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之声管理咨询学院

讲课录音分享视频分享区

【李冰】如何成为受尊重的管理者

护理资源下载

PPT课件资源

优质护理职业提升临床护理

管理群1:85933517护士长 群1:113865183

医护交流群:87220027加微信拉入VIP管理微信群

微信号:ZGHLZS- 01或15572600275

搜索
查看: 21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养老资讯] 医养结合市场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7 15:16: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发自百度网

一、医养结合服务内容
医养结合服务的内容应以基本养老服务为基础,以医疗服务为重点,在做好老年人生活照护服务、精神慰藉服务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医疗诊治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临终关怀服务的质量。作为一种具备医疗的特殊服务机构,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医疗资质水平,应该达到一定的规模程度,不仅仅是提供药品、注射服务等最为基本的医疗服务,而应该是解决慢性病老人、大病康复老人、绝症晚期老人的医疗需求,真正发挥出医养结合的服务功能。因此,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医疗水平应该达到一定的级别,应具有健全的科室和全面的诊疗项目。从软件方面要具备足够数量的有资质的、受过专业训练的医师和护士;从硬件方面要有足够的空间、房屋设施和相当水平的医疗器械。
二、医养结合发展背景
我国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但是,独生子女趋势下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家庭结构呈现“4-2-1”模式,甚至出现了“8-4-2-1”的严峻形势,赡养负担加重。基于中国“未富先老”的国情,国家实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但政策实施后,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还在不断加速和深化,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尤其在城镇化进程中空巢老人增多带来的养老和医疗服务困难亟须解决,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成为了空巢老人的最佳选择。
三、医养结合发展优势
医养结合即将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相结合,通过医疗和养老机构间的多方式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目前的试点分为三种模式:一是在医疗机构中建立养老病房,二是在养老机构中设立护理和诊疗部门,三是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毗邻而建,相互合作。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在我国面对养老困境的局势下有着明显的优势。
国家政策支持,使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指出,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
有效缓解医疗资源紧张问题。如今,“压床”、“赖床”现象屡见不鲜,其实老年患者赖的不是床位,而是优质的医疗照护资源。随着老龄化的日益加速,越来越多的患病老年人需要得到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这无疑给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带来一定压力。而“医养结合”通过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无缝对接,能够为居家和社区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慢病管理以及其他公共健康服务,使老年人能够就近就便获得公共卫生服务,从而有效缓解医疗资源紧张问题。发展医养结合,将医疗和养老有机衔接和融合发展,将集中在大医院或者长期在大医院住院的老年人逐步引导到康复医院、护理院或者有医疗服务能力的医养结合机构,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型综合性医疗机构的压力。
提高养老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可以让一些有医疗护理需求的老人根据健康情况和自身条件在医养结合机构中接受服务,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的老年人提供所需的基本健康管理服务。建立起“治疗在大医院,康复和护理在医养结合机构或养老机构”的综合连续的服务模式,尽最大努力解决数亿老年人的健康养老问题。
降低医疗卫生服务的支出,降低医保负担。推进医养结合,能够盘活现有的健康和养老服务的资源,让更多的老人主动离开医院,不在大医院里长期住院、压床,可以选择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从整体上降低医疗卫生服务的支出,降低医保负担。相比较在医疗机构住院治疗或者康复护理,养老机构的相应服务费用更低,且可以方便地享受家庭病床和全科医生服务。
四、我国医养结合投资潜力分析
两千多年前,孟子见梁惠王时,描述了他理想中的生活:“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这段话提到的“老有所养”是几千年来人们一直追求的生活状态,也是目前社会上广为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从1950年的7.5%上升至2015年的14.9%,预计在2050年左右将上升至33.9%,全面放开二胎的政策也难以逆转老龄化的趋势。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到来和“未富先老”的特点,将给社会带来许多问题。日本是全球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国家,老龄化导致消费低迷,收入下降,养老负担沉重,造成了经济的长期衰退。从另一个角度看,老龄化问题也给医药卫生和养老服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医药卫生行业被称为永久的朝阳行业。过去十年,以药品市场为主的医药行业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增长。新医改以来,国家针对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不断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和医药分开等政策,倡导分级诊疗,降低虚高药价,减轻群众负担。这意味着未来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重心将偏向医疗和健康服务,医疗和健康服务在下一个十年势必将蓬勃发展。医疗与养老的结合,正是其典型的代表。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且患病、失能老年人比例较高,近三分之一的老人长期活动受限,老年人在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多方面的需求叠加,对医养结合的服务需求极为迫切。目前行业处于发展初期,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巨大的市场需求决定了其必然是未来发展最迅猛的行业之一。
国家政策明确鼓励推进医养结合模式。根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我国计划到2020年,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医养结合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体系,实现医药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共享,融合发展,基本适应健康养老服务需求。这将有效地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同时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就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健康养老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样化的,这就决定了养老服务体系也将是多样化的,必须依靠各类主体的参与和多方资源的投入,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模式将共同发展。政府除了提供满足基础健康养老的养老机构与服务外,更多地是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规范作用。
不少企业包括上市公司已经提前布局这一巨大的市场,有些企业原来主业是医药、保险、房地产等,也开始积极介入这一领域。医药企业具备行业优势,老年人是医疗健康管理和服务的重要客户群体,通过产业链延伸将医疗与养老结合,转型容易,成本较低。地产企业是现有养老服务的主要参与主体,依托养老地产,推行不同的养老模式,比较容易快速复制。保险企业具备投融资优势,可与商业保险结合,打造医养结合全方位的体系。还有些企业积极布局养老服务业相关产业链,如医疗器械,远程医疗,护理服务,家政服务,保健品等。总的来说,产业还处于模式探索和试点布局的初级阶段,未来医养结合的模式会不断创新,融合程度越来越紧密,产业链上各个环节,各种模式都可能诞生龙头企业,成长的空间巨大。而且随着后续政策的落实和推进,商业模式的成熟,养老医疗产业会不断有催化剂推动行业发展,相关企业可能被市场资金热捧,孕育着巨大的投资机会。
五、我国医养结合市场空间广阔
老龄经济是与老年群体生活保障相关的各种服务、用品等的生产、流通和交换活动的集合体。医养产业是以老年人为对象,为满足老年人健康、医疗和养老相融合的需求而提供老龄服务和用品的经济活动的集合。医养产业并不是简单的叠加医疗和养老,而是对传统养老模式的创新、超越和提升,是一种大健康理念指导下的新兴服务体系和新兴业态。首先,医养产业的对象广泛,可以涵盖所有老年人,包括健康的自养老人、亚健康的康养老人、以及患病的护养老人和医养老人。医养产业是健康、医疗和养老的有机融合,涉及到老龄服务和老龄产品两大范畴,几乎涵盖了老年人衣食住行用、生活照料、医疗服务、精神文化休闲娱乐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如医养地产、医养用品、医养居游、医疗康复及护理、老年长期照护服务、老年体育健身、老年文化等等。医养产业的实质,是把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的关口前移,把需求的重点放在“治未病”的健康管理上,达到少生病、生小病、晚生病的目标,市场弹性大,前景广阔。
六、我国医养结合发展方向
虽然医养产业的前景广阔,但从目前来看,我国医养产业的发展仍然面临着市场发展缓慢、政策碎片化、人才缺乏等诸多问题,促进医养产业的发展,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出路:
第一,市场化是发展医养产业的必由之路。发展医养产业要紧紧抓住老年人最现实、最直接、最迫切的需求,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坚持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真正激发市场活力,解决目前医养产业发展迟滞、产业规模不足的问题。
第二,政府必须主导医养产业的发展。发挥政府在顶层设计、制定规划、规范市场等方面引导作用,破除发展医养产业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整个医养产业提供发展的方向。要通过政府主导,统筹各方资源,加强专业化的医养人才队伍建设,比如护理人才、全科医生、营养师、音乐治疗师;引导企业投身医养产业,特别鼓励技术创新,对创新行为给予特别的资金投入和补贴,比如建立专项扶持基金;落实税收等各项优惠政策,拓宽金融、保险和其他资源投入的渠道,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解决“融资难”、“用地难”、“用人难”、“运营难”等突出问题,并探索建立医养产业的产业标准和规范。
第三,鼓励企业经营主体积极开发适老医养服务和产品。目前,医养产业在我国还是一片未经开发的蓝海。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经营主体开发适老医养产品的热情,围绕老年人健康养生、医疗护理、体育健身、心理健康、休闲文化、居住旅游等各类“大健康”问题,从产品技术、服务形式、运营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
第四,引导老年人树立康养消费观。现阶段,我国老年人有效需求不足,无法成为我国消费主流人群。除了显见的我国养老保障水平偏低、老年人收入普遍不高等因素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消费观念。很多老年人经历过艰苦的革命岁月,养成了注重积累的节俭消费观,经常出现小病不治,大病拖延的问题。因而,要引导和培育老年人及其儿女“为健康买单”的消费理念,在经济收入不断提高和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的条件下,不仅仅满足于衣食住行等生存层面的消费需求,还要注重为晚年生活的品质买单,更多关注身体和心理健康这种发展性和价值性的消费需求。
第五,充分运用“互联网+”医养产业创新模式。互联网已成为可以对全产业链各要素进行有效整合的基础设施,互联网+医养,特别是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比如远程健康服务和生活服务、智慧养老服务等,能够促进医养产业的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及商业模式的变革,让更多的老年人能够享受到更加公平、高效、优质、便捷的医养服务和产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 小黑屋 - Archiver - 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2-2015   护理之声(http://www.zghlz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若有转载或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E-mail: zhonggo123@163.com

本网名称及标识均在国家版权商标部门注册,原创图文保护知识产权

举报电话:李老师 15802485829 微信: lizanw20

QQ号客服:63449363 雨蓓老师 370294532 程老师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护理之声   桂ICP备18012132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