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标题:
优质护理 家人式服务 何时才能到家
[打印本页]
作者:
山草青青
时间:
2011-5-25 13:44
标题:
优质护理 家人式服务 何时才能到家
从去年年初开始,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程”,要求护士承担起病人的基础护理工作,减轻家属的负担。
这个一切围绕“家”、为了家庭着想的工程,如今在西安的医院里进行得怎么样?为患者和家属带来了哪些方便?又遇到了怎样的困惑与难题?工程离实现初衷和尽善尽美还有多远的距离?记者为此进行了一番调查走访。
记者 蒋黛 实习生 南极 文/图
用“全方位服务”解放患者家属
不少市民都有过在医院陪护患病亲友的经历,在大多数人眼中,这是一项既劳力又劳心的工作,不仅要关心患者的病情进展,还要照顾患者的生活细节和饮食起居。家中只要有一位亲人生病住院,往往一家人都身心俱疲,更有甚者,有时病人还未痊愈,陪护的亲人却先累倒了。
最近,在西安市的几家大型医院中,记者发现,一大家子人围着一个患者,轮流陪护、心力交瘁的景象减少了。护士们主动承担起了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不仅将家属从疲惫不堪的琐碎事务中解脱了出来,也让患者感受到了更多温暖。
5月下旬,记者来到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关节外科的病房时,60岁的患者张长捷正坐在床上活动手腕、脚腕,进行康复锻炼。虽然刚做完右膝关节置换手术还不到一周,但张阿姨的面色红润,精神也十分饱满。在病房中,记者并未看到她身边有家人陪同,询问之下才得知,陪她的家人已经回家去了。“家里人每天就是来看看情况,没什么事就走了,这里的护士把我照顾得很好,根本不用家属操心。”张长捷说,两个主管护士基本上一整天都不离开病房,包办了患者的洗头洗脸、修剪指甲、扣背按摩、口腔清理、身体清洁等全部生活护理工作,除此之外,还不断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争取加快恢复的速度。“这些小姑娘们可麻利了,每天早上从一进门开始,手里就不停点地干活,嘴上也不闲着,‘阿姨’长‘阿姨’短,叫得比自己的女儿都亲切呢。”她告诉记者,在护士的悉心照顾下,自己恢复得很好。“医生说手术后一周就可以出院了,但是我一点都不着急,想在这里多做做康复训练,等拆完线再走也不迟。”
事实上,这种全方位的“贴身”服务,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在全市的48所三级和二级甲等医院、197个科室中开展起来了。经过一年多的摸索与实践,患者满意度得到了明显提高。记者从卫生部门了解到,今年年内,全省范围内的所有三级医院,将全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覆盖病区不低于病区总数的50%,与此同时,西安市范围内的78家二级以上医院,也都必须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让更多患者身在医院,也能享受到家人式的服务。
“无陪护”碰撞国人传统观念
“无陪护”的说法,是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开展之初提出的,当时是以降低家属陪护率为主要目的。但如今,“无陪护”有了新的内涵,这一改变不仅是观念的延伸,背后蕴含的是,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广大医护人员不断探索和改进的过程。
“在我看来,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比较重,认为一旦有亲人住院,自己陪伴在床边是理所应当的,无论医护人员怎样全心照料都无法替代家属的亲情,因此,一味要求家属不能陪护,也不太符合中国国情。最理想的状态是,家属能很放心地把病人交给医院,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合理安排时间进行探望和陪伴。”西京医院护理部主任胡雪慧告诉记者。因此,医院并不强制性要求家属离开病房,而是尽量通过护士全面周到的护理工作,一方面减轻病人家属的压力,另一方面让病人感受到更多的亲情。如果家属因迫于医院的硬性规定,而不能陪伴在病人身边,那么这样的“无陪护”也是不够人性化的,同样不是医院想要的。“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医院能够提供周到的服务,让家属自觉减少陪护时间,是建立在对医院充分信任基础上的‘无陪护’。”胡雪慧坦言,要达到这种状态,国人观念的转变和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都依然有较长的路要走。
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病人和家属的思想观念。一直被人们称作“白衣天使”的护士,如今不仅仅要照顾病人打针吃药,还要评估病人的病情和自理能力,根据病人的需求提供生活上的帮助,如对于一些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甚至要协助排尿、排便、清洗身体等等。因为护理的过程,也是观察病人病情的过程。同时,护士还要和病人及家属充分沟通,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这样,护士工作量增加的同时,工作内容也发生了很多变化。胡雪慧主任告诉记者,护士观念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现在护士群体的组成,以80后、90后的年轻人为主,她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现在要她们转变思想,的确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胡雪慧说,值得欣慰的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以后,病人们对于护士的辛勤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感激。“这让护士们看到了自己付出的价值,这也就成为了她们工作的动力。”除了不断进行教育培训之外,医院还对考核制度进行了调整,护士的绩效工资与工作量、病人满意度直接挂钩。“护士的收入有所提高,自然就更有干劲了。”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鼓励,让护士们都能认真投入到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去,为病人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也收获了病人的更多好评。
保障服务质量团队建设要跟进
一走进西安市第四医院妇二科的病区,记者最大的直观感受就是“忙碌”。医生、护士、病人家属在走廊中穿梭往来,办公室里,不少医生拿着病历,正在和病人家属小声交流着。“我们科室明天还有好几台手术呢。”护士长张洪说,从病人入院检查开始,护士就要开始“贴身”陪伴,而在患者住院后,更是从起床到就寝,全程照料病人的生活起居。“妇科的病人住院时间比较短,更新快,因此,护士们无论工作量还是工作强度,都非常大。”张洪坦言,这样一来,“忙”就成为了妇二科大多数护士工作的主旋律。
一方面,工作的内容和数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又要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这就对医院的护理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仅要保证人手足够,同时,还要保障人员的基本素质,以避免服务质量“打折”。
“现在的护理队伍,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还很难完全满足医院的需求。这也是制约优质护理服务继续发展的一个瓶颈。”谈起在护理工作中遇到的困惑,西安市第四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李翠茹说。从去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至今,医院先后新招收了130多个护士,又根据各科室的需求进行了部分岗位调整,虽然从数量上,床护比已经达到了卫生部1:0.4的要求,但每位护士所承担的工作压力依然很重,护士队伍仍需继续扩大。“与此同时,需要提高的还有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李翠茹补充道,护士不仅要具有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的能力,还要能跟上医学发展的步伐,做好病人和医生之间的沟通。而培养这样一个全方位的人才,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每一个护理人才的流失,对于医院而言,都是不小的损失。”
优质护理还需制度支持
“优质护理服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是一项工程,而这项工程的推进,需要许多方面的合力支撑。”在采访中,交大一附院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现有的资源十分有限,该院的优质护理服务只能在少数科室,针对部分重症病人率先开展。“不仅要考虑人员、设备的增加,还得考虑患者家属的心理接受能力等多方因素,只有具备了全部条件,通过国家政策、医院、病人的多方配合,才能让优质护理服务逐渐推广起来。”
护理水平提高了,费用会不会也随之增加?这是很多患者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在走访中记者了解到,虽然医院在日常护理中增加了不少项目,但并没有加收额外的护理费。不仅如此,为了稳定护理队伍,给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不少医院不仅加招了护理人员,在护士的工资待遇方面,也予以提高。而这些举措所产生的费用,都要由医院“自掏腰包”,这也让医院陷入了“赔本赚吆喝”的境地。
“护理质量的提高,不仅需要医院和护士的努力,还需要政策和制度上的支持。”针对优质护理所产生的额外费用,西安红十字会医院护理部主任李兰给出了建议。“我们当然不能将护理器材和人员的开销,转嫁到患者身上。如果政府能够增加投入,将这部分纳入到医保或农合疗之中去,对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应当会起到更好的推动作用。”
图为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创伤骨科病房内,护士正在为患者进行口腔清理。
作者:为此进行了一番调查走访。 (本文来源:西安日报)
作者:
云南美好
时间:
2011-5-25 20:59
如何让护士发自内心的做好优质护理,管理者应该思考,也是政府行政部门应该思考的问题。大家觉得护士现在是发自内心、主动地在做优质护理吗?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是护理部主任能解决的吗?
作者:
蓝天の燕子
时间:
2011-5-25 22:06
回复
云南美好
的帖子
是呀,需要护理部、院领导级社会的支持,护士才能做好回报社会!
作者:
351169150
时间:
2011-5-26 00:56
回复
山草青青
的帖子
美好老师说的极是,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护士的工作量增加,能力要求更高,而现在的服务收费没有增加,医院的分给护士的蛋糕也没有增加,而护理人力增加,每个护士的收入相对还会减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那什么来调动?这是需要政府解决 需要医院思考 护理部主任是解决不了钱的问题
作者:
月满西楼
时间:
2011-5-26 08:25
钱不是万能的,但是离开钱万万不能
作者:
白云和太阳
时间:
2011-5-26 21:28
只有政府的支持才够力度去保证这项工作有始有终的进行到底!
作者:
胸外叶子
时间:
2011-5-26 22:24
优质护理的开展只让护士付出是不行的,确实需要多方面的支持。
作者:
千与
时间:
2011-6-2 12:12
呵呵,优质护理的护士都抱着无可奈何的心情做的!那些搞优质护理的护士奖励了,可是还是从总的护士的效益中拿走的,其它的护士少了!医院,医生,那些行管后勤没少,护士永远是战斗在第一线,拿的是最少的钱!
政府、医院都不投入,能把优质护理服务做好!难!苦的只是护士姐妹!
作者:
boliben
时间:
2012-10-3 00:16
优质护理的开展只让护士付出是不行的,确实需要多方面的支持。
欢迎光临 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http://zghlz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