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类型 | 预防措施 | 识别要点(症状 + 辅助检查) | 急症处理流程 | 健康教育内容 |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以下肢 DVT 为主) | [size=11.0000pt]1. [size=11.0000pt]基础预防(适用于所有高危人群)- 活动:术后 / 卧床患者每 2 小时翻身 1 次,卧床>48 小时者需在床上做踝泵运动(勾脚→伸脚,每次 10 分钟,每日 6 次);- 体位:避免长时间屈膝 / 交叉腿,卧床时抬高患肢 15-30°(高于心脏水平,促进静脉回流);- 饮食:多饮水(每日 1500-2000ml),避免高脂、高糖饮食,减少血液黏稠度。 [size=11.0000pt] 2. 机械预防(中高危人群)- 梯度压力弹力袜(GCS):选择合适型号(膝下 /thigh-high),晨起穿、睡前脱,避免卷边(防局部压迫);-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术后 6 小时开始使用,每次充气 30 秒、放气 15 秒,每日累计使用≥12 小时(禁忌:下肢缺血、皮肤破损)。 3. 药物预防(高危人群)- 低分子肝素(LMWH):如依诺肝素 4000IU 皮下注射,每日 1 次(术后 12-24 小时开始,疗程 7-14 天);- 华法林:用于长期预防(如肿瘤患者),需监测 INR(目标值 2.0-3.0),与 LMWH 重叠使用 3-5 天。 | [size=11.0000pt]1. 典型症状[size=11.0000pt];[size=11.0000pt]局部症状:下肢肿胀(患侧周径比健侧粗>3cm)、疼痛(胀痛 / 压痛,活动后加重)、皮温升高;- 特殊类型: - 股青肿:下肢明显肿胀、发绀、皮温降低(静脉完全阻塞 + 动脉痉挛); - 股白肿:下肢苍白、剧痛(动脉供血受压迫)。 2. 辅助检查(首选 + 确诊)- 初步筛查:D - 二聚体(>500μg/L 提示可能,阴性可排除低危患者);- 首选确诊:下肢血管超声(二维超声 + 彩色多普勒,能发现股静脉、腘静脉血栓,敏感性>90%);- 进一步检查:静脉造影(金标准,适用于超声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者)。 | [size=11.0000pt]1. 紧急处理(立即执行)- 卧床制动:绝对卧床 1-2 周(避免活动致血栓脱落引发 PE),抬高患肢 15-30°,禁止按摩、挤压下肢;- 对症止痛:疼痛剧烈者予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避免用吗啡(防血管扩张加重低血压)。 [size=11.0000pt]2. 抗凝治疗(核心措施)- 急性期:低分子肝素(如那屈肝素 86IU/kg 皮下注射,每 12 小时 1 次),或普通肝素静脉泵入(监测 APTT,维持在正常值 1.5-2.5 倍);- 过渡期:华法林(从抗凝第 1 天开始服用,与肝素重叠 3-5 天,INR 达标后停用肝素)。 3. 溶栓 / 取栓(仅用于高危患者)- 溶栓指征:股青肿、股白肿,或血栓累及髂静脉;- 药物:尿激酶(20 万 - 40 万 IU 静脉滴注,每日 1 次,疗程 7-10 天);- 手术:经皮导管取栓术(适用于溶栓禁忌或无效者)。 | [size=11.0000pt] 1. 患者自我管理- 活动:卧床期坚持踝泵运动,出院后避免久坐久站(每 1 小时起身活动 5 分钟),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 弹力袜:遵医嘱穿戴 3-6 个月,每日检查下肢皮肤(防压疮、缺血);- 药物:服用华法林期间记录出血情况(如牙龈出血、黑便),避免饮酒、服用阿司匹林 / 银杏叶制剂。 [size=11.0000pt] 2. 高危人群宣教- 术后 / 长期卧床者:教会家属协助翻身、踝泵运动;- 肿瘤 / 妊娠 / 肥胖者:定期监测下肢周径,出现肿胀疼痛及时就医。 3. 复查指导- 定期查凝血功能(华法林使用者每月 1 次 INR)、下肢超声(每 3 个月 1 次,共 6 个月)。 |
肺栓塞(PE)(多继发于 DVT) | 1. primary 预防(核心:预防 DVT)- 同 “DVT 预防措施”(所有 DVT 预防措施均为 PE 的根本预防,因 80% 以上 PE 源于下肢 DVT);- 高危人群监测:对下肢 DVT 患者每日评估呼吸、血氧(防血栓脱落引发 PE)。 2. secondary 预防(PE 复发预防)- 抗凝疗程:低危患者 3 个月,中高危患者(如肿瘤、抗磷脂综合征)6-12 个月,甚至终身抗凝;- 药物选择:优先低分子肝素(安全性高),或新型口服抗凝药(如利伐沙班,无需监测 INR)。 | [size=11.0000pt] 1. 典型症状(第七版《内科学》P101)- 三联征(仅 20% 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最常见,活动后加重)、胸痛(胸膜炎性胸痛,随呼吸加重)、咯血(少量鲜血,多在发病 24 小时后);- 其他症状:烦躁不安、晕厥(严重 PE 致脑供血不足,可为首发症状)、发热(低热,<38.5℃)。 [size=11.0000pt] 2. 体征- 生命体征:呼吸急促(>20 次 / 分)、心率加快(>100 次 / 分)、发绀、血压下降(大面积 PE 可致休克);- 肺部体征:肺部湿啰音、胸膜摩擦音(合并胸膜炎时);- 下肢体征:多伴下肢 DVT 表现(肿胀、压痛)。 [size=11.0000pt]3. 辅助检查- 初步评估:D - 二聚体(>500μg/L 提示可能)、动脉血气分析(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 首选确诊:肺动脉 CT 血管造影(CTA,能清晰显示肺动脉血栓部位、范围,敏感性 90%);- 其他:肺动脉造影(金标准,适用于 CTA 禁忌者)、心电图(典型表现为 SⅠQⅢTⅢ,即 Ⅰ 导联 S 波加深、Ⅲ 导联 Q 波 + T 波倒置)。 | [size=11.0000pt]1. [size=11.0000pt]紧急抢救(危及生命时)- 氧疗:鼻导管吸氧(2-4L/min),严重低氧 / 休克者予面罩吸氧或机械通气(避免高浓度氧,防氧中毒);- 循环支持:低血压 / 休克者予多巴胺静脉泵入(5-10μg/kg・min),维持收缩压>90mmHg;- 止痛:胸痛剧烈者予吗啡 3-5mg 静脉注射(注意监测呼吸、血压)。 [size=11.0000pt] 2. 抗凝治疗(所有 PE 患者均需)- 急性期:低分子肝素(如达肝素钠 120IU/kg 皮下注射,每 12 小时 1 次),或普通肝素静脉滴注(APTT 维持 1.5-2.5 倍);- 长期治疗:同 DVT,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疗程按危险分层)。 3. 溶栓治疗(仅用于大面积 PE)- 指征:收缩压<90mmHg、右心功能衰竭、严重低氧血症;- 药物:rtPA(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50-100mg 静脉滴注(2 小时内完成),或尿激酶 200 万 IU 静脉滴注(2 小时内);- 监测:溶栓期间每 30 分钟测血压、心率,观察出血情况(如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 4. 介入 / 手术治疗- 介入:经皮导管碎栓术、取栓术(适用于溶栓禁忌的大面积 PE);- 手术:肺动脉血栓剥脱术(仅用于危及生命的大块 PE,需在体外循环下进行)。 | [size=11.0000pt]1. 急性期宣教- 活动:绝对卧床 2-3 周(避免血栓再次脱落),卧床期翻身时动作轻柔,避免突然改变体位;- 呼吸管理:教会腹式呼吸(每次 10 分钟,每日 3 次),缓解呼吸困难;- 症状监测:出现呼吸困难加重、胸痛、咯血时立即呼叫医护。 [size=11.0000pt]2. 出院后指导- 药物: - 抗凝药:服用期间避免外伤(如避免剧烈咳嗽、防止跌倒),随身携带 “抗凝治疗卡”(注明药物名称、剂量、紧急联系人); - 禁忌药物:避免服用活血化瘀中药(如丹参、川芎), [size=11.0000pt]生活方式:戒烟(吸烟致血管痉挛),避免高空作业、潜水(防缺氧诱发 PE 加重),控制体重(BMI<24)。- 复诊: - 定期查凝血功能(华法林使用者每月 1 次 INR, 3. 高危人群预警- 有 DVT 病史 / 家族史者:定期筛查下肢 DVT,出现下肢肿胀及时就医;- 长期服用避孕药者:咨询医生调整避孕方式(改用避孕套),减少血栓风险。 |
| 欢迎光临 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http://zghlz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