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养老先锋号
民政部:积极推动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以下简称国务院35号文件),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日前,民政部发布多项措施,推动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
除了出台专门政策外,民政部还从完善政策法规、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加强投资引导、加大金融支持、完善投资环境等多个方面出台实招硬招,持续推动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如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政策法规体系,提升政府服务功能,助力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加强政府投资引导,带动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加大对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的金融支持等多项措施
湖北:养老机构食堂戴上“紧箍”
针对前期调研中部分养老机构食堂基础条件差、操作不规范、监管有空档、缺乏依据的现状,日前,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民政厅联合出台了《湖北省养老机构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
《规范》要求,养老机构食堂必须取得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核发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养老机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是该食堂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养老机构食堂应根据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和饮食特点,科学制定膳食计划,合理安排膳食,并根据老年人不同的身体健康状况分别给予膳食指导。
北京市困难家庭住养老院最高补助1200元
记者获悉,《困境家庭服务对象入住社会福利机构补助实施办法》近日正式出台。根据《办法》,北京市困难家庭入住社会福利养老机构,每月可享有400-1200元不等的补助。
据了解,补助人群共分为四类。第一类为低保或低收入家庭中年满60周岁的孤寡、失能老年人;第二类为年满80周岁的高龄老年人;第三类为享受民政部门城市重残人员生活补助的残疾人;第四类为入住属地养老机构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中的失能老年人或年满70周岁的老年人(含其重残的独生子女)。
上海今年新建50家“长者照护之家” 五年将新增2.4万社区居家养老护理人员
日前,上海市民政局在政协重点提案协商办理座谈会上透露,上海将继续开展“长者照护之家”试点,在去年建设22家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列入市政府实施项目推进,计划新建50家。
“长者照护之家”是一种通过改造利用社区现有公共设施或闲置物业资源,以“嵌入式”“多功能”“小型化”为特点的社区托养机构,可为老人就近提供便利的养老服务。
截至去年底,上海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435.95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0.2%。按照本市“9073”的养老服务格局,大部分老人都可在自己熟悉的社区里安度晚年。上海从多年前开始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初步形成以社区助老服务社、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为服务实体,上门、日间服务为主要形式,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体系。截至目前,上海16个区县共有217家社区助老服务社,为30.2万名老人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约占上海户籍老年人口的7.3%。其中,12.9万名老年人经评估获得政府提供的养老服务补贴。
上海取消沪籍老人免费交通制度 “敬老卡”不再免票
6月26号起,上海7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共交通的制度将停止实行,改为发放综合津贴的方式。
根据上海市政府今年四月发布的《上海市关于建立老年综合津贴制度的通知》,从26号起,上海将不再实行7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制度,原本用于公共交通的敬老服务卡停止使用。取而代之的则是真金白银的补贴,年龄门槛也从70周岁降至65周岁。
根据新的综合津贴制度,具有上海市户籍且年满65周岁的老年人,可以享受老年综合津贴,标准按照年龄段分为五档,从65周岁一直到100周岁以上,每人每月可享受75-600元不等的补贴。这一综合津贴制度已经从今年5月1号起实行。
安徽“十三五”力促医养融合发展 明年半数养老机构能看病
近日,省卫计委等10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为我省实施“医疗+养老”服务列出时间表。到2017年底,逾八成医疗机构将为老年人开设便利服务绿色通道,半数以上养老机构能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根据《实施意见》,到2017年底,全省医养结合政策体系、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初步建立,将建成一批兼具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质及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或养老机构,逐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的能力。届时,全省80%以上医疗机构将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绿色通道,50%以上养老机构能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65周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0%以上。到2020年,所有医疗机构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自愿签约的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的能力明显提升,65周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力争达到80%以上。“十三五”期间,全省将建立6个省级医养结合综合示范区、20个医养结合示范基地、100个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和300个社区医养结合示范中心。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省“十三五”期间将推出多项政策,如推进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建立协议合作关系;养老机构可根据自身能力和服务需求,按相关规定申请开办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机构等,也可内设医务室、护理站等;利用现有医疗资源创办主要针对高龄、病残老年人的康复护理专业服务机构,支持闲置医院转型成老年护理院等。此外,我省还将大力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和老年康复、老年护理等专业医疗机构,对符合规划条件和准入资质的社会资本举办的医养结合机构,将在审批、投资补助等各环节给予支持。
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在上海开幕
6月8日,由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中国老龄产业协会联合主办,上海国际展览中心有限公司、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中心共同承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以下简称CHINA AID)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
CHINA AID作为国内历史最为悠久的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行业展会。迈入第16个年头的CHINA AID一路伴随着中国福祉产业的发展。CHINA AID2016年展会面积达到25000平米,参展单位超过300家,预计将有超过36000名观众到场参观。
三成养老机构住养老人有心理问题
渤海自今年4月份本市在全国率先启动养老机构心理健康服务项目以来,本市对全市18家养老机构1000多位老人进行了调查,发现3成老人有心理方面的问题,半数以上的老人有倾诉欲望。
咨询专家郭晓荣告诉记者:“养老机构住养老人最大的心理问题,一是\离退休综合征;还有就是孤独感突出,希望亲情相伴;再有对身后财产处置等问题顾虑很多,难以释怀。”
据介绍,老年人的心理压力,可以通过专业心理干预来减轻,养老机构的精细服务,也是让老人打开心结的重要内容。
人民大学:收入与养老问题制约农民工进城买房
29日在北京发布的一份研究成果指出,在城市常住人口中,农民工是住房的潜在购买力,但受收入与农村老人养老等问题制约,难以形成有效需求。
6月29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及实施路径》等四本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四本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专家执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该书指出,在养老方面,如果将农村老人带到城市,那么会大幅度增加农民工的生活成本,如果农村老人不进城,养老问题又不能得到妥善解决。
该书建议,为了降低农村老人的养老成本,可以采用土地经营权入股的方式,由村集体集中土地,利用土地的收益统筹建立互助型养老机构。
天津下发《通知》:7月起养老院电水气热民用价
天津市发改委、市民政局近日下发《关于养老服务机构电水气热价格有关问题的通知》,从下月起,天津对养老服务机构电、水、气、热价格按照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降低养老服务机构运营成本。
根据《通知》,从7月1日起,天津市养老服务机构用电价格不执行阶梯电价制度,暂按天津规定的居民生活类中的非居民用户类价格执行;用水价格不执行居民阶梯水价,按当地规定的执行居民水价的非居民用户类价格执行;管道天然气不执行居民阶梯气价,按当地规定的执行居民气价的非居民用户类价格执行;用热价格按当地规定的居民住宅集中供热价格执行。上述电、水、气、热价格政策只适用于民政部门认定的养老服务机构,不包含养老服务机构将房屋出租,且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单位或个人用电、用水、用气、用热部分。
据了解,为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天津除了对养老服务机构电水气热价格按照民用价执行,还有其他扶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