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是否需要写介绍,如何写?
护理之声 李冰 仅供参考
职称晋升提交材料如果是学术论文,一般是不需要再写论文介绍的,如果是著作、科研项目可以写。
因为学术论文提交时需要复印版权页、文献查重资料,如果要写可参考如下框架:
一、基本信息• 论文题目:[例如:基于循证护理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预防研究 • 作者:[姓名 • 工作单位:[医院名称] [科室名称 • 发表 / 完成时间:[年份 • 论文类型:[临床研究 / 综述 / 案例分析,根据实际类型选择 • 发表杂志期刊;名称、刊号、发表时间、版权页、出版社 二、摘要(300-500 字)目的:阐明研究的临床意义与解决的核心问题(如 “探讨多模式镇痛护理对胃癌术后患者快速康复的影响,为优化围手术期护理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简述研究设计、对象、干预措施及评价指标(如 “选取 2022 年 1 月 - 2023 年 6 月我院收治的 80 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 例,采用多模式镇痛 + 常规护理)与对照组(40 例,采用常规镇痛 + 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 24h、48h、72h 疼痛 NRS 评分、首次下床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呈现关键数据及统计学差异(如 “观察组术后 24h NRS 评分(2.3±0.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5±1.2)分(P<0.05);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28.6±5.2)h,短于对照组(42.1±6.3)h(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 5.0%,低于对照组 20.0%(P<0.05)”)。 结论:总结研究价值(如 “多模式镇痛护理可有效减轻胃癌术后患者疼痛,促进早期康复,降低并发症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三、关键词(3-5 个)[例如:胃癌术后;多模式镇痛;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并发症 四、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1. 临床问题提出:结合当前护理现状,指出研究的必要性(如 “胃癌术后疼痛管理是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核心环节,据统计,约 70% 患者术后存在中重度疼痛,导致下床延迟、肠功能恢复缓慢,增加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风险”)。 2.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相关领域研究进展及不足(如 “目前临床多采用单一镇痛方案,存在镇痛效果不佳或不良反应率高的问题;国外研究显示多模式镇痛可协同增效,但国内针对胃癌患者的本土化方案研究较少”)。 3. 研究目的与创新点:明确本研究的目标及突破点(如 “本研究通过优化镇痛药物组合与护理干预时机,构建适合我国胃癌患者的多模式镇痛护理方案,填补本土化研究空白”)。 五、研究内容与方法(一)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如 “经病理确诊为胃癌,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年龄 45-75 岁;术前 NRS 评分<3 分;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 排除标准:[如 “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认知功能障碍;对本研究药物过敏史。 • 样本量估算:依据预试验数据及统计学公式,确定样本量(如 “采用两独立样本 t 检验,α=0.05,β=0.2,预计两组均数差为 1.5 分,标准差为 1.2 分,计算得每组需 38 例,考虑 10% 脱落率,最终纳入 80 例”)。 (二)研究方法1. 分组方式:[如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基线资料(年龄、性别、手术时长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干预措施: ◦ 对照组:[如 “采用常规镇痛护理,术后静脉泵注舒芬太尼(2μg/kg),按需追加剂量。 ◦ 观察组:[如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多模式镇痛护理:①术前 1h 口服塞来昔布 200mg;②术后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TAP);③每 4 小时动态评估疼痛,调整护理干预(如音乐疗法、体位指导)。 1. 观察指标: ◦ 主要指标:[如 “术后 24h、48h、72h 疼痛 NRS 评分;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 ◦ 次要指标:[如 “不良反应(恶心、头晕)发生率;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量表,Cronbach's α=0.92)。 1. 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 26.0 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n(%)] 表示,用 χ²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六、研究结果1. 基线资料对比:[如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方式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 2. 主要指标结果:[如 “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 NR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 。 3. 次要指标结果:[如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5.0%,显著低于对照组 20.0%(P<0.05);护理满意度 95.0%,高于对照组 80.0%(P<0.05),详见表 。 七、讨论与分析1. 结果解读:结合数据解释研究结论的合理性(如 “观察组疼痛评分降低,得益于术前预防性镇痛与 TAP 阻滞的协同作用,减少了中枢敏化;早期下床时间提前,与疼痛缓解直接相关,符合 ERAS‘早期活动’理念”)。 2. 与国内外研究对比:说明本研究的一致性与独特性(如 “结果与 Smith 等(2023)的研究一致,但本研究增加了口服药物的术前干预,更符合中国患者用药习惯”)。 3. 临床应用价值:阐述研究对护理实践的指导意义(如 “该方案可在基层医院推广,通过规范镇痛护理流程,提升胃癌术后患者康复质量,降低医疗成本”)。 4. 局限性与展望:客观分析不足及未来方向(如 “样本量较小且为单中心研究,后续需多中心验证;未纳入老年患者亚组分析,未来可针对高龄人群优化方案”)。 八、结论总结研究的核心成果及临床意义(如 “多模式镇痛护理可有效减轻胃癌术后患者疼痛,促进早期康复,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作为胃癌术后 ERAS 护理的标准化方案推广应用”)。 九、参考文献(示例)[1]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实践指南(2022 版)[J]. 中华外科杂志,2022, 60 (5):321-328. [2] Smith A, et al. Multimodal analgesia in laparoscopic gastrectom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J Perioper Nurs, 2023, 37(2):89-96. 十、注意事项1. 突出专业性:引用最新指南(如 2022 年 ERAS 指南)、核心期刊文献,体现学术严谨性。 2. 聚焦临床:强调研究与护理实践的结合,避免纯理论探讨,突出 “怎么做、效果如何”。 3. 数据真实:确保统计方法正确,图表规范,关键数据可追溯(如引用原始病例记录)。 创新明确:在引言、讨论中清晰说明研究的突破点,避免与已有研究重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