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之声管理咨询学院

讲课录音分享视频分享区

【李冰】如何成为受尊重的管理者

护理资源下载

PPT课件资源

优质护理职业提升临床护理

管理群1:85933517护士长 群1:113865183

医护交流群:87220027加微信拉入VIP管理微信群

微信号:ZGHLZS- 01或15572600275

搜索
查看: 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健康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0: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言不利 + 左侧肢体麻木(急性脑梗死)患者健康教育方案
       护理之声社区护理专家组

一、疾病认知教育(让患者 / 家属明白 是什么、为什么、防复发1. 核心疾病解读(通俗化,避免专业术语堆砌)
是什么:你目前的 说话不清楚、左边手脚麻是因为大脑里负责语言和肢体感觉的血管被血栓堵塞(急性脑梗死),就像 庄稼缺水枯萎,及时治疗后,大部分功能能慢慢恢复,但需要时间和耐心。
为什么会发生:你的血压 150/110mmHg(偏高)是主要诱因 —— 长期高血压会让血管变脆、变窄,容易形成血栓;如果还存在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情况,会进一步加重血管损伤,增加梗死风险。
复发预警信号(牢记 “120” 原则,关键时刻能救命)
1 :看面部(微笑时嘴角是否歪斜,一侧面部麻木);
2 :查肢体(抬两侧手臂,是否一侧无力下垂;握他人手指,是否一侧力量差);
3. :听语言(说话是否突然更不清楚,或听不懂他人说话);
只要出现 1 项异常,立即拨打 120记住:时间就是大脑,延迟 1 小时,脑组织坏死增加 12%

2. 常见误区纠正
误区 1手脚不麻了就不用吃药”—— 脑梗死的血栓溶解后,血管狭窄问题还在,停药会导致血栓再次形成,必须长期服药预防复发;
误区 2说话不清楚是中风后遗症,治不好”—— 发病后 3-6 个月是康复黄金期,坚持语言训练,80% 患者能恢复基本沟通能力;
误区 3血压降得越低越好”—— 脑梗死急性期血压不建议低于 140/90mmHg(避免大脑供血不足),需按医生要求控制在 安全范围,而非盲目降压。

二、康复训练教育(分阶段指导,在家也能练)
1. 肢体功能训练(按 急性期恢复期维持期分阶段)
阶段
时间范围
训练内容(患者 / 家属可操作)
注意事项
急性期
发病 1-2 周
- 被动训练(家属协助):每天 2 次,每次 15 分钟  肩关节:轻柔外展、前屈(避免超过 90°,防脱位);  肘关节:伸屈运动(缓慢,避免过度用力);  ✅ 踝关节:背伸(勾脚)→跖屈(绷脚),每次停留 5 秒(防足下垂)。
- 训练时动作轻缓,若患者喊痛立即停止;- 保持左侧肢体 “良肢位”:卧床时左侧垫软枕,手呈半握拳状(避免僵硬)。
恢复期
发病 2 - 6 月
- 主动训练(患者主导,家属保护):每天 3 次,每次 20 分钟  上肢:用健侧手带动患侧手抓握弹力球(从软球开始,逐渐换硬球)、搭扣子(训练精细动作);  ✅ 下肢:床边坐起→站立(扶床栏,家属在旁保护)→缓慢行走(初期用助行器,步幅不宜大);  平衡训练:靠墙站立(双脚与肩同宽),逐渐离开墙面,每次坚持 10 秒(防跌倒)。
- 训练强度以 “轻微疲劳但不喘” 为宜,避免过度劳累;- 若行走时头晕,立即坐下休息,监测血压。
维持期
发病 6 月后
- 日常化训练:将康复融入生活  ✅ 自己吃饭(用患侧手拿勺子,家属可协助固定碗)、穿脱衣物(先穿患侧,后穿健侧;先脱健侧,后脱患侧);  每天散步 30 分钟(选择平坦路面,避免早晚高峰期,家属陪同)。
- 避免提重物(患侧肢体不超过 5 斤),防止关节损伤;- 定期复查肌力,根据恢复情况调整训练内容。


2. 语言功能训练(分 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针对性指导)

1)运动性失语(能听懂、说不出)
基础训练:从 单音词语短句逐步过渡,每天 2 次,每次 15 分钟:
单音:跟着家属读 啊、哦、衣(先夸张口型,让患者模仿);
词语:用卡片展示日常物品(如 杯子、手机、饭),让患者说出名称(说不出时家属提示首字);
短句:结合生活场景,如 我要喝水”“帮我翻身(先让患者跟着读,再鼓励自己说)。
工具辅助:准备 沟通板(贴有 喝水、如厕、疼痛等需求图片),患者说不出时指认图片,避免急躁。

2)感觉性失语(说得出、听不懂)
沟通技巧:家属说话时 慢半拍、多重复、配动作
吃饭时,同时拿起筷子做吃饭动作;说 睡觉时,做躺下的手势;
避免问复杂问题(如 你今天想先散步还是先训练),改为 / 选择题(如 现在散步,好吗?),让患者点头 / 摇头回应。
理解训练:家属读简单句子(如 把杯子递给我),让患者按指令做动作(做错时耐心纠正,不指责)。
三、用药安全教育(记清、吃对、观察三原则)
1. 必服药物及注意事项(按 降压药、抗血栓药、降脂药分类)
药物类型
常用药物
服用方法(示例)
核心注意事项
降压药
硝苯地平控释片
每天 1 次,早餐后服(30mg / 片)
- 不可掰开 / 嚼碎(控释片掰开后药效紊乱,可能导致血压骤降);- 若出现头晕、下肢水肿,及时告知医生(可能需调整剂量)。
抗血栓药
阿司匹林肠溶片
每天 1 次,早餐前空腹服(100mg / 片)
- 饭后服可减少胃肠刺激(若有胃溃疡,需同时吃胃黏膜保护药);- 注意观察牙龈、皮肤是否出血(如刷牙出血不止、皮肤有瘀斑),若有立即停药就医。
降脂药
阿托伐他汀钙片
每天 1 次,睡前服(20mg / 片)
- 定期查肝功能(每 3 个月 1 次),若出现 乏力、黄疸(眼睛发黄),可能是肝损伤,需停药;- 避免饮酒(酒精会加重肝负担)。

2. 用药误区提醒
不按 时间 / 剂量服药:如 忘记吃就补 2 倍剂量(会导致药物过量,增加出血风险),正确做法是 想起时若离下次服药时间>6 小时,补服 1 次;若<6 小时,跳过错过剂量,按原计划吃下次
自行换药 / 停药:如 听说别人吃 XX 药效果好,就换着吃(每个人病情不同,换药可能导致血压波动或血栓复发),必须经医生同意后调整;
工具辅助:用 分药盒早、中、晚分装药物,手机设服药闹钟,避免漏服。
四、生活方式干预(吃、动、睡、控压四管齐下)
1. 饮食指导(核心:低盐、低脂、控糖,兼顾营养)
低盐:每天盐≤5g(约 1 啤酒瓶盖量),避免咸菜、腌肉、酱菜、加工零食(如薯片、方便面),做饭时用 醋、葱、姜调味(减少盐的用量);
低脂:少吃肥肉、动物内脏、油炸食品(如油条、炸鸡),多吃瘦肉(鸡胸肉、鱼肉)、豆制品(豆腐、豆浆)、新鲜蔬菜(每天≥500g,如芹菜、菠菜、西兰花,防便秘);
控糖:若有糖尿病,主食换成 杂粮饭(大米 + 小米 + 燕麦,比例 1:1:1),避免甜食(蛋糕、含糖饮料),水果选低糖分的(苹果、梨,每天≤200g,在两餐间吃);
饮水:每天喝 1500-2000ml 温水(少量多次,避免一次性喝太多导致腹胀),早上起床后喝 1 杯(200ml),促进血液循环。

2. 血压管理(在家也能精准控压)
监测方法:每天固定时间测 2 次(晨起空腹、睡前),用电子血压计(绑在健侧上臂,袖带中心与心脏同高),连续测 2 次,取平均值记录;
控压目标:日常血压控制在 “140-150/90-100mmHg”(脑梗死患者不建议过低,防大脑供血不足),若超过 160/100mmHg,立即休息,遵医嘱加服临时降压药(如硝苯地平片,10mg 舌下含服);
诱因规避:避免情绪激动(如吵架、过度兴奋)、突然用力(如搬重物、用力排便)、熬夜(每天睡眠≥7 小时),这些都会导致血压骤升。

3. 其他注意事项
戒烟限酒: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速血栓形成,必须彻底戒烟;若饮酒,每天酒精量≤15g(约红酒 100ml 或啤酒 200ml,最好不喝);
防跌倒:在家中移除障碍物(如电线、地毯边缘),卫生间装扶手、铺防滑垫,夜间起床开小夜灯(避免摸黑行走);
保暖:秋冬季节注意头部、颈部保暖(避免血管受凉收缩,诱发血压升高),外出戴帽子、围巾。

四、应急处理教育(教会患者 / 家属 突发情况怎么办
1. 复发应急处理(牢记 “3 步走
1. 立即制动:让患者原地坐下或躺下(避免站立行走,防止摔倒加重病情),解开衣领、腰带(保持呼吸通畅),若有呕吐,头偏向一侧(防呕吐物呛入气管);
2. 快速求救:立即拨打 120,说清 地址 + 症状(如我家老人突然说不出话、左边不能动+ 既往病史(急性脑梗死),等待期间不要喂水、喂药(避免误吸);
3. 携带资料:急救车到达前,准备好患者的病历本、近期检查报告(如头颅 MRI)、正在服用的药物清单(方便医生快速了解病情,避免重复检查)。
2. 常见不适处理(如出血、头晕、吞咽困难)
出血(如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立即停用抗血栓药(如阿司匹林),用干净纱布按压出血部位(牙龈出血按压 5 分钟,皮肤瘀斑避免揉搓),24 小时内就医查凝血功能;
头晕(伴血压升高):立即卧床休息,监测血压,若血压>160/100mmHg,遵医嘱含服临时降压药,若头晕伴视物旋转、呕吐,警惕再次脑梗,立即求救;
吞咽困难(喝水呛咳):暂停经口进食,改用稠粥、米糊等半流质食物(避免稀水、汤类),若呛咳频繁,及时告知医生(可能需鼻饲,防肺部感染)。

五、心理调节教育(关注情绪,助力康复)1. 患者自我调节
接纳病情:明白 语言和肢体恢复是慢过程,不因为 今天练得不好而焦虑,每天记录小进步(如 今天能说出 3 个词语了”“能自己走 10 步了),积累信心;
转移注意力:康复之余做喜欢的事(如听收音机、看慢节奏的电视剧、和病友聊天),避免过度关注 自己的病,减少心理负担。
2. 家属陪伴技巧
多鼓励、少指责:患者说不出话或动作慢时,不催促(不说 你怎么又忘了),而是说 没关系,我们慢慢练,你今天比昨天好
参与康复:和患者一起做训练(如家属拿着卡片教说话、陪患者散步),让患者感受到 不是一个人在努力
及时求助:若患者出现持续情绪低落(如不想吃饭、不说话、说 活着没意思),及时联系心理医生(避免发展为抑郁,影响康复)。

六、复查与随访教育(明确 查什么、什么时候查
复查时间
必查项目
目的与意义
出院后 1
血压、血常规、凝血功能
评估血压控制情况,排查抗血栓药导致的出血风险
出院后 1
头颅 CT(或 MRI)、血脂、肝肾功能
观察梗死灶恢复情况,评估降脂药、降压药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出院后 3
颈动脉超声、动态血压监测
检查颈动脉是否有新斑块 / 狭窄,评估 24 小时血压波动(指导降压方案调整)
出院后 6
肢体肌力评估、语言功能评估
评估康复效果,调整训练计划,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康复治疗(如针灸、理疗)
随访要求
每月通过电话或线上平台向医生反馈 血压、康复进展、用药情况,有异常(如出血、头晕)随时联系;
若更换居住地址或联系方式,及时告知主管医生,避免失联。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 小黑屋 - Archiver - 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2-2015   护理之声(http://www.zghlz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若有转载或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E-mail: zhonggo123@163.com

本网名称及标识均在国家版权商标部门注册,原创图文保护知识产权

举报电话:李老师 15802485829 微信: lizanw20

QQ号客服:63449363 雨蓓老师 370294532 程老师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护理之声   桂ICP备18012132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