对相关文件的学习,学会了检索文章,并应用在实际工作上及为多家养老院评级、评星作相关制度和相关服务表格撰写。
       还学习到了严峻医疗形势带来机遇与挑战医养结合机构开业前研究、策划、咨询准备和新常态下如何培训养老护理员。养老机构的医养结合重点放在健康管理、长期护理和失能康复、保持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身体功能的稳定。医养结合各负责任:机构主要负责健康管理、失能康复稳定。医院主要负责慢病管理、急病救治转诊、医疗托管。当前“医养结合”实践面临最大的困难是:该模式所涉及的业务主管部门交叉重叠、责任边界不够清晰。我国老龄化速度催生健康养老产业,鼓励支持企业开发健康产业。健康产业范围:诊疗、治病、护理、养老、保健、高端器械、云计算、物联、移动互联。健康中国六大任务:全面覆盖公卫服务、自律健康行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健全医疗体系、健全养老体系、健康和社会环境。健康产业成为世界经济主体所面临挑战与机遇: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人经济。打造专业化养老服务,有严格的准入门槛,有专业化的设施和设备,有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有规范的服务流程、严格加强养老机构的监督管理和安全防范管理。在制度建设方面,要健全养老机构行业准入、退出、监管机制,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特别要重点防范火灾事故,养老机构要通过消防验收,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加强对员工的消防安全教育和演练。要不断提高科学管理与服务水平。管理上要做到科学化和规范化,服务上要做到专业化、亲情化和人性化。要建立养老服务人员培训制度,加强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化素养;同时,还要通过人性化管理手段和适当的激励措施,包括薪酬制度、晋升渠道等,调动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在这半年的医养结合管理师学习里,让我收获最大的不仅让我充实了理论知识,还让我把学习养成了一种习惯。现在每天回到家,都习惯在网上学习关于医养结合相关文件、制度、管理等。从而制定完善医养结合院相关管理制度和重视人才培养。
       医养结合还有几个重要的环节是慢病管理、康复、临终关怀。此次学习介绍的比较少,希望在后续的学习中能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学习。1、老人入住以后就进入了慢病管理模式,需要作健康评估和建立健康档案跟进慢病管理。入住前的评估,年度评估,即时评估,始终贯穿着老年人在院的整个过程。整个评估过程都需要有经验的机构医生参与,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老年人在机构中发生意外的风险。而且在病例的记录过程中要重点写清护理人员在护理老人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的这些情况和注意事项。在评估的过程中,作为医生要重点询问老人有没有传染病史、精神病史(精神病史尤其要关注有没有抑郁症、焦虑状态、抑郁状态),有没有骨质疏松病史、骨折外伤病史,有没有老年性痴呆。通过相应评估量表的评分。根据评分的综合结果,做出健康评估的综合打分。根据评估的结果,有急性发病的不收,传染病精神病不收。急性发病的老年人有两种方向,第一种建议外院治疗,稳定以后要携带所入住医院的诊断证明我们才可以决定下一步。还有就是医养结合中急症处理和转诊的绿色通道。“养医结合”难在医,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把工作进行流程化的管理和评估,这非常重要。2.在康复这方面,我们应该怎么来做,是简单的指导还是技师的针对肢体的理疗按摩,我觉得这是远远不足够的,康复涉及面很广:心理、肢体、精神、认知障碍等,康复就是使其恢复健康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又可以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提高社会劳动水平,促进社会、经济文明的发展。在社区对老年人开展康复有利于减缓其躯体和脏器衰老的进程,控制慢性病的发展,减少医疗费用开支,减少残疾率的发生,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自理程度,减轻老年人对家庭的负担和对社会的压力,充实其精神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3、临终关怀,并非是一种治愈疗法,而是一种专注于在患者在将要逝世前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经常都会有人问,你们有临终关怀服务吗?我们会说有,但是我们提供的临终关怀服务是否达标了呢?我觉得是远远不够的。以上就是我提出的三个方面的内容,也是自己比较薄弱的地方,希望有进一步的学习。
      “ 医养结合”模式正在成为未来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各地政府采取政府举办、政策引导、企业运营、资源整合、多方参与等多种措施,着力解决老年人养护与健康管理等突出问题,努力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格局。我觉得实践的难点再于监管,我们该怎么监管,监管主体涉及民政、医保、卫生等多部门,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也是面临的问题之一,“医养结合”信息化程度不高,严重影响远程医疗、居民健康档案整合等数字化管理水平。所以需明确1、规定“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准入标准、服务对象,加强监管力度,提高服务质量。2.提高对病人康复、护理、回访的重要性,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失能、半失能病人发病率,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3、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快完善老年人电子健康档案,通过数字化平台,将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医疗和健康档案整合,实现信息共享及动态监管。
      我国有些地方医养结合是做得很不错,希望老师们能从这些好的医养结构中与我们分享其营销和管理策略。
      现在在推广医养结合的政策中,各地方都会将养老和医疗结合在一起,似乎一片皆大欢喜,但是因为医疗的特殊性,现在很多地方发展的“医养结合”产业存在误区,“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的内涵,往往会被简单化,甚至曲解。社区居民把“医养结合”中的“医”等同于医院,等同于医疗。认为医养结合就是让老人住到医院里养老,所以会出现居民抗议在小区里开展老人院,开展医养结合。医疗功能和养老功能必须是严格分割的,医院的职责就是治病救人,不可能和养老院完全挂钩,老年人应该去专门的养老院养老,而非去医院住院。同时,医疗机构也应派驻全科医生去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医养结合”是逐步建立一种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老年医疗、尤其是护理服务体系。政府统筹协调民政、卫生、医保系统推行“医养结合”,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个方面力量和积极性。充分调动社会组织的管理职能,探索老年护理的发展方向,为护理人员提供培训服务,让老年人得到实惠、规范、长期、有效的老年护理服务。
       在医养结合前进的路上,坚持以老者为中心,服务群众的信念的同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9-1-2 08:50:53 | 只看该作者
社区医疗是最早最直接介入养老的群体,把知识融入到日常的管理和工作中一定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 小黑屋 - Archiver - 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2-2015   护理之声(http://www.zghlz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若有转载或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E-mail: zhonggo123@163.com

本网名称及标识均在国家版权商标部门注册,原创图文保护知识产权

举报电话:李老师 15802485829 微信: lizanw20

QQ号客服:63449363 雨蓓老师 370294532 程老师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护理之声   桂ICP备18012132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