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准化管理标准 1 目的及范围 1.1 本标准规范了企业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明确了组织机构、职责、标准的制(修)订及审批程序、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和考核等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要求。 1.2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及公司所属分公司、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的标准化管理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GB/T1.2-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的内容确定方法》; GB/T15496-2003 《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 GB/T15497-2003 《企业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 GB/T15498-2003 《企业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 GB/T19273-2003 《企业标准体系 评价与改进》; 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1999年8月24日国家技术监督局令第13号发布)。 3 术语 3.1 标准: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3.2 企业标准化: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3.3 企业标准体系: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的整体。 3.4 技术标准: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3.5 管理标准:对标准化领域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3.6 工作标准:对企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工作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4 组织机构及职责 4.1 组织机构 4.1.1 公司成立以总经理为主任的标准化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公司的标准化工作。是公司标准化工作的最高领导和决策机构。 4.1.2 公司标准化委员会下设标准化委员会办公室和三个专业领导小组,即:技术标准专业领导小组、管理标准专业领导小组和工作标准专业领导小组。标准化委员会办公室和管理标准专业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企业管理部,技术标准专业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科技管理部,工作标准专业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人力资源部。 4.1.3 公司职能管理部门负责人既要负责本部门标准化工作,也要负责指导各二级单位对口专业的标准化工作。为加强公司机关标准化工作的日常管理,每个部门均要指定一名标准化兼职管理员负责本部门、本系统标准化工作的组织、协调与日常管理。 4.1.4 公司各单位要按照 “统一部署,分级管理”的原则,组织和协调本单位的标准化工作,并成立相应的标准化工作领导机构,明确标准化工作管理的责任部门和人员,形成上下完整、责权明确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4.2 公司标准化机构及人员的职责 4.2.1 最高管理者的职责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以下标准化事项得到落实: a) 贯彻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有关强制性标准; b) 确定与本单位方针目标相适应的标准化工作任务; c) 确定标准化机构、人员及其职责; d) 审批标准化工作规划、计划和标准化活动经费; e) 组织建立企业标准体系,签署发布令,批准颁发各类标准; f) 鼓励、表彰为标准化工作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对不认真贯彻执行标准,造成损失的责任者,进行惩戒。 4.2.2 公司标准化委员会的职责 a) 负责标准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 b) 审查与企业方针目标有关的标准化任务和指标、计划与规划。 c) 监督标准化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企业各类标准的贯彻执行和持续改进工作。 d) 审定和发布公司的重要标准,审批标准化工作奖罚方案。 e) 承担或参加国家、行业和地方委托的有关标准的制定和审定工作,参加国内、国际各类标准化活动。 4.2.3 标准化委员会办公室职责 a) 制定公司标准化工作实施意见及年度计划和规划。 b) 组织编制并完善企业标准体系表。 c) 负责公司标准化工作的指导与培训。 d) 负责按本标准的职责分工协调各专业领导小组的工作。 e) 组织对公司标准的审定。 f) 负责制定标准化工作奖惩方案。 g) 组织公司内部“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单位)”的检查验收与考核。 h) 与上级标准化主管部门联系,负责“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有关资料的申报。 i) 统一归口管理各类标准,建立标准档案,搜集国内外标准化信息,并及时传递到使用部门。 4.2.4 各专业领导小组职责 a) 负责本专业标准体系表的编制和基础标准或通用工作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b) 负责组织本专业标准的制(修)订、发布和实施工作。 c) 帮助、指导公司各单位对口专业的标准制(修)订、发布和实施工作。 d) 收集本专业标准制(修)订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并负责解答。 e) 负责组织对本专业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督促改进。 f) 按标准化委员会办公室的统一安排,负责组织本专业标准体系的社会确认的有关工作。 g) 统一归口管理本专业标准,负责标准的备案和归档工作,搜集国内外有关本专业标准的有关信息,并及时传递到使用部门。 5 制定标准化工作规划和计划 公司及各单位应根据生产、技术、经营和管理对标准化工作的需要,制定标准化工作规划、计划。规划、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5.1 制定、修订企业标准体系和企业标准的规划、计划; 5.2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规划、计划; 5.3 标准化科研的规划、计划; 5.4 实施标准计划; 5.5 标准化培训计划; 5.6 标准文本有效性检查计划。 6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 6.1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的总要求 按GB/T15496-2003、GB/T15497-2003、GB/T15498-2003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经营管理活动的需要建立标准体系,加以实施,并对其有效性进行评审与持续改进。公司各工业性单位要基本按照公司的标准体系,对应建立本单位标准体系;非工业性单位可结合本单位的行业特点,按照实际需要建立标准体系,所设置的子体系有与公司子体系相同或相近的,其编号要尽可能与公司的专业编号对应。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应符合以下要求: 6.1.1 企业标准体系应以技术标准体系为主体,以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相配套; 6.1.2 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实施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6.1.3 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标准应能满足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的需要; 6.1.4 企业标准体系应在企业标准体系表的框架下制定; 6.1.5 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标准之间相互协调; 6.1.6 管理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应能保证技术标准体系的实施; 6.1.7 企业标准体系应与其他管理体系相协调并提供支持。 6.2 企业标准体系的组成 6.2.1 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所有标准都要在本企业方针目标、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及贯彻、采用上级标准和本企业制定的标准框架内制定。 6.2.2 企业标准体系由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组成。 a) 技术标准。技术标准应围绕企业产品生产与服务所涉及的技术性标准,包括从生产对象、生产条件、生产方法以及包装贮运等技术要素。体系一般包括设计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含半成品、再制品),采购技术标准,工艺技术标准,设备、基础设施和工艺装备技术标准,测量、检验和试验设备技术标准,包装、搬运、贮存、标志技术标准,安装、交付技术标准,服务技术标准,能源技术标准,安全技术标准,职业健康技术标准,环境技术标准等系列技术标准。 b) 管理标准。管理标准包括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涉及的营销、采购、生产、质量管理、设备管理、包装运输、检验检测、安装服务、资源、能源、安全、职业健康、环境、技术、行政、财务、信息等专业管理标准,以及部门工作职责标准等。 c) 工作标准包括决策层工作标准、管理层工作标准和操作人员工作标准三个层次。其中管理层工作标准包括中层管理人员通用工作标准、一般管理人员通用工作标准和中层管理人员工作标准、一般管理人员工作标准;操作人员工作标准包括操作人员通用工作标准和操作人员工作标准。 6.2.3 公司标准体系见下图: 公司标准体系图
| | | | | | | | file:///C:/Users/lb2020/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2824/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gif | | file:///C:/Users/lb2020/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2824/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gif | | | file:///C:/Users/lb2020/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2824/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3.gif |
| | | | | | file:///C:/Users/lb2020/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2824/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4.gif | | | file:///C:/Users/lb2020/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2824/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5.gif |
file:///C:/Users/lb2020/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2824/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6.gif注:1、上面虚线表示上排方框中的内容对公司标准体系的指导关系。 2、虚线方框表示完整的公司标准体系。 3、实线连线表示相关关系。 6.2.4 公司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及工作标准子体系见附录A、《公司标准子体系及专业编号表》。 6.3 企业标准体系与专业标准体系的关系 根据2003版的GB/T15498《企业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的精神,企业按照GB/T19001、GB/T24001、GB/T28001规定建立质量、环境、安全管理体系时,应充分利用已有的企业管理标准,并将质量、环境、安全方面的手册、程序文件纳入企业管理标准体系。企业在编制标准体系表时可以将这些手册和程序文件以单独标准的形式分别列入质量管理类、环境管理类、职业健康管理类、安全管理类等各大类标准中。并按本标准12.1中的标准的编号规定进行编号。 7 企业标准的制(修)订 7.1 标准制定一般程序 7.1.1 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根据所制定标准的对象、内容及适用范围,收集相关资料,确保标准的适宜性、有效性和先进性。 7.1.2 标准体系表及目录的编制。公司及各单位按照标准体系编制要求编制标准体系表,然后根据企业标准体系表,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和专业管理的要求,编制标准目录,经单位标准化工作领导机构审核后,将任务分解落实到部门和人员。 7.1.3标准草案的起草。 a) 技术标准草案,公司管理的技术标标准,由公司技术标准专业组组织有实践经验的从事技术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起草;各单位管理的技术标准由各单位自行组织起草。在技术标准制订过程中,要积极采用国内、国际先进标准,不得低于国家强制性标准。在技术标准编写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收集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和国家强制性标准,并在整理的基础上采用转化为企业内控标准。 b) 管理标准草案,一般应指定具有实践经验的从事管理工作的骨干起草; C) 工作标准草案,应按照全员参与的原则,由各岗位的操作者亲自参加标准起草工作。为了提高工作水平或操作水平,制定标准时可以以熟练操作者的经验为基础进行制定。 7.1.4 标准草案的初审。标准草案首先在起草部门进行初审后,连同 “标准编制说明”发至企业内有关部门征求意见,对各部门反馈的意见逐一分析研究,形成标准送审稿,报分管领导审核。 7.1.5 标准草案的审查。根据标准的复杂程度、涉及面大小,可分别采取有关部门审查、专业会审查或聘请专家组、专业机构审查。审查企业标准应吸收本单位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人代表参加,必要时也可邀请外单位的专家和用户参加。标准审查的重点是: a) 该标准是否符合或达到预定的目的和要求; b) 与有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是否一致; c) 标准内容是否全面,符合国家方针政策和经济技术发展方向,是否先进、安全、可行,各项规定是否合理、完整和协调; d) 与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是否协调; e) 标准编写格式是否符合GB/T1.1的要求。 7.1.6 标准报批稿的编制。 经审查通过的标准送审稿,起草单位应根据审查意见进行修改,编写“标准报批稿”及“标准编制说明”、“审查会议纪要”、“意见汇总处理表”等相关文件,报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管理者批准。 7.1.7 企业标准的批准和发布。企业标准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管理者批准签发、由企业标准化管理机构颁布。具体分级批准和发布规定:公司层级的标准由公司总经理批准签发、由公司标准化委员会颁布;分公司(厂矿)的标准由公司总经理授权分公司(厂矿)负责人批准签发、由分公司标准化工作领导机构颁布;子公司的标准由子公司总经理批准签发、由子公司标准化工作领导机构颁布。企业党群部门的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也可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授权企业党委书记批准发布。 7.2 企业产品标准备案 企业产品标准应在发布后30日内,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具体备案要求按省、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办理。铜产业链产品及铜冠牌非铜产品标准,由公司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上报备案;其他非铜冠牌的非铜产品标准由产品生产单位按要求自行上报备案,同时报集团公司质量管理部门和标准化委员会办公室备案。 7.3 企业标准的复审 企业标准要定期复审,一般要做到一年一复审三年一修订。公司的标准由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组织复审,二级单位的标准由二级单位自行组织复审。复审修改后的标准应重新备案。 8 企业标准的实施 8.1 实施企业标准的基本原则 8.1.1 实施标准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8.1.2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中有关强制性标准,必须严格执行; 8.1.3 纳入公司标准体系的标准一经批准发布即为公司的法规性文件,必须严格贯彻执行,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或降低标准。 8.1.4 出口产品的技术要求,可依照进口国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或合同约定执行。 8.2 实施企业标准的程序 8.2.1 制定实施标准计划。规定有关部门应承担的任务和完成时间。实施标准的计划包括:实施标准的方式、内容、步骤、负责人员、起止时间、应达到的要求。 8.2.2 实施标准的准备。主要包括:明确相应的机构,负责实施标准的组织协调;向有关人员宣传、讲解标准;进行技术准备,必要时进行技术攻关或技术改造;进行物资准备,为实施标准提供必要的物资准备。 8.2.3 实施标准。依据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的不同要求和特点,在做好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分别组织实施有关标准。公司各部门和单位应严格执行标准。在贯彻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实施企业标准中遇到的问题,应及时向本单位标准化委员会办公室反映,由单位标准化委员会办公室提出解决建议,经单位标准化委员会批准后执行。若需要公司协调解决的问题,可向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办公室反映,由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办公室提出解决建议,经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批准后执行。 9 企业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及标准体系的评价和改进 9.1 企业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 企业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是指对标准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处理的活动。通过督促检查,可促进标准的有效执行,找出标准本身存在的问题,以采取措施改进。 9.1.1 监督检查内容 a) 已实施标准的执行情况; b) 企业内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贯彻执行情况; c) 公司研制新产品、改进产品、技术改造、引进技术和设备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要求。 9.1.2 监督检查方式 a) 企业标准实施情况采用定期和不定期地方式进行监督检查。公司及各单位要对标准实施情况不定期地进行抽查,半年全面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并督促整改。 b) 公司统一管理或制定的标准由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办公室牵头组织,分别由3个专业领导小组和各部门按照本标准中4.2的职责分工进行监督检查;公司各单位的标准实施情况由各单位自行组织监督检查。 9.1.3 监督检查结果的处理 负责检查的部门和人员,应确保检查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检查结果应形成文件,以作为改进的依据。 9.2 企业标准体系的评价和改进 企业标准体系的评价和改进是指企业为确定其建立和实施标准体系所涉及的各项标准以及相关联的各种标准化工作是否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的活动。 9.2.1 公司将依据GB/T19273-2003《企业标准体系 评价与改进》和国家标准管理化委员会“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确认工作细则(试行)”的有关规定,制订公司《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单位)评分表》,按公司《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单位)评分表》的内容,对各单位建立和实施标准体系所涉及的各项标准以及相关联的各种标准化工作是否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并促进持续改进。 9.2.2 公司各单位应根据《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单位)评分表》的内容,对本单位的建立和实施标准体系所涉及的各项标准以及相关联的各种标准化工作是否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和改进,在此基础上,向公司提出申报验收确认。公司将对评价验收合格的单位分别按四个等级(4A、3A、2A、A)颁发“企业标准化等级证书”。对标准体系验收不合格的单位要限期整改,重新申报验收。 9.2.3 公司标准体系在自我评价和改进的基础上,可申请“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社会确认。 10 标准化知识培训 10.1 培训的形式。公司各单位应根据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分别采用不同的形式: a) 对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可采用短训班、考察学习、学术交流等形式; b) 对专、兼职标准化管理人员可采用专题进修、函授、考察学习、学术交流等形式; c) 对一般管理人员和岗位操作工人可采用短期培训、上岗培训、标准化讲座、电视教育、知识竞赛等形式。 10.2 培训的要求。通过标准化知识培训,使企业各类人员分别达到以下要求: a) 使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熟悉国家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了解标准化的基本知识,熟悉掌握管辖范围内的各项标准,并能贯彻和运用; b) 使专(兼)职标准化管理人员具备所从事标准化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熟悉并能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熟悉本企业生产、技术、经营及管理现状,掌握必要的企业管理知识;经过培训取得上岗资格。 c) 使一般管理人员和岗位操作工人熟悉并能够熟练运用与本职工作有关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11 企业标准化信息管理 企业标准化信息管理是指对企业所需要的标准化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保管和使用等一系列的管理。 11.1 标准化信息的范围 企业应掌握的标准化信息主要有以下方面: a) 企业生产、经营、科技、贸易等方面有关的各种有效标准文本; b) 与本企业有关的国内外标准化期刊、出版物、专著; c) 与本企业有关的国家和地方标准化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d) 与本企业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地区标准、技术法规的中、外文本; e) 其他与本单位有关的标准化信息。 11.2 标准化信息管理的基本要求 11.2.1 建立广泛而稳定的信息搜集渠道; 11.2.2 及时地了解并收集有关标准发布、修订、更改和废止的信息; 11.2.3 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分类、登记、编目和借阅,及时传递到使用部门; 11.2.4 收藏的标准信息应及时更替、更改,保持良好的时效性; 11.2.5 建立标准电子文档信息库; 11.2.6 建立标准化网络服务系统。 12 标准文本编写规定 12.1 标准的编号 12.1.1 编号格式 file:///C:/Users/lb2020/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2824/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7.gifQ/TLYS-××××××J/G/Z×××---×××× 企业标准 单位名称代号 标准顺序号 标准发布 代号 年份号 铜陵有色金属 标准类别代号 (集团)公司代号 标准子体系编号 file:///C:/Users/lb2020/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2824/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8.gif 12.1.2 编号规定 a) 企业标准代号:用字母“Q”表示。 b) 铜陵有色有色金属(集团)公司代号:用 “TLYS”四个字母表示。 c) 单位名称代号:用四个拼音字母表示,具体表示方法由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办公室统一确定。现行单位代号具体见附录B:《单位名称代号表》;新增单位名称代号由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办公室授予。 d) 标准子体系代号:公司标准子体系代号采用两位数字,工业单位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子体系代号由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办公室统一确定,当前已确定的标准子体系代号具体见附录B:《公司标准子体系代号表》。非工业单位可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自行编制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子体系,所编子体系代号应尽量与公司相一致。在工作标准中标准子体系代号用于表示部门或车间、区队代号(表示部门时应尽量与本单位管理标准子体系代号一致);公司机关工作标准编号及部门代号由公司工作标准专业领导小组统一确定,二级单位机关及车间、区队代号由各单位自行确定。 e) 标准类别代号:技术标准用字母“J”表示,管理标准用字母“G”表示;工作标准用字母“Z”表示。 f) 标准顺序号:用3位数字表示。 g) 标准发布年份号:用4位数字表示。 12.2 标准文本格式 12.2.1 封面:封面格式见附录C。 12.2.2 正文编号:编号用五号黑体插在页眉居中位置。 12.2.3 正文首页:标准名称用三号黑体。 12.2.4 纸张和字体要求:标准纸张一律用A4纸,章和标题用五号黑体(如:“1 …” 、“2 …” 、“3 …”…);正文字体一律用五号宋体;表格内字体、条文的示例、图表的注、脚注用小五号宋体;图中的数字和文字用六号宋体,图题、表题用五号黑体;附录的编号、标题、(规范性附录)、(资料性附录)用五号黑体,附录内容用五号宋体;页码用小五号宋体。 12.2.5 页面设置:单数页左边距为25mm、右边距为20mm;双数页左边距为20mm、右边距为25mm;行间距为固定值为20磅;上面页边距为25mm、下面页边距为25mm、页眉为15mm、页脚为15mm;正文中编号顶格、编号与文字开头空一格。 本章关于标准文件格式规定的未尽事项,参照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中的规定。 13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检查与考核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检查与考核主要是指公司对各单位开展标准化工作的计划实施进度、工作效果以及对公司标准化工作要求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 13.1 公司对各单位标准化工作按公司“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单位)”评价验收的结果进行考核、奖惩。 13.2 对于取得显著经济效果的企业标准,以及对企业标准化工作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13.3 对贯彻标准不力,造成不良后果的,给予批评教育;对违反标准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将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14 附加说明 14.1 本标准于2006年10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14.2 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司企业管理部 14.3 本标准起草人:王思会 14.4 本标准审核人:龚华东、汪滋开、章安娜、傅世超 14.5 本标准批准人:韦江宏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公司标准子体系代号表 注:工作标准编号规定,公司机关工作标准编号由公司工作标准专业领导小组统一规定编号;各二级单位的机 关及车间、区队编号由各单位自行编制,但在表示部门时应尽量与专业管理编号一致。 附录B(规范性附录) 公司及现行单位名称代号表 序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国际贸易分公司(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改制、重组、关破单位代号在改制、重组后,单位名称发生变化的可重新调整。
Q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TLYS-XXXXXXXXXX-XXX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 X 标 准 (封面样式) 2006年 月 日发布 2006年 月 日实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XXX标准化委员会 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