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养结合管理给了我自信给我了奋斗的方向 —— 学完医养结合管理师心得体会
yysa19016赵妍
首先,我也感谢护理部程丽主任,让我有幸接触到中国护理之声这个学习平台。让我有幸认识护理之声的专家老师们。通过“学习分享”发现了自己的短板和不足,向程丽主任请教分析今后的发展趋势,我选择了报名医养结合管理师。
全球医疗健康领域面临的共同趋势是慢性病高发率,医疗资源不足,医疗费用上涨。住院日缩短等带来压力。一个人65岁以上的医疗开支占其一生医疗费用的70%左右。世界性难题,慢性病患者出院后仍需要医疗长期护理,失能失智的老年人需要长期照顾,手术后病人需要持续期康复,特殊伤残患者需要长期照顾,协助护理等。中国从1990年到2035年短短的45年,跨越为超级老龄化社会。而世界排名前三位老龄化国家,日本2014年60岁以上老龄人口1.27亿,占全国人口的26.7%。意大利2014年60岁以上老龄人口6134万,占全国人口的25%。中国2014年60岁以上老龄人口2.12亿。占全国人口的15.5%。2017年60岁以上老龄人口2.41亿,占全国人口的17.3%。我国现阶段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矛盾重重,由于一些老年病的常发、易发和突发性,患病,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治疗和康复问题,困扰着千家万户。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互相独立,自成系统,养老院不方便就医,医院里又不能养老,老年人一旦患病就不得不经常往返家庭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即耽误治疗,也增加了家属负担。医疗和养老机构的分离,也致使很多患病老人把医院当成养老院成了常住户,老人押床加剧了医疗资源的紧张,使真正需要住院的人住不进来。所以产生了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
“医养结合”就是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其中“医”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有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养”包括生活照护服务,精神心理服务,文化活动服务,利用“医养一体化”的发展模式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等为一体,把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首要位置,将养老机构和医院的功能相结合,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的新型模式。“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是指在医疗机构设立养老科室或者与养老机构合作助其成立较高水平的医疗门诊设施,为社区,养老机构内的老年人提供医疗技术指导进行健康管理,同时根据老年人病情的实际情况灵活的提供急救服务和技术帮扶。它是医疗康复和养老有机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区别于传统的居家,社区机构等三大养老模式,除单纯的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之外,还为其提供较为全面的医疗服务,优势在于整合医疗和养老两方面的资源提供持续性的老年人照顾服务。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实现社会资源,利用最大化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将老年医疗健康服务放在首位,将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功能相结合,将生活照料与康复关怀融为一体的“医养一体化的养老模式”,服务内容包括基本生活照料,护理服务,专业化医疗救治,大病康复的医疗服务,以及满足其高层次的精神服务。十九大报告特别指出:医养结合是养老服务最核心内容。也是最基础的服务模式。医疗是养老院的基础。
我国目前医养领域现状起步晚,现管理者年龄偏大,缺乏养老服务专业知识理念,缺乏管理工具,专业管理思维,服务质量急需提高。我国缺乏养老人才培训体系,人才短缺严重。医养结合人才培养重心是全面渗透医养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理念培养,对老年人身心保健、护理、康复技能及老龄企事业服务与管理能力培养。医养结合管理人才目标是将医疗资源以养老资源有效融合,促进医养结合服务。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养老服需求。适应市场发展需求,为社会培养医学与养老知识技术融合的善服务,懂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我国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老年人群体数量庞大,老年人用品和服务需求巨大,我国医养结合管理人才缺口2百万人,有丰富经验专业护士是医养结合管理人才最佳人选。 目前把握时机学习医养结合管理可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做医院管理,可以做养老管理,解决医养人才短缺难题,扩大专业护士职业领域,职业之路更宽阔,视野之路更自信。 指引了我今后事业的发展方向,坚定了我学习的信心。
在中国 护理之声这六个月医养管理师的理论学习和与专家解答实训课中我收获满满,受益匪浅。感谢每一位专家老师的授课和指导。让我掌握了,养老机构运营理念要定位明确,养老?医疗?医养结合?,院内各类老者混住,会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养老机构管理职责不明确,且缺乏科学的层级监管,这就必然会导致机构不能呈现好的质量运行效能。养老机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不完善。人员配置、人员数量配置不合理,因为护理人员少,老者多会产生老者之间相互依赖并存现象。养老院环境设施管理到位,机构环境应该安全完善,不该存在危险因素和危险地带,如果有也该有醒目警示标志或禁止入内。养老机构应急能力,机构要有不良事件的防范及措施、发生后的应急处理、事件后与家属媒体的沟通等,养老机构推卸责任行为,既违法理、又违情理,会导致自己的服务口碑下降,最终导致没有顾客没有市场。在养老院如何规避健康老人出于热心照顾失能、失智老人的风险?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并有效落实。培养护理人员和管理人员,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督导和监管,避免出现健康老人代替护理人员照顾失能老人现象。定期对在院老人的健康进行从新评估,出现问题及时与老者家属沟通调离区域。对在院老者的环境进行区域划分,避免健康老人与失能失智老人混住,避免了健康老人帮忙照顾失能老人的风险. 要加强对在院健康老人的教育,不能让他们照顾失能老人,讲解存在的风险和隐患。对失能失智老者寸步不离,贴身护理确保安全.在上下楼梯和斜坡处粘贴明显警示标识和图片,自理老人可自行出入,经常口头宣教,。失能失智老者应在自己区域范围活动,如需出入必须在护理人员的陪同下出入。医养结合管理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包括,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要有爱心,细心,耐心,高度的责任心、认真负责的态度及奉献精神 ,要有过硬的专业本领,要具备医养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医养结合评估能力和专业技能培训能力,要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及沟通协调能力。确保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续改进从而维护老年人权益。目前我们国家政策,从2018年到今年五月份以来,出台了很多相关的安全管理的国家层面上的一些政策保障。 民政部开展了一个115条的服务质量的大检查,在云南有些养老机构,已经开始等级的评定了,这能够促进我们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提升以及持续改进,我们有卫健委和民政部共同来进行管理,卫健委主要是从业务这一块进行相应的一些管理,民政部主要从福利的这一块机智,然后进行相应的一些管理。防范虐老行为发生。老年人虐待是全球普遍存在的健康和社会问题,发生率为3.2% ~27.5%。联合国将老年虐待分为身体虐待、精神虐待、经济剥夺和疏忽照顾4类。而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性虐待、遗弃和自我疏忽。.老年人一旦遭受虐待,就可能对其身心健康造成损害,甚至导致过早死亡.因此,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制定老年人虐待评估量表、建立养老院护理质量监督机构和为受虐待的老年人提供医疗救助等措施来应对老年虐待问题.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期,同时家庭结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正经历着急剧的转型和变迁,这导致我国老人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都面临较大的冲击。与早已进入老龄化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老年人的权益保障制度还不健全,虐待老年人的相关研究还相对匮乏,且至今尚无自主制定的老年人虐待评估量表.应用便捷有效的老年人虐待评估工具,不仅有利于早发现虐老风险,而且对虐老行为进行有效干预。 从流行病学现状、虐待特征、危险因素及评估和管理角度对老年人被虐待现状做调查,提出护理人员在预防、发现和解决虐待老年人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指出护士可以通过巧用评估工具,及时筛查出被虐待老年人的情况;综合地运用护理知识及管理手法,有效地应对虐待老年人的发生以及合理规避被虐待老年人的再次伤害,并给出了未来进行虐待老年人研究和管理的建议。 关于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的细则并未同时发布,因为国家考虑到偏远贫困地区的养老院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条例还有差距,所以细则一直未发布。目前养老服务有三种形式:1、中心机构养老,2、社区机构养老,3、居家养老。在上海北京提出的9046、9073这样的形式在农村是不适合的,软件硬件都无法达标,所以国家在逐步推进其发展,进而带动居家养老。所以从市场化角度来说,农村养老令人担忧,但其一定属于国家保障范畴,以后会有推进开展。养老收费标准应由工商局来确定,目前仍无统一标准。《等级评分与划分》共1000分,包括4大类:其中服务600分,环境120分,运营150分,设施设备130分,从分数分配看说明其更注重服务。每一大类又分40小分。从申报条件着手:机构是否符合基本条件(包括营业执照、消防安全合格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等)。
在健康中国战略下,医养结合将是养老服务发展最大的机遇,政策力挺医养结合,大力发展医养结合服务所以,老年人不是社会负担,而是社会资源。老年人是社会财富,老龄产业推动社会发展。积极看待老龄社会,积极看待老年人生活,老年人生命。老龄化是挑战,也是机遇。需求越大发展空间越大。老年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仍然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重要人生阶段。生涯要规划更要经营,起点是自己,终点也是自己,没有人能代劳,人生以40岁为分水岭,前20年为人做嫁,工作以量为中心后,后20年为己多活,工作要以质为中心,正确的角色定位需要理智,及时的角色转换需要智慧,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重要的不是你现在所处的位置,而是迈出下一步的方向,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你现在站在何处,而是你今后要朝哪个方向,只要方向对找到路就不怕路远。继续教育,更有利于个体的潜能,开发和职业发展让个体面对不断变动的职业保持自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