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浙江省最早的一位肠造口治疗师,胡宏鸯以好学敬业、开拓创新和富有激情的工作为中国的造口伤口专科护理界同道所认可;更以她的真诚、细心和爱心为病人、同事所称道。她积极投于国际肠造口治疗师培训项目在中国的基地审查工作;她代表中国的肠造口治疗师在国际会议上发言,她对中国肠造口治疗师培训项目的进展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得到与会委员的一致认可;她带领的邵逸夫医院门诊造口伤口专科是浙江省造口伤口失禁专科护士、温州国际肠造口治疗师学校学员培训基地。
如今已经是从业的第22个年头,从事造口伤口专科护理15年,作为一名开创者,其工作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这其中有起步的蹒跚,发展的彷徨,解难的喜悦,更有奉献的快乐……说起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她总说:“非常庆幸从事这样一份工作,它帮助病人解除了痛苦,它富有挑战,让我成长得更快。我非常喜欢我的工作。”
1999年,邵逸夫医院率先在国内开设了高级临床专科护理角色。胡宏鸯作为最早的两名高级临床专科护士之一,面对这一全新的护理领域,可以说没有任何的经验。为了尽快学到专科知识,她在已有2个月身孕的情况下,毅然前往美国罗马琳达医学中心,师从资深肠造口治疗师Liz进修造口伤口失禁专科护理。
在美国的3个月是忙碌而又充实的。白天她跟着指导老师在病房及社区门诊间奔走,为了争取时间去看病人,有时甚至是2个台阶并作一步地爬楼梯,在门诊她曾见到40多岁的男性患者在咨询造口相关问题过程中情绪释放时的号啕大哭;也见到伤口在真空负压治疗后奇迹般的愈合过程。每周2次参加护士本科生体格检查课程,图书馆查阅相关信息,晚上阅读老师布置的外文资料。作为志愿者参加罗马琳达医学中心的青少年疾病筛查项目;参与区域肠造口治疗师活动,跟随不同的肠造口治疗师临床见习,为他们的孩子写中文“我爱你”……在那里,她完成了许多第一次:造口换袋、下肢静脉压力治疗考核、多媒体制作、全英文主题演讲,护理体格检查科目考核……胡宏鸯从中深刻体会到了造口伤口护理工作的奇妙和作用。当她离开时,她在心底里默默地对自己说:我也要尽快成为能替造口伤口病人减轻痛苦的专科护士。
3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时间虽短,胡宏鸯却所得颇多。她离开美国时,带回的有先进的造口伤口护理的知识和经验,还有肚子里不断躁动和成熟的小生命。
回国后,她在肿瘤外科王林波主任的指导下,开展造口护理工作。2001年1月,产后刚3个月,还在哺乳期的胡宏鸯就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工作岗位,为的是能够尽快将工作拓展到全院范围。与此同时,她的老师Liz从美国来到邵逸夫医院与她并肩作战了一个月,拓展造口和伤口护理,为她在医院范围内进行角色宣传。在支持、怀疑和反对的交杂声中,她以肠造口术后宣教为切入点,从别人最不愿意接触的伤口做起。她在一个个临床病人处理中,不断积累经验,她的造口伤口处理也逐渐得到了各专科医生的认可,他们越来越愿意将自己的病人交到她的手上。后来,省内绍兴、金华、台州等地的病人也纷纷慕名前来就诊。她还通过网络会诊病例,提供咨询服务。不久,胡宏鸯就参与了第一例由外院(嘉兴市中医院)医生发出的造口并发症护理会诊。该病例属“回肠造口凹陷,周围皮炎”,由于粪水的刺激,造口周围皮肤腐蚀严重,病人日夜疼痛难眠。胡宏鸯为病人采用了双件突面造口袋配合双腔导尿管负压引流的方式,有效地收集了粪便。经治医生连声赞叹:“造口护理真是一门学问啊!”
胡宏鸯的工作不断地得到认可和支持后,她就更有信心去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为了一个病例,她经常搜寻文献到深夜;为了一例伤口,她要四处求教,寻找最佳解决方案。为了治疗糖尿病足底溃疡,学到胼胝切除术,2003年整整一个夏天的正午,她都头顶骄阳奔波于邵逸夫医院和省中足病门诊之间学习足部修护,整个人都黑了一层。但当她结合胼胝切除和伤口护理方法成功治愈一例例长期不愈合的糖尿病足底胼胝增生病人的伤口时,她感到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认可和回报。(而今这项技术早已通过她的手传到专科门诊的护士以及在邵逸夫医院进修学习的造口伤口专科护士手上。)她说要感谢那些不眠不休的夜晚,没有那个知识积累过程,便不可能有今日的进步。
她的病人也有的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英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和中国香港等地区。他们诧异中国也这么快有了这样的专科护理门诊,同时也无不为她的专业水平所折服。一位加拿大的病人拿着她的伤口评估和处理记录回到国内换药,当他再次回到她的门诊时说:“嗨,我的医生说你的处理完全符合国际标准,实在棒极了!”
病人及其家属的好评和赞赏,给胡宏鸯带来了很多的快乐和成就感。她说,自己小时候体弱多病,10岁那年因为臀部脓肿住院,切排手术后局部一个巨大的脓腔,换了近半年的药才最终得以愈合。印象中,住院的日子里每天最怕的就是换药,医生用两把长镊子探进伤口,夹除坏死的组织。每次换药,她总是趴在妈妈的腿上,拼命咬紧后牙根,听得到自己磨牙相碰时的“咯咯”声。出院后很长时间在门诊换药室换药,那时伤口的肉芽已经开始生长,可每每换药室护士在撕开纱布的一刹那,干燥的纱布总会粘附着肉芽,被撕扯出鲜血……所有这些,成为她化不开的记忆。现在,作为一名伤口护理专科护士,她深深理解缓解换药过程中的疼痛对病人而言是多么迫切的需要。在揭开患者伤口的纱布时,她总希望自己的动作尽量轻柔些,再轻柔些。有时敷料粘连得紧密时,她总是先用生理盐水湿敷伤口,静静等待敷料被浸透,然后就像在做一个有艺术感的工作慢慢揭开敷料。她总是形容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打开“礼物”的过程,“那些红色的,一颗颗的肉芽,真像花蕾啊!看到肉芽生长出来了,或者表皮开始移行了,对我而言就是最好的礼物”。
随着对病人的长期随访和接触,让她进一步了解了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2007年55岁的陈姐经人介绍到胡宏鸯的门诊。10年前因双侧乳腺癌,行扩大根治术,放射治疗。也因为这个手术,先生离开了她,留下了10岁的孩子。10年来她一边治疗,一边赚钱供孩子读书。但是放射性损伤的晚期并发症——皮肤放射性溃疡及放射性骨髓炎开始出现,并且累及到了胸导管,一到夏天,襟前哪怕垫好几层纸巾都能滴出水来。胡宏鸯对她说:“这个伤口必须要手术才能治愈。”当时陈女士的女儿还在读大二,作为单身母亲的她得负担孩子的学费,她选择门诊随访。就这样,门诊随访2年,在胡宏鸯的帮助下,有效控制局部感染,减轻疼痛,保证了良好的伤口护理。孩子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后,胡宏鸯便将患者转诊到胸外科徐勇主任组。手术当天胸外、普外、整形三组医生同台,将胸前死骨去除、腹腔镜下拉出腹膜覆盖伤口、大腿取植皮术。术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换药,伤口终于愈合。3年后该患者因肿瘤复发,临终前,患者发短信给她:“宏鸯,我因肿瘤复发,恐怕要不久于人世,很感谢你这么多年为我做的一切,原以为要带着伤口走的,现在能够完整地离去,我真的很感谢你。祝你健康幸福,好人有好报。”对病人而言,不仅仅是闭合了一个伤口,而是人生完整的体验。
为了及时总结造口伤口护理工作的经验,既提高自己,又惠及同行,她先后单独或与同事一起撰写了多篇专业论文,并在国内权威杂志上发表或在相关学术会议上交流,成为国内外同行相互学习探讨的好材料。
然而,多年的超负荷工作,2011年2月,胡宏鸯的痼疾“左股骨头坏死”开始发作,疼痛使她彻夜难眠,更迫使她不得不用上双拐上班。更为困难的是同年9月,她的先生被诊断为“结肠肿瘤”,因为担心儿子的疾病,原本就患有“间质性肺炎”的公公病情陡然加重……一时之间,生活的重担全都压在她的肩上。那段时间,她一面加强康复锻炼,一面照顾生病的家人。愣是咬着牙,挺了过来。曾经有先生患病的同事找到她:“怎么办,我觉得累得不行了!我感觉到身心憔悴。你是怎么做的?”她微笑着说:“的确是不容易,我只是不去想其他的,专注做好眼前的事:加强锻炼、抓紧休息,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家人;照顾好病人。”2年时间,她一边工作、一边康复,最终扔掉了双拐,又可以正常行走。先生也顺利进入康复期。
这些年来,作为浙江省、全国和世界肠造口伤口治疗的资深专家,她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奔走国内各个国际肠造口治疗师项目的推动。缘于胡宏鸯精湛的技术、丰硕的成果和乐于帮教的风范,院内院外的很多同行甚至不少病人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纷纷将她尊称为胡老师了。胡宏鸯是无愧于“老师”这个称号的,但她觉得自己还很不够,她更愿意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从学无止境的意义上说,这是真理。胡宏鸯就认准了这一点。据到过她家和办公室的朋友说,她的书架上和抽屉里,塞满了专业的和非专业的诸如专科护理、心理治疗、职业成长、心灵成长、养生、育儿、散文、杂文之类各式各样的中外书籍,还有最近非常火热的“互联网+”主题系列的书籍已经摆上床头……她说读书是她的爱好,她要以此来不断丰富自己,更好地应对社会发展对自身职业素质的挑战。
她的周末不是去参加研讨会,就是去图书馆,晚上还有学员的临床研究方案以及课题草案需要修改。曾有朋友关切地问她:“你感觉累吗?”“累的,”她答道,“但是心里感觉还是快意的。”
胡宏鸯很忙,但忙得很快乐。在她的QQ空间里,她为自己取了一个网名叫作Sunbird(太阳鸟)。我们知道,太阳鸟身上寄托着爱心、光明和希望。她也希冀自己像一只快乐的太阳鸟,能为病人减少痛苦,送去温暖、祝福、帮助和希望。这一点,她已经做了很多,而且做得很好。但胡宏鸯不会满足,她有更高更远的理想,她要把专科护理当作永远的事业并把它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