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细节 | 落地方法 |
无感考勤替代人工签到 | - 技术选型:AI 人脸识别考勤机(部署于员工通道,支持戴口罩识别,准确率≥99%)+ 移动 APP 定位签到(外出护理员工);- 操作流程:员工早晚到岗时刷脸,系统自动记录 “到岗时间、部门”,外出护理时打开 APP 点击 “开始工作”,自动获取定位(仅记录机构及老人住所范围,保护隐私),结束后点击 “完成”,系统生成 “外出时长、服务对象” 记录;- 异常提醒:迟到 / 早退 10 分钟以上,系统自动向部门主管推送预警,月末生成 “考勤异常清单”,无需人工核对。 |
需求预测式智能排班 | - 技术选型:AI 排班算法(基于历史数据训练,输入 “老人照护等级、员工技能标签、请假情况” 三大参数);- 操作流程: ① 每日 18:00,系统自动汇总次日老人需求(如 “301 床失能老人需 2 人协助洗澡、305 床失智老人需 1 人专人陪伴”); ② 结合员工技能标签(如 “擅长失能照护、持有康复师证”)与请假申请,自动生成 “最优排班表”,标注 “重点关注老人 - 责任员工” 对应关系; ③ 主管可手动调整,调整后系统自动校验 “是否满足每 10 位老人至少 1 名护士” 的配比要求;- 效果验证:排班耗时从 2 小时 / 日缩短至 10 分钟 / 日,员工加班率下降 30%,照护需求覆盖率 100%。 |
应用细节 | 落地方法 |
多维度报表自动生成 | - 技术选型:AI 数据整合平台(对接照护记录、设备数据、考勤系统,支持自定义报表模板);- 核心报表及生成逻辑: ① 运营报表(月度):自动汇总 “入住率、员工人均照护老人数、投诉量”,对比上月数据生成 “增长 / 下降百分比”,如 “入住率从 85% 升至 88%,主要因失能老人床位新增 3 张”; ② 照护质量报表(周度):提取 “压疮发生率、用药准确率、老人满意度” 数据,用折线图展示趋势,异常数据(如压疮率超 5%)标红并提示 “需优化翻身计划”; ③ 成本报表(月度):自动统计 “餐饮、耗材、设备维护” 费用,关联 “老人人均消费”,生成 “成本优化建议”(如 “纸尿裤耗材占比过高,建议更换性价比更高的品牌”);- 操作流程:主管在平台选择 “报表类型 + 时间范围”,点击 “生成”,系统 5 分钟内输出 Excel/PPT 格式报表,支持一键导出至邮箱。 |
数据驱动决策建议 | - 技术选型:AI 决策分析模型(基于机构 1 年以上历史数据,结合行业标杆值训练);- 应用场景: ① 床位调整:系统分析 “近 3 个月失智老人入住需求增长 20%”,建议 “将 2 间普通房间改造为失智照护专区,配置防走失门磁”; ② 人员配置:根据 “夜间排泄协助需求集中在 2-4 点”,建议 “夜班护士从 2 人增至 3 人,重点时段(2-4 点)增派 1 名辅助护理员”;- 效果验证:决策建议采纳后,床位利用率提升 15%,夜间照护响应时间缩短 40%。 |
应用细节 | 落地方法 |
应用细节 | 落地方法 |
全区域消防隐患预警 | - 技术选型:AI 烟感报警器(内置摄像头,可区分 “烟雾类型”,误报率≤1%)+ 消防通道智能监控(部署 AI 摄像头,识别 “杂物堆积”);- 操作流程: ① 烟感报警器检测到烟雾后,通过摄像头判断 “是烹饪油烟还是火灾烟雾”,火灾烟雾则立即触发 “声光报警 + 平台推送”,同步显示 “报警位置(如 2 楼餐厅)、烟雾浓度”; ② 消防通道摄像头识别到 “杂物堆积超 30cm”,自动截图推送至后勤主管,提示 “24 小时内清理”,逾期未处理则升级提醒至院长; ③ 每月系统自动生成 “消防设备巡检报告”,标注 “过期灭火器位置、故障报警器编号”,支持一键生成 “维修工单”。 |
环境风险实时调控 | - 技术选型:AI 环境监测系统(对接温湿度、PM2.5、甲醛传感器,联动空调、新风设备);- 操作流程: ① 系统设定 “老人房间温度 22-25℃、湿度 40%-60%”,传感器检测到温度超 25℃时,自动指令空调降温,降至 24℃后停机; ② 公共区域 PM2.5 超 75μg/m³ 时,自动开启新风系统,同步在公告栏显示 “空气质量不佳,建议减少户外活动”; ③ 新装修房间甲醛检测超 0.1mg/m³ 时,系统锁定房间门(禁止老人进入),直至数值达标,生成 “甲醛消散曲线” 供查看。 |
应用细节 | 落地方法 |
应用细节 | 落地方法 |
多模态跌倒自动识别与救援 | - 技术选型:AI 摄像头(支持人体姿态识别,跌倒识别准确率≥98%)+ 毫米波雷达(部署于卫生间,无视觉隐私风险);- 操作流程: ① 摄像头或雷达识别到 “老人跌倒”(如从站立变为俯卧,静止超 3 秒),10 秒内推送预警至护士手机,附带 “跌倒位置(如 301 床卫生间)、实时画面(摄像头拍摄,仅授权人员查看)”; ② 系统自动判断 “跌倒严重程度”:若老人尝试起身,标记为 “轻度”,推送 1 名护士;若老人无动作,标记为 “重度”,同步通知医生 + 家属; ③ 护士到达现场后,在 APP 点击 “处理完成”,系统记录 “响应时间、处理措施”,形成 “跌倒事件档案”;- 效果验证:跌倒识别响应时间从 5 分钟缩短至 10 秒,重度跌倒救援延误率降至 0。 |
失智老人防走失智能管控 | - 技术选型:AI 定位手环(续航≥72 小时,支持 “区域围栏” 功能)+ 出入口 AI 人脸识别(识别 “失智老人未陪同外出”);- 操作流程: ① 为失智老人佩戴定位手环,在平台设置 “安全区域”(如机构园区),老人走出区域时,手环震动提醒,平台推送 “走失预警”,显示 “实时位置、移动方向”; ② 出入口摄像头识别到 “失智老人单独外出”(未佩戴陪同人员标识),自动触发 “门禁锁定 + 语音提醒(‘请等待陪同人员’)”,同步通知责任护士; ③ 系统每周生成 “失智老人活动轨迹报告”,分析 “高频活动区域”,优化 “防走失重点区域”(如靠近大门的花园)。 |
应用细节 | 落地方法 |
个性化照护计划自动生成 | - 技术选型:AI 照护计划模型(输入 “老人年龄、健康状况、照护等级、饮食禁忌” 参数,基于《养老机构照护服务规范》训练);- 操作流程: ① 老人入住时,护理员在平台录入 “基础信息(如 68 岁、失能二级、糖尿病)”,系统 5 分钟内生成 “个性化照护计划”,包含: - 日常护理:“每日 6:30 协助洗漱、每 2 小时翻身 1 次、19:00 协助泡脚”; - 饮食建议:“低糖饮食,每日碳水化合物≤150g,避免粥类、甜食”; - 康复训练:“每日 10:00、15:00 各进行 15 分钟肢体被动训练(抬臂、屈膝)”; ② 每周系统根据 “老人健康数据变化(如血糖降至正常范围)” 自动调整计划,生成 “优化版” 供护理员确认;- 效果验证:照护计划制定耗时从 2 小时 / 人缩短至 5 分钟 / 人,照护措施贴合度提升 80%。 |
照护操作智能提醒与记录 | - 技术选型:AI 语音助手(部署于护理员工作手机,支持方言识别)+ 设备数据自动同步;- 操作流程: ① 护理员到达老人房间后,说 “小安小安,开始照护 301 床”,系统自动播报 “今日待办:协助翻身、测量血压、发放午餐”; ② 完成翻身操作后,说 “翻身完成,老人无不适”,系统自动记录 “时间、操作人、老人反馈”,无需手动输入; ③ 血压计测量完成后,数据自动同步至平台,若血压超 160/100mmHg,系统提醒 “需联系医生,记录用药情况”;- 效果验证:照护记录耗时从 30 分钟 / 日缩短至 5 分钟 / 日,记录完整率从 75% 升至 100%。 |
应用细节 | 落地方法 |
排泄需求预测与主动协助 | - 技术选型:AI 排泄预测模型(LSTM 算法,基于老人 1 个月排泄历史、饮水 / 饮食数据训练,预测准确率≥80%)+ 纸尿裤湿度传感器;- 操作流程: ① 每日 18:00,系统生成 “夜间排泄预测表”,推送至夜班护士,标注 “301 床预测 22:30 排泄、305 床预测 02:10 排泄”; ② 护士按预测时间上门询问,协助老人如厕后,在 APP 点击 “完成”,系统记录 “协助时间、是否尿失禁”; ③ 若传感器检测到 “老人未按预测时间排泄但纸尿裤中度湿”,立即推送 “需更换纸尿裤” 提醒;- 效果验证:夜间尿失禁发生率从 15% 降至 3%,护理员夜间巡房间隔从 1 小时延长至 2 小时,休息质量提升。 |
应用细节 | 落地方法 |
生命体征实时监测与预警 | - 技术选型:AI 可穿戴设备(如腕式血压计、胸贴式心率监测仪,数据每 15 分钟同步 1 次)+ 体征异常 AI 分析模型;- 操作流程: ① 设备监测到 “血压>160/100mmHg、心率>120 次 / 分”,立即推送预警至护士 + 医生,附带 “近 1 小时体征变化曲线”; ② 医生通过平台查看 “老人近期用药、饮食记录”,远程判断 “是否需调整用药剂量”,并下达 “临时医嘱”(如 “暂停降压药 1 次,30 分钟后复测血压”); ③ 护士执行医嘱后,将 “复测血压值、老人反应” 录入平台,医生确认后完成闭环;- 效果验证:体征异常发现时间从 2 小时缩短至 10 分钟,紧急转诊率下降 25%。 |
慢性病个性化管理 | - 技术选型:AI 慢病管理模型(针对糖尿病、高血压、心衰等常见慢病,基于循证医学指南训练);- 应用场景(以糖尿病为例): ① 数据采集:智能血糖仪自动上传血糖值,餐饮系统同步 “老人每餐碳水化合物摄入量”; ② 饮食建议:系统分析 “餐后 2 小时血糖超 10mmol/L,且午餐摄入碳水 200g”,推送 “建议午餐碳水减至 150g,增加蔬菜摄入(如菠菜、黄瓜)”; ③ 运动指导:根据 “老人步行步数<3000 步 / 日”,建议 “每日上午 10 点、下午 3 点各进行 15 分钟慢走,陪同人员需携带糖果(预防低血糖)”; ④ 月度评估:系统生成 “糖尿病管理报告”,对比 “血糖达标天数、饮食依从率”,医生根据报告调整治疗方案;- 效果验证:糖尿病老人血糖达标率从 40% 升至 75%,并发症发生率下降 18%。 |
应用细节 | 落地方法 |
远程会诊 AI 辅助 | - 技术选型:AI 会诊助手(自动整理 “老人健康档案、近期体征数据、异常症状”,生成 “会诊摘要”)+ 视频会诊平台;- 操作流程: ① 护理员在平台发起 “远程会诊申请”,选择 “专科医生(如心血管科)”,系统自动提取 “老人近 1 个月血压记录、心电图报告、用药清单”,生成 1 页纸 “会诊摘要”; ② 医生查看摘要后,发起视频会诊,平台支持 “共享体征曲线、标注异常数据”,方便医生快速判断; ③ 会诊结束后,系统自动记录 “会诊结论、医嘱”,并推送至护理员执行,执行后需上传 “执行结果”(如 “已按医嘱调整降压药剂量”);- 效果验证:远程会诊准备时间从 1 小时缩短至 10 分钟,会诊效率提升 60%。 |
紧急转诊智能调度 | - 技术选型:AI 转诊调度模型(对接周边医院急诊科资源,实时获取 “床位空床情况、接诊能力”);- 操作流程: ① 老人突发急症(如心梗),护理员点击平台 “紧急转诊” 按钮,系统自动定位 “最近 3 家有急诊科的医院”,显示 “空床数、预计到达时间”; ② 选择目标医院后,系统自动生成 “转诊档案”(含 “老人基础疾病、过敏史、近期用药”),推送至医院急诊科,同时通知家属 “转诊医院、陪同护士联系方式”; ③ 转诊途中,护理员通过 APP 实时上传 “老人生命体征”,医院提前做好接诊准备;- 效果验证:紧急转诊对接时间从 30 分钟缩短至 5 分钟,老人到院后接诊等待时间缩短 40%。 |
应用细节 | 落地方法 |
物资库存 AI 预警与采购 | - 技术选型:AI 物资管理系统(对接 RFID 物资标签,实时统计库存数量)+ 需求预测模型;- 操作流程: ① 为纸尿裤、湿纸巾等高频耗材贴 RFID 标签,每次领用后系统自动扣减库存,库存低于 “3 天用量” 时推送 “补货预警”; ② 系统分析 “近 3 个月纸尿裤月均消耗 500 包,冬季用量增加 15%”,自动生成 “月度采购计划”(如 “12 月采购 575 包,选择保暖型纸尿裤”); ③ 采购完成后,系统自动核对 “到货数量、规格”,与订单一致则确认入库,不一致则推送 “异常提醒”(如 “到货规格与订单不符,需退换货”);- 效果验证:物资缺货率从 10% 降至 0,库存积压成本下降 25%。 |
设备故障预测与维护 | - 技术选型:AI 设备维护模型(基于设备运行数据、维护历史,预测故障风险)+ 智能巡检系统;- 应用场景(以电梯为例): ① 电梯运行数据(如 “运行次数、启停速度、电流波动”)实时上传至平台,系统分析 “电流波动超正常范围 10%”,预测 “可能存在电机故障风险,建议 7 日内维护”; ② 康复设备(如肢体训练器)设置 “维护周期提醒”,到期前 3 天推送 “维护工单”,包含 “维护项目(如润滑齿轮、校准阻力)、所需工具”; ③ 维护完成后,工程师在平台记录 “维护内容、测试结果”,系统生成 “设备健康报告”;- 效果验证:设备故障发生率从 8% 降至 2%,维护成本下降 30%。 |
[size=10.5000pt] 应用细节 | [size=10.5000pt] 落地方法 |
[size=10.5000pt] | - 技术选型:AI 环境控制系统(对接房间温控、照明、窗帘设备,根据老人活动习惯调整);- 操作流程: ① 系统学习 “老人 A 习惯 6:30 起床、21:00 睡觉”,每日 6:20 自动开启房间照明(亮度逐渐增加,避免强光刺眼)、6:30 将温度调至 24℃; ② 公共区域(如餐厅)根据 “用餐高峰(11:30-12:30)” 自动调高温度(23℃)、开启全部照明,非高峰时段关闭部分照明、将温度调至 22℃; ③ 雨天自动关闭窗户、开启走廊防滑预警灯,同步在公告栏提示 “地面湿滑,建议穿防滑鞋”;- 效果验证:机构能耗(电、燃气)下降 18%,老人对环境舒适度满意度提升至 92%。 |
[size=10.5000pt] | - 技术选型:AI 食谱生成系统(结合老人健康数据、饮食禁忌,生成营养均衡食谱)+ 智能分餐提醒;- 操作流程: ① 平台录入 “老人饮食禁忌(如糖尿病忌糖、回族忌猪肉)、营养需求(如失能老人需高蛋白)”,系统每周生成 “个性化食谱”,标注 “每道菜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碳水)”; ② 餐饮部按食谱备餐,分餐时用 “智能餐盘”(内置芯片,识别老人身份),餐盘显示 “老人姓名、专属餐食(如‘糖尿病餐’)”,避免错发; ③ 老人用餐后,系统自动记录 “用餐量(如‘主食剩余 1/3’)”,分析 “长期剩余主食较多”,建议 “减少主食分量,增加辅食(如鸡蛋羹)”;- 效果验证:老人餐饮满意度从 78% 升至 94%,食物浪费率下降 40%。 |
[size=10.5000pt] 智能环境调控 | - 技术选型:AI 环境控制系统(对接房间温控、照明、窗帘设备,根据老人活动习惯调整);- 操作流程: ① 系统学习 “老人 A 习惯 6:30 起床、21:00 睡觉”,每日 6:20 自动开启房间照明(亮度逐渐增加,避免强光刺眼)、6:30 将温度调至 24℃; ② 公共区域(如餐厅)根据 “用餐高峰(11:30-12:30)” 自动调高温度(23℃)、开启全部照明,非高峰时段关闭部分照明、将温度调至 22℃; ③ 雨天自动关闭窗户、开启走廊防滑预警灯,同步在公告栏提示 “地面湿滑,建议穿防滑鞋”;- 效果验证:机构能耗(电、燃气)下降 18%,老人对环境舒适度满意度提升至 92%。 |
[size=10.5000pt] AI个性化餐饮管理 | - 技术选型:AI 食谱生成系统(结合老人健康数据、饮食禁忌,生成营养均衡食谱)+ 智能分餐提醒;- 操作流程: ① 平台录入 “老人饮食禁忌(如糖尿病忌糖、回族忌猪肉)、营养需求(如失能老人需高蛋白)”,系统每周生成 “个性化食谱”,标注 “每道菜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碳水)”; ② 餐饮部按食谱备餐,分餐时用 “智能餐盘”(内置芯片,识别老人身份),餐盘显示 “老人姓名、专属餐食(如‘糖尿病餐’)”,避免错发; ③ 老人用餐后,系统自动记录 “用餐量(如‘主食剩余 1/3’)”,分析 “长期剩余主食较多”,建议 “减少主食分量,增加辅食(如鸡蛋羹)”;- 效果验证:老人餐饮满意度从 78% 升至 94%,食物浪费率下降 40%。 |
[size=10.5000pt] |
| 欢迎光临 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http://zghlz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