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应急功能的散点透视 日本大地震在生存威胁、生命侵害、食品安全等方面带来的“蝴蝶效应”,不仅提示着“黑天鹅”的存在,也是对传统应急思维模式的一次冲击,由此引发的对“120”模式的整合与变革是不可回避的。 从结构稳定性来看,由“120”呼叫中心和多家医疗单位终端链接,形成的网络化的供给渠道或就医方式,可称之为“120”模式。目前,这类模式已在公共服务、商业等领域得到迅猛发展。然而,在卫生领域及更宏观的应急管理层面,囿于传统观念、思维定式、体制壁垒等因素,仍缺少全方位多视角的审视和解读。 卫生改革与发展视角
今天的复合型灾害,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进程以及“低碳”时代外部资源约束加强的背景下发生的,它给我国正在推进的医改提出了新命题。医改不仅仅是解决老问题,还应解决新问题;医改的使命不仅仅是预设的,还应当具有一定的“应激性”。“120”模式的优势在于:急救网络的开放性带来的规模效应对医患信息不对称形成“反向弥补”,并具有第三方代理特征的倒逼诱导机制,从而在更高层次上诱导医院行为充分体现公益性。在宏观层次,“120”打破了医院主体观念的思维定式,形成以在线方式保障的供需双方的动态均衡,这不但为资源分配和配置找到了切口与操作路径,也给卫生改革和发展带来新的视野。 公共服务视角
“120”模式作为新型的健康利益诉求机制,与实现公民的生存权、健康权等基本权利联系在一起。这种模式的共享特征使医疗服务在可及性上体现出制度性公平,避免了传统方式下多部门在界定公共服务内涵时的利益博弈。在医疗服务方面,“120”可以缩减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无论在“战时”还是在平时,都不失为保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手段。国家的投入应当向该领域倾斜。 应急管理视角
传统应急管理机制难以在应急与常态、需求与可能、任务与建设等方面达到平衡,由此不但难以建立高效的应变机制,也会丧失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自组织性的现代“120”模式,其以信息为基础的结构能够有效缩减控制的幅度;他的社会交流是一个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环形过程,能够有效聚合政府、社会、公众等资源,实现各种需求的全方位优化满足,激发单项优势之间的放大作用,最终促进社会各层面管理活动效率的提高。这应当成为国家的应急管理投入的一个重点。 行为方式视角
“120”模式的快速兴起在于为公众提供了一种便捷高效的机制保障。与其他医疗机构相比,“120”具有先天的应急能力与优势。近年来,由于人的活动的广度大,服务需求的多元化,“120”为医疗体系覆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120”模式在行为取向上具有趋同共享、多元多变等特征,随着人的活动范围的扩大,以及“人-机”行为模式的普及应用,使“120”的有效性、灵活性及“可扩展性”有了提升的空间。 医学伦理视角
面对灾害类型的不确定性,“120”模式体现了“生命至上”的伦理原则,突破了道德的阶级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局限,这不但是确保医疗行为活动正当性需要,可以实现集约适度原则统摄下的资源共享,使得医疗资源在多样化的服务中呈现有序分布,在物质较为丰裕和社会价值多元的时代,无疑彰显了人的理性与欲望的平衡,从而使“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契入更多的“人本”的内涵与实践。 信息资源开发视角
与其他行业相比,“120”更多体现了知识经验的应用价值,它的信息资源利用更为重要、高效,一方面使大量分散、无序的信息进入网络服务系统,增强了医院的服务利用率;另一方面网络信息手段可使信息管理渗透到医疗行为的各个环节。综合开发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将对应急与常态下的健康产业良性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整合不同层次的信息资源、满足多方利益的共同需要,是“120”应急模式可以拓展和延伸的功能。 (2011-04-06摘自健康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