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的成功营销策略对护理管理的启示
最近我们看电视的时候,大家都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作为全球快餐业领头羊的肯德基,正在花费重金,不惜血本地轮番轰炸公众的眼球和大脑:我们所使用的鸡肉,是“放心鸡”无论从养殖、加工,还是销售、消费终端,都在信誓旦旦地郑重承诺,大家尽管吃得放心,我们保证吃家吃得营养,吃得健康,更为重要的是,大家要吃得开心和健康。
而这时的行动和举措,很显然是在积极应对,此前,人们对肯德基曾经大肆宣扬过的,快速长成的白羽肉鸡的,不放心和些许恐慌。积极应对、媒体强化洗脑,以期尽快消除公众对速生鸡肉的疑虑。
积极应对、对症下药是最明显的一种营销、管理上的应对举措。
还有一个不显山露水的营销措施,那就是,也不知在何时,但我们几乎可以肯定,也是在人们对鸡肉不放心之后,肯德基就有了的应对。他们在改进,一直都在做产品创新,不断以巨大的人力和财力去寻找适合中国人的口味,推出典型的中国化的产品。从颠覆汉堡的“墨西哥鸡肉卷”到饱含中国特色的“老北京鸡肉卷”。还时常会推出一些长期或短期的新产品。如悄悄增加深海鳕鱼堡、川辣嫩牛五方、鲜虾堡等其他肉类的备份,早在 2010年正式推出了几种早餐粥和“安心油条”,新近推出的"芙蓉鲜蔬汤",配以肯德基的主食——鸡类食品,或是沙拉,土豆泥,玉米等其他配餐食品,使得中国消费者在肯德基享受到了更完整、更符合饮食习惯的餐饮选择,这款特意照顾到中国消费者口味,甚至连名字也极具中国特色的汤类食品,是肯德基通过调查研究,为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精心研制而成,自推向市场之后广受欢迎,即满足了一部分人的不同胃口,又应对了人们对鸡肉的莫名恐慌。 有目的的产品创新是第二种营销策略,简直可以称得上一石两鸟?抑或是两全其美,或者还有其他的效应,我们也不可尽知。 在美国本部肯德基为了迎合年轻时尚的顾客,采取浓艳的街头风味装修、爵士乐做背景音乐,但在中国却致力于品牌本土化。装修风格代表是中国传统的家庭、亲情、友爱和默契,在中秋和春节等传统节日,肯德基则通过电视广告打造充满温馨、团员、分享的形象,非常贴近中国人的文化传统,通过上述的举动,肯德基让中国人倍感亲切,成功地塑造了其在中国极具亲和力、健康、美味、温馨的品牌形象。 服务是产品质量的延伸,没有良好的服务就没有销售,这一点在肯德基表现的尤为突出。只要一进餐厅就会有热情礼貌的侍应生笑脸相迎,提供体贴周到的服务,专门为小孩子准备桌椅和儿童天地。顾客也根本不需要为找调料、餐巾纸等小事烦神,可以充分享受美味的食品和完善的服务,热情周到的服务文化,在中国这个礼仪之邦,得到认可和欢迎。 这是一种营销上的形象创新、服务创新。 但无论如何,我们不得不赞赏,不得不感叹,肯德基的管理与营销,确实是一个大的团队在运作,确实管理得超前,应对得很及时,效果呢,当然就不言而喻了,肯德基,稳居全球快餐业的前列,这是不容否定的现实存在。 肯德基早在1973年就进军香港市场,1973年6月,第一家开业,1975年所有进入香港的肯德基餐厅全部关门停业。原因是:他们只考虑到美国的文化,在香港运用与美国相同的运营方法。没有认识到香港地处亚洲消费者的文化、口味等与美国不同,两个国家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很大的差距。肯德基提供的产品不适应当地的风土人情,品牌宣传也不符合当地的文化风俗。正因为没有深刻认识香港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差异,肯德基盲目使用“自我参照原则”,没有在适当的时机协调两种文化的差异,才会导致失败。认识到以上原因后,肯德基于1987年进入具有悠久饮食文化的北京,以此为起点,肯德基开始摸索,不断了解和适应中国社会和市场,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到现在肯德基在中国大陆的连锁店已发展壮大到几千家。 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肯德基奉行“以人为核心”的人力资本管理机制,不断投入资金、人力进行多方面各层次的培训。从餐厅服务员,餐厅经理到公司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培训不仅帮助员工提高工作技能,还丰富和完善了员工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个性发展。这从我们身边的一个大学生暑期工的培训经历可以得到验证。 为什么肯德基在中国快餐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独占鳌头呢?未雨绸缪、规范培训、立足标准、积极应对、持续改进、以人为本、不断创新、文化渗透……从肯德基的管理策略,我们可以看出,这些不断推出的营销管理举措,于我们的护理管理也很有启发意义。 具体的护理管理实例,在此不一一赘述,聪明如你,肯定比我的班门弄斧还要出类拔萃,是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