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标题: 痹症(关节痹痛)中医护理 [打印本页]

作者: libingccmb    时间: 昨天 18:22
标题: 痹症(关节痹痛)中医护理
痹症(关节痹痛)中医护理
护理之声 李冰整理
一、痹症核心辨证分型
分型
病邪 / 病机
病位
典型症状
舌脉特征
1. 行痹(风邪偏盛)
风邪侵袭,经络阻滞
四肢关节(以上肢为主)
关节疼痛呈游走性(如今天肩痛、明天膝痛),伴恶风、发热,关节无红肿,活动后疼痛稍减
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缓或浮数
2. 痛痹(寒邪偏盛)
寒邪凝滞,气血不通
四肢大关节(膝、肘、肩)
关节疼痛剧烈(痛如锥刺),遇寒加重、得温痛减,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温偏低
舌淡、苔白腻,脉弦紧或沉迟
3. 着痹(湿邪偏盛)
湿邪困阻,经络不畅
下肢关节(膝、踝、足)
关节重着麻木(如裹湿布),疼痛固定,活动后加重,伴肢体困重、大便溏薄
舌淡、苔白厚腻,脉濡缓
4. 热痹(热邪偏盛)
热邪壅滞,经络痹阻
四肢小关节(指、趾、腕)
关节红肿热痛(触碰即痛),伴发热、口渴、心烦,小便黄赤、大便干结,关节活动受限明显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5. 痰瘀痹阻证
痰瘀互结,经络阻塞
多关节(病程长)
关节疼痛固定不移(刺痛为主),关节畸形或肿胀(按之硬实),皮肤瘀斑(如下肢青紫),夜间痛甚
舌紫暗、有瘀点瘀斑,苔白腻或黄腻,脉涩或滑
6. 肝肾亏虚证
肝肾不足,筋脉失养
腰膝、四肢关节
病程迁延(>6 个月),关节隐痛反复发作,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遇劳加重,肢体麻木(如手指发麻),部分见关节变形
舌淡红、苔少或薄白,脉沉细或细数
二、痹症共性 + 分型护理问题(按 首优中优次优排序)(一)共性护理问题(各分型均需关注)
1. 首优问题:慢性疼痛(关节肌肉痛) 与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有关
依据:各分型均以 关节疼痛为核心症状(行痹游走痛、痛痹剧烈痛、热痹红肿痛),疼痛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首要问题,符合 急则护其标原则。
1. 首优问题:活动无耐力 与关节疼痛、肌肉无力(肝肾亏虚型)、湿邪困重(着痹)有关
依据:疼痛限制关节活动(如痛痹屈伸不利),着痹 身体困重、肝肾亏虚 肢体无力,均导致患者行走、持物等日常活动耐力下降。
1. 中优问题: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风险 与关节畸形(痰瘀痹阻、肝肾亏虚)、长期卧床压迫有关
依据:晚期关节变形(如手指屈曲畸形、膝关节内翻)易摩擦皮肤;长期卧床(疼痛致活动减少)者骶尾部、足跟受压,可能引发压疮。
1. 次优问题:焦虑 与疼痛反复、病程长(肝肾亏虚、痰瘀痹阻)、关节畸形影响外观有关
依据:患者常因 疼痛不消”“担心残疾(如痰瘀痹阻型关节变形)产生烦躁、悲观情绪,热痹急性发作期因疼痛剧烈焦虑更明显。
1. 次优问题:知识缺乏 与对痹症辨证饮食、诱因规避(如避风寒湿)、中药护理不了解有关
依据:多数患者仅知 贴膏药止痛,不知按分型调整(如热痹忌温热食物,痛痹需保暖),易因护理不当加重病情。
(二)分型特异性护理问题
分型
特异性护理问题
依据
热痹(热邪偏盛)
体温异常(发热) 与热邪壅滞、正邪交争有关
患者多伴低热(37.5-38.5℃)或高热(>38.5℃),关节红肿热痛越重,体温越高
痰瘀痹阻证
有废用综合征的风险 与关节畸形、活动受限有关
关节固定疼痛 + 畸形,长期不活动致肌肉萎缩(如膝关节周围肌肉变细),功能永久丧失
肝肾亏虚证
有跌倒的风险 与腰膝酸软、肢体麻木有关
患者常因腰膝无力(站立不稳)、手指 / 下肢麻木(感知下降),尤其夜间起夜时易跌倒
着痹(湿邪偏盛)
便秘 / 腹泻 与湿邪困脾、运化失常有关
湿邪影响脾胃功能,部分患者大便溏薄(每日 2-3 次),部分因湿阻肠道致便秘(3-4 1 次)
三、分型对应中医护理措施(紧扣 祛邪通络、扶正固本总治则)(一)实证痹症(行痹、痛痹、着痹、热痹)护理措施(以 祛邪通络为核心)1. 行痹(风邪偏盛: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饮食护理
宜食 辛温祛风食物:如防风粥(防风 10g 煎水加粳米)、生姜羊肉汤(生姜 15g、羊肉 50g,少量辣椒)、葱白粥(葱白 3 + 粳米);
忌食生冷:如冰饮、西瓜(防助湿),避免单一食用寒凉食物(如苦瓜),每日饮温热水 1500-2000ml(助气血运行)。
穴位护理
按摩:取风池穴(祛风)、曲池穴(通络)、合谷穴(疏风)、环跳穴(下肢祛风),拇指按揉每穴 3-5 分钟,力度以酸胀为宜,每日 2 次;
刮痧:上肢(曲池至合谷)、下肢(风市至阳陵泉),用牛角刮板蘸刮痧油轻刮,出淡红痧即可(忌重刮,防皮肤破损),每周 1-2 次。
起居与疼痛护理
防风:外出戴帽子、围巾(防头面受风),避免在风口久坐(如空调直吹关节);
疼痛缓解:关节疼痛时用桂枝、艾叶煎液(温)热敷,每次 20 分钟,每日 2 次(助祛风散寒)。
2. 痛痹(寒邪偏盛: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饮食护理
宜食 温热散寒食物:如干姜粥(干姜 5g + 粳米)、花椒羊肉汤(花椒 3g、羊肉 50g)、肉桂茶(肉桂 3g 泡水,忌过量);
忌食寒凉:如螃蟹、梨、绿豆汤(防加重寒凝),食物需温热食用(温度 40-45℃),避免生冷凉菜。
穴位护理
艾灸:取肾俞穴(温肾散寒)、关元穴(温阳)、阳陵泉穴(膝关节通络)、阿是穴(疼痛点),用温和灸每穴 15 分钟,每日 1 次(重点艾灸疼痛关节周围);
温熨:用盐袋(炒热至 50℃)或中药包(艾叶、干姜、花椒)热敷疼痛关节,每次 25 分钟,每日 2 次(热敷后注意保暖,防受凉)。
疼痛护理
急性疼痛期:卧床休息,抬高疼痛关节(如膝关节垫软枕,高度 10-15cm),避免负重;
中药外用:遵医嘱用乌头汤加减(乌头、桂枝、干姜)煎液熏洗关节,每次 30 分钟,每日 1 次(熏洗时防烫伤,温度 38-40℃)。
3. 着痹(湿邪偏盛: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饮食护理
宜食 健脾除湿食物:如薏苡仁粥(薏苡仁 20g + 粳米)、赤小豆汤(赤小豆 30g 煮水)、冬瓜汤(冬瓜 200g,去湿);
忌食甜腻、油腻:如蛋糕、炸鸡(助湿),忌饮酒(生湿),每日饮水量 1000-1500ml(助湿邪排出,避免过量致水湿内停)。
穴位护理
按摩:取阴陵泉穴(健脾除湿要穴)、足三里穴(健脾)、血海穴(活血通络)、足三里穴,每穴按揉 5 分钟,每日 2 次;
拔罐:在疼痛关节周围(如膝关节周围)行留罐法,选用中号玻璃罐,留罐 10 分钟,每周 2 次(罐口涂凡士林,防皮肤损伤)。
起居护理
防湿:保持室内干燥(湿度<60%),勤晒被褥(防潮气),避免久居潮湿环境(如地下室);
活动:急性期卧床休息,缓解后练 八段锦(重点 调理脾胃须单举”“双手攀足固肾腰),每日 1 次,每次 15 分钟(助除湿健脾)。
4. 热痹(热邪偏盛: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饮食护理
宜食 清热通络食物:如苦瓜粥(苦瓜 100g + 粳米)、绿豆汤(绿豆 30g 煮水)、丝瓜汤(丝瓜 200g,清热);
忌食辛辣、温热:如辣椒、生姜、羊肉(助热),忌饮浓茶、咖啡(兴奋神经,加重心烦),每日饮凉白开或淡茶水 2000ml(助清热)。
穴位护理
按摩:取曲池穴(清热)、大椎穴(清热解表)、合谷穴(疏风清热)、阳陵泉穴,每穴按揉 5 分钟,力度稍轻(防刺激加重疼痛),每日 2 次;
冷敷:关节红肿热痛时,用冰袋(外包毛巾)冷敷,每次 15 分钟,每日 3 次(温度 0-5℃,防冻伤皮肤)。
中药护理
服用 白虎加桂枝汤加减(石膏、知母、桂枝),药液宜温凉服(清热不伤胃),饭后 30 分钟服用,服药后观察体温变化(目标降至 37.3℃以下);
中药外敷:用青黛粉(清热)加蜂蜜调糊,敷于红肿关节,每次 4 小时,每日 1 次(敷后观察皮肤,防过敏)。
(二)虚证 / 虚实夹杂痹症(痰瘀痹阻、肝肾亏虚)护理措施(以 扶正通络为核心)1. 痰瘀痹阻证(化痰活血,通络止痛)
饮食护理
宜食 化痰活血食物:如桃仁粥(桃仁 10g 打碎 + 粳米)、红花茶(红花 3g 泡水,忌过量)、陈皮茯苓粥(陈皮 5g、茯苓 15g + 粳米);
忌食酸涩、油腻:如柿子、石榴(敛瘀)、肥肉(生痰),每日食少量山楂(5-10g,助活血),避免过饱(防痰浊内生)。
穴位护理
按摩:取血海穴(活血)、膈俞穴(化瘀)、丰隆穴(化痰)、三阴交穴(活血通络),每穴按揉 5 分钟,每日 2 次;
中药贴敷:用丹参、红花、半夏煎液浓缩成膏,贴于疼痛点及瘀斑处,每次 6 小时,每日 1 次(贴敷前清洁皮肤,防感染)。
康复护理
关节活动训练:每日协助患者做关节屈伸运动(如膝关节屈伸、手指抓握),每次 10 分钟,每日 2 次(避免过度用力,防关节损伤);
肌肉按摩:用掌根按揉疼痛关节周围肌肉(如膝关节周围股四头肌),每次 15 分钟,每日 1 次(助气血运行,防肌肉萎缩)。
2. 肝肾亏虚证(补益肝肾,通络止痛)
饮食护理
宜食 补益肝肾食物:如枸杞粥(枸杞 15g + 粳米)、核桃栗子粥(核桃 10g、栗子 15g + 粳米)、黑豆汤(黑豆 20g 煮水,加少量红糖);
忌食生冷、苦寒:如苦瓜、绿豆(伤肾),忌饮浓茶(影响肝肾代谢),睡前可饮少量温牛奶(助眠养肾)。
穴位护理
按摩:取肾俞穴(补肾)、命门穴(补阳)、太溪穴(益肾)、足三里穴(健脾助肾),每穴按揉 5-10 分钟,每日 2 次;
艾灸:用隔姜灸肾俞、命门穴(姜片厚 0.3cm,扎小孔),每次 3-5 壮,每周 2 次(温补肾阳,忌空腹艾灸,防头晕)。
起居与安全护理
养肾:保证每日 8-9 小时睡眠(亥时 - 子时即 21-1 点为肾经当令),避免熬夜、过度劳累(耗伤肝肾);
防跌倒:床旁安装扶手,地面铺防滑垫,夜间开小夜灯(起夜时照明),外出需有人陪伴(防腰膝无力跌倒)。
(三)共性护理措施(各分型通用)
1. 病情监测
疼痛监测:用 数字评分法(NRS记录疼痛程度(0-10 分,0 分无痛,10 分剧痛),每日早晚各 1 次(如痛痹从 8 分降至 3 分为有效);
关节功能监测:每周评估关节活动度(如膝关节可屈伸角度、手指可握拳程度),记录变化(如从屈伸 30° 增至 60°,提示功能改善)。
1. 皮肤护理
关节畸形者:在畸形部位(如手指屈曲处)垫软布,避免摩擦皮肤;长期卧床者每 2 小时翻身 1 次,按摩受压部位(如骶尾部),涂润肤露防干燥。
1. 情志护理
实证痹症(急性):用 移情易性法(听轻音乐、下棋)转移对疼痛的关注;
虚证痹症(慢性):用 成功案例引导(如 同病情患者坚持补肾护理 3 个月,疼痛减轻)增强信心,避免情绪抑郁(肝郁致气滞,加重经络阻滞)。
四、痹症分层健康教育(按 患者 + 家属”“急性期 + 稳定期分类)(一)患者核心教育内容
1. 饮食指导(分类型忌宜口诀)
行痹:辛温防风忌生冷,姜葱羊肉助祛风,游走疼痛勤保暖,温汤常饮气血通
痛痹:温热散寒忌寒凉,干姜花椒羊肉汤,疼痛遇温能缓解,艾灸热敷护关节
着痹:健脾除湿忌甜腻,薏苡赤豆冬瓜宜,环境干燥防潮湿,适度活动助祛湿
热痹:清热通络忌辛辣,苦瓜绿豆丝瓜佳,红肿冷敷能止痛,凉饮适量莫贪多
虚证(痰瘀 / 肝肾):痰瘀活血忌酸涩,桃仁红花粥常吃;肝肾亏虚补肝肾,枸杞核桃护关节
1. 自我护理技能
关节保暖:行痹、痛痹患者四季戴护膝、护肘(尤其冬季),避免空调 / 风扇直吹关节;
疼痛缓解:痛痹用 盐袋热敷,热痹用 冰袋冷敷,行痹用 穴位按摩(如按揉合谷穴);
运动选择:急性期(疼痛>7 分)卧床休息,稳定期练 太极拳”“八段锦(每日 1 次,每次 20 分钟),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爬山)。
1. 用药提醒
中药服用:温阳药(如附子)需热服,清热药(如石膏)可温凉服,不可因 疼痛减轻自行停药;
外用药物:贴膏药前清洁皮肤(防过敏),艾灸时专人守护(防烫伤),熏洗药液温度适宜(38-40℃)。
(二)家属协同教育内容
1. 照护配合
生活协助:协助肝肾亏虚患者穿衣、洗漱(因腰膝无力),为关节畸形患者准备易穿脱的衣物(如松紧带裤子);
饮食监督:按分型准备餐食(如热痹患者餐食忌辛辣,痛痹患者餐食需温热),避免患者食用禁忌食物;
康复协助:陪伴患者做关节训练(如协助膝关节屈伸),按摩疼痛部位(按患者耐受度调整力度)。
1. 应急处理
若患者出现 关节红肿热痛加剧、高热不退(热痹加重),或 关节突然不能活动、剧烈疼痛(痰瘀痹阻关节卡压),立即协助就医。
(三)稳定期长期管理教育
1. 用药依从性
慢性痹症(如肝肾亏虚)需长期服药(如六味地黄丸、独活寄生汤),告知 中药调理需疗程(1-3 个月),不可间断
服用西药(如非甾体抗炎药)时,家属协助观察副作用(如胃痛、皮疹),避免与中药同时服用(间隔 1-2 小时)。
1. 定期复查计划
急性期:每周复查 1 次(评估疼痛、关节功能),症状缓解后每 2 1 次;
慢性期(>6 个月):每月复查 1 次,每 3 个月查关节 X 线(防畸形加重),肝肾亏虚者每 6 个月查肝肾功能(防药物损伤)。
1. 诱因规避
避邪:行痹、痛痹、着痹患者避免 风寒湿侵袭(如雨天不外出、出汗后不吹风),热痹患者避免高温环境(如夏季少暴晒);
避劳:避免过度劳累(如搬重物、长时间站立)、情绪激动(肝郁气滞),忌熬夜(耗伤肝肾),保持规律作息。






欢迎光临 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http://zghlz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