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之声管理咨询学院

讲课录音分享视频分享区

【李冰】如何成为受尊重的管理者

护理资源下载

PPT课件资源

优质护理职业提升临床护理

管理群1:85933517护士长 群1:113865183

医护交流群:87220027加微信拉入VIP管理微信群

微信号:ZGHLZS- 01或15572600275

搜索
查看: 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人和家属参与个性化照护计划的具体方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老人和家属参与个性化照护计划的具体方法
        之声   老年护理专家组

一、需求定义阶段:让老人 主导偏好选择,家属 补充隐性需求
此阶段核心是明确 老人想要什么、能接受什么,避免 AI 仅基于数据主观判断,通过通俗化工具与场景化沟通,让老人和家属从 被动接受转为 主动共创
1. 老人参与:用 低门槛工具自主表达需求(分能力适配)
老人能力状态
具体参与方法
操作示例
能自主表达的老人
- 「需求选择清单」(图文版):  将照护需求拆分为 可选项,用大字体(≥16 号)+ 实物图片呈现,老人勾选或口头确认;- 「场景化沟通访谈」:  用生活场景提问替代专业术语,避免 你需要康复训练吗?,改为 你想每天上午还是下午让护士帮你活动胳膊?活动时想坐着还是躺着?
- 饮食偏好:清单列出 早餐想吃粥(配粥图片)/ 面条(配面条图片)/ 鸡蛋羹(配鸡蛋羹图片),老人勾选 + 鸡蛋羹- 作息习惯:访谈时问 你习惯早上 6 点还是 7 点起床?起床后想先喝水还是先洗漱?,老人回答 “7 点起,先喝水,同步记录至 AI 需求库。
失智 / 轻度认知障碍老人
- 「过往习惯唤醒法」:  家属协助提供老人 年轻时生活照片、常用物品(如旧茶杯),护理员用物品引导老人回忆偏好,如 你以前用这个杯子喝红茶还是绿茶?现在想试试吗?- 「行为观察反馈法」:  护理员演示 2 种照护方式(如 用温水擦脸还是热水擦脸),观察老人反应(如倾向温水则无抗拒),让老人用 点头 / 摇头确认。
- 康复偏好:护理员演示 握力器训练(轻力度)太极扇活动(慢节奏),老人接触太极扇时手部放松、无躲闪,确认 偏好太极扇活动- 环境需求:拿出 亮灯小夜灯暗灯小夜灯,老人主动触碰亮灯款,确认 夜间需亮一点的小夜灯
失语 / 肢体障碍老人
- 「图片 / 手势沟通板」:  制作便携沟通板,包含 饮食(米饭 / 面条)、护理(翻身 / 擦脸)、情绪(舒服 / 不舒服)等核心需求的图片,老人指认图片或做固定手势(如竖大拇指 = 舒服);- 「辅助工具反馈」:  床头安装 红黄绿三色按钮,分别对应 需要帮助(红)、觉得舒服(绿)、有点不舒服(黄),老人按按钮反馈即时需求。
- 排泄协助:老人按红色按钮,护理员上前询问时,老人指认 卫生间图片,确认 需要协助如厕- 护理感受:擦身时老人按黄色按钮,护理员调整力度后,老人按绿色按钮确认 现在舒服了

2. 家属参与:补充 “AI 无法捕捉的隐性需求,避免需求遗漏
「过往生活习惯清单」填报
家属填写《老人过往生活习惯问卷》,补充 AI 难以采集的历史偏好与禁忌,示例:  - “老人年轻时是教师,习惯安静阅读,不喜欢嘈杂环境,康复训练时避免在公共区域进行;  - “老人对青霉素过敏,曾因误食含青霉素的药品住院,照护计划中需标注避免使用青霉素类药物’”
「家庭场景需求补充」访谈
与家属沟通 老人在家中的照护场景,提炼可迁移至机构的需求,示例:  - 家属反馈 老人在家时习惯睡前听儿子读报纸,现在在机构可尝试让护士用方言读新闻AI 睡前新闻阅读纳入心理关怀计划;  - 家属提到 老人不喜欢陌生人碰私人物品(如假牙盒)AI 在计划中标注 仅固定护理员协助整理私人物品


二、数据校准阶段:老人
确认当前状态,家属 验证数据真实性
此阶段核心是确保 AI 采集的数据与老人实际状态一致,通过 老人现场确认 + 家属佐证,修正数据偏差,避免 AI 基于错误数据生成不合理计划:
1. 老人参与:现场确认数据,修正 设备误判
「数据可视化确认」
用简易图表(如 今日步行步数柱状图”“每日饮食量折线图)向老人展示 AI 采集的数据,老人结合实际感受修正,示例:  - AI 显示 老人今日步行 1200 ,老人摇头说 没走那么多,上午只在走廊走了 2 圈(约 400 步),护理员核查发现 手环误将老人翻身动作计为步行,修正数据为 400 步;  - AI 记录 老人晚餐吃了 1 碗米饭,老人反馈 只吃了半碗,剩下的因为太硬没吃,修正 食量数据半碗软米饭,并标注 需将米饭煮更软烂
「身体感受数据标注」
老人对 AI 采集的健康数据(如心率、血压)补充 主观感受,示例:  - AI 显示 老人心率 85 / 分(正常范围),老人反馈 现在觉得心慌,护理员复测发现 实际心率 95 / 分,手环数据延迟,修正数据并触发 心率异常预警。
2. 家属参与:验证数据合理性,补充 数据背后的原因
「数据合理性核查」
家属定期查看 AI 生成的《老人数据报告》,对异常数据提出质疑并补充原因,示例:  - 报告显示 老人近 3 天夜间排泄 4 ,家属反馈 老人在家时夜间仅排泄 1 次,近期可能因喝水太多(护士给的水量比在家时多),护理员调整饮水量后,排泄次数恢复至 2 / 夜;  - 报告显示 老人康复训练参与率仅 50%”,家属解释 老人膝盖有旧伤,训练强度太大时会疼,不是故意不参与AI 降低训练阻力并增加热身环节。
「特殊状态数据补充」
家属告知老人 近期特殊情况,帮助 AI 理解数据变化原因,示例:  - 家属提到 老人下周要过 80 岁生日,最近情绪比较兴奋,睡眠时长比平时少 1 小时AI 睡眠减少标注为 临时特殊情况,不调整常规作息计划;  - 家属反馈 老人孙子昨天来看望,今天食欲比平时好,多吃了半碗饭AI 确认 食欲增加为临时情况,不盲目调整后续饮食分量。


三、试运营阶段:老人
反馈实时感受,家属 参与效果评估
此阶段核心是验证计划的实际适配性,通过 低负担反馈工具让老人实时表达感受,家属从 旁观者转为 评估者,共同修正计划偏差:
1. 老人参与:用 简易工具反馈实时感受,无需复杂操作
「每日照护感受卡」
设计卡片式反馈表,仅含 3 个核心问题,老人用 打勾 / 画圈反馈,示例:
  | 问题                          | 选项(老人勾选)       |  
今天的翻身次数让你觉得舒服吗? | □舒服 有点疼 太频繁 |
| 早餐的粥温度合适吗?          | □合适 太烫 太凉     |  |
调整康复训练的时间吗?      | □不用 想改到上午 想改到下午 |

「即时反馈按钮」
床头安装 语音反馈按钮,老人长按即可录制简短感受(如 现在觉得肩膀疼,想暂停训练),语音自动转化为文字同步至 AI 系统,护士收到提醒后 1 小时内响应。
2. 家属参与:参与 试运营效果评估会,提出优化建议
「周度效果评估会」
每周组织家属、护理员、医生召开线上 / 线下评估会,家属基于 探望时的观察老人的反馈提出建议,示例:  - 家属反馈 周末探望时,老人说中午的菜太咸,吃完口渴’”AI 调整餐饮计划为 老人餐盐量减少 20%”;  - 家属观察到 老人训练后膝盖发红,建议 增加训练后的冷敷环节AI 在计划中新增 康复训练后冷敷膝盖 10 分钟
「试运营报告确认」
家属确认《试运营效果报告》,对 健康指标变化(如血糖、压疮风险)”“生活质量变化(如入睡时间、自主活动时间)提出疑问,示例:  - 报告显示 老人压疮风险从中风险降至低风险’”,家属确认 老人反馈翻身时不疼了,认可计划效果;  - 报告显示 老人自主进食时间从 30 分钟缩短至 25 分钟,家属建议 再把餐具换成带防滑手柄的,方便老人抓握AI 采纳并更新计划。


四、
确保 AI 个性化照护计划符合老人实际需求的实操方案
此阶段核心是让计划随老人需求变化持续优化,通过 便捷反馈通道让老人和家属随时参与调整,避免计划 僵化
1. 老人参与:实时反馈需求变化,触发计划快速调整
「需求变化口头反馈」
老人可随时向护理员反馈需求变化,护理员即时录入 AI 系统,触发计划调整,示例:  - 老人说 今天有点冷,想把房间温度调高 2 ,护理员在系统中更新 房间温度偏好AI 指令空调将温度从 22℃调至 24℃;  - 老人反馈 不想喝今天的豆浆,想换牛奶,护理员记录后,AI 次日调整早餐计划,将 豆浆替换为 温牛奶
「季节 / 节日需求主动提报」
临近季节变化或节日时,护理员主动询问老人需求,示例:  - 冬季来临前,问 冬天你想穿厚一点的睡衣吗?需要加电热毯吗?,老人回答 想要厚睡衣,不用电热毯AI 冬季厚睡衣纳入物资准备计划;  - 春节前,问 想和其他老人一起包饺子吗?想给家里打电话吗?,老人说 想打电话给女儿AI 在计划中新增 春节前每日 15:00 视频通话时间
2. 家属参与:开通 绿色通道,快速响应特殊需求
「家属反馈 APP
家属通过机构专属 APP 提交需求调整建议,AI 24 小时内响应,示例:  - 家属在 APP 上提交 老人最近咳嗽,想把康复训练从户外改到室内AI1 小时内推送调整建议至护士,护士确认后更新计划;  - 家属上传 老人在家时穿的防滑鞋照片,备注 老人习惯穿这种鞋子,麻烦机构帮忙准备同款AI 防滑鞋采购纳入后勤计划。
「紧急需求直连机制」
家属保存 责任护士 + 护士长联系方式,遇紧急情况(如老人突发不适、计划明显不合理)可直接沟通,示例:  - 家属接到老人电话说 训练时疼得厉害,立即联系责任护士,护士暂停训练并调整强度,AI 同步更新计划为 降低训练阻力,增加休息间隔;  - 家属发现 老人的降糖药剂量与在家时不一致,直接联系医生确认,修正计划中的用药剂量,避免用药风险。


关键原则:确保参与
有效且不越权
1.老人主导权:家属仅补充 老人无法表达的需求,不替老人做决定(如老人想选上午训练,家属不强行要求改到下午);
2.参与流程:避免让老人和家属填写复杂表格或学习新工具(如反馈卡仅 3 个问题,APP 操作仅需 拍照 + 文字描述);
3.及时反馈结果:老人和家属提出的建议,需在 24 小时内告知 是否采纳 + 调整时间,避免 提了没用打击参与积极性(如家属建议 增加睡前泡脚,护士需反馈 已纳入计划,明天开始执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 小黑屋 - Archiver - 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2-2015   护理之声(http://www.zghlz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若有转载或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E-mail: zhonggo123@163.com

本网名称及标识均在国家版权商标部门注册,原创图文保护知识产权

举报电话:李老师 15802485829 微信: lizanw20

QQ号客服:63449363 雨蓓老师 370294532 程老师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护理之声   桂ICP备18012132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