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之声管理咨询学院

讲课录音分享视频分享区

【李冰】如何成为受尊重的管理者

护理资源下载

PPT课件资源

优质护理职业提升临床护理

管理群1:85933517护士长 群1:113865183

医护交流群:87220027加微信拉入VIP管理微信群

微信号:ZGHLZS- 01或15572600275

搜索
查看: 274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料分享 | 最新心肺复苏指南有变更,来学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16:35: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资料分享 | 最新心肺复苏指南有变更,来学习!

2015-10-19  中国护理管理

10月15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在官方网站及杂志(Circulation)公布了《2015心肺复苏指南(CPR)和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更新》。本次更新共包括十五部分文件。AHA官网还提供了包括中文在内的十余种语言的指南摘要文件。
2015年AHA(https://eccguidelines.heart.org)的CPR指南有哪些重要变更?来学习一下吧!
生存链分院内院外两个途径
新版指南将原来的一条生存链分成了两条,将在院内和院外出现心脏骤停的患者区分开,这样就可以确认患者获得救治的不同途径。虽然没有证据表明启动社会媒体可以提高院外心脏骤停的存活率,但是利用社会媒体呼叫施救者在现代社会中是非常合理的变化。



在各临床学科都强调团队合作的今天,新版指南也将快速反应小组和紧急医疗团队实施心肺复苏列入指南。这些团队接受过复杂急救复苏培训,具有良好的表现。对于有潜在心脏骤停风险的住院成人和儿童患者,均可考虑使用早期预警系统,从而预防院内心脏骤停。


体征评估从3步变成2步
相对于2010年的指南“在评估患者意识之后再分别评估患者呼吸、脉搏”这样的按部就班,2015年的指南倾向于评估患者意识后同时评估呼吸和脉搏,之后再启动应急反应系统(ERS)或求助。
先按压还是先除颤
尽快除颤一直是CPR中保证患者存活率的关键一环。在2010年的指南中,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或除颤器准备就绪时,先进行1.5~3分钟的CPR,然后再除颤。今年的指南则表示,一旦除颤器准备就绪,就直接除颤。当然,在AED和除颤器的获取和准备过程中,还是需要CPR的。
不能“拼命”按压
2010年的指南规定了胸外按压的下限:频率不能低于100次/分、深度不能少于5厘米。但这样就会出现按压过度的问题,这样的后果是:患者因为按压受到伤害(比如胸骨和肋骨的骨折);按压人员会因为长时间的按压而消耗大量体力,不能保证后续有效的按压(按压幅度不足与按压频率过快有关)。今年指南最大的改动就是设定了胸外按压程度的上限:频率在100~120次/分,深度在5~6厘米。


对于儿童(小于一岁的婴儿至青春期开始的儿童),按压深度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大约相当于婴儿4厘米,儿童5厘米。对于青少年即应采用成人的按压深度,即5~6厘米。
按压间隙不能倚靠患者胸部
2010年的指南中强调按压间隙需要保证胸廓充分回弹。但是在绝大多数实际临床工作中,每次按压间隙时我们的重心还是偏向患者。现在指南对此进行了更加严格的规定,要求按压间隙不能“倚靠”在患者胸部,以免影响患者胸廓回弹。这就意味着在按压间隙,不能有任何力量施加在患者胸部,这对施救者的重心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可以放在患者胸上,但是不能有任何力量。
按压比例限定,减少中断
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是为了在CPR时尽可能增加冠脉灌注和血流。今年的指南提出了一些硬性规定:每次中断必须控制在10秒之内,按压操作在整个CPR过程中不得低于60%。这意味着在1分钟内需要做100~120次按压,根据按压呼吸比(30:2),中间要做3~4次人工呼吸,不仅每次人工呼吸的时间限制在10秒之内,而且还要保证每分钟至少有36秒在按压。这对单个施救者的操作熟练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设定固定的高级气道通气频率
对于实施了高级气道措施(气管插管、喉罩等)的患者,2010年指南要求通气频率为每分钟8~10次,这次为了方便的学习和实施,将通气频率设定为每6秒1次(即10次/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11-3 23:42:4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11-7 09:06:46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周末,终于有时间认真学习了,谢谢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 小黑屋 - Archiver - 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2-2015   护理之声(http://www.zghlz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若有转载或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E-mail: zhonggo123@163.com

本网名称及标识均在国家版权商标部门注册,原创图文保护知识产权

举报电话:李老师 15802485829 微信: lizanw20

QQ号客服:63449363 雨蓓老师 370294532 程老师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护理之声   桂ICP备18012132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