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知识要点 胆道的组成: 胆总管:肝总管与胆囊管汇合形成胆总管。胆总管长约7~9cm,直径0.6~0.8cm。若直径超过1cm,应视为病理情况。根据其行程和毗邻关系,胆总管分为四段:①十二指肠上段:始于肝总管与胆囊管汇合处,止于十二指肠上缘。此段经网膜孔前方,肝十二指肠韧带右缘下行,肝动脉位于其右侧,门静脉位于两者后方。胆总管探查、取石及引流手术多在此段进行;②十二指肠后段:行经十二指肠第一段后方,其后方为下腔静脉,左侧有门静脉和胃十二指肠动脉;③胰腺段:在胰头后方的胆管沟内或实质内下行;④十二指肠壁内段:胰腺段胆总管下行至十二指肠降部中段后,斜行进入肠管后内侧壁,长约1.5~2cm。85%的人胆总管与主胰管在肠壁内汇合形成一共同通道,并膨大形成胆胰壶腹,亦称乏特(Vater)壶腹。壶腹周围有括约肌(称Oddi括约肌)使十二指肠粘膜隆起形成皱襞。壶腹末端通常开口于十二指肠降部下1/3或中1/3处的十二指肠大乳头。另有15%~20%的胆总管与主胰管分别开口于十二指肠。Oddi括约肌主要包括胆管括约肌、胰管括约肌和壶腹括约肌,它具有控制和调节胆总管和胰管的排放,以及防止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的重要作用。
胆囊:为囊性器官,呈梨形,位于肝脏脏面的胆囊窝内,相当于肝右叶与肝方叶之间。长8~12cm,宽3~5cm;容积40~60ml。胆囊分为底、体、颈三部。底部圆钝,为盲端,向左侧延伸形成体部,体部向前上弯曲变窄形成胆囊颈,三者无明显界限。颈上部呈囊性扩大,称Hartmann袋,胆囊结石常滞留于此处。 (4)胆囊管:由胆囊颈延伸而成,长2~3cm,直径约0.3cm。胆囊起始部内壁粘膜形成螺旋状皱襞,称Heister瓣,有防止胆囊管扭曲和调节胆汁进出胆囊的作用。胆囊管大多呈锐角在肝总管右侧壁与之汇合,但常有变异。 胆囊的生理功能 (1)浓缩储存胆汁:胆囊容积仅为40~50ml,但24小时内能接纳约500ml的胆汁,胆囊粘膜有很强的选择性吸收水和钠、氯的功能。进入胆囊的胆汁,90%的水分把胆囊粘膜吸收,可使胆汁浓缩5~10倍而储存于胆囊内。胆囊内胆汁的胆盐、胆色素、胆固醇的浓度比肝胆汁高5~10倍。 胆囊的生理功能 (1)浓缩储存胆汁:胆囊容积仅为40~50ml,但24小时内能接纳约500ml的胆汁,胆囊粘膜有很强的选择性吸收水和钠、氯的功能。进入胆囊的胆汁,90%的水分把胆囊粘膜吸收,可使胆汁浓缩5~10倍而储存于胆囊内。胆囊内胆汁的胆盐、胆色素、胆固醇的浓度比肝胆汁高5~10倍。 (2)排出胆汁:胆汁的分泌出持续的,而胆汁的排放则随进食而断续进行,通过胆囊平滑肌收缩和Oddi括约肌松弛来实现,受神经系统和体液因素(胃肠道激素、代谢产物、药物等)的调节。每次排胆时相长短与食物的种类和量有关。每个排胆时相完成后仍约有15%的胆汁留在胆囊内。 (3)分泌功能:胆囊粘膜每小时分泌约20ml粘液性物质,主要是粘蛋白,可保护和润滑胆囊粘膜免受胆汁的溶解,并使胆汁容易通过胆囊管。胆囊管梗阻,胆汁中胆红素被吸收,胆囊粘膜分泌粘液增加,胆囊内积存的液体呈无色透明,称“白胆汁”。积存“白胆汁”的胆囊称胆囊积水。当胆囊存在炎性和梗阻时,胆囊还可以分泌钙。 1.胆固醇结石形成的机制 A.胆固醇、胆汁酸和卵磷脂比例失调:胆汁由肝细胞分泌,主要成分有胆汁酸、胆固醇和卵磷脂等,三者浓度在一定比例时胆固醇在胆汁中呈溶解状态。Admirand和Small用等边三角形坐标来表示三者的克分子浓度。当三者浓度聚合点落在ABC范围内,胆固醇呈溶解状态,不会析出结晶。当三者浓度聚合点落在ABC范围外,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可沉淀析出结晶,形成结石。 B.胆汁中Zeta电位下降。 C.胆汁中粘蛋白增加。 2.胆红素结石形成的机制 胆红素在肝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结合胆红素为可溶性。如胆色素在肝内未与葡萄糖醛酸相结合,或当胆道感染时,大肠杆菌所产生的β-葡萄糖醛酸酶将结合性胆红素水解成为非结合性胆红素,易聚结析出与钙结合形成胆红素钙,促发胆色素结石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