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之声管理咨询学院

讲课录音分享视频分享区

【李冰】如何成为受尊重的管理者

护理资源下载

PPT课件资源

优质护理职业提升临床护理

管理群1:85933517护士长 群1:113865183

医护交流群:87220027加微信拉入VIP管理微信群

微信号:ZGHLZS- 01或15572600275

搜索
查看: 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高血压急诊预防措施(健康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高血压急诊预防措施(健康教育)
一、强化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确保血压长期稳定
1. 规律服药管理:严格遵医嘱服用降压药(如报告中出院后长期方案的氨氯地平 + 缬沙坦),避免 间断服药(患者既往存在的核心问题)。制作 用药时间表(标注药物名称、剂量、服用时间:氨氯地平 5mg qd 晨起、缬沙坦 80mg qd 晨起),贴于床头;家属协助监督服药,确保不漏服、不错服,禁止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如因 无明显不适擅自减量)。
2. 药物效果监测:出院后每日固定时间监测血压(晨起空腹静息 10 分钟后、睡前各 1 次),记录血压值,若连续 3 天血压>145/90mmHg 或<120/80mmHg,及时就医调整用药,避免血压波动过大诱发急症。
二、规避高血压急诊诱发因素,减少血压骤升风险
1. 情绪管理: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如与人争吵、过度紧张焦虑)—— 患者此次脑梗死发病与应激状态相关,需指导患者通过听戏曲(报告中患者爱好)、深呼吸、散步等方式缓解情绪;家属多给予情感支持,避免提及易引发患者情绪激动的话题。
2. 避免生理应激防止过度劳累,保证每日 7-8 小时睡眠,避免熬夜或重体力活动;避免用力动作,如用力排便(报告中溶栓后曾预防的风险点),每日多吃膳食纤维(芹菜、菠菜等),必要时用乳果糖口服液软化大便,防止排便时腹压升高致血压骤升;避免突然体位变化,从卧位坐位站立需各停留 30 秒,防止体位性低血压(间接避免血压反跳性升高)。
3. 控制基础病协同影响:同步管理 2 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症)—— 按出院方案注射预混胰岛素(早 12U、晚 10U 餐前 30 分钟),控制空腹血糖 4.4-7.0mmol/L,避免高血糖(空腹>8mmol/L)加重血管损伤,间接导致血压控制难度增加;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每 3 个月 1 次),维持在 7.0% 以下。
三、强化健康生活方式,从源头改善血压控制基础
1. 饮食管控:严格执行低盐、低脂饮食(报告中饮食指导核心)——① 低盐:每日盐摄入<2g,避免咸菜、酱肉、腌制品,用醋、葱、姜调味;低脂:避免肥肉、动物内脏,每日植物油<25g,优先选择橄榄油、菜籽油;控糖:避免蛋糕、含糖饮料,水果选苹果、梨(每日 200g,两餐之间食用),避免高糖饮食间接影响血压。
2. 戒烟限酒与运动戒烟(30 年吸烟史为高危因素):家属监督患者彻底戒烟,避免接触吸烟环境;限酒:禁止饮用啤酒(患者既往每日 200ml),若无法完全戒除,需严格控制饮酒量(每周酒精摄入<20g,约相当于红酒 50ml);适度运动:结合肢体康复情况(出院后右侧肌力 4 级),选择低强度运动,如每日扶助行器散步 20 分钟(从 5 米逐步增加)、太极拳,避免剧烈运动(如快跑、登山)致血压骤升。
四、加强自我监测与应急识别,早发现早处理风险
1. 症状预警识别: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高血压急诊先兆症状,如突发剧烈头痛、头晕加重、视物模糊、心悸、恶心呕吐(类似本次脑梗死发病前的部分症状),一旦出现上述症状,立即卧床休息、测量血压,若血压>180/110mmHg,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 120),同时含服短效降压药(如硝苯地平片 10mg 舌下含服,需医生提前开具备用),等待救援。
2. 应急物品准备:居家备用血压计、急救药物(医生指导下的短效降压药)、吸氧装置(必要时),并告知家属急救药物的使用方法,避免急症发生时慌乱延误处理。
五、定期复查与专业指导,动态调整预防方案
出院后严格遵循复查计划(报告中 1 个月、3 个月、6 个月复查),复查项目除血压、血糖外,需额外关注脑血管情况(如 3 个月复查脑血管 MRA)、肝肾功能(监测降压药副作用),由医生根据复查结果调整降压方案或预防措施(如血脂不达标时调整阿托伐他汀剂量),确保预防方案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以上措施完全基于护理报告中患者的高血压病史、控制情况、合并症及生活习惯制定,未涉及其他文件内容,可直接用于该患者出院后高血压急诊的长期预防,同时与报告中 基础病精细化管理”“健康指导模块形成呼应,确保护理延续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 小黑屋 - Archiver - 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2-2015   护理之声(http://www.zghlz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若有转载或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E-mail: zhonggo123@163.com

本网名称及标识均在国家版权商标部门注册,原创图文保护知识产权

举报电话:李老师 15802485829 微信: lizanw20

QQ号客服:63449363 雨蓓老师 370294532 程老师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护理之声   桂ICP备18012132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