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县手足口病基层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护理之声 李冰 仅供参考
一、调查基本信息1.调查时间• 调查起止时间:2023 年 5 月 10 日 —2023 年 6 月 5 日 • 关键阶段时间: ◦ 现场调查阶段:2023 年 5 月 10 日 —2023 年 5 月 20 日 ◦ 数据收集阶段:2023 年 5 月 12 日 —2023 年 5 月 25 日 ◦ 实验室检测阶段:2023 年 5 月 15 日 —2023 年 5 月 22 日 ◦ 报告撰写及反馈时间:2023 年 5 月 26 日 —2023 年 6 月 5 日 2.参加人员及分工 [size=11.0000pt]姓名 | | | | | [size=11.0000pt]XX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 [size=11.0000pt]项目负责人,负责调查方案设计、现场流调组织、数据核心分析及报告撰写 | | [size=11.0000pt]XX 县人民医院儿科 | | [size=11.0000pt]协助病例临床诊断及样本采集 | | [size=11.0000pt]XX 镇中心卫生院 | | [size=11.0000pt]负责辖区内病例排查及信息收集 | | [size=11.0000pt]XX 县疾控中心检验科 | | [size=11.0000pt]样本检测及结果分析 | 3.个人承担责任本人作为本次流行病学调查的项目负责人,全程主导调查工作,具体承担以下职责: • 牵头设计《XX 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明确以 5 岁以下儿童为重点调查对象,确定样本量 120 例,通过县卫健委伦理审核; • 带队完成 XX 镇 3 所幼儿园及 2 个行政村的现场调查,采集 102 例病例的流行病学史,排查密切接触者 326 人,实地勘察托幼机构环境卫生 23 处,拍摄现场照片 45 张; • 负责 120 份咽拭子样本的采集、编号及送检,对接市疾控中心实验室完成肠道病毒检测,核对整理检测结果并建立数据库; • 运用 SPSS 26.0 软件完成数据统计分析,撰写 "危险因素分析"" 传播途径推断 " 章节,提出的 3 项防控建议被县卫健委采纳,纳入《XX 县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指引》; • 统筹报告撰写与修订,组织团队开展 3 次讨论审核,最终于 6 月 5 日提交县卫健委备案。 二、背景手足口病是 XX 县儿童常见传染病,2021-2022 年年均报告病例约 800 例,主要集中在 5-7 月。2023 年 5 月上旬,XX 镇中心幼儿园连续出现 12 例手足口病病例,较去年同期增长 40%,存在聚集性疫情风险。为明确本次疫情流行特征、危险因素及传播途径,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县疾控中心于 5 月 10 日启动本次流行病学调查。 本次调查旨在填补基层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精细化防控的空白。近年来,国内研究显示手足口病传播与环境卫生、个人卫生习惯密切相关,但本县缺乏系统的基层调查数据。通过本次调查,可为制定适合农村地区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三、调查方法1.调查对象纳入标准:2023 年 5 月 1 日 —5 月 20 日 XX 镇辖区内,符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 年版)》诊断标准的手足口病病例;年龄≤12 岁;居住或就读于 XX 镇。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脑疾病患儿;非 XX 镇常住居民。共纳入病例 102 例,其中确诊病例 86 例,疑似病例 16 例。 2.调查内容采用统一设计的问卷收集信息:基本信息(年龄、性别、就读学校等);发病时间、临床症状(发热、皮疹部位等);就诊情况;疫苗接种史(EV71 疫苗接种记录);个人卫生习惯(饭前洗手频率、玩具消毒情况等);环境卫生(家庭及校园卫生状况、通风情况等);接触史(与其他病例接触情况、参加集体活动情况等)。 3.调查方式• 现场调查:组建 3 个调查小组,每组 2 人,对病例家庭及所在幼儿园进行实地走访,采用面对面访谈方式完成问卷。 • 实验室检测:采集病例咽拭子样本,送市疾控中心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包括 EV71、CoxA16 及其他肠道病毒。 • 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病例所在班级未发病儿童 150 名作为对照,分析发病相关危险因素。 4.数据收集与分析使用 EpiData 3.1 建立数据库,双人录入并核查。采用 SPSS 26.0 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n(%)] 表示,用 χ² 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 Logistic 回归模型,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四、调查结果1.疫情概况1. 时间分布:首例病例发病于 5 月 1 日,5 月 10 日进入上升期,5 月 15 日达高峰(单日新增 12 例),5 月 20 日后逐步下降。流行曲线呈单峰型,持续约 4 周。 2. 地区分布:病例主要集中在 XX 镇中心幼儿园(58 例,占 56.9%)、XX 村(22 例,占 21.6%)及 XX 社区(15 例,占 14.7%)。中心幼儿园发病率(32.6%)显著高于其他地区(χ²=18.36,P<0.01)。 3. 人群分布:年龄分布以 3-6 岁为主(78 例,占 76.5%),其中 4 岁年龄组占比最高(32 例,31.4%);男性 62 例(60.8%),女性 40 例(39.2%),男女比例 1.55:1;托幼儿童 89 例(87.3%),散居儿童 13 例(12.7%)。 2.临床特征• 主要症状:发热 86 例(84.3%),平均体温 38.5±0.6℃;手、足、口部皮疹 98 例(96.1%);口腔疱疹 72 例(70.6%);呕吐 12 例(11.8%),无重症及死亡病例。 • 实验室检测结果:86 份确诊病例样本中,EV71 阳性 32 例(37.2%),CoxA16 阳性 28 例(32.6%),其他肠道病毒阳性 26 例(30.2%)。 3.危险因素分析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显示,未接种 EV71 疫苗(OR=3.25,95% CI 1.86-5.68)、饭前未洗手(OR=2.89,95% CI 1.62-5.16)、玩具每周消毒<2 次(OR=2.56,95% CI 1.45-4.52)、班级通风时间<1 小时 / 天(OR=2.13,95% CI 1.21-3.75)是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 均<0.05)。 4.传播途径• 密切接触传播:82 例(80.4%)病例发病前 7 天内有明确病例接触史,其中同班同学接触 65 例(63.7%)。 • 物品传播:对幼儿园玩具、餐具采样检测,15 份样本中 5 份检出肠道病毒(33.3%),提示物品污染可能是传播途径之一。 5.疫情控制措施及效果• 采取的控制措施:对病例实施居家隔离至症状消退后 7 天;对幼儿园进行终末消毒,关闭 10 天;开展 EV71 疫苗应急接种(接种率达 85.6%);发放宣传手册 500 份,开展健康讲座 3 场。 • 效果评估:措施实施后,5 月 21 日 - 6 月 5 日新增病例 12 例,较实施前(5 月 10 日 - 20 日新增 68 例)下降 82.4%,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五、讨论1.本次调查结果的特点本次疫情以 EV71 和 CoxA16 为主要病原体,与国内多数地区流行特征一致,但 3-6 岁托幼儿童占比(76.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5.2%),可能与 XX 镇托幼机构密集有关。疫情持续时间 4 周,较 2022 年本地散发病例(平均 2 周)延长,提示聚集性疫情控制难度更大。 2.危险因素的意义未接种 EV71 疫苗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与研究显示 EV71 疫苗保护率达 90% 以上的结果一致,凸显疫苗接种的重要性。个人卫生习惯与环境卫生因素的关联,提示基层防控需加强 "手卫生"" 玩具消毒 " 等基础措施的落实。 3.控制措施的经验教训应急接种与机构关闭相结合的措施快速控制了疫情,但调查发现部分家长对隔离政策依从性不足(23.5% 未完全遵守隔离时间)。建议今后加强基层网格化管理,由村医专人监督隔离执行情况。 六、结论1.疫情或疾病的总体情况本次 XX 镇手足口病疫情为聚集性流行,以 3-6 岁托幼儿童为主,EV71 和 CoxA16 为主要病原体,流行持续 4 周,经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后得到有效控制,无重症病例发生。 2.主要的发现和结论疫情传播以密切接触和物品传播为主,未接种 EV71 疫苗、个人卫生及环境卫生较差是主要危险因素。托幼机构是疫情聚集的高发场所,加强机构内防控是关键。 3.建议1. 加强托幼机构管理:落实每日晨检、通风消毒制度,玩具、餐具每日消毒,发现病例立即停课。 2. 推广 EV71 疫苗接种:在 3-5 岁儿童中开展疫苗查漏补种,提高接种率至 90% 以上。 3. 开展健康宣教:通过村广播、家长会等形式,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强调饭前洗手、玩具消毒等习惯。 4. 建立基层监测网络:由村医负责病例主动搜索,每周上报辖区疫情,做到早发现、早处置。 七、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 年版)[J]. 中华儿科杂志,2018, 56 (3):169-174. [2] 王华庆,等。肠道病毒 71 型灭活疫苗临床应用指南(2018 年版)[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8, 39 (10):1289-1296. [3] Li L, et al. Risk factors for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preschool children: a case-control study in rural China [J]. BMC Public Health, 2022, 22 (1):1-8. 八、附录附录 1:手足口病病例调查问卷 附录 2:XX 镇手足口病病例地区分布表 附录 3:实验室检测报告复印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