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之声管理咨询学院

讲课录音分享视频分享区

【李冰】如何成为受尊重的管理者

护理资源下载

PPT课件资源

优质护理职业提升临床护理

管理群1:85933517护士长 群1:113865183

医护交流群:87220027加微信拉入VIP管理微信群

微信号:ZGHLZS- 01或15572600275

搜索
查看: 206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年人预防跌倒 之 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13:51: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老年人预防摔倒之四

温岭中医院张云香提供,李冰转发,涉及版权请不要转发

          政府应承担的责任

l
通过伤害监测和调查,系统地收集老年人跌倒事故的严重程度、特点和后果方面的数据,尽可能多地掌握老年人跌倒伤害的全面情况;
l
研究老年人跌倒事故和伤害的原因,同时努力确定老年人跌倒伤害的原因和相关因素、增加或减少危险的因素、可以通过干预改变的因素;
l
探讨预防和降低老年人跌倒伤害严重程度的方法,设计、实施、监测和评估适宜的干预措施;
l
实施在各种不同情况下具有应用前景的干预措施,尤其侧重在改变人们行为方面,公布有关项目结果的信息,评估其成本效益;
l
说服决策者和政策制定者理解将伤害作为重要问题对待的必要性,以及采纳先进安全方法的重要性;
l
将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有效信息转化为保护老年人、改善环境的政策和实践;
促进上述领域的能力建设,尤其是加强信息收集和研究工

3. 卫生部门对合作的主动推进
卫生部门作为老年人跌倒干预的发起和推动部门,应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面向社区、面向家庭、面向高危老年人群,充分发挥卫生部门的专业和技术优势,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加强多部门的合作,以争取合作的成功。
l
卫生部门与宣传部门的合作:利用各类新闻媒介,多渠道的宣传开展老年人跌倒预防工作的目的、意义和具体预防措施等,引起社会各界对老年人跌倒的关注。
l
卫生部门与社区的合作: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深入社区,对社区的干预工作提供长期、有效地技术支持,进行健康促进,开展综合干预。培训社区工作人员,使他们了解老年人跌倒预防工作的具体措施要求和相关的知识,帮助他们收集社区老年人的基线数据信息,确认社区的环境危险因素和高危人群,指导其制定和评估干预措施。
(二) 组织实施1. 信息收集和利用
通过对老年人跌倒的监测和调查,掌握老年人跌倒的流行状况和趋势,是合理制定老年人跌倒干预策略,评估干预效果的重要手段。不同部门掌握着伤害不同类型的信息,如卫生部门的伤害监测、死因监测、住院病历信息收集主要反映了老年人跌倒受伤者的健康结局;以社区或住户为基础的调查可以补充监测遗漏的信息;保险公司的信息则反映了老年人跌倒造成的死亡和严重伤害情况。因此,相关部门之间开展合作,实现信息的共享,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已有信息,节约成本。
2. 老年人跌倒干预项目
卫生部门在对数据的分析和利用、人群教育和传播、项目评估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因此,合作开展强化执法、宣传教育、媒体倡导等项目,实现优势互补,已经成为多部门合作的重要合作形式。
为推动中国老年人跌倒的预防控制工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经过筛选,在中国上海市长宁区和河南洛阳市设立了老年人跌倒的干预试点。



中国城市社区老年人跌倒干预项目 试点1:上海市长宁区
上海市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社区为主体,以正常生活的非病例老年人群为干预对象,进行老年人跌倒社区综合干预的研究。经过200620093年的时间,探索出社区综合干预方法,初步形成具有我国城市特色的老年人跌倒社区综合干预模式:形成一个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物业公司、志愿者等)等多机构组成的老年人跌倒的社区综合干预网络;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多方面综合干预措施,包括对家居环境、楼梯环境、小区环境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和改善,以及对老年人及其家人进行衣、食、住、行、运动、用药和心理等方面的预防跌倒的健康教育等。
以上模式经效果评估得出如下结果:
干预后老年人跌倒发生率由17.71%下降至7.19%
老年人认为跌倒可以预防的认知率由48.94%上升至72.75%
老年人采取预防跌倒措施率由19.30%上升至86.58%
该项目还研究出了一套预防老年人跌倒的系列产品(见图11),有利于成果的推广和利用:
《预防老年人跌倒手册》
《预防老年人跌倒7字口诀》
《预防老年人跌倒授课幻灯》
《预防老年人跌倒家居环境危险因素评估及改进授课幻灯》
《预防老年人跌倒家居环境危险因素评估表》
《笑做不倒翁——如何预防老年人跌倒》电视科教片
图11 上海市长宁区社区老年人跌倒干预项目宣传资料展示
中国城市社区老年人跌倒干预项目 试点2 :河南洛阳市
河南省洛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社区为主体,选择了洛阳市涧西区长安路办事处甘肃路社区进行老年人跌倒干预的研究,该项目开展时间为2006—2009年。该社区总人口9212人,老年人口2300人,占社区总人口的20.6%,是一个典型的老龄化社区;71%老人为配偶2人或孤寡与子女分离独居。
该项目开展初期,成立了预防老年人跌倒领导小组,成员包括:街道办事处、物业公司、社区、社区卫生服务站等相关负责人,还包括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和新闻媒体(《拖拉机报》和《涧西新闻》)的记者,领导小组的建立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组织基础。 经过3年的项目周期,探索出了在城市社区进行老年人跌倒干预的工作模式。
通过基线调查和社区诊断了解了社区环境状况及可能存在的老年人跌倒特征和老年人发生跌倒的相关危险因素。
干预内容包括:改善社区环境,指导改善家居环境,媒体宣传和健康教育,发展个人技能,在社区营造预防跌倒和爱老、护老的氛围等。部分干预措施见图12。
干预结果:
社区老年人预防跌倒相关知识和发生跌倒时的急救知识知晓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促使社区有关部门改善了社区环境,消除了大部分造成老年人跌倒的硬件环境隐患;
促使社区加强管理,基本消除了造成老年人跌倒的软环境上的隐患;
社区老年人预防跌倒的健康行为有所提高;
老年人跌倒发生率下降了22.8%。

图12
河南洛阳市涧西区老年干预措施图片
3. 科学研究及政策建议
老年人跌倒预防的基础性研究是老年人跌倒预防工作的重要支撑。伤害预防的多学科交叉的特性更为相关研究的多部门合作提出了要求。卫生部门应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选择合作伙伴,联合申请国内外科研项目,开展老年人跌倒的相关基础性研究工作,为老年人跌倒预防工作的开展建立良好的前提和基础。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向决策者提出政策建议,使研究结果得以有效运用。
(三)跌倒预防工作相关部门
老年人跌倒预防工作相关部门的信息见表3。
表3 老年人跌倒预防工作相关部门
部门名称
网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http://www.mps.gov.cn/
中共中央宣传部
http://cpc.people.com.cn/
http://www.sdpc.gov.cn/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http://www.mos.gov.cn/Template/home/index.html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http://www.cin.gov.cn/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http://www.moc.gov.cn/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http://202.127.45.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http://www.moh.gov.cn/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http://www.saic.gov.cn/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http://www.aqsiq.gov.cn/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http://www.chinasafety.gov.cn/newpage/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http://www.chinalaw.gov.cn/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http://www.circ.gov.cn/web/site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http://www.moe.edu.cn/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http://www.moj.gov.cn/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http://www.ccnt.gov.cn/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
http://www.gapp.gov.cn/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
http://www.cncaprc.gov.cn/


七、术语表
1. 跌倒:跌倒是指突发、不自主、非故意的体位改变,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跌倒的分类,跌倒包括以下两类:(1)从一个平面至另一个平面的跌落;(2)同一平面的跌倒。
2. 伤害:是机体急性暴露于物理介质如机械能、热量、电流、化学能和电离辐射,并与之发生作用,作用数量或速度超过了机体耐受水平而导致的机体损伤。在某些情况下,伤害是由于突然缺乏基本介质如氧气或热量而引起的。
3. 监测:是指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及其影响因素的信息,经过分析,将信息及时反馈和利用。
4. 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的死因监测(DSP):通过连续、系统地收集人群死亡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该监测系统通过概率抽样,在全国确定161个监测点,采取辖区管理和网络报告,其死因数据基本上准确地反映了我国死亡包括伤害死亡的真实模式和流行状况。
5.
全国伤害监测系统(NISS):通过连续、系统地收集、分析、解释和发布伤害相关的信息,实现对伤害流行情况和变化趋势的描述,从而为制定伤害预防与控制策略,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可靠的依据。该系统自2006年启动,由43个监测点的129家哨点医院构成,分布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其中有29个监测点同时为死因监测点,采用医院急诊室(包括伤害相关门诊)医护人员填报伤害病例报告卡片、经由疾病预防控制系统逐级上报的方式,收集当地哨点医院门、急诊就诊伤害发生的相关信息。
6. 全国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系统:是卫生部于2004年4月下旬建立的。在最初的几个月内,全国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收集本机构的因病死亡病例,并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进行网络直报。2004年8月初,卫生部下发了《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该方案要求县及县以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报告其门、急诊及住院的所有死亡病例,由以前的因病死亡报告过渡到了全死因报告。此后,该系统进一步发展,很多省的县级以下医院(主要是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参与了死亡病例的网络报告。
7. 评估:是将客观实际同所确定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评估是任何预防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干预活动的始终。
8.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传播健康相关知识,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9. 伤害发生率: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伤害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伤害发生率(‰)=(某时期人群发生伤害的人数或人次/同期该人群平均人口数)×1000 ‰。
10. 伤害死亡率: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死于伤害的频率。伤害死亡率=(某时期人群因伤害死亡的人数/同期该人群平均人口数)×100,000/10万。


八、附录
附录1 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工具
老 年 人 跌 倒 风 险 评 估 表
运动
权重
得分
睡眠状况
权重
得分
步态异常/假肢
3
多醒
1
行走需要辅助设施
3
失眠
1
行走需要旁人帮助
3
夜游症
1
跌倒史
用药史
有跌倒史
2
新药
1
因跌倒住院
3
心血管药物
1
精神不稳定状态
降压药
1
谵妄
3
镇静、催眠药
1
痴呆
3
戒断治疗
1
兴奋/行为异常
2
糖尿病用药
1
意识恍惚
3
抗癫痫药
1
自控能力
麻醉药
1
大便/小便失禁
1
其他
1
频率增加
1
相关病史
保留导尿
1
神经科疾病
1
感觉障碍
骨质疏松症
1
视觉受损
1
骨折史
1
听觉受损
1
低血压
1
感觉性失语
1
药物/乙醇戒断
1
其他情况
1
缺氧症
1
年龄80岁及以上
3

结果评定:
最终得分:
低危:1~2分; 中危:3~9分; 高危:10分及以上
附录2 老年人平衡能力测试表
老年人平衡能力测试表用来评估老年人的平衡能力和跌倒的风险。测定后将各个测试项目的得分相加得到总分,根据总分来判断平衡能力和跌倒的风险大小。

一、静态平衡能力
(说明:原地站立,按描述内容做动作,尽可能保持姿势,根据保持姿势的时间长短评分,将得分填写在得分栏内)
评分标准:0分:≥10秒; 1分:59秒; 2分:04
测试项目
描述
得分
双脚并拢站立
双脚同一水平并列靠拢站立,双手自然下垂,保持姿势尽可能超过10秒钟
双脚前后位站立
双脚成直线一前一后站立,前脚的后跟紧贴后脚的脚尖,双手自然下垂,保持姿势尽可能超过10秒钟
闭眼双脚并拢站立
闭上双眼,双脚同一水平并列靠拢站立,双手自然下垂,保持姿势尽可能超过10秒钟
不闭眼单腿站立
双手叉腰,单腿站立,抬起脚离地5厘米以上,保持姿势尽可能超过10秒钟

小提示:在做闭眼练习时应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最好旁边有人保护,以免不慎跌倒。
二、姿势控制能力
(说明:选择一把带扶手的椅子,站在椅子前,坐下后起立,按动作完成质量和难度评分,将得分填写在得分栏)
评分标准:0分:能够轻松坐下起立而不需要扶手;
1分:能够自己坐下起立,但略感吃力,需尝试数次或扶住扶手才能完成;
2分:不能独立完成动作。
测试项目
描述
得分
由站立位坐下
站在椅子前面,弯曲膝盖和大腿,轻轻坐下
由坐姿到站立
坐在椅子上,靠腿部力量站起

(说明:找一处空地,完成下蹲和起立的动作)
评分标准:0分:能够轻松坐下、蹲下、起立而不需要扶手;
1分:能够自己蹲下、起立,但略感吃力,需尝试数次或扶住旁边的固定物体才能完成;
2分:不能独立完成动作。
测试项目
描述
得分
由站立位蹲下
双脚分开站立与肩同宽,弯曲膝盖下蹲
由下蹲姿势到站立
由下蹲姿势靠腿部力量站起

三、动态平衡能力
(说明:设定一个起点,往前直线行走10步左右转身再走回到起点,根据动作完成的质量评分,将得分填写在得分栏)
测试项目
描述
评分
得分
起步
① 能立即迈步出发不犹豫
② 需要想一想或尝试几次才能迈步
= 0= 1
步高

脚抬离地面,干净利落
② 脚拖着地面走路
= 0= 1
步长
① 每步跨度长于脚长② 不敢大步走,走小碎步
= 0= 1
脚步的匀称性
① 步子均匀,每步的长度和高度一致② 步子不匀称,时长时短,一脚深一脚浅
= 0= 1
步行的连续性
① 连续迈步,中间没有停顿② 步子不连贯,有时需要停顿
= 0= 1
步行的直线性
① 能沿直线行走② 不能走直线,偏向一边
= 0= 1
走动时躯干平稳性
① 躯干平稳不左右摇晃② 摇晃或手需向两边伸开来保持平衡
= 0= 1
走动时转身
① 躯干平稳,转身连续,转身时步行连续② 摇晃,转身前需停步或转身时脚步有停顿
= 0= 1

评分标准:
0分:
平衡能力很好,建议做稍微复杂的全身练习并增加一些力量性练习,增强体力,提高身体综合素质。
14分:平衡能力尚可,但已经开始降低,跌倒风险增大。建议在日常锻炼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提高平衡能力的练习,如单腿跳跃、倒走、太极拳和太极剑等。
516平衡能力受到较大削弱,跌倒风险较大,高于一般老年人群。建议开始针对平衡能力做一些专门的练习,如单足站立练习、“不倒翁”练习、沿直线行走、侧身行走等,适当增加一些力量性练习。
1724平衡能力较差,很容易跌倒造成伤害。建议不要因为平衡能力的降低就刻意限制自己的活动。刻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运动如走楼梯、散步、坐立练习、沿直线行走等,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平衡能力,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做一些康复锻炼。运动时最好有家人在旁边监护以确保安全。同时还应该补充钙质,选择合适的拐杖。
注:运动应从简单的开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综合锻炼的效果(如太极拳)往往好于单一练习。
提高平衡能力的“小招式”
l
金鸡独立
睁眼或闭眼,双手叉腰,一腿弯曲,一腿站立尽可能长的时间。也可以两腿轮流做单腿跳跃,以增强腿部力量。每天早晚各跳10分钟(每次跳20个,两次之间休息30秒钟)。
l
“不倒翁”练习
挺直站立,前后晃动身体,脚尖与脚跟循环着地以锻炼下肢肌肉,达到控制重心的目的。
l
坐立练习
站在椅子前反复缓慢起立坐下,坐立练习时可以将一个纸盘放在头顶上,尽量保持不掉下,以增强平衡性。
l
沿直线行走
画一条直线,向前迈步时,把前脚的脚后跟紧贴后脚的脚趾前进,步行的轨迹尽量和直线重合。在向前行走到10~20步后,把身子转过来按照同样的方式走回去。行走时,可以将一个纸盘放在头顶上,尽量保持不掉下,以增强平衡性。
l
侧身走
俗称“蟹步”,顾名思义,就是像螃蟹一样横着走。
l
倒着走
找一块平坦的空地作为练习场所,倒着走并尽量保持直线。
附录3 预防老年人跌倒家居环境危险因素评估表
评估内容
评估方法
选项是;否;无此内容
第一次
第二次
地面和通道
1
地毯或地垫平整,没有褶皱或边缘卷曲
观察
2
过道上无杂物堆放
观察(室内过道无物品摆放,或摆放物品不影响通行)
3
室内使用防滑地砖
观察
4
未养猫或狗
询问(家庭内未饲养猫、狗等动物)
客厅
1
室内照明充足
测试、询问(以室内所有老年人根据能否看清物品的表述为主,有眼疾者除外)
2
取物不需要使用梯子或凳子
询问(老年人近一年内未使用过梯子或凳子攀高取物)
3
沙发高度和软硬度适合起身
测试、询问(以室内所有老年人容易坐下和起身作为参考)
4
常用椅子有扶手
观察(观察老年人习惯用椅)
卧室
1
使用双控照明开关
观察
2
躺在床上不用下床也能开关灯
观察
3
床边没有杂物影响上下床
观察
4
床头装有电话
观察(老年人躺在床上也能接打电话)
厨房
1
排风扇和窗户通风良好
观察、测试
2
不用攀高或不改变体位可取用常用厨房用具
观察
3
厨房内有电话
观察
卫生间
1
地面平整,排水通畅
观察、询问(地面排水通畅,不会存有积水)
2
不设门槛,内外地面在同一水平
观察
3
马桶旁有扶手
观察
4
浴缸/淋浴房使用防滑垫
观察
5
浴缸/淋浴房旁有扶手
观察
6
洗漱用品可轻易取用
观察(不改变体位,直接取用)

注:本表不适于对农村家居环境的评估
附录4 医院伤害监测调查表
监测医院编号□□□□□□□□




卡片编号:□□□□□
Ⅰ 患者一般信息
姓名



性别:1. □ 男

2. □ 女


年龄

身份证号码
□□□□□□□□□□□□□□□□□□
户籍:1. □ 本市/县

2. □ 本省外地


3. □ 外省


4. □ 外籍
文化程度:(八岁以上填写此档)
1. □ 文盲、半文盲

2. □ 小学

3. □ 初中


4. □ 高中或中专
5. □ 大专
6. □ 大学及以上
职业
1. □ 学龄前儿童


2. □ 在校学生

3. □ 家务


4. □ 待业

5. □ 离退休人员
6. □ 专业技术人员

7. □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8. □ 商业、服务业人员
9. □ 农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
10. □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
11. □ 军人




12. □ 其他/不详
Ⅱ 伤害事件的基本情况
伤害发生时间



时(24小时制)
患者就诊时间



时(24小时制)
伤害发生原因
1. □ 机动车车祸
2. □ 非机动车车祸
3. □ 跌倒/坠落
4. □ 钝器伤

5. □ 火器伤
6. □ 刀/锐器伤

7. □ 烧烫伤
8. □ 窒息/悬吊

9. □ 溺水
10. □ 中毒

11.
□ 动物伤

12. □ 性侵犯
13. □ 其他




14. □ 不清楚
伤害发生地点
1. □ 家中


2. □ 公共居住场所
3. □ 学校与公共场所
4. □ 体育和运动场所
5. □ 公路/街道

6. □ 贸易和服务场所
7. □ 工业和建筑场所
8. □ 农场/农田
9. □ 其他




10. □ 不清楚
伤害发生时活动
1. □ 体育活动
2. □ 休闲活动
3. □ 有偿工作
4. □ 家务/学习
5. □ 驾乘交通工具
6. □ 其他





7. □ 不清楚
是否故意
1. □ 非故意(意外事故)
2. □ 自残/自杀
3. □ 故意(暴力、攻击)
4. □ 不清楚
Ⅲ 伤害临床信息
伤害性质:(选择最严重的一种)
1.□ 骨折
2. □ 扭伤/拉伤
3. □ 锐器伤、咬伤、开放伤
4.□ 挫伤、擦伤
5. □ 烧烫伤
6. □ 脑震荡、脑挫裂伤
7.□ 器官系统损伤
8. □ 其他

9. □ 不清楚
伤害部位:(最严重伤害的部位)
1. □ 头部
2. □ 上肢
3. □ 下肢
4. □
躯干
5. □ 多部位
6. □ 全身广泛受伤
7. □ 呼吸系统




8. □
消化系统

9.
□ 神经系统
10. □ 其他


11.□ 不清楚
伤害严重程度: 1. □ 轻度

2. □ 中度




3. □ 重度
伤害临床诊断
伤害结局
1. □ 治疗后回家
2. □ 观察/住院/转院
3. □ 死亡
4. □ 其他

填报人:
填卡日期:



注:此卡不作为医学证明。
九、 参考文献
1.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Fatalities and injuries fron falls among older adults-United States, 1993-2003 and 2001-2005[J]. MMWR , 2006, 55:1221-1224.
2.
Gates S,Fisher JD,Cooke MW,et al. Multifactorial Assessment Assessment and Targeted Intervention for Preventing Falls and Injuries among Older People in Community and Emergency Care Setting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BMJ,2008,19 (1):130-133.
3.
Gerberding JLFalk H, Arias I, et al. Preventing Falls: How to Develop Community-based Fall Prevention Programs for Older Adults[Z]. National Center for Injur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tlanta, Georgia, 2008.
4.
Stevens JA, Sogolow EDPreventing Falls: What Works. A CDC Compendium of Effective Community-based Interventions from Around the World[Z]. National Center for Injur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tlanta, Georgia, 2008.
5.         Stevens JAMack KAPaulozzi LJet al. Self-reported falls and fall-related injuries among persons aged>or=65 years--United States, 2006[J]. MMWR ,
2008,57 (9):225-229.
6.
陈峥主编. 老年综合征管理指南
[M].北京:中国协和医学大学出版社,2010...
7.         荆瑞巍,曲书泉,郝爱华,等. 北京市成人伤害横断面调查[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8,9(5): 329-333.
8.
伤害控制指标研究项目总结会材料汇编
[C].卫生部疾病控制局,2009(内部资料).
9.
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第10次修订本)[M].第2. 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编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0.
世界卫生组织.伤害监测指南
[M].段蕾蕾 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11.
世界卫生组织.伤害与暴力社区调查指南
[M]. 吴凡 主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12.
覃朝晖,于普林,乌正赉.老年人跌倒研究的现状及进展
[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5,24(9):711-714.
13.
覃朝晖,于普林,朱晓平,等.
北京市城市社区1512名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分析
[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7):579-581.
14.
熊静帆,周海滨,杨力,等.
2006~2007年深圳市老年人口伤害特征分析[J]. 中国热带医学,2008,8(12):2258-2259.
15.
闫青,刘峰. 安全教育与家具改造对预防老年人跌倒的作用
[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0):946-947.
16.
于普林,覃朝晖,吴迪,等. 北京城市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的调查
[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6,25(4):305-308.
17.
于普林,覃朝晖. 老年人跌倒及预防
[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5.
18.
预防伤害与暴力:卫生部使用指南
[S]. 世界卫生组织,2007.
19.
张玉,陈蔚. 老年跌倒研究概况和进展
[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9):929-931.
20.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据集2006
[M].第1版. 北京:军事医学出版社,2010.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1-24 11:34:50 | 只看该作者
太好的学习材料,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1-28 16:03:4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各位老师,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 小黑屋 - Archiver - 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2-2015   护理之声(http://www.zghlz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若有转载或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E-mail: zhonggo123@163.com

本网名称及标识均在国家版权商标部门注册,原创图文保护知识产权

举报电话:李老师 15802485829 微信: lizanw20

QQ号客服:63449363 雨蓓老师 370294532 程老师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护理之声   桂ICP备18012132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