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gansuhuligaogao 于 2016-9-14 23:29 编辑
【手术室专科知识6】 —手术室感染管理之感染监控制度 中国护理之声 gansuhuligaogao整理
1.手术室应保持环境安静、清洁,坚持每天对环境、物体表面的湿式清扫,进行室内空气消毒≥2次/d,每周有固定的卫生日,对室内所有物品、墙面、门窗等进行彻底的清扫。 2.手术室的布局应合理,手术室的最外侧为非限制区、中间为半限制区、最内侧为限制区。区与区之间应有明确的分隔。手术区根据手术的不同无菌要求分为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和感染手术间等,以减少交叉感染。 3.手术室感染监控小组由麻醉科主任、麻醉医生、护士长和护士各1名组成,负责对本科室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与感染的发生有关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测。如对手术人员刷手及手的消毒情况、手术过程无菌操作规范化程度、本室工作人员的着装、有无带菌者等情况进行监测。一旦发现违反操作规范或存在感染的危险因素时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4.手术室各种物品的消毒、灭菌应有专人负责。使用后的无菌器械的清洗、灭菌剂灭菌后的存放,均应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操作。无菌包应标明灭菌日期和有效期。凡超过有效期或虽未超过有效期,但有可能已污染的无菌包,要重新进行灭菌处理。无菌物品的灭菌应尽量采用高压蒸汽的方法。备用刀片、剪刀等器具可采用小包装压力蒸汽灭菌。 5.手术过程中患者使用过的吸氧装置、各种插管装置、呼吸机螺纹管、面罩、气囊、牙垫、舌钳等,使用后应及时清洗、消毒,做到一用一消毒,严禁不经消毒反复使用。健全周期消毒制度,尤其对不常用的抢救器械要定期消毒,以备紧急状态时使用的安全。 6.经常测试化学消毒剂的浓度,定期更换消毒液,确保有效消毒浓度。对消毒器具,如紫外线灯应注意其使用寿命。每季度1次监测其强度,如每只低于70W/平方厘米或超过其使用寿命应立即更换。 7.做好对环境、物品的微生物的监测,对外科手消毒后的效果、空气消毒后的含菌量、物体表面的带菌量等情况进行监测,每月1次。在特殊情况下,如对某一情况进行目标监测时,可随时采样。 8.做好对外来人员、外来物品的管理,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数,尽量避免非手术人员进入。对进入手术室参观的外来人员必须经过医务处、手术科室主任、手术医生、手术室护士长同意后方可入内。进入时应按手术室要求更换衣裤、鞋帽、口罩,并由手术室人员带入。参观者与手术医生保持距离应≥30㎝,不可在室内来回走动或随便从一手术间走至另一手术间,尤其参观感染手术者不得再至其他手术间参观。对外来的手术器械应按器械的性能、用途做好清洁、消毒或灭菌工作后方可放入手术间内使用。 9.隔离患者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严格隔离管理。术后器械及物品双消毒,标本按隔离要求处理,手术间严格终末消毒。 10.接送患者的平车定期消毒,车轮应每次清洁,车上物品保持清洁。接送隔离患者的平车应专车专用,用后严格消毒。 11.手术废弃物品应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分类收集、封闭运送,无害化处理。 (出自手术室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