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三甲医院基本都设有营养科,大部分二甲医院也会设置营养科,但基层医疗机构此类科室建设并不乐观。
“中国居民主要的健康指标,总体优于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但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这四类主要的慢病所导致的伤残、所带来的疾病负担日益突出。”2019年7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以下简称“国家卫健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在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举办的“健康中国行动”之“合理膳食行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
毛群安补充,在影响因素中,不合理膳食是非常重要的健康危险因素。
针对中国国民的健康隐患,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合理膳食行动。同时指出,合理膳食行动是要针对全人群,加强营养和膳食指导;重点鼓励全社会减盐、减油、减糖。包括食品产业、企事业集体食堂、家庭;要求政府部门制定并实施相关法规标准,实施贫困地区重点人群营养干预。
国家卫健委食品司副司长张志强在发布会上介绍,《意见》要求,到2022年和2030年,成人肥胖增长率持续减缓,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分别低于7%和5%,贫血率分别小于12%和10%,孕妇贫血率分别小于14%和10%,成人脂肪供能比下降到32%和30%。
合理膳食行动在行动目标、主要指标以及具体行动内容上,聚焦当前公众面临的主要营养健康问题和不合理膳食行为。该行动对“为什么要合理膳食,什么是合理膳食,怎么做才是合理膳食,分别从政府、社会、家庭个人3个层面提出相应要求。
张志强进一步介绍,主管部门要研究制定实施营养师制度;在养老机构、医院等集体供餐单位配备营养师,在社区配备营养指导员,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和医生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临床营养工作。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指出,目前,国内临床营养工作比过去进步了很多。国内三甲医院基本都设有营养科,大部分二甲医院也会设置营养科,但基层医疗机构此类科室建设并不乐观。她强调,临床营养工作属于非药物干预,更重要的是能给予康复期患者正确指导。目前很多慢病治疗,除了药物之外,都需要膳食的良好配合,营养师在其中可能发挥很重要的作用。主管部门将在营养师人才培养方面给与更多支持,并且进一步完善营养师制度。
主管部门还将制定各类人群,包括婴幼儿、儿童青少年、疾病人群、老年人群的营养健康状况监测与评价的标准,整套标准2019年都将全面展开。
张志强表示,营养能力体系建设将进一步提升,主管部门要组织建立各级各地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同时,在落实《国民营养计划》提出的,要在全国创建3-5个区域性营养创新平台和20-30个省部级营养专项重点实验室方面做出尝试。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在会上指出,2012年调查显示,中国居民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为10.5g(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值为5g);人均每日食用油摄入量42.1g(《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以下简称《膳食指南》)推荐标准为每天25-30g);居民膳食脂肪提供能量比例达到32.9%(《膳食指南》推荐值上限为30.0%);人均每日添加糖(主要为蔗糖即“白糖”、“红糖”等)摄入量约30g。
《意见》提出,到2030年,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成人每日食用油摄入量不超过25-30克,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25克。
张志强补充,主管部门正在制定健康餐厅、健康食堂的相应标准。营养餐厅将有助于开展,低盐、低油、低糖的“三减”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