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之声管理咨询学院

讲课录音分享视频分享区

【李冰】如何成为受尊重的管理者

护理资源下载

PPT课件资源

优质护理职业提升临床护理

管理群1:85933517护士长 群1:113865183

医护交流群:87220027加微信拉入VIP管理微信群

微信号:ZGHLZS- 01或15572600275

搜索
查看: 198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努力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8-10 21:54: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ysa19020 于 2019-8-10 22:06 编辑

努力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己
——记医养管理师学习感悟

    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你有什么资格不努力;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有回报,但不努力肯定不会有回报。在纠结中,我选择了护理之声的一期网络培训——《医养结合管理师》。转眼间,六个月的学习时光即将过去,整理思绪,我为当初的选择不后悔。

实训课

    我不敢说学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但确实体会到了培训课程设计的魅力,活力四射的实训课常让我意犹未尽。实训课——老师精心设计案例,学员们根据老师布置的案例作业去检索资料、形成自己的认识,完成PPT;班委会组织讨论、分工明确、有考核(要求学员踊跃发言、跟进),主持人把握节奏、保持会场的活跃状态;专家介绍自身经验、见闻,答疑解惑。实训课——通过主动检索资料、案例讨论、讲授,激起学员们主动学习的欲望,获悉更广的知识面。我做管理十余年,经常培训护士,常常苦恼培训的方式与效果,也一直尝试改变,引导护士主动学习,但仍不成体系。通过这次培训学习,逐步体会到了主动学习的乐趣,对“学习金字塔”理论有了一定的理解,对今后自己去培训他人、引导他人主动学习,有了更清晰的思维,对案例的设计有了一定的借鉴。

养   老

    作为养老,我不敢说我能做什么,但是改变了我对养老院那种住进去就是等死,毫无尊严活着的认知,对中国的老龄化及政府对养老工作的重视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国外的养老模式也略知一二,自立支援,是一个很好的理念,帮助老人重拾生活信心,实现价值感。我们可以把养老院办得很人文,让老人生活需求、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完成一个人的全生命周期,有尊严的老去。泱泱大国,有2.4亿的老人,失能半失能的老人有四千万,亟需人力物力去照顾,而现代家庭结构的弱化,以小家庭为主,独生子女面临八个老人的局面已日渐显现,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仍满足不了需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兴起,能更好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我最羡慕“竹之汤”养老院的养老模式——自立支援,让老人动起来的理念,看到那些耄耄之年的老人在养老院过得那么充实、开心、安全,心里非常的慰藉,感受到了生命的价值。关爱今日的老人,就是关爱明日的自已,我想还是应该为养老做点什么……

医    养

    读懂医养,医养结合不是简单的养老+医疗,也不是医疗+养老,而是在养老中增加了医疗照护,在医疗中加入了养老服务,医是对疾病的治疗、养是对老年人慢性病的一种养护康复,医养结合是养老模式的跨越式发展,解决医养分离现象。医养结合主要服务于患有慢性疾病、急性疾病的恢复期、智力残疾、肢体残疾以及肿瘤晚期的老年人,为他们提供生活、护理、医疗及康复服务。医养结合主要类型有在养老机构内开设医疗机构;在医疗机构开设养老机构;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医养结合进社区、进家庭四种类型。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机能下降,老年人疾病罹患率增加,门诊和住院需求高,花费的医疗费用多。79%的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慢性呼吸道疾病等,出院后还需持续治疗和康复。一个人在65岁以上的医疗开支占其一生医疗费用开支的70%左右。医养结合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为一体,减轻亲属、子女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在健康中国战略下,医养结合将是养老服务业发展最大的机遇。

养老机构管理

    养老机构管理现状目前不尽人意,管理人员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缺乏管理工具的应用、无专业管理思维、缺乏养老服务专业知识,以经验型管理为主,服务质量急需提高。养老事业核心是老人护理,老人服务核心是医疗服务,医养管理人才最合适人选是有经验、懂管理的护士职业人才,是弯道超车培养医养管理人才最佳途径。医养结合管理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要有大爱、慈善胸怀、尊重老人、服务老人、爱岗敬业、执业忠诚、严格依法执政、一切以老人为中心;要有驾驭全局的能力、观察能力、计划组织能力,适应现代老人高需求;良好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和家属的告知能力,有能力将一些矛盾化解。

护理员培训

    国内培训现状状况:专业的养老员供不应求,大力发展养老事业的前题是必先发展养老专业护理员的数量,高质量、高素质的护理员是老年人得到高质量护理服务的保障。在我国,养老护理人员主要来源于普通护士、老年病房护士、外来务工人员、城镇妇女。素质参差不齐,养老护理人员应分批次、分层次进行培训,如年龄大、学历较低的养老员,可首先进行日常生活照护、职业道德、健康状况观察等方面的培训;针对有护理背景、年轻的护理员,可进行职业道德、日常生活照护、康复护理、常见疾病照护,心理护理的培训,因入住养老院的老年人都存在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感到自卑、孤独、与家人沟通交流机会少等问题,养老护理员应加强生活照料、基本护理、康复护理,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培训方法多元化,根据参训人员具体需求和入住老年人特点选择培训内容,不能照本宣科,不能照PPT宣读,应结合临床实践讲解,课件制作减少文字描述,多采用图片形式讲解、播放视频操作演示,角色扮演等教学手段。培训模式多样化,根据培训责任主体、运行机制和相关运行条件,主要有政府培训、市场培训和社会培训三种培训模式。培训地点多地化,在养老机构设置培训基地、社区居委会设置培训点、农村活动室培训点、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地培训点、中职护理学校培训基地、与家政公司合作培训站。多型培训模式,以护理型为主、助养型为辅、居家型为补充;同时还要加强核心胜任力的培训,包括医学及护理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及有效沟通能力、独立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以及日常生活工作礼仪的培训,同时还需加强职业认同感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满足老人多样化需求

    落实养老福利政策,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制度,为低收入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和发放补贴;开展城乡社区三级中心建设,完善多元化养老供给模式;购买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和老人意外伤害保险,更好地保障养老机构和入住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发放老年人高龄津贴,推进养老服务由“保基本”向“普惠型”拓展;发布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满足老年人九大服务项目;落实养老机构一次性建设补贴、运营补贴和贷款贴息、水电气热优惠等政策措施,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发展服务新业智慧养老,开发和运用智能硬件,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与养老服务业结合,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老年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多方位的上门服务;重点推进老年人健康管理、紧急救援、精神慰藉、服务预约、物品代购等服务,开发更加多元、精准的私人订制服务。支持适合老年人的智能化产品、健康监测可穿戴设备、健康养老移动应用软件(APP)等设计开发。打通养老服务信息共享渠道,推进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与户籍、医疗、社会保障等信息资源对接,促进养老服务公共信息资源向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开放;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和传统美德,开展孝敬教育,营造养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对养老服务业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及时总结推广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依法打击虐待、伤害老年人及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积极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引导老年人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公益活动和健康知识培训,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毕业后,我将尽可能的抽取时间至养老机构去做义工,更多时间的去接触老人、认识老人,在实践中强化理论知识,不要学而忘记;与民政部门沟通,如有需要可以参与护理员类的培训及县内养老机构的质量督察等;也可以在今后不是太忙的情况下做一份养老工作的兼职,让自已的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退休后,是不是有更大可能去做一份养老工作,为政府解忧,为自已添彩;有梦一切皆有可能,努力都能成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马上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9-8-12 17:11:18 | 只看该作者
写的非常用心,学习也很认真,为养老事业努力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 小黑屋 - Archiver - 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2-2015   护理之声(http://www.zghlz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若有转载或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E-mail: zhonggo123@163.com

本网名称及标识均在国家版权商标部门注册,原创图文保护知识产权

举报电话:李老师 15802485829 微信: lizanw20

QQ号客服:63449363 雨蓓老师 370294532 程老师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护理之声   桂ICP备18012132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